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国音娱产业趋势预测:寒冬“慢”步,整合与梳理是关键
今天是情人节,音乐财经编辑部首先祝福有情人们节日快乐。今年依旧自己过节的单身狗们也不必失落,只要你关注了音乐财经,我们就会天天陪着你。
在与亲人欢度佳节,顺便吃完了春节期间各种乱七八糟的“瓜”之后,各行各业的从业者们都在本周陆续投入到了新一年的工作之中,音娱行业也不例外。事实上,在融资难、裁员潮和资本寒冬的大环境下,从业者和资本都显得更加谨慎。大家都在思考:2019年还会有哪些风口出现?哪些内容是更值得关注的?自身所处领域今年如何才能得到更多发展机会?
不过,虽然寒冬已至,但情况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糟糕。反过来看,寒冬的到来其实也间接让前几年一直处于野蛮生长状态的音娱产业“慢”了下来。这意味着,从业者们有了更多机会,可以仔细审视自身所处领域的优势和劣势,建立秩序和规范,与横向纵向的相关产业链建立更牢固的业务关联。
今天,音乐财经就为大家带来2018-2019中国音娱产业的部分核心领域趋势预测。
1
现场演出下沉化
老品牌求新求变,新品牌持续涌现,非一线城市带来新机遇
在经历了资本刺激下的盲目扩张以及接踵而来的泡沫破碎之后,以音乐节为主的现场演出市场在2018年进入了较为稳定的发展状态。一方面,五一、十一等假期都出现了不少内容与娱乐拥有差异化的音乐节品牌供消费者选择,另一方面,国内现场演出的在配套设施、演出流程等方面也随着业内外的一次次曝光和发酵,得到了更多监督,主办方们也成长得更加规范。
而由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场地、设施、报批等硬性和软性成本的上升,2019年的现场演出市场将呈现下沉趋势,往三四线城市甚至更广袤的乡镇地区渗透,现场演出的新老品牌都将在这一消费蓝海中进行公平竞争。
事实上,像李志叁叁肆巡演这样的项目已经开始逐步打开这些市场,该巡演计划负责人、演出经理袁野曾在论坛上表示,国内例如安徽阜阳、淮北、亳州、云南怒江、临沧等地方城市的很多年轻人其实已经达到了文化消费水准,对于音乐内容也有很大需求,但是业内对此却鲜有知觉。
由此看来,这些软性和硬性成本都较低的非一线城市或许将成为新品牌积累口碑与收入的淘金地,和老品牌求新求变的试验田。
2
智能硬件普及化
感谢5G和AI,音乐智能硬件市场也将迎来激烈竞争
2018年底,人民邮电报消息称,国内三大运营商已经获得全国范围5G中低频段试验频率使用许可。而随着5G和AI的进一步发展,音乐则成为了智能家居、智慧交通等5G时代核心应用场景中的重要文化娱乐内容,音乐智能硬件市场也将随着音乐可穿戴设备、智能耳机播放器等产品的规模化与消费普及迎来更激励烈的质量、价格竞争。
数据上看,据2018年10月27日中国电子音响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电子音响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主要电子音响产品总产值约为3104亿元,同比增长6.74%。对比十年前1678亿的数据,行业总体还是实现了较快增长。其中,在智能化大势之下,中国无线耳机产值同比增长超过了73%。
除了国外Google、Apple、Amazon等成熟品牌旗下发布的音乐智能硬件之外,国内小米、天猫、百度等品牌,以及酷狗音乐等数字音乐平台,也都基于各自的AI、语音识别等技术,纷纷推出了智能硬件产品。这些产品最大的竞争力在于价格普遍较低,有利于在国内刚起步的智能硬件市场进行初步的推广和普及,填补不同价格区间的产品类型。而与音乐相关的内容和服务则将成为了能有效吸引消费者的差异化核心。
