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览会 | 乐福文化黄少峰:演出渠道在下沉,80、90后成演唱会消费主体
《2017年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16年文化产业增加值首次突破3万亿元,音乐产业也实现了稳定高速增长。
具体来看,在音乐演出产业方面,2016年音乐类演出市场快速增长,总体规模达到了160亿元,同比增长6.7%。票房总收入约为48.13亿元,其中剧院音乐类演出票房收入约12.27亿元,演唱会的票房收入约30.21亿元,音乐节票房收入约4.83亿元,Livehouse票房总收入8285万元。演出场次、观演人次、上座率均全面回升。演出行业的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从线下消费市场来看,2016年音乐演出市场持续活跃,演出场次、票房总收入、观演人次都创新高,同比实现快速增长。
流行音乐作为演出市场的主要分支,其发展趋势一直以来都被业内人士及乐迷密切关注,进入2018后,流行音乐演出市场都存在着怎样的机会与挑战呢?在2018年小鹿角·中国音乐财经博览会上,乐福文化创始人黄少峰就此话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嘉宾简介:黄少峰,广州尚锐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及广州乐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曾担任羊城晚报社可乐生活周刊市场总监,后投身创业,创办华南地区最大公关公司之一的尚锐堂,拥有丰富的客户资源,曾合作客户包括NIKE、CONVERSE、金利来、中国工商银行、百事可乐、立白集团等。
以下内容整理自黄少峰于2018年小鹿角中国音乐财经博览会演讲: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在座的有很多都是老朋友了,刚刚在门口见到了很多的合作伙伴,非常感谢音乐财经的邀请,让我们有机会来到这里跟大家一起交流这个行业的思路和想法。我先介绍一下自己的公司,再分享我们看到的这个行业的一些挑战和这个行业所产生的一些机会。
乐福是一家以LIVE演出为核心的泛娱乐领域文化公司,我们在这个行业大概做了有五年的时间,目前整个体量其实还是以大流行的演出、大型艺人巡演为主,目前我们做了超过300场的艺人演出,在中国我们走过了30多个城市。乐福立足于中国大陆市场,同时辐射港澳台地区,大陆应该是我们做得比较多和比较有信心的,在海外的话也会跟很多的合作伙伴进行合作。乐福比较擅长的部分,应该也是在韩国和香港,因为立足在广州和香港,所以可能是地缘优势,乐福在香港的艺人板块和韩国的演员板块应该是做得比较多也是做得比较成熟的。
分享一些今年的案例,今年我们合作举办了“李宇春大陆巡回演唱会”,同时在欧美艺人里面也做了一些尝试,在细分领域我们在今年做了周柏豪,相对而言比较粤语性质的艺人。我们跟艺人共同去定制和全程参与的有“魏晨十周年巡回演唱会”,这个项目跟艺人有一个共同的绑定和合作,从场地到制作、导演组的安排、乐手等等都是我们一手去操办。我们会跟一些地方国企和一些地方品牌合作去定制一些企业IP,一年比一年做得更多一点 。
说一些比较严肃的问题,就是这个行业里面我们看到了目前存在有哪些挑战。第一个是政策风险问题,原来在行业里面很赚钱的一家公司,2013年做了金秀贤,包括其他的一些韩国艺人,比如EXO等等。当时应该来说是这个行业比较赚钱的一家公司,在2017年因为限韩令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包括今年年初嘻哈的问题。其实政策和整个大环境是会对这个行业有一些影响的,就要看这个公司是不是能更快去转型。乐福在这一块开始辐射一些港澳台和东南亚市场,包括我们开始转换一些视角到一些内地和日本的艺人,我们开始进入到这个行业的细分领域,例如一些二次元的演唱会或一些大陆艺人的巡回等等。
我们也知道这个行业其实是一个非常轻资产、又是一个很重资本的行业。刚刚说到其实这个行业,谈巡回演出的时候是要先把所有的艺人费用、制作费用付掉的。但是我们这个行业没有什么很重的资产,例如没有很多的厂房,也没有很多的机械去做抵押,IP在这个评级上银行也不太认可。所以我们这种类型的企业在整个市场上,应该是比较难融资的。而且我们的融资成本相对来说在这个市场上面也是比较高的。
刚才也说到的,我们的上下游其实成本是在逐年递增的。我记得我今年在做李宇春演唱会的时候,我们去做大连场,我已经四年没有在大连做过演唱会了,所以场地费用我记得四年前是20万人民币,当时场馆还是非常热情地邀请我们过去,今年去的时候已经大概是45万人民币了;深圳也是一样,最开始去那边是15万,今年是50万。上下游成本,包括艺人、制作、场馆、宣传、相关人员的开支,其实每一年都在上升,这也是这个行业一个很大的挑战。
从危机中我们也看到了这个行业里存在着很多的机会。同时现在的80和90后已经成为演唱会的消费主体,这是我尤其深刻感觉到的。这三年来,我之前有一些接洽的演唱会,可能原本估计只有5%到10%的收益的,但是到最后出来的情况是我们有15%到20%甚至更高。我也跟我的团队去想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后来我们看到其实是中国80和90后的消费者,他们慢慢在成长,可能在10年前、20年前的时候大家去看一场电影作为我的娱乐方式,现在随着消费升级,越来越多人把演出作为他们休闲的方式,同时他们的可支配收入也在增加。其实在这三年里面我确实很喜悦地看到整个体量有一个非常迅猛的发展,很多的项目在一个城市原来可能只能开一场演唱会,现在也有不断的加场。比如最近林俊杰在上海开了两场,武汉开了两场,这也是我看到的整个市场的一个变化。
