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教授郁喆隽:当思想不宅的时候,它是什么味道的呢?
1.点击上方蓝字“iMorning”订阅;
2.订阅成功后点击“查看历史消息”查看往期内容
本文为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郁喆隽教授为庆祝开播“喜马拉雅之郁喆隽系列哲学课”(带您精读56本改变人类思想史的哲学名著)特别撰文之一,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扫描下文图片二维码即可收听节目。
珍藏版 | 4分钟3000字 攀登思想高峰
一 奇人奇书
临近期末,所有人心里都憋着一股出去撒野的脾气。然而,我们究竟是因为不堪忍受日常的周而复始,迫切想要逃离当下,还是真正向往某种的无拘无束?两者之间或许存在着天壤之别的差异。
几年前,一个朋友向我推荐了一本书——《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一听这个书名,顿时感觉里面充满了浓浓的心灵鸡汤味和民间哲学家肆无忌惮的气息。
所以一直“没有时间”去翻看它。后来偶尔兴起,稍稍上网查了一下该书作者的资料,顿时觉得他是一个神(经病)一般的存在:他出生于1928年,9岁时智商已经达到了惊人的170。二战期间,他在家乡美国明尼苏达州的大学学习生物化学。之后他去当了一段时间兵,从1946年到1948年在韩国服役。1950年在退役之后,他突发奇想决定一个人跑去印度学习东方哲学。
50年代末,他回到美国,在蒙大拿州立大学教授修辞学。然而从1961年到63年,他精神崩溃,接受了多次电击治疗。这场病导致他和妻子离婚。痊愈之后,他出人意料地成为了一个电脑技术员。1968年他和长子克里斯(Chris)两个人骑着摩托车从美国中部双子城出发,沿着中西部的旷野、洛杉矶山区和西海岸,进行了一场总共历时17天、形成长达数千公里的摩托车骑行。2012年,他被蒙大拿州立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学位。
这个人叫罗伯特·波西格(RobertM. Pirsig)。他的名字被列在英文版维基百科的“美国当代哲学家”栏目中。不过,我知道不会有任何一家大学会讲授一门叫“波西格哲学”的课程。因为或许在当代学院哲学看来,他基本没有什么值得教授的“哲学”。他至今为止就出版了两本书——第一本就是根据那次摩托车骑行而写成的《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1974年出版,又译作《万里任禅游》)。
这本书曾经被121家出版商拒绝,据说创下了一项吉尼斯世界纪录。作为一个哲学工作者,我告诫自己不要试图从此书中发现什么系统的哲学理论,但翻开书来读了几页,却忍不住继续下去。我承认,我在这里读到了不少奇思妙想,似乎看到了一个在路途中思考得停不下来的人,一个活生生的人。
二 在路上思考
传统哲学给人的印象通常是很“宅”。比如,写下了“三大批判”的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年),几乎一生都没有离开过他所生活的城市柯尼斯堡(Königsberg,当时的东普鲁士,现今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他的生活是如此有规律,每天午餐之后必定会准点在城内散步。有一次当他出门晚了,广场上的妇人们都以为意,教堂塔楼的大钟坏了。而另一位中世纪的著名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约1225年-1274年),就是一个几乎足不出户的修道士。因为身材肥胖,但又要长时间坐在书案前阅读和写作,所以只能让人把书桌的木板挖掉一块,做出一个弧形——这样才能把肚子放进去,而不影响工作。如果这两位先贤能穿越过来,一定看不得波西格这样的“浪荡子”。行走天下和哲学沉思,似乎是两件不可兼得的事情。
一般的人,或者绝大多数擅于思考的人,都希望能够安安静静地端坐在自己书房里或图书馆中,不受打扰地独自思想。而像波西格那样一边骑行,一边思考和写作,是一种“令人发指”的奢侈。不过由于他是一个“疯子”,所以常人们都原谅了他。我们反过来大概还要感谢这样一个不拘一格的疯子,下了这样一本奇书——它是有哲学味的公路片,也是公路片中的哲学。当思想不“宅”的时候,它是什么味道的呢?
