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输985?“法外狂徒张三”的母校,凭什么被称为211大学的天花板?
它记载着人类社会运转的基础,将法治的光借着莘莘学子的手,照亮每一个角落!
——女同事说
“罗翔不再是我理想中的老师了。”
“而是我的老师了。”
近日,一段视频获得5万点赞量,视频中是罗翔举着麦克风细心讲课的样子,视频外则是一名学子考上梦中情校、学术追星成功的激动心情。
在评论区里,还有好多“嗷嗷”叫的网友,他们都希望能有机会进入这所“法学界的天花板”——中国政法大学,听上一节“法外狂徒张三”的课。
哪怕只是旁听。
01
我国法学教育的崭新篇章
中国政法大学,简称“法大”,是一所以法学学科为特色和优势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跻身国家“双一流”高校的行列。
法大被誉为“中国法学教育的最高学府”。
一“高”在于其地理位置,法大昌平校区位于军都山下,在海拔上高于北京大多数学校,所以法大学生笑称母校是“北京最高学府”。
二“高”在于其法学实力,从1954年第一部宪法的起草,到2020年《民法典》的通过,每一部重要法律条文的诞生和实施,几乎都有法大人的身影。
这与法大的建校初衷遥相呼应:应国需,促法兴。
1949年新中国成立,胜利的曙光普照中华大地。旧有的司法体系被废除,建立新司法制度的工作迫在眉睫,我国当时急需培养一批法政人才,在法制建设与政治建设的轨道上领路引航。
出于现实的需求,在1952年院系大调整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四校的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从原校中抽离,组合建成中国政法大学的前身——北京政法学院。
随着第一届开学典礼帷幕的落下,学校挂上了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的“北京政法学院”校匾。
此时的政法学院,年少但有为。
首任院长钱端升参与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起草工作;副教务长雷洁琼先后参与了《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等国家大法的制定;法学教授费青编撰了《国际私法》《法理学概要》《西方法律史》等法学著述。
与此同时,校园建设也进行得如火如荼。
初成立之时,校园场地有限,北京政法学院只能“蹭住”原北京大学旧址的红楼一带(北京东城沙滩)。
建校一年后,政法学院师生陆续迁往海淀学院路41号院(今北京西土城路25号)。
眼见校舍等资源依然紧张,钱端升院长与众多师生拾起砖瓦,自力更生,修建道路、搭建校舍、铺设操场……
在逼仄紧凑的空间里,政法学院的前辈们用汗水浇灌出波光荡漾的小滇池、郁郁葱葱的果树林和小而精美的假山亭台。
可惜等到1978年学校复办的时候,小滇池水源枯竭,杂草丛生,它无声地记录着法学教育停滞的时光,也默默地看着北京政法学院再一次万丈高楼平地起。
1983年,北京政法学院与中央政法干校合并,组建并正式更名为中国政法大学,邓小平同志亲自题写了新校名,法大成为了为数不多由两位国家领导人题字的高校之一。
1986年,在原小滇池的位置上盖建法大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图书馆。小滇池虽然从地图上消失了,但仍然鲜活地存在于法大老一辈师生的记忆中。
同年,法大新拓的昌平校区隆重热闹地举行奠基仪式,这片新校区成为了实行本科生教育的主体场所。
从小月河边到军都山下,这所政法教育的殿堂昂首矗立着,迎来送往无数政法学子,向着建设“开放式、国际化、多科性、创新型的世界一流法科强校”的目标迈进。
02
明镜高悬,厚德明法
穿过小巧的南门,外方内圆的“法镜”映入眼帘。
它方圆结合的独特造型,形象直观地诠释《孟子》的“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提醒奋战在政法前线的法大学子要秉公执法。
“法镜”之名则源于“明镜高悬”,寓意执法判案要公正严明。
在“法镜”光芒的照射下,前赴后继的法大人也在心中高悬明镜:以法为镜,明正得失;厚德明法,格物致知。
他们从立法、普法、法律援助、法学建设等方方面面入手,服务民生,奉法图强,为法治文明作出贡献。
法律调研、起草、论证、修订、研讨……立法的每个环节,都可见法大人的足迹;《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反家庭暴力法》……大量重要法律法规的起草、制定与修订都有法大人的深度参与。
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法大就在街头设立法律普及宣传站,广大师生走入群众,给他们普及法律知识,为他们解答问题。直至今日,法大学子依然积极地坚持普法工作。
法大多种多样的法律援助中心,长期面向社会大众开展法律援助,推进公益法律援助服务体系的建立健全,提供法律援助6000多件,受理案件2800多件,服务16000余人次。
图源:新京报
另一方面,在学科建设与办学理念上,法大坚持特色办校,学术立校。
作为法学研究的重要阵地,中国政法大学是全国人大法工委唯一的高校“立法联系点”,现有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数据法治研究院),国家高端智库培育单位、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人权研究院)等林林总总十余个法科相关的研究机构。
