优秀!人大博士小姐姐排名专业第一,发表13篇国内外高水平论文
吴玉章奖学金获得者 / RUC 2021
博士阶段平均学分绩点3.93,排名专业第一
共发表13篇国内外高水平学术论文
参与编写中国人民大学“十三五”规划教材
《环境政策分析(第二版)》
主持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科学研究基金项目
“城市清洁能源采暖政策设计研究”
赴欧洲经济研究中心(ZEW)
以外部研究员身份访学一年
……
努力拼搏,锐意进取,脚踏实地,心系家国
她就是2020年度吴玉章奖学金获得者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
2017级博士研究生国潇丹
以学术为志业
心系家国,潜心钻研
从本科开始,国潇丹就致力于能源经济学方面的研究。在认识与理解社会发展大环境的过程中,她逐渐意识到环境资源所带来的约束势必会对能源的发展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而自己的环境经济学知识又欠缺,所以选择跨校、跨专业考博,进一步坚定了自己的发展方向。了解到人民大学卓越的学科实力和雄厚的师资力量,她毅然决然选择了在人大攻读环境经济学博士学位,并得以在宋国君教授的指导下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研究。
在研究的过程中,国潇丹完成了基本知识体系的构建,逐步明确了自己的方向,掌握了丰富的研究方法,拥有了较强的独立进行学术研究的能力。她认为,寻找研究兴趣的途径有两种,第一是海量阅读文献,在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的过程中主动寻找;第二是站在导师等前辈学者的肩膀上,登高望远。在国潇丹眼里,这两种方法对她现在的学术之路都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二者缺一不可。前者意味着有足够的动力坚持,后者意味着对研究方向的准确把握。其中,导师的指点对国潇丹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她说:“读博士之前,我觉得写论文是唯一的真理。直到宋老师点醒我,他说这只是‘利己主义’,‘你要多思考自己的研究对社会有没有意义’。”明确了兴趣与方向的她,目前正为我国空气质量的改善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而不懈努力。
基于自身的研究方向与学科基础,国潇丹以学术为志业,同时不忘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与担当。考虑到中国目前的社会状况与生态环境,她潜心钻研,攻坚克难。自硕士阶段以来,她共计完成国内外高水平论文23篇,其中SCI/SSCI检索论文16篇,含多篇SCI一区TOP期刊论文,曾有论文入选高被引论文,总计影响因子超60;EI 期刊论文1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6篇,在博士期间的学术成果刊于《中国环境科学》(A类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B类中文核心期刊)等国内外高水平学术期刊中。2019年,她主持了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城市清洁能源采暖政策设计研究”。她说:“做学术就是在享受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样的研究使得自己“很有成就感”。
丰硕的学术成果离不开潜心耕耘。本科保研后,国潇丹就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始进行写作。她认为,在做学术时,好的引路人固然必不可少,但自己必须要经历前期储备知识的过程。完成高水平期刊论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写作过程中一定要多和导师沟通,不懂就问。不只要停留在表面现象,更重要的是多思考、多揣摩。
此外,她还参与编写了宋国君教授等著的中国人民大学“十三五”规划教材——《环境政策分析(第二版)》,重点完成第九章“节能、可再生能源发展、温室气体减排和臭氧层保护政策分析”部分,既夯实了自身的专业知识,又加深了对可能再生能源发展与环境经济的认识,更坚定了致力于为我国空气质量的改善贡献学术上的“方法论”和理论支持的决心。国潇丹在回忆这段经历时说:“编写教材真的需要博览群书,有庞大的知识储备。虽然仅作为执笔者,表达好导师在多年的研究中积攒下来的核心观点也实属不易。未来希望可以有更多自己的独到见解。”
不断汲取,不断进步,科研之路漫漫,国潇丹依然坚定不移地前进。
国潇丹参与编写的教材
一步一个脚印
实地调研,积累经验
科研的过程,从来不是“纸上谈兵”,更需要实地调研、积极交流。特别是对于清洁能源这一时代的命题,更需要不断地前往能源利用现场获取相关数据,并吸取海外研究最新经验,将中国成就展示给世界。中国近年来对于清洁能源取暖的重视日益提升,相关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国潇丹作为身处科研第一线的研究人才,始终将实践作为自身研究理论支撑的关键,她认为,调研的过程虽然确实很花精力、费时间,但实事求是的调研成果是未来研究的绝对基础。通过实地调研,可以了解文献中读不到的东西,也能积累大量的数据基础。
