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ECM」《赋格的艺术》"新解"

2016-04-26 刘祥焜 上海交响乐团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在他65年的生命中,所获得的声誉与他的才能极不相称:事实上,若不是1789年的某一天,“晚年”的莫扎特路经莱比锡,参加巴赫曾任教的圣托马斯学校的一个宗教庆典,会上偶然有人弹奏了巴赫的作品,令莫扎特又惊又喜,高声叫道“我终于听到新鲜的东西啦!我终于学到东西啦!”;若不是1829年门德尔松凭自己的影响力和财力将《马太受难曲》重新搬上舞台;若不是1850年舒曼等人成立“巴赫协会(Bach-Gesellschaft)”;巴赫可能永远湮没于历史的风尘中,影响力可能甚至不及他的儿子们。



而在巴赫一万五千余页的作品全集中,《赋格的艺术(The Art of Fugue)》BWV1080或许又是声誉与其造诣最不相称的一部:1751年它由他的儿子C. P. E. 巴赫出版,却总共只售出30本,后者一气之下将印刷用的雕版当破铜烂铁论斤卖掉了;时至今日,当音乐会的节目单上出现《赋格的艺术》时,大部分听众仍会摇摇头说“冷门曲目,没听过”。


事实上,这部作品是巴赫对单主题器乐作品的一次登峰造极的尝试,是对一个音乐主题内禀的对位潜力的深度探索(巴赫研究专家克里斯多夫·伍尔夫[Christoph Wolff]语),是音乐史上仅有的两部同主题赋格套曲之一(另一部是巴赫稍早创作的《音乐的奉献[The Musical Offering]》BWV1079)。赋格以其近乎严苛的格律,使得才能稍有逊色的作曲家便难以驾驭;而巴赫却能在其中发挥极大的自由度,以一个主题变奏而成的主题群,写作了总长度两千余小节的14首风格迥异的赋格以及4首各式各样的卡农,不得不说令人叹为观止。


当我们打开乐谱,首先进入视线的就是巴赫反常的记谱:他将四个声部分别写在四行乐谱上,没有对演奏所用的乐器做任何明示或暗示——与《音乐的奉献》如出一辙。且据音乐学家考察,用任何一种乐器演奏都并不得心应手。所以,或许巴赫认为这两部作品是一种智力的竞技,与其要被演奏和倾听,不如仅在谱面上被研究。他考量的或许仅仅是赋格完美的模式,而不是能被人耳接受到何种程度。巴赫和贝多芬都表达过类似的意思:完美的音乐模式只存在于作曲家的头脑中和乐谱中,一切演奏都只是对它的贬损和削减。


尽管题为《赋格的艺术》,但巴赫将其中的每一首赋格或卡农都统一称作“对位(Contrapunctus)”并连续编号I-XVIII。在1751年的初版中,它们被分为六组:单赋格(主要主题上的四声部赋格,对位I-IV)、复赋格(使用主题的倒影、增值减值等形式的赋格,对位V-VII)、二重与三重赋格(具有两个或三个主题的赋格,对位VIII-XI)、镜像赋格(整首乐曲可做音高倒影处理而不违反对位规则,对位XII-XIII)、卡农(分别为倒影增值卡农、八度卡农、十度卡农、十二度卡农,对位XIV-XVII)、以及未完成的四重赋格(对位XVIII)。由此可见,这部《赋格的艺术》堪称对位技巧的百科全书,并为每一类都做出了最完美的典范。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t0184ja5fu5&width=500&height=375&auto=0

最后的、未完成的对位XVIII这首计划中的四重赋格无疑引发了最多的研究与讨论。尽管这首乐曲现存部分只有三个主题的呈示及其相互结合,第四主题并未出现,但巴赫的讣告中提到“有一张赋格曲草稿,其中四个声部各自包含一个主题”,且现存的三个主题中并没有统领整部作品的主要主题。C. P. E. 巴赫在此曲手稿的最后一页写道“当BACH主题被作为对题引入(即与其他主题结合——译者注)时,作曲家去世了”。但据笔迹学研究,巴赫这一页手稿显然是出自他的亲笔,而他1748年便已失明,此后不可能再亲笔写作,所以他儿子的解释显然与事实不符。那么,既然巴赫并不是被死亡紧逼,这首作为整部作品巅峰的乐曲为何没有完成呢?伍尔夫等学者猜测,整部作品的主要主题正是将被作为这首四重赋格的第四主题引入,以此达到与整体相称的高潮,且巴赫曾在草稿中试图找出四个主题相结合的方式,但或许草稿遗失了,而巴赫的失明又阻止了他再度创作,于是只得留下这千古遗憾。此外,美国认知科学家侯世达(Douglas R. Hofsadter)在其著名的《哥德尔、艾舍尔、巴赫:集异璧之大成》中提出了一种有趣的解释:根据奥地利逻辑学家、数学家、哲学家库特·哥德尔(Kurt Gödel)影响深远的“第一不完备定理”,足够强大的形式数学系统(formal mathematical system)可以通过推导出“我在此系统内无法未被证明”的结论而被用以损毁这套系统自身。侯世达认为,巴赫的伟大才能即是一套“足够强大的形式系统”,他无法完成这首自我指称(其中嵌入了他自己的姓名BACH主题——译者注)的赋格即是哥德尔所论断的不可证明性和形式系统的不完备性。


如前所述,巴赫并未指明这部作品应以何种乐器演奏。尽管瓦尔哈(Helmut Walcha)、莱昂哈特(Gustav Leonhardt)、古尔德(GlennGould)等人在各类键盘乐器上做出了极为精彩的诠释,但此次的弦乐四重奏版本仍令人非常期待:四个独立思维的杰出大脑必定会对鳞次栉比、盘根错节的对位做出各具个性的诠释。


END


推荐演出



ECM音乐节 II:

凯勒弦乐四重奏演绎《赋格的艺术》

ECM Festival II:

Keller Quartet Performs The Art of Fugue


时间/Time:2016.5.6  19:45

场地: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演艺厅

Venue: Shanghai Symphony Hall - Chamber Hall

票价/Price:VIP300/180/80(元)(已售罄)


第一小提琴:安德拉什·凯勒

第二小提琴:若菲奥·克尔涅伊

中提琴:亚诺什·费赫尔瓦里

大提琴:尤迪特·邵博

András Keller, Violin

Zsófia Környei, Violin

JánosFehérvári, Viola

Judit Szabó, Cello


曲目

  • 巴赫:《赋格的艺术》,BWV 1080

*演出曲目以当日为准

Programme:

  • Bach: The Art of Fugue, BWV 1080

*Program is subject to change.



更多精彩活动


ECM | 讲座/见面会


「共同的猜想——畅谈巴赫《赋格的艺术》」

——凯勒四重奏、吕常乐与代博

  • 时间/地点:2016.5.6  17:00-18:00@演艺厅


「波兰爵士的号角」

——托马什·斯坦科,郑宇与代博 

  • 时间/地点:2016.5.7  11:00-12:00@演艺厅


「乌德琴的旅途」

——阿努阿尔·易卜拉欣、程之伊与刘祥焜

  • 时间/地点:2016.5.8  14:00-15:00@B2第四展区


「狄金森的歌」

——苏珊·艾波尔、王柏华与张定浩

  • 时间/地点:2016.5.8  15:00-16:00@B2第四展区


☞ 免费入场


ECM展览开放时间


4月16日至5月10日 | 10:00-20:00

(如当天厅内有音乐会,则顺延至音乐会结束观众退场)

*前三周周二(4月19日、4月26日、5月3日)休展


门票:免费


欢迎广大音乐爱好者前来参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