学校拥有3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7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和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法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论经济学等为法大的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哲学、应用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中国史、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等为法大的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作为“中国法学教育的最高学府”,法学是法大响当当的王牌专业,不仅是国家级特色专业,还是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在软科2023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摘得桂冠。
图源:软科
法学教育方面的苦心孤诣,造就了法大在法学领域的所向披靡,但同样也导致非法学专业在法大的尴尬境遇。
即使是同样被列为国家级特色专业的政治学与行政学、社会学,在外界看来,似乎都成了法大的边缘学科。
“如果你要学法,法大是上乘的选择,如果你想在法大学习非法学专业,那么再想一想。”
在坚持学校特色领域之外,如何兼顾多学科齐头并进的发展,这不仅仅是法大的困境,也是许多特色类学校急需破局的治学难题。
它们未来将会走向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亦或是坚持特色类专业办学,一切仍拭目以待。
03
“做人类之子,做法治之光”
法大又叫“卷大”。
大一学生要为转专业名额“卷绩点”;法大学子能为了听课“抢座位”;法学毕业生大多在离校前通关“天下第一考”——法考,这让法大享有“毕业前司法考试通过率最高的院校”的盛名。
号称“全亚洲最大的法学类图书馆”的法渊阁,则是法大学子学习“打卡”之地,常常座无隙地。
加之法学知识本身的高难度和高密度,法大学生仿佛不是在学习,就是在去学习的路上,连未入校的新生都在线上求问:如何在法大“卷”出一条成功之路。
与严谨上进学风相配套的,是学校体系化的法学教育、自由包容的校风和群英荟萃的法学大师。
模拟法庭、模拟仲裁庭、法律诊所、网络犯罪侦查实验室、实况庭审录像资料库、卷宗副本阅览室……法大所配置的一系列教学资源,让校内师生跳出案头书籍,切实地运用法律知识,走出“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法学教育之路。
自由选课、自由听课的选课设置,则允许学生们“用脚投票”,充分体现法大的民主精神:
如果碰上照本宣科或者不尽如人意的课程,学生可以随时离开;如果抢不上座无虚席的热门课程,学生可以搬上小板凳蹭课旁听。
这种反向“push”法大老师提高自身授课水平的操作,实属是“卷大”的一大特色。
“所谓大学之大,非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对于校园空间狭小、曾被戏称为“袖珍大学”的法大而言,梅贻琦的这句话常被法大人挂在口头。
不过,在大师云集、名家辈出的法大,无论是声名在外的老师,还是籍籍无名的老师,的确多少都有“两把刷子”。
我国环境法学科开创性人物罗典荣教授和丛选功教授、国际法的奠基人钱骅教授、宪法学科的“女中豪杰”孙丙珠教授、婚姻家庭法学教研的先行者巫昌祯教授……若是有中国法学教育的功勋碑,法大人的名字定能占上半壁江山。
而法学大师给后辈留下的,不止是开阔的学科领域、浩瀚的书卷与科研成果,更重要的是敢说敢言、辩冤白谤、只向真理低头的法律精神,为民发声、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深谙人性后依旧执寻公平正义的道德精神。
“做人类之子,做法治之光。”法大教授罗翔讲出了无数法学人的毕生志愿。
或许,正是这种法学追求,让万千学子以985的分数甘居于这所211大学,不远千里来到远离繁华市中心的昌平校区,蜗居在窄小简陋、上下铺设计的六人间里。
在开学典礼,起立宣誓的那一刻,这一切的不便都成为值得:
“当我步入神圣政法学府之时,谨庄严宣誓:
我志愿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爱党爱国,忠于人民;德法兼修,明法笃行;尊师守纪,励志勤学。
挥法律之利剑,持正义之天平。除人间之邪恶,守政法之圣洁。积人文之底蕴,昌世界之文明,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终身!”
参考资料:
1.中国政法大学官网、官微、官博
2.软科《2023软科中国政法类大学排名》
每日互动
你听过罗翔老师的课吗?
评论区告诉我~
面对小朋友,新东方有编程、美术、机器人、科学等素质课程,也有口才、写字、脑力、故事表演等素养课程,还有游学营地喔;
面对高中生、大学生,有留学咨询、出国考试、大学四六级、考研、专升本、成人英语;
反正,我们提供全程体系化教育教学解决方案,只要是你想学的,我们都有(嘻~)
有需要欢迎点击下方小程序,将有专人和您联系解答~
//
更多好看的
大学生军训展现“扭曲式”匍匐前进,网友:中间这哥们属蛇的吧!
你“在看”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