一开始读这本书,我也和平日里读书一样,试图一目十行。但是突然一段文字进入了我的眼帘:“当你做某件事的时候,一旦想要求快,就表示你再也不关心它,而是想去做别的事情。”这句话彻底改变了我读这本书的心境。禅意就在不经意间来了。
在途中和书中,波西格经常借用斐德洛——柏拉图对话录中的人物——之口来说话。这不禁让人想起电影《搏击俱乐部》(Fight club)中的双重人格症状。斐德洛就是波西格,又不是波西格。波西格负责骑行,斐德洛负责回忆和臧否。波西格在途中看到了壮丽的风景——虽然并非什么著名的景区——就写下来。如果作为游记也算上乘。他们途中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状况——恶劣的天气、摩托车故障等等——波西格就用最简单的工具来修理,或者在路经的城镇找工具修理。不过就在一切自然而然地发生地时候,斐德洛的思考也就此展开——关于如何修理摩托车、为何人会不耐烦,现代的诸种问题等等。
波西格说的好:“日子就是这样随意,忘掉时间,没有人会催促你,也不会担心浪费时间。”他就行走在大地上,时不时思考一下,不做作、不刻意也不勉强。
三 良质的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是一家给了你3万页菜单、但却没有食物的餐馆。”斐德洛在书中这样说。看得出来,波西格是热爱哲学的,但对哲学抱有一丝清醒和警惕。他似乎饱读以往哲学家的思想,但对它们又并非十分满意。于是他创造了自己特有的一个词汇——良质(quality)。
他说:“良质是一种思想和陈述的特质,我们不能经由思考的方式了解他,因为要给它定义是一种僵硬而正式的思考过程,良知是无法被界定。”不过当你接触到有良质的人和物时,是能够感受到它的存在的——一个天真无暇的少女,一天劳作之后放松地喝一口冰啤酒,和久别的老友漫无目的的聊天。哲学被一些词汇所拖累——主观和客观、物质和精神、心灵和实体——而良质却值得追寻。在波西格看来,良质是世界的本源和目的。在波西格的第二本书(Lila: An Inquiry intoMorals, 1991)中,他将之称为“良质的形而上学”。
波西格对教育也有一些离经叛道的想法和做法。他说:“模仿是一种真正的罪恶。”“而在大学里,情况就复杂多了,你必须要让老师觉得,虽然你实际是在模仿,但是表面上并没有模仿。”于是在他的课堂上,他要求所有的人花一个钟头描写他大拇指的背面。他又曾经提出,只有取消整个教育的学位和评分制度,才能得到真正的教育。因为在他看来,现在的教育十分虚伪,学生来学校接受教育,大都是为了学位和分数。“学生最大的问题就是,因为多年来胡萝卜和鞭子的教育方式,造成他思考上的惰性,就好像一头驴子:‘如果你不打我,我就不工作。’如果没有人鞭打它,它就不会工作。”
波西格不仅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学生交来的作业他只给评语,而不打任何分数。因为这件事,所有的老师都对他“另眼相看”。没有了分数每一个人都茫然。一开始学生都表示不理解,但是期末的时候发生了有意思的变化:原先成绩优秀的学生不再紧张,而是积极地参与课堂上的活动;原先中等的学生,投入了比以往多得多的心血来写报告;而那些原先处于班级末尾的学生也都交出了令人满意的作业。波西格借用克伦威尔的话说:“一个没有目标的人才能爬到最高。”大概只有一个经验丰富的登山者,能说出这样的话。
这个或许就是波西格所说的“良质”——无法定义,却可以追寻它,能够感受到它。
四 说结束就结束的旅程
在全书的最后几节里,同行的克里斯突然提出要回家。父子俩在一家小餐厅里吵了起来,克里斯放声哭了起来,邻座的客人都看着他们。这场争吵差点让波希格的精神病再次复发。于是旅程就这样结束了,他们俩决定回去。
我们这个时代,几乎所有人都在向往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够波西格父子那样说结束就结束呢?没有皆大欢喜的结局,没有云开雾散的和解,没有伟大光荣的升华……似乎一切都还不完满,没有终结,但一切就这样嘎然而止。
在全书的最后一段,波西格写道:“当然数量永远没有了结,人只要活着就会发生不愉快的事和不幸的事。但是我现在有一种以前没有过的感觉,这种感觉并不只是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内心,我们赢了,情况正在慢慢好起来,我们几乎可以这样期待。”令人唏嘘的是,此后不久(1979年),和他一起完成了骑行的长子克里斯在旧金山被一个不认识的瘾君子捅死,年仅22岁,我们并不知道波西格是如何度过之后的岁月的……
一段旅程可以随时结束,但人生还在路上,始终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