3
场景娱乐内容多元化
文旅和日常线下娱乐场景将进一步加入音娱内容
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综合测算,2019年春节假期,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4.15亿人次,同比增长7.6%;实现旅游收入5139亿元,同比增长8.2%。研究也发现,我国消费者现在对旅行中的文化、健身、休闲内容更加在意,也更源于对此进行消费,对购物的关注度则持续下降。
这意味着,音乐作为文化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在未来的文化旅游以及KTV、健身房等日常线下娱乐场景中得到更多应用,受到更多关注。例如在2018年,K米、唱吧麦颂、雷石科技(哇屋WOW)三家线下KTV企业就分别完成了1.2亿元、亿元及以上以及2亿元的融资,K歌LIVEHOUSE自助店乐徽科技则完成了数千万元的Pre-A轮融资;一直主打音乐与线下健身运动场景结合,且将在未来持续拓展户外音乐运动主题活动的SpaceCycle和另一家与运动相关的创业公司StepBeats也在去年分别完成了1亿元和150万元不同量级的融资,复合场景消费体验品牌伍德吃托克也完成了一笔数千万元的投资。
除此之外,随着成都、西安等越来越多城市发布文化扶持政策,音乐内容也将有望被应用到更多地区的商业地产和特色小镇建设中。虽然在前两年随着《“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进入快车道的特色小镇或许会受到今年大环境的影响而放慢发展脚步,但与音乐文化内容结合的有差异化的地产、旅游项目依旧存在较大需求缺口。
4
创作版权规范化
意识加强,监管严格,创作者将获得更多尊重与收益
2018年对于音乐内容的创作者们来说是值得纪念的一年,在这一年里,音乐人和相关从业者们通过不同方式向业内外展示了音乐版权的重要性,让创作者们获得更多报酬。例如李志状告《明日之子》节目侵权,张靓颖自发为编曲工作者提供版权费用等。
有了更多实际案例的积累和媒体曝光,一方面,越来越多人将对音乐创作的产业链有更为清晰的认知,了解版权流向,更好地形成相关的舆论监督;另一方面,也将为国内音乐创作和使用相关版权的法律保护机制建设提供更多参考。
可以预见的是,2019年,将有更多内容创作者得到其劳动产生的应得收入。
5
艺人经纪前台化
巨星模式正在解体,综艺和扶持计划将成音乐人掘金地
毫无疑问,随着传统唱片公司话语权的解构和音乐审美的圈层化,中国音娱产业中也将很难再出现张学友、周杰伦等全民量级的超级巨星。但好消息是,这种巨星模式的解体也为越来越多的独立音乐人和年轻群体提供了发光的机会。
鉴于现在人们越来越碎片化的娱乐方式,不同类型的音乐综艺、各个数字音乐平台和唱片公司发起的音乐人扶持计划成为了从业者们挖掘音乐人的新渠道,与之相适应的艺人经纪业务也逐渐成型,比起传统音乐产业的艺人经纪业务,这种新型的艺人经纪业务模式更为前台化,这表示,音乐人、艺人经纪服务团队、乐迷、品牌合作方之间的关系将呈现出更透明的趋势,这种趋势下的艺人经纪业务也对从业者的社交运营能力、反应速度、办事效率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
6
音乐科技本土化
数字识别、交易与分发业务的更多进步
从全球流媒体发展趋势来看,中国和印度、拉丁美洲、非洲等地区和国家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Spotify、Apple Music等流媒体巨头们争相布局和拓展的新兴市场,虽然这些庞然大物们现在尚未有大动作进行,但已经有许多围绕流媒体相关数字识别、交易与分发业务的国内外初创公司在中国落地。
