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17年8月27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云滇寻缘|我与傣寨者嘎的故事

2017-08-24 云滇寻缘实践团队 玉溪那点事



关于云滇寻缘,缘分开始于某次设计的课题——为乡村设计一座公共展馆的选址,为此展开了对云南当地民居建筑、风土人情的广泛研究。当我们看到云南的蓝天白云之下,碧野青山之间散落着诸多灿烂的少数民族民居遗产时,便对这里心向往之。此次“我看乡愁”之传统村落调研活动启动,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9名学子便奔赴云滇,开启了彩云之南的寻缘之旅。

绿皮     傣寨者嘎——蓝天白云是故事的开始

  

云南是因云而得名的,我们走进元江红河谷时,群山之巅的白云或厚重健美,洁白透亮,或空灵飘逸,透出炫目的日光。沈从文在《云南的云》中写道:“云南的云似乎是用西藏高山的冰雪,和南海长年的热浪,两种原料经过一种神奇的手续完成的。色调出奇的单纯。”蓝天白云之下,许多村寨就散落在青山之间,这里的云和这里富有生命力的阳光似乎有些相得益彰,使得云间的山,山间的村落,都具有了生命的感召力。

蓝天白云之下的傣族村寨者嘎,即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小村坐落在哀牢山山麓,是一个海拔仅410米的平坝区,者嘎充分利用其所处的自然地形地貌,依山面水,背后哀牢山间白云环绕,寨子前一潭水库波光粼粼,逐层而建的土掌房建筑就镶嵌在山水之间,簇拥着成片的绿树。虽没有夺目的色彩,却仿佛在娓娓道来一个古老村落的故事,使人拥有诗的感兴和热情。

者嘎村村落简介

者嘎村,位于元江县城以南5公里处,是一个典型的水傣村子,建村于民国年间,2013年入选国家第二批传统村落保护名录,此后获得多项省市级文明村荣誉称号,2017年被命名为国家级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村傣族特色鲜明,保留有完整的土掌房建筑群,在村落营造特点上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平。

土掌房

土木结构土掌房,分三层连体,正堂为二层楼房,第一层正堂天井为一体,中间八棵立柱支撑,用料为木材,左右各有二间耳房,第二层为竹木结构,前房为二层楼房,和正堂房第一层平高的第二层楼房要用来放置农具、工具和做厨房,随存房用途,分一区两耳三房。最底层为牛圈、猪圈。整幢房由高到低逐层降低,又连为一体,具有当地傣族传统民居风格。

绿皮      小巷故事

我们在元江县民族宗教事务局白副局长的带领下走进村子,村中上下行走的巷道由石块铺成,小路迷宫般错综复杂。

◎与白副局长交谈



小巷人家

小巷是者嘎村重要的公共活动空间,妇女老人常在此聊天交谈,小孩则穿梭在巷子里游戏。

◎傣族老人


从某种意义上讲,寻找小巷的过程,就是寻找村落精神的过程,当我们看到这里静的小巷一如村落最本真的样子,静谧古老,时不时传来老人儿童的欢声笑语时,心中是温暖的。时光的列车在这里行驶得很慢很慢,每经过一个人们驻足的地方,发生一些有趣的故事,都会停上那么一会儿。

然而,当我们深入村庄时,也看到了与远远的眺望这里不同的景象,土掌房这种原始传统的建造工艺,在年复一年的风吹日晒以及村民日益提高的生活需求下,开始暴露它的一些不适宜处。木结构与土墙组合的强度小,防水性能差,在经历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淋后损坏严重,危及整个房子的安全。

一处了大雨后坍塌的房子,村民正在修复。我们上前与其交谈:

“叔叔,这个房子是因为下雨塌了的吗?” 

“对!对!老的房子以下雨多就容易塌,土房子不防水!”

“那需要用什么材料修起来呢?还是原来的土砖吗?” 

      “现在有一种水泥砖,外面有一层黄色的泥土,要             维持我们村子原始的面貌嘛。” 


绿皮     土掌人家

在白副局长的带领下,我们进入村中的一户人家。屋前的院子里,男主人正在晾晒玉米,女主人则出门相迎,高兴地说:欢迎你们来做客!

  

这是一栋土木结构土掌房,炎炎夏日,屋内却十分凉快。房屋分三层,第一层正堂,中间八棵木柱支撑,为全家人的活动中心,左右各有二间耳房,第二层,主要做储存用途,最底层为牛圈、猪圈。整幢房由高到低逐层降低,是典型的傣家土掌房风格。据女主人介绍,纪录片《云南映象》曾在他们家中取景拍摄,十分具有考察意义。

者嘎傣锦

图为女主人拿出自己织出的傣锦。

“傣锦是傣族妇女手工艺术的珍品。元江傣锦,是一种以丝线、棉线、金丝线等材料为原料,采用傣族传统的木织机手工操作,经提花、织造等工艺形式制作成的长条形织物,是元江水傣缝制服饰、头饰必不可少的主要物品。其宽一般在40至60厘米,因其花纹绚丽多彩、形象生动,图案变化多端、呈立体形,在云南少数民族织锦中独树一帜,享有很高的声誉。”

绿皮     百年传承,饮水思源

自村落小巷下行,走到小村平坦开阔的地带,有一口百年古井,顺着古井水流淌而出的沟渠,不远处便是者嘎的蒙面情歌舞台。世世代代的者嘎村民,便是从这里将这千年的蒙面情歌传唱下来。

◎百年古井


百年古井:

