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同心济世 | 荣海健:接受自己的一切可能性

荣海健:


接受自己的一切可能性


同济大学医学院2008级,临床医学七年制

德国基尔大学医学博士、瑞士IMD商学院MBA学位

现为波士顿科学公司呼吸业务部门负责人兼中国市场营销卓越中心负责人




坚持当下,追求极致

医学并不是荣海健的第一志愿,进入大学初期,他也因此曾陷入过短暂的迷茫期,朋友对他说,“如果你还没想好接下来要什么,还不如先坚持把当下的事情做好。”这句话让当时的荣海健豁然开朗,他暗下决心,不清楚未来究竟是什么样子,那还不如坚守当下在学习的事情,把它做到极致。他一直鼓励着自己“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在他的大学时光里,任何事都要追求“满分”的荣海健不仅在学习上名列前茅,还活跃在校园内大大小小的活动中: 话剧社、舞蹈团、歌手大赛、主题晚会里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他说study hard, play hard就是他大学那几年的人生信条。


回忆在同济就读的时光,荣海健认为母校不仅让自己积淀了扎实的临床医学功底,还给自己提供了开拓视野的平台和发挥专长的舞台,提升了自信心,促进了领导力的发展,这些能力对他未来的职业发展意义重大。在就读期间,他曾两度作为最优秀的医学生,代表同济大学参加国际生理学知识竞赛(IMSPQ),虽然未获得理想名次,却让他受益匪浅,与全球最优秀的人才同场竞技让他找到了差距,并且让他更加坚定了要“走出去看看”的想法。2011年,他通过了层层选拔,参加了为期2年的同济大学-德国弗莱堡大学心身医学硕士项目,接受了德国先进的医学系统化教育和培训。


源自家庭氛围的影响,荣海健从小对商业和金融感兴趣,所以当年他报考大学时的第一志愿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经历过短暂的自我怀疑和迷茫时,他主动去与老师、前辈的交流想法。这些良师益友帮助他理解到无论以后是从医还是从商,临床背景永远是个加分项。豁然开朗的他于是更加坚定了他要把医学学深学精,人生路还长,以不变应万变。


真正开始与商业有接触,是在他经过医学院学长介绍,以医学顾问的身份和当时全球最大的一家医疗器械公司的研发部门合作研发了一款新的手术器械,这段经历让他开始思考:自己作为医生的话,每天可能最多看上百号的病人,或者最多给10个左右的病人做手术;可如果去一家医疗公司,帮助研发出新药物,或者上市创新手术器械,那也是换一种形式治病救人,甚至还能帮助到成千上万的患者。


这让他确定了自己未来的道路——将自己的工商管理专长兴趣与医学知识结合,向医药企业的方向努力。




勇于改变,落子无悔

在职业生涯道路上,荣海健是个善于思考和有勇气做出行动的人。他把事情分为三类:喜欢做的事、擅长做的事和应该做的事。如果能做一件事是把这三类事情都涵盖了,那就是命中注定的事情。


在医学院学习之后,荣海健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积累了临床经验,在这里他进一步地感受和思考医疗端和患者端的未被满足的需求是什么以及能做些什么带来改变。随后,他坚持初心的加入了全球领先的制药企业礼来公司,并经历了医学部和市场部工作,他努力的将全球最先进的药物加速引入到中国,帮助提高中国患者的生命质量。同时,他追求卓越的精神也帮助自己不断地反思,自己虽是医学科班出身,但仍缺乏系统性的商业训练,而为了补足这一块短板,正处于职业上升期的他毅然从礼来公司辞职,前往欧洲最佳商学院之一的瑞士洛桑IMD商学院进行了全职MBA课程学习。

2019年,荣海健凭借丰富的履历和出色的领导力潜质顺利进入全球领先的医疗科技公司波士顿科学公司,从销售经理、全球首席产品经理,再到中国呼吸业务部门负责人兼中国市场营销卓越中心负责人,扎实的医学与商业结合能力让他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大步向前。这也证明了这一路走来他的理性选择加上踏实执行,开始给予他回报。

在工作中,荣海健始终不忘初心,肩负着巨大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比起一些商业上的级别称谓,他更喜欢别人叫他荣博,因为他仍然把自己看作一个医学人。荣海健目前领导的事业部每年都会在医学教育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针对初学阶段的年轻手术医生进行专业教育,帮助他们更快更好地掌握手术技巧。这不仅与他的使命感相关,还与他的亲身经历有关:2014年,荣海健的亲人突发心梗入院,在基层医院治疗过程中不幸去世。这悲痛的经历让荣海健切身体会到不同层级医院间医疗水平的差距,因此,他致力于推进全国各层级医院的年轻医生的标准化训练,培养更多拥有优秀技能的医生,从而帮助到更多的患者。


回顾自己的学习与职业生涯,荣海健认为,人生由无数抉择组成,最重要的是不后悔自己的每一步选择,同时做好每一个当下。



校友寄语

接受自己的一切可能性,因为每个人都是生而不同的,不是每个人都要遵循一样的道路,要允许自己有独特性,接受自己,允许自己追寻自己想做的事情。



同心济世

/ 2022.5.20



值此同济建校115周年、医学院重建22周年之际,医学院特别推出“同心济世”校友专访系列,邀请广大同医校友回忆在同济脚踏实地的求学岁月、在各自领域和岗位上追求卓越的奋斗历程。已在前期深度采访了20余位校友,按照采访时间顺序逐一推出,敬请关注!在此也向更多卓越的同医校友发出诚挚的访谈邀请,共话同医记忆与未来。

  ●  ●  ●  ●  ●  ●  ● 往期推荐

同心济世 | 同济,115岁生日快乐!

同心济世 | 张鑫:要有持之以恒的战斗精神

出品:卓越医学生职涯发展工作室

项目成员:郑天一、黄旭东、 蒋蕴、邱海平、罗文秀、  阚羿飞、杨欢欢

指导老师:曾盈、曹丹仪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