例如音乐财经此前曾报道过的音乐科技公司TuneGo,2018年10月25日,TuneGO宣布已在深圳开设中国办公室,将正式进入中国,为国内音乐人提供音乐人介绍、虚拟A&R、电台播放、业内资源互动等服务,同时还推出了完全免费的全球发行服务Distro100,允许音乐人保留所有版权,并向其支付全部版税,帮助音乐人获得更多海外版权收入。
另外还有全球音交所(AIP.trade)。2018年8月16日,全球音交所在北京举行了区块链应用中国大陆地区内测发布会,主办方CME国际与网易云音乐、华乐成盟现场宣布成为战略合作伙伴,张亚东、小柯、栾树、黄韵玲、钟兴民、常石磊、二手玫瑰乐队、马条、李夏、张盈、陈鸿宇、梁凡等10多位知名音乐人也已经成为AIP音交所的首批合作者。
据悉,通过该平台,音乐人可用一首歌曲的未来收益进行融资,提前获得可观的收入;乐迷、粉丝和投资者可以投资喜爱音乐人的歌曲,共同参与推广并分享歌曲未来的版税收入和潜在的高额资本交易利得。通过歌曲新股发行、音乐人和用户进行共识定价的机制,配合全球交易提高歌曲版税长期收益的流动性。
虽然尚不完善且有待观察,但与音乐相关的各类数字业务的出现,也能更全面地反映中国音乐产业的发展过程和商业化程度,未来也将形成更多元的音乐科技本土化趋势。
7
直播、短视频专业化
产业链功能壁垒将带来更多差异化优势
随着信息传播速度的越来越快,人们对于娱乐内容和载体的注意力也越来越分散,娱乐载体的更迭速度也将越来越频繁。因此,对于短视频、直播等前几年还算是“新贵”的娱乐载体来说,如何塑造差异化优势,在大浪淘沙中获得留存,成为了其未来发展的重要问题。
从现在的趋势来看,短视频和直播平台开始更多为产业链赋能,积累专业内容资源和服务经验,加强自身载体和品牌在业内的话语权和重要性。
例如酷狗直播会为直播歌手提供专业演出机会、线上线下发展资源和进阶培训,这些资源的质量和数量呈逐年上升状态;抖音短视频在2018年也推出了扶持平台音乐人的看见音乐计划,并宣布将通过音乐商店、与音乐节等线下活动品牌达成合作、商业音乐对接等业务帮助音乐人创收,未来还计划重新“激活”彩铃业务用好流量转化,帮助音乐人持续变现;快手短视频推出的“快手音乐人计划”则瞄准了草根音乐人,帮助其积累“第一桶金”和“第一池流量”。
8
独立音乐风口化
世界音乐、古典音乐态势上升
受到全球流媒体发展影响,国内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接受并探索独立音乐内容。在民谣、嘻哈、电音等音乐类型在现场演出、数字音乐平台甚至周边消费等方面都有所积累的情况下,未来也将有更多不同的细分音乐类型成为提供“新鲜感”的内容风口。
出了以上提到的正呈现上升或平稳发展趋势的音乐类型之外,世界音乐、古典音乐有很大几率在今年成为细分音乐内容的“爆款”。一方面,北河三、生养之地、战马时代等世界音乐厂牌纷纷在2018年完成了初步积累和沉淀,山人、KAWA、莫西子诗等融合民族音乐风格的音乐人和乐队也通过纪录片、巡演等不同方式获得了越来越多国内外观众的认可。另一方面,网易云音乐在2019年初推出了古典专区,鉴于其平台浓厚的社交氛围,古典音乐或许也有机会像电子、国风等风格一样在该平台出圈。
还有一个有趣的推测:或许在更多元的音乐审美下,作为老牌劲旅的摇滚乐也有望回到大众视野,成为风口的有利竞争者。毕竟,2019年是个怀旧大年,海外不少音乐节品牌都将在2019年举办20周年纪念活动,代表着昔日荣光的摇滚乐也很有可能因此而焕发第二春。
9
音乐综艺细分化
从嘻哈、电子到音乐剧,青年文化的新出口