与此同时,我们的渠道也在逐渐下沉。一线城市每个星期都有演唱会了,你们可以上猫眼、大麦或者秀动看看,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基本上每周都会有演出,更令人欣喜的是现在很多二线三线四线城市,很多我听都没有听说过的城市也开始有巡演了。我们发现粤语细分人群开始到国语市场做演唱会了,很多粤语艺人,像张学友,开始越来越走向二线三线甚至四线城市,他们的票房也很不错。我们又去想是什么原因能够有这样一个情况,我们问一些消费者,他们说他们的可支配收入也很高,他们可能在这个城市里面找不到很多的休闲和娱乐方式,所以他们觉得演唱会是一个很好的约会、聚会手段。
中国有这么大的城市体量和人口基数,可能我们做遍亚洲的所有国家,也就是10场。在中国一个国家就能够做50场,这也就是我们中国的体量,因为我们的手机支付可能是全亚洲最发达的,无论是支付宝也好,微信支付也好,或者是信用卡也好,支付手段和移动互联网技术,使得我们接受到这些信息越来越便利的。十年前做演唱会的时候,打很多的公交站牌、公交车身的广告,投很多电台;现在我发现我的很多项目,基本上是用新媒体的手段,我们跟很多的媒体平台去做一些合作,他们去做的发布基本上能够让我们大部分的年轻一代接收到这些信息,大大降低了我们的宣传成本。其实现在我们的整个市场,整个项目的消费手段支付手段的这种升级也带动了这个行业的发展。
刚刚说到公司成立后融资相对困难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资本开始熟悉我们行业,因此我们这样的企业也现在开始有了一些相对比较灵活的融资手段和方式,我们开始跟一些银行和金融机构做一些新的模式探讨。此外我们对于项目的挖掘也及时转移目光来注意国内的流量型节目艺人,因此视频平台是整个市场上面很重要的标杆。我们看到了腾讯视频、腾讯音乐集团、爱奇艺等并包括微博平台,在平台上主推的节目或艺人当中,有很多艺人有机会做成巡演项目。像今年爱奇艺的“偶像练习生”、腾讯视频的“PRODUCE 101”这些大流量节目中的艺人。其实现在越来越多的流量型艺人,慢慢成为了粉丝经济和整个演唱会巡演市场的一个主流,我们一直在关注这一块项目开发。
刚刚忘了说了,去年一个很好的案例,当时是太合音乐主办的薛之谦的演唱会,他深度的绑定了艺人。作为一个经纪公司,将商务、艺人、制作整个市场绑定在一起,这在去年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巡演项目。同时我们会很关注的就是在区域和一些细分市场的观众,比如我们刚刚说到的一些粤语的流行市场,像以前的李克勤、周柏豪、郑秀文、杨千嬅等等这些香港艺人,原来在巡演的时候只能在广东地区,比如广州、深圳、佛山。现在越来越多的艺人我们能够带他去上海、成都,这是因为一些区域的艺人有了很好的表现。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很多的流量型艺人和小众艺人,在去年和前年也有非常大的提高,像去年很多的二次元演唱会,分别在北上广都有发声。
第三个我们关注的是我们,是否可以绑定一些相对比较头部的艺人,因为在除了中国以外的很多国家其实很多的经纪公司和演唱会公司跟艺人都会进行票房合作,和艺人的合作模式其实也是可以去做一些探讨的。
我们觉得另外一种形式的话,可能我们会考虑很多不同的变现方式。因为在今天这个移动互联网时代里,资本的进入让这个行业加速了它的整合和这个行业的发展。互联网平台的进入也让这个行业有了很多的可能性。我们也在探讨是不是可以把演唱会的线下场景搬到线上,我们是不是能够有更多的变现的方式,我觉得这就是互联网平台和互联网技术对于行业的改变。我们渗透进去这个行业的上下游,刚刚看到的可能是在这个行业的下游,我们会不会有一些整合,在这个行业的上游,我们看到现在越来越多的艺人开始自己成立工作室,越来越多的艺人开始自己做老板了,这里是不是有一些合作的机会。同时在今天上午的论坛里面,也有提到文娱地产,很多的音乐人以及我们这种类型的公司已经能够自己生产一些内容,我们也有当地很强的渠道,是不是可以在上下游,包括在音乐地产、娱乐地产等方面有些突破呢,这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总体而言,我觉得现在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代,机遇是文化娱乐行业目前正处于高速的发展,每一天都有新的变化;挑战是随着互联网平台的入局,随着资本的入局,整个行业的加速整合。我也认同刚刚杨总说的,可能这个行业就剩下几家头部的公司,垄断头部的资源。我们能不能生存到那个时候,我们能不能成为几家头部公司之一,我觉得这是包括我在内的大部分的企业家和我们的同行去思考的一个问题,谢谢大家。
本周轮值编辑:李禾子
微信:lhz_940107
邮箱:hezi.li@chinambn.com
小鹿角 | 第一批数据:255个公司、217个品牌、387个场地……音乐产业资讯数据终端小鹿角APP即将发布,用户公测开启!
博览会 | 音乐人该如何更好地监测其音乐使用与管理版权?
博览会 | 《日谈公园》创始人李志明:不小众的小众时代,播客电台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