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吴亦凡最差的“生日礼物”
一张专辑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中美音乐风波”,在历史上还是头一次。在“刷榜”成为舆论中心的背后,俨然是东亚饭圈文化向欧美市场浩浩荡荡的“入侵”。
2018年11月6日对于“梅格妮”来说,注定将成为历史上的大日子,因为这一天是吴亦凡的生日,但这也是他们的偶像有史以来过得最差的生日。
如果回看去年这个时候,便似乎更能印证这一点。2017年10月12日,在自己27岁生日前夕,吴亦凡发布了自己的新单《Deserve》,仅仅2个小时便一举登顶美国iTunes即时榜和Hip-Hop/Rap分榜,在国内媒体纷纷送上“华人歌手在美国iTunes总榜最佳纪录”褒奖的同时,美国Billboard官网也发文肯定了来自东方的“新兴力量”。彼时对于吴亦凡来说,全球音乐市场的大门近在咫尺。
然而,一年过去了,愈加明确自己全球化方向的吴亦凡,在刚刚喜提LV,并在全球246个市场同步上线自己新专辑的当下,迎来的却是一句来自大洋彼岸的:“Kris Who”。
一场没人开心的“中美风波”
北京时间11月2日中午12点,环球音乐旗下创作型音乐人、音乐制作人吴亦凡首张专辑《Antares》全球正式发行,并凭借美国iTunes四榜单的TOP1,14首打入美国iTunes总榜TOP80的歌曲,创造了华人歌手在iTunes榜单的新纪录。然而就在国内“梅格妮”振臂欢呼的同时,该成绩却像一颗炸弹一样,打破了美国音乐市场的沉寂。
11月5日,据iTunes官方美国榜单显示,在前十名中吴亦凡的新歌已经占据了其中的7个位置,并力压Ariana Grande、Lady Gaga包揽了前四名。Lady Gaga的名头自然无需赘述,Ariana Grande(A妹)也同样是目前最受欢迎的美国歌手之一。
2013年正式出道的A妹,6年来共发布了3张专辑,几乎都是次次空降榜单冠军。此前她曾获得过两座全美音乐奖以及四个格莱美提名,Instagram的粉丝数位居全球第三。昨天,A妹还被Billboard评为了“2018年度女性”。其前不久刚刚发布的新单《Thank U Next》也因为写了自己的几个前男友,颇具看点,摘掉榜单头名似乎是情理之中的事,其在iTunes全球榜稳居头名的成绩便是最好的证明。
但是在美国榜单落后于不认识的吴亦凡,仅仅位居第五位,显然令A妹的粉丝以及北美网友无法理解,并开始质疑吴亦凡动用机器人刷榜。一时间,#Kris Who#、#chinese bot#以及#VPN#均成为了Twitter的“热搜”。
A妹的经纪人也发推,挂出了吴亦凡的刷榜行为。但随后立即删除了此推文,并辟谣自己没有发布过该内容,自己也并不认识吴亦凡,希望他一切顺利。不少人分析,该举动有可能是迫于环球音乐的压力,目前A妹和吴亦凡同属环球旗下。但今年风光无限的A妹面对这样的结果注定不会开心。
就在今天上午,吴亦凡被iTunes下架的消息散播开来,屠榜的7首歌也的确从iTunes排行榜消失。A妹顺利在iTunes美国区登顶,其本人便是直接点赞了一条讽刺味十足的推特,以抒发心中的不满。经纪人也以她新单的名称,发布了一条一语双关的推文:<谢谢(拖走),下一个>。
听闻此消息的吴亦凡粉丝也瞬间炸开,矛头不仅指向A妹和其经纪人,谴责其种族歧视,见不得中国人排名更高;同时开始要求iTunes给出合理的解释,并要求还给吴亦凡排名或进行退款。
在争议声中,环球音乐随后发布了官方澄清公告,称吴亦凡的专辑并没有被下架,仍在榜单上可以正常购买,但并没有直接回应iTunes是否因刷榜之嫌而将其从榜单中剔除。目前吴亦凡几首歌曲的排名都来到的100名开外。
在这场连接中美两国的风波中,对于吴亦凡的高排名,一方面引发了北美市场的抵触,以及同属一个公司旗下A妹和其经纪人的不满;另一方面,成为海外“众矢之的”的吴亦凡粉丝也自然不会接受“刷榜”等一系列评价,而只是发了一张新专辑,却什么都没做的吴亦凡,在今年先是经历了和虎扑的“Diss事件”在国内引发大量舆论后,又在其志向满满的国际市场被推上风口浪尖,在自己的生日之际,注定会成为最不开心的一个。
无法分别是与非的“刷榜”
其实几年前中国艺人就开始登陆iTunes榜单,2016年10月张靓颖凭借英文专辑首单《Dust My Shoulders Off》成为了第一位登上美区iTunes即时下载榜Top 100的中国大陆歌手;去年10月张艺兴也凭借其第二张个人专辑《SHEEP》成为首个登上海外iTunes专辑榜前十的华语歌手。
1个月后,新生代偶像蔡徐坤的新歌《Wait Wait Wait》更是登顶iTunes美国总榜第一,POP榜第一。而当时在其后位居次席的就是A妹。在这之后,“刷榜”便成为了iTunes榜单的敏感词汇。彼时,就有传闻称,北美将蔡徐坤列入了黑名单,iTunes的数据被清除。不过随后B榜发布公告称,此为假消息,蔡徐坤的歌仍在iTunes榜单上,也没有所谓的黑名单机制。