从《偶像练习生》、《中国新说唱》、《即刻电音》、《歌手》到《国风美少年》、《声入人心》和《热血街舞团》,音乐综艺已经不再是一锅端的“大杂烩”模式,专业+垂直内容的更能吸引观众与粉丝的注意。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去年偶像、音乐剧、电子、嘻哈等不同细分领域中成功案例的出现,未来将有更多该领域综艺出现,填充赛道的丰富程度。如何在越来越拥挤、多元的音乐综艺领域成功突围?通过2018年获得的经验,制作方应该在专业度上更深入挖掘、研发出更适合该细分领域的赛制模式以及及时联动上下游形成青年文化的线上线下输出,才能有效形成差异化优势。
10
流媒体付费常态化
音乐社交仍是增值重点,综合推动音乐正规消费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随着5G和AI的进一步发展,音乐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中国也是未来一段时间内Spotify、Apple Music等流媒体巨头们争相布局和拓展的新兴市场。加之2018年底TME在纽交所上市,相信未来国内的音乐内容正版消费行为将得到进一步的常规化发展。
根据中国报告网数据,2017年中国在线音乐服务的整体市场规模约44亿元,预计到2023年将增长至367亿元,2017年至2023年复合年增长率为42.7%,中国的在线音乐支付率2013年至2017年将从0.4%上升至3.9%,预计到2023年将达到28.7%。
具体以TME为例,虽然其现在能够盈利的数字音乐平台依旧避免不了以社交+娱乐的消费模式为主,但随着消费意识的逐步提升以及平台对于订阅服务的多元化增值,综合推动音乐正规消费的目标并不难实现。
11
音乐教育规模化
拥有规范化的线上市场是前提
2018年,在线音乐教育平台VIP陪练、Find智慧钢琴、音乐教育平台Finger、音乐教育培训机构敦善文化、移动互联网音乐设备提供商艾美科技、互联网音乐教育平台随我学音乐、在线钢琴陪练公司“快陪练”等都获得了不同金额的融资。其中VIP陪练还以数亿元的B轮融资创下了国内素质教育历史最高的融资金额。
考虑到教育是牵动万千父母心的重要领域,音乐教育的“钱”景在2019年应该将不会受到大环境的太多影响。
不过,由于最近小学生近视率激增,最近已传出教育部拟禁止用手机Pad布置作业的消息,这种对青少年在线产品使用的进一步规范或许将成为在线音乐教育平台细化发展方向的重要节点。而且在艺考面临越来越多争议的当下,优质音乐人才的稀缺性将不断加剧,因此未来的音乐教育师资也将成为平台之间竞争的核心资源。
12
附加题
VR今年能够打破伪命题吗?
最后来说一个有趣的预测话题。国内的VR领域在近几年内经历了过山车式的起起落落,从2016年元年风口产生大量融资到跌入技术瓶颈和“伪命题”困境被唱衰,现在国内大多数VR项目普遍被认为是打着VR名头进行商业圈钱的山寨项目,所谓的VR直播也就是全景直播,3D画面与交互内容稀缺,硬件的分辨率也没有达到用户体验标准。
不过,随着5G的实现,2019年VR/AR市场或许将令人刮目相看,对于音乐行业来说,VR直播的实现也成为了可能。事实上,在2018年底,英国的VR初创公司MelodyVR就宣布,其成功地为音乐人进行了全球第一场VR演唱会直播。目前该直播得到的反馈和评价都较高,团队设计了多个录制点用来记录音乐场景的各种视角,从主唱、鼓手到观众,用户只要滑动VR头戴式耳机,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在各个视点之间切换。
由此看来,在技术和硬件得到优化的情况下,2019年,国内的VR音乐直播或许可以借鉴和参考海外的成功案例,取得更多进步。
编辑:赵星雨
微信:keithkyo
邮箱:keith.zhao@chinambn.com
小鹿角APP——音娱产业数据终端
媒体、报告、教育、招聘、问答、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