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假设腾讯控股海洋:利弊参半?同步化酷狗往付费方向推?

2016-07-13 董露茜 音乐财经




文丨董露茜

制表|于墨林


有消息显示,昨日腾讯与海洋音乐已经签署了协议,腾讯以现金加资产的方式注入,获得了海洋音乐集团的控股权,资产注入部分是指将旗下QQ音乐注入。


该消息被诸多业内人士证实,这意味着海洋音乐放弃了独立上市,转而抱了腾讯的大腿?


就此消息,音乐财经也第一时间与腾讯及海洋音乐集团求证,腾讯回复此为“不实消息”,海洋音乐集团一位高层则回应称“不属实”,两边无一例外叫我们等“官方/正式消息”。


去掉一些杂音,同步化付费?


无论官方消息何时公布,腾讯控股海洋音乐集团的消息确实已经得到诸多业内人士的证实。QQ音乐+酷狗音乐,无论从中国市场的用户份额还是全球市场来看,这都意味着会在数字音乐市场诞生一家“超级巨无霸”,意义重大。



数据来自:速途研究


“毋庸置疑,它会变成中国最大的数字音乐平台。从我个人以及我们投资人的角度分析来看,这个消息还是正面多过于负面。”爱听卓乐创始人及CEO潘才俊对音乐财经表示,腾讯的打法是做数字音乐正版和付费,对于音乐流媒体的两大商业模式:广告用户免费和无广告用户付费模式,腾讯在坚持后者,推进付费模式的进程。


爱听卓乐是一家数字音乐内容及服务整合商,小米、三星、酷派、魅族等都是它的客户,目前他的公司主要营收来源还是广告。潘才俊透露目前爱听卓乐所有加起来的付费用户还不到10万,但现在大家的关注点都集中在付费模式能否能推得起来。


“相当于去掉一些杂音,把酷狗酷我同步化往付费和商业化方向去走。其实之前酷狗酷我可能也不是那么给力的在做付费。”潘才俊说,这家新公司会是腾讯主控的局面,预计会带起来一波付费商业化的浪潮,把各个平台同步化到收费的方向去


“会影响中国数字音乐市场份额的划分以及之后的一些游戏规则,利弊参半。”一家知名数字音乐平台高层对音乐财经评论道:“去年就听说了,两个月前就知道了,两周前知道了确定在本周公布。但被动知道的,不是去主动关心的,我不认为会真正对推动中国原创音乐的发展起到什么积极作用,都在是玩资本。”


对于未来竞争格局这个问题,潘才俊认为,短期内不会产生什么影响,1年后才会慢慢有一些变化,各家平台会各自摸出不同的门道,有点类似手机厂商的格局,慢慢的大家都有一席之地。


遇寒流,海洋不得不暂停IPO


为什么海洋音乐会和腾讯走到一起?其实腾讯早与海洋有股权关系,据消息腾讯持有海洋10%的股份。


从海洋音乐的角度来看,暂停IPO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谢国民为了海洋上市已筹谋多年,可惜遇上海外资本对“音乐流媒体”模式的不认同。


今年5月,据《华尔街日报》消息,海洋音乐集团在背后股东“腾讯”支持下,计划今年晚些时候在美国上市,拟筹资3-6亿美元,已聘请了华尔街投行高盛和摩根士丹利。


去年,法国音乐流媒体Deezer曾计划巴黎股票交易所上市,无奈资本市场冷淡导致IPO计划最终流产。而接过Deezer接力棒的是澳洲音乐流媒体服务Guvera,它原本计划在本月登陆澳洲证券交易所,计划总筹资额可达到4000万至8000万澳元(即2900万至5800万美元),但在6月17日,澳洲证券交易所却叫停了这一上市计划。这一举动使Guvera陷入了困境,同时也给如今风起云涌的数字音乐市场带来诸多启示。


此外,全球音乐流媒体平台一哥Spotify还走在融资路上,在近10年的发展历程中,Spotify从26家投资机构中已融得了15.6亿美元。今年3月,Spotify又刚刚完成了自己10亿美元可转债的第九次融资,并且向投资者做出了数项与IPO关联的严格保证。



从全球的互联网音乐行业来看,成功上市的也仅有Pandora一家,股价已从高峰时70美元跌到如今13美元,其在2011年上市时筹得2.34亿美元。从去年Deezer的IPO在巴黎延期、GuveraIPO被否,今年Pandora市值大幅缩水,这些都是国际金融市场发出的明确信号:冒着高盈利风险但仍持续亏损的音乐科技公司,想要以IPO的方式募集资金之前必须思虑再三。


