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中产、地下音乐与电音本土化的困境
文 | 陈端博
校对 | 李雪娇
编辑 | 李禾子
“在这之前,除了宝莱坞之外,一切都算是Underground。”制作人Karsh Kale这样形容十年前印度音乐的发展场景,而在说这句话的当下,他正在Rajasthan的沙漠中间参与一个电子音乐节,如此也可看出印度的音乐发展变化是如何的巨大。
这个电子音乐节是Magnetic Fields,如今已迈入第五年,从最初不到五百人的规模,到至今参与人数超过三千,而这还只是印度近期众多迅速发展的地下音乐活动缩影。在音乐节举行的前一周,Boiler Room,一家专门在网络上播放DJ Sets的英国公司,在新德里举办了为期三天一系列的讲座与表演,同时像是Wild City这样的组织也提供了各式另类音乐新闻消息,并举办实体活动;另外Red Bull在过去几年也赞助了Jivraj Singh、Sonaluna、The Sine Painter等印度艺术家。
在过去,印度的Club多只存在于饭店的酒吧,如今专门打造的场域如雨后春笋般成立,也标志着过往有别于宝来坞的Underground音乐,如今正迅速地发展,听众对于过往印度流行的音乐已感到厌倦,需要更多新的东西进来。
印度近来经济快速发展,产生了一批拥有可支配所得的中产阶级,这是过去无可比拟的。就像过往多数的案例,对于音乐产业产生改变力量的催化剂往往是互联网。Kale在纽约长大,他回忆起孩童时代第一次到印度时,当时电视上只有两个频道,所以他都会带些mixtape来与亲戚小孩分享;然而现在的情况完全不同了,透过社群媒体以及YouTube能迅速链接到整个世界,像是他自己结合印度古典音乐和电子音乐的实验性创作便借此吸引到许多的观众。
透过网络,也让印度的创作者能接触到更多不同类型的新音乐,来自班加罗尔的制作人Oceanties提到他和朋友第一次接触电子音乐,便是透过YouTube和Limewire(一个共享文件夹网站),因为当时住所附近的唱片行尚未销售最新的House音乐,他们彼此间会互相分享自己下载与刻录的CD。网络也帮助到了营销的部分,印度最早的独立艺术书籍经销公司UnMute的共同创办人Dev Bhatia提到,当他们在2007年刚开业时,如何接触到更多消费群是一大问题,后来透过Facebook的传递与推广,才使经营状况逐渐好转。
当然,将拥有13亿人口,并且在财富、地理和文化上有着巨大差距的“印度”视为单一个体是过于简化的。在印度,“Underground”所指的范围比西方世界的嬉皮概念更加微妙与复杂,乐队Ska Vengers的主唱Taru Dalmia解释到:“当提到Underground时,还必须包括民谣音乐与Dalit音乐,例如Kabir Kala Manch、Sambhaji Bhagat、Gaddar这些无法归类在英伦、城市、中上阶层的艺术家,通常人们在谈论Underground时并不会想到他们。”
然而在印度Underground音乐中,相较于独立摇滚或是嘻哈音乐,电子音乐似乎不那么具备包容性。以Magnetic Fields电子音乐节来说,参与者多为年轻的都市中产阶级,然而欧洲的Underground基本上是从底层开始的,而在印度,推动运动的艺术家却多来自上层。制作人Sandumes也提到,有关电子音乐的触及性一直存在着问题,很多时候在去表演的路上,他都会先经过贫民窟或是市场,然后才抵达华丽的俱乐部表演现场,而他在西方世界表演时的经验并非如此,似乎是印度独有的现象。
但另一派人则抱持较大度的看法,像是Ardeshir认为,这些讨论至少是朝着正确方向迈进,关于代表性、平等性、可及性、公平对待等讨论正在发生, 考虑到这个领域相对较新颖,大家应该更具备些耐心,另外Dalmia也提到,越来越多年轻艺术家以不同的方式来创作终究件好事,“看到孩子们按照自己的艺术眼光冒险,而不是仅仅为了迎合市场的期望,这非常鼓舞人心。”
除此之外,音乐引进后的下一步,是关于能否逐渐加入些印度特色元素,像是在背景中加入些西塔琴或塔巴拉(tablas)。目前一些艺术家已经在做这方面的尝试,例如EDM创作者Nucleya将传统的印度乐器融入他的歌曲中,而Oceantied的Carnatic中则在传统的笛子注入了芝加哥的元素,会听到跳动、切分的节奏和扭曲的低音,结合了披头士乐队、Zakir Hussain和DJ Rashad的感觉。其实电子音乐中的Techno,强调的是如何不着痕迹地融入到不同的文化中,重要的并不是去树立新的旗帜,而是去消除边界;另一方面这也是种提醒,在拥抱自身文化中,并不需要太过于去彰显它。
就目前来看,印度Underground音乐的发展仍存在许多棘手问题,像是Bhatia所提到的签证以及地理位置问题;另外关于商业介入的争论就是一个不断引起讨论的话题。对Bhatia来说,这样的合作对于帮助艺术家是必要的,但Dalmia却抱持着怀疑的态度,“这个商业介入对于音乐发展来说并不一定是健康的,通过音乐建立一个文化社会这些事件被商业化严重阻碍。”
但毫无疑问,这是印度Underground音乐发展的非常时期,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制作音乐的人有非常多的机会,例如第一位在Drumcode(Techno唱片公司)上发行的亚洲艺术家Arjun Vagale,便透过参与Awakenings及Electric Daisy Carnival等西方世界活动,成功走出了印度,而在未来,相信会有更多的人,循着他的足迹向外走。
(本文编译自The Guardian)
本周轮值编辑:李禾子
联系方式:hezi.li@chinambn.com
商业 | 从“媒体”、“研究报告”到切入“企业服务”,音乐财经如何突破变现天花板?
商业 | “沉睡的巨人”印度:版权与宝莱坞垄断问题之下的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