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红线来了!P2P告别野蛮生长,12项行为将被禁止👇
P2P理财是最近几年在我国出现的投资理财方式,受到许多人热捧,但却也一直面临着风险大,监管缺失等问题。近一段事件,P2P跑路事件频发。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z0178bpf016&width=500&height=375&auto=0
什么是P2P?
P2P理财又叫P2P信贷,是互联网金融的一种。简单理解是:个人对个人,P2P理财指个人与个人间借助某一电子商务专业网络平台,完成借贷、双方确立借贷关系并完成相关交易手续。
近一段时间,P2P跑路的事件频发,根据有关方面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11月末,全国正常运营的网贷机构共2612家,达成融资余额4000多亿元,但问题平台数量也多达1000多家,约占全行业机构总数的30%。
为了防范风险,净化市场环境,保护投资人的合法权益。国务院法制办昨天(28日)发布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是指依法设立,专门从事网络借贷信息中介业务活动的金融信息中介企业。该类机构以互联网为主要渠道,为借款人与出借人(即贷款人)实现直接借贷提供信息搜集、信息公布、资信评估、信息交互、借贷撮合等服务。
《办法》以负面清单形式划定了网贷中介机构的业务边界,明确提出了禁止发放贷款、禁止从事股权众筹、实物众筹、不得吸收公众存款、不得归集资金设立资金池等十二项禁止性行为。
(1)利用本机构互联网平台为自身或具有关联关系的借款人融资;
(2)直接或间接接受、归集出借人的资金;
(3)向出借人提供担保或者承诺保本保息;
(4)向非实名制注册用户宣传或推介融资项目;
(5)发放贷款,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6)将融资项目的期限进行拆分;
(7)发售银行理财、券商资管、基金、保险或信托产品;
(8)除法律法规和网络借贷有关监管规定允许外,与其他机构投资、代理销售、推介、经纪等业务进行任何形式的混合、捆绑、代理;
(9)故意虚构、夸大融资项目的真实性、收益前景,隐瞒融资项目的瑕疵及风险,以歧义性语言或其他欺骗性手段等进行虚假片面宣传或促销等,捏造、散布虚假信息或不完整信息损害他人商业信誉,误导出借人或借款人;
(10)向借款用途为投资股票市场的融资提供信息中介服务;
(11)从事股权众筹、实物众筹等业务;
(12)法律法规、网络借贷有关监管规定禁止的其他活动。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实行自身资金与出借人和借款人资金的隔离管理,选择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出借人与借款人的资金存管机构。
资金存管机构承担实名开户和履行合同约定及借贷交易指令表面一致性的形式审核责任,但不承担融资项目及借贷交易信息真实性的实质审核责任。
意见稿规定,P2P平台的借贷金额要设置上限,引导用户分散投资。同时不容许在线下开展销售业务。
除信用信息采集、核实、贷后跟踪、抵质押管理等风险管理及网络借贷有关监管规定明确的部分必要经营环节外,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不得在互联网、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及其他电子渠道以外的物理场所开展业务。
P2P平台的网站要到电信部门备案,否则不能经营。
所有P2P网贷机构均应在领取工商营业执照后向注册地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备案登记,该备案不构成对机构经营能力、合规程度、资信状况的认可和评价。
在《办法》正式实施后,银监会将对P2P网贷机构备案登记、评估分类等制定实施细则,以便各地统一规则,加强可操作性,为下一步加强网贷机构事中事后监管奠定基础。
对于非存款类金融活动的监管,需要由中央金融监管部门制定统一的业务规则和监管规则,督促和指导地方人民政府金融监管工作;由省级人民政府对机构实施监管,承担相应的风险处置责任,并加强对民间借贷的引导和规范,防范和化解地方金融风险。
《办法》明确规定,地方金融监管部门是指各省(区、市)人民政府承担地方金融监管职责的部门,如各地金融工作局、金融办等。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为单一融资项目设置募集期,最长不得超过10个工作日。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暂停、终止业务时应当至少提前5个工作日通过官方网站等有效渠道向出借人与借款人公告。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暂停或者终止,不影响已经签订的借贷合同当事人有关权利义务。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向出借人以醒目方式提示网络借贷风险和禁止性行为,并经出借人确认。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对出借人的年龄、健康状况、财务状况、投资经验、风险偏好、风险承受能力等进行尽职评估,不得向未进行风险评估的出借人提供交易服务。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对出借人实行分级管理,设置可动态调整的出借限额和出借标的限制。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在其官方网站上向出借人充分披露必要的投资信息。并且实时在官方网站显著位置披露本机构所撮合借贷项目交易金额、交易笔数、借贷余额、最大单户借款余额占比等必要投资参考信息,以及客户投诉情况等经营管理信息。
来源:央视财经(ID:cctvyscj)、央视新闻(ID:cctvnewscenter)
本文编辑:张宁、姜美羊
监管P2P,你有什么好建议?↓↓↓欢迎分享和点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