参与项目“咸阳市大气污染防治‘一市一策’研究”
自2018年起,国潇丹在导师宋国君教授所负责项目的支持下,就城市清洁能源取暖政策设计问题,多次前往案例城市,对包括市生态环境局、市发改委、市供热办、供热公司在内的多个部门及企业进行社会调查,努力寻求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道路。2019年,她主持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城市清洁能源采暖政策设计研究”,在项目支持下,继续就我国北方城市清洁取暖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发表高水平文章2篇,顺利结项。同年,在国家留学基金委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的资助下,国潇丹前往位于德国的欧洲经济研究中心,以外部研究员身份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关于“德国巴登符腾堡州可再生能源取暖技术补贴”的调查研究,向国外学者展示中国在清洁取暖方面取得的成就。
求学过程不乏坎坷与困难。特别是在2020年的境外联合培养项目中直面疫情,多重压力交织。她和同行的同学相互扶持,并与所在研究所的同事定期发邮件联系,组建互助群体,攻坚克难,共同抗疫,最后顺利完成了学习任务。
在欧洲经济研究中心公派留学
把控生活节奏
劳逸结合,放松心态
在专注学术研究之外,国潇丹保持着良好的学习状态和生活节奏。她在工作日高效地学习,周六尽量休息,周日参加导师课题组的组会。在她的生活中,制定每日工作任务目标可以提高效率,帮助自己更好地完成学术任务,劳逸结合。同时,她也将绘画当作自己的兴趣爱好,闲时作画能够充分解压,也可以起到平和学习和生活的作用。她还参与了2019年北京半程马拉松,不求名次、重在参与,给自己安排一场体育赛事调节紧张的学术生活状态也是不错的选择。
平和的心态背后是对生活节奏强大的的把控能力。在谈及自己的生活状态时,国潇丹有着非常成熟的心态。她的低谷期比较少,生活的节奏较为稳定,但这并不意味着她的生活中没有困难,而是她遇到困难时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去应对。“遇到问题应该想着解决问题,沉溺于自怨自艾对解决问题没有好处。心情不好时找朋友倾诉一下,你会发现每个人都不容易,明天可能比今天更不容易,坚持住,所有的黑暗都会过去的”。面对全国大学生都面临的“熬夜问题”,国潇丹称自己是一个“资深熬夜党”,她很乐观地看待偶尔的熬夜生活,因为在她的眼中,抱着良好的心情去“熬夜”,可以让自己投入到更高效的学习中。
高质量的“社交圈”在无形中助力着一个人取得良好的成就。国潇丹认为,自己能取得今天的成绩,一部分原因就是周围人的支持。她反复提及:“我的博导宋国君教授对我的影响很大”,宋国君教授对国潇丹的研究方向及方法产生了极大的正面影响,国潇丹积极把握导师给予她的科研实践机会,也从导师对自己的谆谆教诲中汲取了很多对研究有益的方面,并合理应用到自身的学术研究之中。
“同学们都很优秀,而且情商很高”,国潇丹这样描述自身在环境学院就读时最大的感受。面对荣誉,她谦虚地说自己“完全没想到能得奖,看了两遍通知确认是自己”,在人大“见到很多优秀的同学,都是我学习的榜样,我的进步空间还有很大。”
关于未来,国潇丹希望努力走好每一步,脚踏实地、坚定不移地在科研之路上继续前行。同时,她也希望大家珍惜在人大的时光,努力创造机遇、发现机遇、抓住机遇,不负青春,不负韶华,心系家国,哪怕踽踽独行,也要为自己的目标而不懈奋斗。
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
以科学研究为志业
努力拼搏,锐意进取,心系家国
脚踏实地进行学习与科研
力争在所学领域做出人大学子的贡献
这是国潇丹的目标与追求
也是每个人大人应有的青春模样
本文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宣传部新媒体中心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源。
3、助力高分文章,全网最全科研绘图资源分享:含max常用模型、AI矢量素材包、色块分享、PPT三维实例模型等
4、官方最新回应:钟南山院士是曹雪涛等论文调查复核专家组组长
关注我们并回复001到004,即可直接领取科研资源,绝对干货(例如origin使用教程,Endnote软件及教程,科研PPT模版,18款实用科研)回复:SCI可领取SCI论文写作教程;回复:文献神器,获取文献下载神器等等。更多科研资讯、干货分享欢迎关注。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网络,仅用于学术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分享科研动态(微信ID:likes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