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见过最低效的努力,就是不断提升自己的短板

新东方 2020-09-20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书单 Author 书单君


地球某处

Fri.Aug.23


文章来源:书单(ID:BookSelection)

作者:书单君


人生最大的悲剧并不是我们没有足够的优势,而是我们根本没有去发现和利用自己的优势,只会一直盯着自己的短板。


名校也好,学霸也罢,甚至体制内光鲜亮丽的工作,也比不过一样东西:一技之长。


而这种能帮助我们脱颖而出的一技之长,越往后走,越是会成为决定你人生成就高度的决定因素。


它们就是人生里的“杀手锏”。


今天的文章希望能带给大家新的启发。


/01/

大多成功人士,优势与缺陷都很明显


贝克汉姆,世界上最知名的球星之一。


20年的职业生涯,两度获得世界足球先生银球奖。2004年,被评为“史上100位最伟大的球员”之一。


但在2013年退役之前,小贝的球技一直饱受诟病,甚至在他出名之后还是如此。


左脚、头球、截球,都被认为是他的缺陷。相对大部分进攻型球员,他的速度也要慢很多。


很多人据此认为,他就是靠脸蛋和媒体炒作蹿红。


值得庆幸的是,贝克汉姆并没有太在乎这些外界的评价,去做一个让所有人都满意的球员,而是致力于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虽然左脚、头球、截球、速度上的缺陷明显,但小贝的右脚和定位以及射门,却是出了名的神奇,被誉为“黄金右脚”。


他是足球史上最伟大的任意球大师之一,许多球迷都喜欢模仿他弯腰发球的动作。


每次结束训练之后,他都要在球场上多练习几个小时的任意球。


其实,球场上、生活中,没有谁会是全能而完美的。


谁也没办法让所有人都满意。


关键是,你是否有那么一项一招制敌的本领。


假如你清楚自身优势所在,将它张扬发挥到极致就够了。


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修正别人眼中的缺陷,也许会让别人满意,但你也可能成为一个“样样行,但样样不精”的平庸之辈。


人的精力就那么多,将精力都用于改正别人眼中的缺陷,你就不可能保证充分的精力去练习自己的长处。


设想,假如贝克汉姆当初花费了大量时间去提升速度、练习左脚传球、截球、头球,他就能成为全能球员吗?


结果恐怕只有一个:今天没有几个人会知道他的名字。


人生最大的误区,就是以为成事一定要完美无缺。


殊不知,大部分我们所知的成功人士,都是优势与缺陷兼具,且两者都相对明显的人。


正如管理学家德鲁克所言:


一个人不可能在缺点上表现得很出色,因此不如索性就让它们该怎样就怎样。充分利用优势,才能创造卓越。


/02/

专注优势,得到正向循环


泰勒·本-沙哈尔,如今是世界最知名的心理学家之一,当然也是一名畅销书作家。


但很多人也许不知道的是,这哥们一直到本科,都被认为不应该从事写作。


写作课程的老师认为,他的文章“全是小孩子腔调,主题不清,逻辑混乱”。


每次写作课,就是他的恶梦,在这里,他只能得到羞辱和打击。


他努力改正写作上的缺点,希望在主题、腔调和逻辑上能达到老师的要求。


但他发现,不管他如何努力,收效总是不尽理想,直到写作课程结束,他也没能让老师满意。


在一次次的打击中,他逐渐失去了信心,差点就放弃了写作。

Photo by Saffu on Unsplash


直到写作课程换了一位新教员,名叫玛克辛。


这老师有意思,当泰勒拿着一篇曾被上一位老师批的体无完肤的文章给他看时,他没有责备,只有鼓励:


你知识丰富,阅读量大,总能讲出那么多不同领域的观点,但可惜你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泰勒仿佛一下子如阳光找到雨露,原来在写作上,自己并不是一无是处,只是之前反复纠缠在缺点上,优势从来不被关注。


此后,泰勒专注于在“知识丰富、阅读量大”上做文章。


虽然,文章原来的缺点还在,但玛克辛却刻意圈出他独具个人特色的部分,然后点评道:


我看到了你丰富的知识、美好的回忆和惊人的想象力。


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泰勒逐渐恢复了信心,而且逻辑乱、主题不清的缺点,也跟着自信的回归,慢慢得到了纠正。


写作,从一开始的恶梦,变成了泰勒最喜欢的事情。


直到今天,他已经写了8本畅销书。


在改正缺陷和发挥优势两件事上,“优先解决谁”是一个需要智慧的选择题。


道理很简单:


改正缺陷是一个迎合和纠正的过程,也是一个自信心备受煎熬的过程,而发挥优势是一个如沐春风、自信心倍增的过程。


当你优先发挥优势、暂时忽略缺陷时,能大涨自信,然后再将自信慢慢平移到改正缺陷上。


可如果你优先盯着缺陷,自信从一开始就备受打击,就算有一些优势,也可能被低自信隐没。


这在心理学上叫“过度泛化”:


