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海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张亚宏:为超大城市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公安部党委强调,公安工作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努力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并围绕“一二三四”总体思路作出重要战略部署。    


为超大城市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访上海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张亚宏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上海公安机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力抓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各项工作,以高水平安全保障超大城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近日,上海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张亚宏就“如何推进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接受记者专访。


记者:请您谈谈上海公安机关推动公安工作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思路。    

张亚宏:今年以来,新一届上海市公安局党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上海工作、公安工作的重要指示和重要论述精神,匹配“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目标定位,确立了打造“世界一流的平安城市、世界一流的警务模式、世界一流的警察形象”奋斗目标,以此凝聚共识、统一行动,奋力推动上海公安工作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    

我们坚持以调研开局、开路,在年初专项调研基础上明确了5项重点任务,以此牵动全年和全局工作的开展:一是加强政治建警、忠诚教育。将其作为牵头把总的最重要工作来抓,确保全体民警辅警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决听从习近平总书记命令、服从党中央指挥。二是开展“砺剑”系列打击整治行动。坚持“什么问题突出就打击什么”,以数据分析和会商研判为抓手,精准开展“小切口、针对性强”的打击整治,不搞轰轰烈烈的大动作,在安安静静中保持社会面太太平平。三是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以“一站式”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建设为龙头,强化执法全生命周期监督管理;制定落实优化营商环境30项举措,公安政务服务好评率达99.9%,办件量、好评量均在全市名列前茅。四是强化智慧公安建设。规划设计“三年总体方案”和“2023年任务书”,进一步加强智能安防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数据模型场景应用,着力在更高水平上赋能公安实战和城市数字化转型。五是夯实以派出所为重点的基层基础建设。落实“派出所主防”要求,持续推动警力下沉,优化基层治理格局,深化“三所联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切实把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目前,全市地区派出所警力数占分局总警力数的52.7%,社区民警占派出所总警力数的44.8%,146名派出所所长兼任街镇党(工)委委员,5900多名社区民警全部兼任居村委副书记或综治站副站长。    

我们带领全警深入践行“小目标”理念,从年初春节元宵节开始,确定阶段性“小目标”,督促警种管好条线、16个分局管好辖区、393个派出所管好片区,以日保周、以周保月、以月保年,以此来保障全年社会治安持续安全稳定。今年以来,社会面呈现出良好态势:相较今年年初,全市人口增加550万人、车辆增加265万辆,但110警情数和刑事案件立案数较2021年同比下降32.1%和13%,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既遂数、立案数较2022年同比下降18.9%和19.4%。道路交通事故亡人数较2019年同比下降10.3%,连续3年没有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交通事故。

记者:上海公安机关在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上海建设上,推出了哪些具体做法?    

张亚宏:我们针对上海超大城市安全隐患面广量大的特点,着力提高打防管控的科学性、精准性,提升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    

一是坚持情报主导、指挥先行,推动治安防控由被动向主动转变。高效运作“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形成“早研判、午调度、晚点评”等做法模式,汇集内部、外部、上级、开源“4个维度”信息资源,强化高等级情报会商研判和落查反馈闭环,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动态精准开展专项打击整治行动。聚焦“群众反映强烈、分析研判突出”的治安问题,今年以来先后开展了“砺剑”系列、“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等专项行动和10余次全市集中清查行动,命案、“两抢”案件保持全破,入室盗窃、扒窃案件破案率居全国前列,同时侦破了22起命案积案。工作中,对上海遇到的“职业骗薪”等新型经济犯罪,及时总结打击模式,全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护航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三是坚持抓早抓小,以系统观念强化综合治理。聚焦事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电信网络诈骗和道路交通问题,在风险初露端倪、势头“未起”之时就抓早抓小,发挥市打击治理电诈联席会议、市交安委等平台作用,协同相关部门开展综合治理,防止事大成势、积重难返,电诈案件既遂数、立案数“5年连降”,道路交通事故亡人数“7年连降”。    

四是坚持“街面稳、治安稳”,严密街面巡逻防控体系。把准超大城市治安管控基本规律,完善街面巡防机制,最大限度把警力摆上街面,提高见警率、管事率和控制力,让安全“看得见”“摸得着”,今年以来全市街面报警类110警情较2021年同比下降20.4%。    

记者:今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暨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20周年。请问上海公安机关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方面有哪些创新举措?    

张亚宏:我们坚持法治思维和群众路线,在全市推广由公安派出所牵头,司法所、律师事务所参加的“三所联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使之成为新时代“枫桥经验”在上海的生动实践,促进了基层矛盾纠纷的就地化解、依法化解和便利高效化解。今年以来,全市353个地区公安派出所全覆盖建成“三所联动”纠纷调解室,入驻人民调解员915名、签约律师766名,累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65万余起,因矛盾纠纷激化引发的命案同比下降26%。    

一是“全周期”管理,打造矛盾纠纷化解闭环。创新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回访”全周期闭环管理机制,研发应用智能化预警模型,全量汇集分析110警情、12345热线、窗口接报、来信来访等渠道信息,深挖“隐性”矛盾;针对已经化解的矛盾纠纷落实30天跟踪回访机制,防止反复,切实做到“事能发现、事要解决”。    

二是“法理情”融合,提升矛盾纠纷调解质效。对受理的矛盾纠纷,派出所民警、人民调解员、签约律师第一时间到场共同介入,民警全程参与、导控局面,人民调解员讲解政策、提出方案,签约律师提供法律服务,融合了派出所的权威性、司法所调解的群众性和律所法律服务的专业性,发挥出“1+1+1>3”的效果。    

三是“多部门”参与,构建协同调解矛盾纠纷新格局。进一步探索构建矛盾纠纷“3+N”调解体系,协调推动法院、检察院、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和全市220个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共同参与,实现信息互通、功能互补。今年以来,经“三所联动”调解后由检察院认定并作出不起诉决定的案件有330余起,13200余份调解协议获法院司法确认。    

守护城市平安、护航经济发展是公安机关的主责主业,是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上海公安机关将在公安部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围绕“三个一流”奋斗目标,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奋力推进上海公安工作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用我们的辛苦指数、汗水指数换取城市的平安指数和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稿件来源:人民公安报

值班编辑:於俊立

 往期推荐 

【进博的热度上海的温度】超时空守护

上海公安机关圆满完成第六届进博会安保工作

无论“剁手”还是“牵手”,请管好自己的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上海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张亚宏:为超大城市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