虽然这些引发了北美市场的一些讨论,不过此次吴亦凡几乎“屠榜”的结果,才真正意义上引起了广泛关注。显然吴亦凡取得这样的成绩超过了市场预期,抛开吴亦凡的音乐是否能实现这一“壮举”不谈,粉丝对于偶像火热的“消费动力”,显然同样是此次引起北美市场诸多不满的核心原因之一。
我们还是先来看看iTunes榜单的规则。该榜单的数据内容,并不指的是播放量,而是付费后的下载量。并且由于是美国区榜单,苹果会有进行区域性的技术限制。用户必须进入苹果系统、使用美国的银行卡支付,并且一个ID只能购买一次,不能重复购买。希望借此能反映当地人对音乐的消费情况,所以“刷榜”显示是iTunes希望规避的事情 。但在粉丝看来,只要是有操作的空间,便是在规则之下支持偶像的正常之举。
除了粉丝大号会在微博超话中发布打榜的教程,现在淘宝上也提供粉丝在海外打榜的相关服务,比如iTunes美区充值卡、Spotify账号等等。无论是付费下载、播放量,社交媒体的热度,都可以找到对应的服务。
不光是iTunes的榜单,就连业内更权威,算法更复杂的Billboard Hot 100榜也阻挡不了“饭圈”。目前Billboard Hot 100的衡量标准中加入了包括Apple Music、Spotify、YouTube,以及150多个电台的播放、下载、购买情况以此得出一个综合指数。
对于这样的榜单,“搞定”流媒体平台自然是核心所在,当然“粉圈”也同样有自己的方法论。如把歌曲分享到各种社交平台,在Twitter刷屏增加热度。大量建立歌单,单曲循环播放固定的时间,并清除缓存、换IP,再换下一个流媒体平台进行同样的操作。
而“真金白银”的付出同样是粉丝不认为自己“刷榜”的关键理由。其实此次由于吴亦凡新专辑的发布时间刚好与其生日基本吻合,几个比较大的粉丝站,已经提前集资的大几百万了。吴亦凡去年的发布的单曲《6》在QQ音乐的销量已经突破190万张,粉丝为该歌曲的消费金额超过了950万元。由此可见,无论是时间成本,金钱成本,粉丝为了偶像的确付出了巨大的、实际的努力。
更为重要的是,欧美艺人的粉丝同样在做着同样的事情,就在此次事件不断发酵的过程中,同样有A妹的中国粉丝呼吁别顾着撕,有能力就多去iTunes买一买的现象在。在此之前,无论是Taylor Swift还是BTS的资讯台,也都发布过同类粉丝打榜教程。
实际上,目前iTunes甚至更多平台、榜单,已经无法对此现象进行“一刀切”,随着全球音乐市场的不断融合,“饭圈文化”不断从东亚向欧美市场渗透,建立在规则之上的“刷榜”,已经无法被完全剥离开了。
流量即“原罪”
对于新专辑在iTunes上取得的成绩,吴亦凡连发了8条微博,足以见其本人对首次进行全球发售专辑的重视程度。在环球音乐发布的公告中也可以看出,双方在今年联手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力求呈现一张在全球范围内都具有流行性的国际化专辑。
今年是吴亦凡的“大年”,4月份签约环球音乐后,其新单曲《Like That》冲入了Billboard Hot 100单曲榜,在此次新专辑发布前,还获得了LV的青睐,成为了其首位品牌代言人。
撕掉自己的“偶像”标签,树立起新生代OG Rapper的“人设”成为了其从加盟《中国有嘻哈》就一直在做的事情,依靠HIP HOP转型走向国际化道路则是从今年开始明确下来的核心目标。
不过目前,似乎做着一切都是为了帮助吴亦凡完成进军欧美音乐界心愿的“梅格妮”却成为了其偶像职业发展的“绊脚石”。此次粉丝的“围榜”从某种程度上简直就是在给吴亦凡隐性招黑。没想到不断向欧美渗透的“饭圈”文化,却成为了偶像前进方向上的一道难题。
虚高的数据搭建起来的“空中花园”除了无法让偶像知晓自己的真实实力,更会让大众忽视其自身业务能力的进步与努力,被视为“花瓶”。原本层层递进的职业发展路径,也由此变成了让欧美市场认知吴亦凡的一次“拔苗助长”。
不过,粉丝能有什么办法呢,支持偶像无可厚非,客观带来的热度更是为艺人带来了巨大的商业价值,在如今偶像榜单、综艺节目、商业品牌代言层出不穷的市场机会中,流量依然是衡量艺人的核心因素之一。就算面临如此大市场压力的现在,吴亦凡似乎马上又要拿下全球威士忌品牌“芝华士”的代言了。
然而吴亦凡会因此扫除掉内心的阴霾吗?答案很大程度上不会是肯定的。对于力求转型的吴亦凡来说,“流量”很明显是他今年最差的“生日礼物”了。
编辑:赵星雨
微信:keithkyo
邮箱:keith.zhao@chinambn.com
商业 | Burberry离场,LV为什么“无缝”接盘吴亦凡
商业 | “风暴眼”里的吴亦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