即人们往往会过分夸大失败或缺陷的负面影响,以至于超出真实情况。


与此相反,是一个叫“精熟体验”的东西,这是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发明的概念。


它说的是,


当一个人高效地完成某个任务,或在一件事上表现更好,最终会让人体验到成功的感觉。


而这种成功的感觉,反过来又会刺激他表现得更好,实现良性循环。


与此相反,低自信和失败体验,也会形成恶性循环。


管理学家曾格和福克曼,曾经调查过近2万5千个领导者,他们发现:


这些领导者在缺陷上无论倾注多少心血,最终也只能将整体能力提高到中点的位置,而不可能将缺陷变优势。


可如果领导者致力于三五项突出的优势,他们就会成为组织中的顶级领导层。


其实,“专注优势理论”不仅在领导能力的培养上,在孩子教育、员工管理和社会工作中,都有广泛的运用。


它是一个人、一个组织,获得高效能的最关键的部分


/03/

如何找到自己的优势?


苹果的创始人乔布斯,一辈子被人诟病的毛病实在太多了,包括脾气暴躁、冷血、不懂预算管理、任性、自大等等。


他也一度因为这些臭毛病,被自己招进来的CEO赶出了苹果公司。


后来他创办了NeXT,依旧我行我素,因此吃了不少苦头,个人财富也大幅缩水。


好在乔布斯有一项优势,是世界上大部分管理者都没有的。


那就是他对产品近乎极致的审美性品味,以及鞭策技术团队实现自身所想的行动力。


在重新进入苹果后,他身上的棱角依然存在,但相对早年显然收敛了许多,这也是多年成长的结果。


不过他在产品设计上极致性的苛刻,却始终没有变过,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这点最终让他的事业迈向了巅峰。


在新的征程中,乔布斯并不是完全无视外界的意见,包括媒体、同道的批评,他始终清楚得很。


但他更清楚,这些外界的意见,只能作为参考,不能作为彻底改变自己的依据。


他不想改变自己,他更想改变这个世界。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完全不理睬自身缺陷。


当缺陷确实成为“木桶理论”中的致命短板时,就必须予以重视。


问题是,要重视到何种程度?


《高效的方法》一书中在如何高效地利用自身精力方面,提供了一个非常具有可操作性的标准:


对弥补缺陷所投入的努力,最好不要多到阻碍、分散发展优势的精力。


关键是记住,将自己最好的精力,放在发挥优势上,别为了成为他人眼中的“完人”、“好人”,浪费太多精力。


当然,另外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是,要认清自己的优势,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三毛说过,人是最怕认识自己的动物。


人的优势分为两类,一类叫执行优势,一类叫激情优势。


前者说的是一个人最擅长做什么,后者说的什么最能点燃一个人的热情。


两类优势叠加的部分,也就是一个人最擅长又最热爱的事情,即一个人最大的优势所在。


寻找自身优势没有其他的诀窍,需要“先实践,再回顾”,然后问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我做哪些事最得心应手?我在当下的工作中最擅长什么,过去的工作中哪些做得最成功?哪些工作,我最容易上手?哪些事情最让我兴奋?哪些是我最喜欢的工作,过去做什么最开心?我对什么样的工作最有热情?


比如,你如果在写作中真想有什么成就,那就不妨看看自己过去哪些文章得到的赞美最多。


又或者像泰勒一样,看看过去的文章哪个部分最容易得到表扬。


在平时工作中,如果有哪位领导或师长愿意夸奖你,记得千万别“放过他”,


不如乘机将他的夸奖发挥到极致,他也许就是你生命中的“贵人”。


这世界没有完人,但也没有什么人会一无所长。


如果说短板和优势,共同组成了自己的能力版图。


那所谓高效的方法,就是在现有的能力版图之内,寻找最优的配搭方案。


有人说,人生就像一部戏,你是自己的导演,不必把自己的角色搞得那么难演。


其实人也像是服装模特。


你是自己的设计师,不如把自己搭配得帅一点、高大一点,自信会来,荣耀也会来。


与大家共勉。


给文章点“在看”和转发是最大的肯定与支持。


▂▂▂▂▂

The End

文章来源:书单(ID:BookSelection):由来自《南方周末》、《新京报》等媒体的资深媒体人共同打造,帮你提升自己,通过读书变得更好。


还有好看的:

中国式标配,绑架了多少成年人

看完王宝强的真实经历,我觉得他一点都不傻

凌晨1点,知乎热帖:“我985毕业,第一次坐飞机被空姐羞辱了”


惯习为成读阅让

让灵魂拥有温度

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