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今年立春的时间,社会上流传着三个版本,有的说是2月3日立春,有的说是2月4日立春,还有的说是2月5日立春。天文专家表示,按照紫金山天文台权威出版的《中国天文年历》显示,今年立春的准确时间为2月3日23时34分。立春为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又叫“打春”,就是冬至数九后的第六个“九”开始,所以有“春打六九头”之说。
【提醒】2月3日立春很罕见!鸡年为何有两个"立春日" ?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r0371zhoutm&width=500&height=375&auto=0
一些细心的网友发现,今年是农历丁酉鸡年,鸡年有两个立春日,出现“一年两头春”历法现象。所谓“一年两头春”也称“双春年”,是指在农历的一年中有两个立春之日。具体到农历鸡年来说,2017年1月28日开始进入农历鸡年,而直到2018年的2月16日才会迎来下一个农历新年,所以农历丁酉鸡年就包含了两个立春日,即鸡年的正月初七立春(2017年2月3日)和同年腊月十九(2018年2月4日)再次立春。
天文专家表示,“一年两头春”是正常历法现象,凡是闰年必定会出现这种现象,公众不必大惊小怪。
“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之后天气回暖,万物复苏。民间有“立春一日,百草回芽”“立春一日,水暖三分”“吃了立春饭,一天暖一天”等说法。
说的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
立春五日后,蛰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
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融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旧俗立春,既是一个古老的节气,也是一个重大的节日。天子要在立春日,亲率诸侯、大夫迎春于东郊,行布德施惠之令。中国民间将其称为“立春节”。
迎春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事先必须做好准备,进行预演,俗称演春。迎春活动已有3000多年历史。在立春前一日进行,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过去在每年的皇历上都有芒神、春牛图。
踏春
立春后,人们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喜欢外出游春,俗称出城探春、踏春,这也是春游的主要形式。
咬春
立春时有自己的食品,主要是春饼、萝卜、五辛盘等,在南方则流行吃春卷。其实咬春并不限于此,除解困外,主要是通气,使人保持青春不老。五辛盘是由五种辛辣食物组成,用葱、蒜、椒、姜、芥等调和而成,作为就餐的调味品。
鞭春牛
鞭春牛,又称鞭土牛。鞭春牛意在策励农耕。明、清时期,民间有迎土牛、迎农祥、浴蚕种等习俗。山西民谣云:“春日春风动,春江春水流。春人饮春酒,春官鞭春牛。”立春日,村里推选一位老者,用鞭子象征性地打春牛三下,意味着一年的农事开始。然后众村民将泥牛打烂,分土而回,据说洒在自家田里,就是丰收吉兆。
贴宜春字画
春天到了,给门壁上张贴宜春字画,这种风俗在唐代长安就有。据记载:立春日,唐代长安人常在门上张贴迎春祝吉的字画,字称“宜春字”,画称“宜春画”。如“迎春”、“春色宜人”、“春光明媚”、“春暖花开”等内容。
佩燕子
佩燕子是长安、关中一带人民的古俗。每年立春日,人们喜欢在胸前佩戴用彩绸剪成的“燕子”,这种风俗起自唐代,现在仍然在农村中流行。因为燕子是报春的使者,也是幸福吉利的象征。
戴春鸡
戴春鸡是陕西铜川一带人民的古老风俗。每年立春日,母亲用布制作一个约3厘米长的公鸡,缝在小孩帽子的顶端,表示祝愿“春吉(鸡)”立春日,妇女用线穿豆挂于牛角,或用麻豆撤在牛的身上,认为这样做,可以使幼儿免患麻疹。
立春节气到来,预示要进入春季了,初春养生应以养肝护阳为主,要注意些什么呢?
《黄帝内经》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立春开始后自然界生机勃勃,万物欣欣向荣,这时人们应当顺应自然界生机勃发之景,早睡早起。因此,春季以舒畅身体,调达情志为养生方法。
“春不减衣,秋不戴帽”。立春到来,天气乍暖还寒,昼夜温差大,此时人体随着春季的到来也开始变得疏松,对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减弱,所以,初春时节不宜过早减少棉衣物,年老体弱者换装尤应谨慎,不可骤减。
立春后的饮食调养要考虑春季阳气初生,宜食辛甘发散之品,不宜食酸收之味。在五脏与五味的关系中,酸味入肝,具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立春后麻辣火锅要少吃,羊肉也要少吃,因为这些食物都可能损耗阳气,导致上火。
随着气温回升,立春后人们要逐渐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这可以加快血液循环,有利气血运行。不过由于立春后天气乍暖还寒,这时比较适合进行节奏和缓的运动,如散步、慢跑、打太极等,活动关节,舒展形体,有益健康。由于气候仍然干燥,运动时补充水分也是很必要的。
▶今【福利】春节吃得太油腻?十种食物帮你"刮油"!点开赢大奖...
来源:中国经济网(ID:ourcecn)综合新华网、环球网、央视网、家庭医生在线
本文编辑:姜美羊
“一年之计在于春”,让我们一起迎接春天,谋划未来,为新的一年努力吧!↓↓↓欢迎分享和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