公开资料显示,海洋音乐集团旗下拥有酷狗音乐、酷我音乐、彩虹音乐等音乐网站及平台,以及海洋音乐、源泉音乐等数字音乐版权服务公司。海洋音乐创始人谢国民曾担任新浪音乐负责人,律师出身,酷狗酷我合并之后,酷狗音乐CEO谢振宇担任联席CEO,酷我音乐CEO雷鸣担任CTO。两家保持独立运营,但显然酷狗值钱得多。


海洋音乐虽然不赚钱,但手里有用户,也在做很多内容上的布局。这半年来海洋更是动作不断,先是引入暴风作为股东,宣布与韩国三大娱乐公司之一的JYP娱乐签署独家音乐版权合作协议,成立合资公司拓展业务发展。5月,旗下的酷酷音乐集团还宣布将日本女团AKB48的运营管理公司株式会社AKS展开全方位战略合作,要打造AKB48在中国真正的“泛娱乐”布局。



2016年3月,海洋音乐完成了新一轮3亿美元的融资,其中暴风科技对外宣布战略入股海洋音乐集团,尽管双方公司并未公布具体投资金额和占股比例,但有消息称这一金额为1亿美元。此轮融资完成后,海洋音乐的估值达到30亿美元,海外“老大哥”Spotify完成上一轮融资时的估值约84亿美元,接近三个海洋。


版权会越来越贵还是越来越便宜?


对于版权方来说,渠道是最重要的营收来源,国内音乐版权市场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很多方面执行得很粗糙也很不规范。


海外Spotify高达60-70%的营收会返回给上游,三大唱片公司以及全球最大的独立音乐版权代理商Merlin都拥有强势谈判地位,用版权资源置换Spotify、Deezer、Soundcloud等这些音乐平台股权的做法也已经十分普遍。


但在中国,唱片公司经历过一分钱收不上来的时代,在话语权总有一种内心里的不安全感。一家流行音乐公司创始人就对音乐财经表达了这样的焦虑,他说:“以前这家问问,那家问问,以后呢,该怎么办?现在还能卖个白菜价,说真的,对未来我特别迷茫。”


对于同样的问题,掌舵过国内某大型数字音乐平台的业内人士就淡定很多,他对音乐财经评论道:“个人感觉不会。他们仍会用大把的钱去砸独家版权,因为现在几个大公司的独家版权他们已经续约了,且价格比以前更贵


上述业内人士同时表示,合并后他们仍将以这样的方式,把其他竞争对手挤出局。从长远看可能会影响唱片公司的议价能力,但两年内应该不会出现这样的局面。


各平台独家音乐版权

*数据整理自网络


对于潘才俊来说,版权到底会越来越贵还是越来越便宜?这个问题其实很难回答,因为版权方现在也不清楚。


值得注意的是,其实国内版权方和渠道的合约里并没有关于“定价权”的陈述,只有约定保底付费,但是在海外的合约是有的。依赖版权收入的唱片公司希望定价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当然不希望渠道掌握定价权,这会是内容方和渠道方博弈的过程。如果唱片公司到了续约的时候,提出希望在合约模板里加入关于定价权的条款,就会博弈,也说不准谁会赢。


对于内容方来说,他们在与渠道博弈时面临的一个质疑是:到底是你懂用户还是我懂用户?因为这些年来版权方把独家卖给了渠道,用户是在渠道手里不是在内容方手里,内容方并没有用户数据。


“目前阶段渠道的话语权会更强一些,如果用比例来划分,6:4,渠道方占6吧,但是未来唱片公司的话语权可能会越来越强,也会想出办法去平衡。”潘才俊说,腾讯扮演好分销商角色,未来各家平台的内容差距不会特别大,但是经常有一些独家合作的案子,比如Tfboys的新单曲独家首发、李宇春的新专辑独家等。


如果一定说华语音乐版权方有一些差异的话,内地和香港的唱片公司对于版权稍微没那么“执着”,在商业化上会想得多元化一些,比如一个歌手红了,公司可以通过电影、演唱会等各种方式去挣钱,而台湾唱片公司原则性更强一些,他们更相信用户听音乐就是要收费,和当年买卡带一样应该付费。


“渠道未来的竞争力首先肯定是版权和内容,二是用户体验,三是用户数据。”潘才俊总结说,平台的内容方面,除了听,反而是“看”方面,平台会下很多力气用“音乐视频”去抓取更庞大用户群的眼球,这些视频包括:直播、MV、音乐剧等所有用户会感兴趣的内容。


对于未来,你怎么看呢?


寻求音乐财经报道及合作

主编邮箱:dongluxi811@163.com

音乐人报道:382275269@qq.com

创业公司报道:sodaflower@shihangroup.com

市场合作:437327413@qq.com




还想看点别的?

点击👇图片阅读原文:



访丨格局洗牌中,QQ音乐怎么琢磨用户体验?


点丨国内六大音乐平台,谁是你的心头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