自者嘎建村起,这口古井养育了者嘎一代又一代的儿女。许多年以来,这口井每天源源不断地流出地下井水,如今者嘎家家户户装上了自来水,古井不再作为村民主要的用水来源,但生生不息的泉水却成了者嘎人民的精神象征。如今古井被保护起来,周边经过修缮也成了村里老人休闲聊天的场所。如今,这里仍然流水幽幽而去,饮水思源,知恩图报,是古井传递给后人的精神所在。

百年酸角

劳作归来的农人

◎以傣锦蒙面唱蒙面情歌


蒙面情歌:

蒙面情歌是“摆依十八寨”的傣喇人民间传统音乐样式。蒙面情歌的起源,早在春秋时期的《越人歌》和清康熙《元江府志》等著作中就有记载,唐朝以前,傣族就是元江的世居民族,唱蒙面情歌的傣族支系侬人就是现在傣喇的后裔,在元江的历史已经超过千年。

蒙面情歌演唱形式独特,风格各异。不管在田野、院落、广场或村寨边的林间空地,歌者有的两人对唱,有的三五成群或更多的人分成男女对唱。

  

者嘎老人讲述蒙面情歌的故事

元江县一年一度的蒙面情歌节、花街节在者嘎均设有分会场,现在的蒙面情歌会,除傣喇外,傣仲、傣雅、旱傣、黑傣以及外州、市、县的许多兄弟民族同胞也来参加,表演本民族文艺节目。


绿皮       古老的智慧

沿道路上行至村落最高处,便算是在村落内走完一程。者嘎村另一番美丽的景象出现在我们的面前,脚下是层层叠叠的土掌房,层层而立,有节奏的起伏,显得蔚为壮观;古井旁酸角、荔枝、香蕉等古木果树茂盛;远眺远山和田野,白云在山野之间游走,远处的蓝天白云又一次倒映在者嘎水库中。宛如“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世外桃源。

至此,者嘎这座古老的村寨终于被我们揭开一层神秘的面纱。者嘎的坐落在山水之间,背靠哀牢山、面临碧波荡漾的者嘎水库,寨中清泉悠悠、溪水潺潺。以水库和古井两个重要水源为节点连通水系。土掌房的屋顶层层错落,构成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室外空间;街巷和建筑组成的空间尺度也十分宜人,适合三俩老人坐在村头巷尾,儿童追逐玩闹,没有喧嚣繁闹。

古老的乡村经过悠悠岁月,在山水格局、沟渠阡陌、建筑布局、水系节点方面,都维持在一个非常微妙的平衡状态。村落从选址、空间整体布局到群体组合、单体建筑的空间结构等,都体现出一种朴素的生态意识。这种经年累月形成的风水智慧营造之精妙,让人赞叹不已。


一天的初遇让我们跟这个古朴神秘的村寨结缘,从东北到西南,者嘎傣村特殊的建筑形制、营造方式及民风文化拓宽了我们对古村落认识的视野。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们继续深入村庄,针对第一天的认识完善工作计划,在村落布局、建筑形制、街巷尺度、空间节点等方面完成了村落营造特点的勘察和记录,并结合访谈、问询、摄影等等方式记录民风民俗,将以文字、图像、图纸、视频等方式将者嘎村丰富的自然资源、迷人的村落风貌展示出来。

感悟分割线

绿皮     相遇有感

村子离公路并不远,很快就在我们的视野中出现。没有想到过,在和外界的交通并不阻塞的地带,还有着这样世外桃源般的一个村落。我们看到了和很多开发过的特色村庄不一样的面貌:土掌房的斑驳土砖,原始的农作方式,传统的傣家织锦...没有被开发的原因,或许是这百来栋土掌房,每一栋看起来都过于朴实。但我们能够领略到这之中代代传承下来的工匠手艺,还有村民在改造自然时那原始而古朴的智慧,这是与在开发过的农家乐截然不同的感受。

                                                                 ——韦亚君

一下车,便看到两位傣族老人,坐在村头土掌房的门垛上,倚靠着墙,休憩打发时间,看到我们并没有太多的情感表现,而是淡淡地继续她们的交谈。这种淡然中似乎存在着的悠然触动了我,为之感动,奈何你们世间如何喧嚣嘈杂,我只固守我的水边古村过平凡日子。这种悠然宁静筑成了我对者嘎村寨的第一印象——超脱、自然、返璞归真。

                                                                 ——曾译莹

者嘎是我国第二批列入名录的传统保护村落,保存着比较丰富的文物,能完整地反这个地方的传统风貌和地方特色,大部分路、巷、建筑都保留着原有的风貌,居民生活状态也保存完好。了解、研究和保护这个村落对于传承和发展水傣的文化、了解地貌与空间的结合都有着重要意义。

                                                                 ——于姝淏

从传统保护的角度来说,者嘎村整体的村落风貌、民风民俗都保存得非常好,满足了许多现代城市人关于诗与田园的美好想象。虽然者嘎足以是个“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室外桃源,但是传统落后的村落对年轻一代却没有足够的吸引力。我们看上去认为十分美丽壮观的土掌房对于村民来说却是摆脱不了贫困的象征。传统保护与现代发展的矛盾性十分明显。

                                                                  ——梁霖霖

投稿:

 大连理工大学云滇寻缘实践团队

玉溪人都在看



点击右下方↓“写评论”参与互动讨论!喜欢本文,点下面的大拇指呗!

点击上方↗[●●●]发送给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可进入微社区爆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