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道思:做了这么多年轻人的“心灵捕手”,她也找到自己 | 三明治访谈

2016-11-30 李虹亭 ShuyingAcademy


这是中国三明治成立四年来发布的

1013 篇 故事


「张道思:做了这么多年轻人的“心灵捕手”,她也找到自己」



文 | 李虹亭

上海树英学会的办公室里,来了一家三口,他们想送孩子出国念书,经同事介绍,找到了树英学会。这家人对面坐着树英的联合创始人张道思,招孩子进树英之前,她需要对孩子先进行一场面试。


“请问你的兴趣爱好是什么?”张道思问坐在对面的这位高二的男生。男生的妈妈抢着帮他回答了。


“你为什么想留学?”这次,又是妈妈抢答。


“你将来想学习什么专业?”儿子刚想张口,再次被妈妈抢了话头。几轮对话下来,父子俩坐在沙发上,一言不发。


张道思有点生气了,她转身对着男生的妈妈说:“请问可以让你的孩子自己讲吗?”


这位妈妈说:“他都不会讲的啊。”张道思反问这位妈妈,“是你的儿子做申请,还是你做申请?”


妈妈瘪瘪嘴,问自己的儿子不会讲怎么办。


张道思摇头,说:“你不让他讲,怎么会知道他不会讲呢?”她请这对父母暂时离开办公室,留下自己跟这位想出国读书的男生单独聊聊。聊的结果,她没有招这名学生。她觉得,男生还不成熟,男生的妈妈也不成熟。




- 每个人都能找到最适合的方式展现自己


这是在树英学会工作快四年的张道思经常遇到的工作场景。朋友们都叫她思思,她还有另一个称呼,叫做“大姐”。那是四年前,本科毕业两年的她从剧院管理公司辞职,开始脱产准备托福和美国商学院考试。也就在那时,她接触到了树英学会的创始人董堂荣(DTR)。十几个学生中,思思的年龄最大,大家都叫她“大姐”。




2011年是思思的申请季,可是越到申请季末期,她越没办法说服自己出国读MBA的选择是适合自己的。无论是坐在MBA的分享会,看着身边的职业经理人们高谈阔论,感觉那个圈子离自己无比遥远,还是思考读了MBA回国,剧院是不是需要这样一个镀金文凭才能工作。思思不确定出国读书的决定,在彼时,是最适合自己的。就在纠结、犹豫之时,DTR向她抛出橄榄枝,邀请她加入树英学会。现在问思思,树英当时是什么吸引了她,她说:“因为DTR是真的想做教育。”


- 为什么是教育?


思思读小学时,父母分开。她有一对极优秀的父母,他们对女儿也有一套很高的标准。思思在他们面前活得小心翼翼,就连在母亲面前不小心碰倒一杯水,空气也会立马变得异常紧张。


读高中时,思思离开母亲,从东北来到爸爸生活的城市上海。在寄宿学校,她每个月跟爸爸见面不超过一次。在学校也独来独往。对于她的经历和她内心的压力,没有同龄人或任何老师能够感同身受。思思自己去心理书里寻找答案。童年的成长经历,让思思早早地有了一颗对环境敏感的心。


2005年,思思作为普通考生,成为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教育专业的一名学生。为了在舞台上出神入化的演绎一个角色,思思常常要在台下反复揣摩人物内心、时空情境。这培养了她敏锐的观察能力。




学习戏剧教育,对于教育如何帮助学生,思思有很多的思考,所以,当DTR向她抛出橄榄枝时,她毫不犹豫的接了过来。


- 辅导:让学生认识真实的自己,并发生好的改变


思思毕竟不是英文专业背景出身,刚开始辅导学生,对她还是有些吃力,直到阅读的文书多了,她才慢慢变得熟练。她说自己最初很胆小,有时说一些话鼓励学生,都像是说给自己听的。渐渐的,她的努力获得学生的认可,她也十分享受辅导学生的过程。


除了解答学生家长的疑惑,她的工作重心就是帮助学生写出适合自己的文书。这个过程,她会一遍又一遍的和学生聊。当面聊、在微信上聊、电话里聊、上班聊、下班回到家也聊,聊什么呢?聊学生的故事、经历,聊他(她)想做的事情,聊他们想申请的学校以及是哪些人在和他们PK。有时候,遇到积蓄太多负能量的学生,聊完之后,思思有一种站起来就会吐一大口血的感觉。可是,这样的对谈过程,却能帮助学生打开内心的那扇门,产生真实的分享。




申请季,出国读书的学生们很熟悉的一个词汇。申请季从动了一个留学的念头开始,接着是背单词、做题,通过语言考试、美国的高考或者研究生考试。同期进行的是文书写作并反复修改个人文书。个人文书就是自我介绍,帮助招生官更直接的认识申请人,以及了解他(她)出国念书的目的。


树英有个女孩儿,无比纠结文书的写作,甚至想要套用别人的模板。思思像个“推土机”一样,一次又一次地把这个女孩儿的想法推倒,她希望女孩写出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女孩儿有个弟弟,两个人常常打架,女孩儿后来发现,是因为弟弟跟自己很像,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自己身上很多自己忍受不了的地方。


思思鼓励她从这个角度写,因为招生官想看到的是一个真实的申请人的故事,而不是套模板写出的千篇一律的故事。树英还有个男生,个性胆小,不敢冒险,在做很多事情前,他都会评估做事的风险。这个男生想申请数学专业。思思辅助他用一个数学方程式的文书结构,来比喻他过往的一些经历,展示这个男生过去是怎么样的,以及后来他为什么意识到,有时候也可以放手一搏。在思思看来,每个学生都是不一样的,当学生直面自己的内心,每个人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展现自己。


据树英学会的学生经历完全统计,多数学生觉得已经把自己最想展现的都展现给招生官了。有位后来被美国圣母大学录取的女生写:“本来就不是所有的学校都适合我,那么最喜欢我的那个学校录取了我,不也是最大的幸福吗?”思思看了这句话,非常感动,因为学生们在这个申请的过程中,学会了成熟的看待自己。


- 能为单亲家庭的孩子做点什么?


思思用“柚子”形容单亲的孩子:“外表光滑诱人,但始终和外界隔着厚厚的外壳,看似坚不可摧,又其实一击即破,内在结实的果肉,饱满且脆弱,清甜之余,是道不尽的苦涩。”在辅导学生的过程中,思思对于单亲的孩子和单亲家庭中的父母,都表现出特别的理解,她也常常扮演着“心灵捕手”的角色。




她自己依然有挣扎,童年的成长经历,有时像一个深渊,把她往下拉,而她能抓取到的帮助,少之又少。她害怕那种自己对于父母的关系无能为力的感觉,又不敢把真实的自己表现在父母面前,因为父母对她的期望是高的。


所以,思思常常会让学生在自己的面前,卸下“面具”,至少在她的面前,学生不用逞强。有时,学生去思思的办公室找她分享,还没开口,眼泪先掉下来。


这些时候,思思会聆听两代人的倾诉,会反思两代人之间的关系。她也常常思考,自己可以为单亲家庭的孩子做点什么。她在筹备着建一个微信公众号,分享她的经历和她听到的故事,让更多的单亲孩子可以看到,在他们成长的路上,有人相伴。


- 戏剧梦,还在心里


十年前,思思坐在课桌前,工工整整地填写自己的高考志愿表。十年后,她在树英学会,陪伴一届又一届的学生,走过申请季。在树英学会出版的毕业纪念册后记里,她写:十年前,正好是我高考那一年——2005年,那个时候我很迷茫,我们当时的人生都是在两本书和一张表格里面定下来的,就是记录在这种横与竖之间的草率,完全没有想过,读这么多书干嘛呢?未来自己该追求什么样的梦想呢?都是不可想的事情。没想到十年之后,这个事情又循而复转的,又回来了。但是你们很幸运,因为有申请季。


读书时,思思辅导过进才初中部的戏剧社团,辅导初中生们学习如何表演。这群学生后来在上海大剧院演出迪斯尼英语音乐剧,得了比赛的第一名。当时,思思站在灯控室,看着孩子们在台上表演,她第一次感受到了用戏剧帮助别人的幸福感。她想,当孩子们长大了,回想起过去,想到自己也曾是拥有过那么大舞台的人,应该也很自豪吧。对戏剧教育的梦想的种子,大概就在那时候埋在了思思的心里。




毕业后,在一家国企性质的剧院工作,思思做过制片人,学习了剧院管理和运营。后来,她成为树英学会的一员。但当初对于戏剧教育的梦想的种子,还是一直在她心里发芽。


2015年,思思又动了出国读研的念头,这一次,她清楚自己要学的是戏剧教育。为了兼顾在国内的工作,思思只考虑了申请纽约大学戏剧教育专业的暑假项目,即每年夏天去纽约大学学三个月的课程。


这四年,思思总是觉得割舍不下树英,离不开已经辅导了一段时间的学生,“每一届都衔接的很紧,不是说这一届都完全结束了,下一届才接着来。我手上已经有2017届的学生了,2018的人在后面排着。就是你会觉得,2016你带完了,2017届的,你已经跟他们建立了一半的感情了。”


今年,她似乎准备好了,虽然申请材料还没寄出去,也不清楚一旦被录取,要如何兼顾国内的工作和国外的学习,她也不知道以后能不能在树英创办一个戏剧教育工作室。但是,这一次,她像自己辅导过的学生一样,选择诚实面对自己的内心,为自己负责。



推荐阅读


/ Pharos Media:一边申请留美,一边办了个高中生独立媒体 /


/ 严伯钧:退学的美国物理博士,为了让更多人拿起琴弓 /



/ 罗爱萍:为“剩女”去污名而战 /


/ 季耘:与身体的相处中,她找到新的生活方式 /




/8.16-18,到天目山深处学写作,免费住山间别墅 | 三明治写作工坊特别版/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并报名!



/ 三明治同行者征集 /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请报名者密切关注个人邮箱,这是我们回复你的唯一方式。


中国第一个创新人群故事平台

以 Storytelling 的方式

发掘日常中国人的生活创新

揭示当代中国变化脉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