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陶瓷匠人”火成“网红校长”,他凭什么?
小到家常唠嗑,大到教学建议,他次次有回应,处处有着落。
——女同事说
近日,某社交软件上的“高校评分”横空出世。
在这份“野榜”上,不仅打分让人出乎意料,吐槽更是直击“痛点”、不留情面。
比如清华大学评分仅有5.0分,原因是:周围没多少人上这个学校;而各方面中规中矩的北京邮电大学,校徽却被笑评:“太像鸟拉屎了”。
在无数锐评与好评中,有那么一条,勾起了网友们的好奇心:
“江西景德镇陶瓷大学,9.3分,有着全世界最好的(副)校长。”
这位副校长,全名吕品昌,因名字中带有9个“口”,常常被学生们戏称为“九口校长”。
社交平台上,广泛流传着他的各种照片:有与同学一同翘单脚比鬼脸的,有边被公主抱、边向台下挥手致意的。
其中一张照片里,即将下台的身穿学位服的毕业生,突然将吕品昌高高托举起——照片定格在这一瞬。
走红出圈后,他的故事也渐渐为人所知,有人感慨,有人艳羡。但不可置疑的是,每个细节都如此真切温暖,折射出教育人的光辉与力量。
这位校长,是最好的“招生简章”。
这位校长,值得被学生们高高托起。
01
三十五年,育人不休
“要是你给‘九口校长’发信息,他铁定会回。”
不错,这里的“信息”,并非指校长信箱,也不是也许漫长等待后才能收到答复的电子邮件,而是社交软件上的实时聊天。
登上社交平台,似乎每个景德镇陶瓷大学的学生,下一秒都会晒出列表里的校长头像——这事不难。据学生们表示:只要你愿意,这位校长都会乐意添加好友,而后开启一次酣畅淋漓的师生对话。
因此,无数学生表示:这样接地气的校长,走红也只是迟早的事。
但时间拨回到五十年前,当吕品昌还是个普通的雕塑专业大学生时,他也许没料想到:将来的自己会踏上教书育人的道路,受无数学生爱戴。
1962年,吕品昌出生于上饶市的一个普通家庭,由于上饶与景德镇相距不远,他时常能目睹到花纹秀丽、造型精美的陶瓷。
在长期的艺术浸润后,吕品昌报考了景德镇陶瓷学院,专门学习陶瓷美术雕塑,师从陶艺大家周国桢、尹一鹏。
观察美只需要闲暇,而创造美却要求恒久的学习、持续的尝试、肯吃苦头的决心、以及能抵御漫长寂寞的耐性。
制坯、修坯、素烧、上釉、釉烧、出窑,将一块黑乎乎的陶泥变为精美的工艺品,需要经过无数次反复与失败。
图源:《了不起的匠人》
在制坯与修坯时,他需要用手在陶泥的底部、侧部和里部,用指腹一点点调整。这过程,陶泥会溅到脸上、耳边,溜进指甲缝里,要是清洗不及时,就会在他的身上发硬、发干。
而陶泥入窑烧制后,也少不了对火候的把控与耐心等待,这期间,陶泥可能会烧毁开裂,也可能与最初的设计理念“毫不相关”。
起初,吕品昌也难以适应繁琐的制作工序,有时还会不小心弄毁辛苦捏制出来的陶胚。
好几次,他甚至猜测老师们会嫌弃自己笨拙、不愿再教自己,可事实却截然相反:他们不仅没有表露过不耐,甚至会拍拍他的肩膀,鼓励他慢慢进步。
图源:《了不起的匠人》
也许就在那时,被恩师关怀所温暖的吕品昌心里,埋下了一颗教育的种子。
在恩师的身上,他看到了如同瓷器一般绚丽的人性花纹,以及在日光照耀下,同样折映出来的丰富底色,顺着光芒的指引,他成了一名教育者。
1988年,他进入母校景德镇陶瓷学院担任教师。此后,他辗转各地,先后在北京服装学院工艺美术系、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工作。
地点在变,时间在变,教师的职位却不曾改变。
2020年,吕品昌又回到了江西,担任景德镇陶瓷学院副校长一职。
在重新踏入校园的那一刻,他看到了和当年自己一般青涩的面孔。他心里有感慨,有追念,有欣喜,更有作为一名校长,对未来的期盼和展望:
一定要让我的学生,开开心心度过这四年!
02
有事直接找校长!
在网络传出的各种聊天记录里,吕品昌对学生们都是有问必答,小到家常唠嗑,大到教学建议,次次有回应,处处有着落。
有位学生曾在疫情期间想要回家、给家里老人庆祝88岁大寿,但因放假时间还未公布,他担忧无法赶回家中时,吕品昌在20分钟内就给出了明确答复:
“本月15号之前一定会让你回到家!”
在得知回乡学生因交通不便、无法打车到火车站时,吕品昌更是迅速和学校其他部门联系,安排车辆送学生到车站;了解到学生对高铁风险的担忧后,吕品昌更是当场给他吃下“定心丸”:到时候我亲自送你去高速站!
在他的话里,从来听不到推诿和模棱两可,而是铿锵有力的“你放心,学校会解决”;他不说漂亮话,而是为学生思考好解决方案后,直接作出明确答复,毫不拖泥带水。
尽管隔着屏幕,但这些真诚而字字落实的文字,却极大宽慰了学生们的不安与焦虑,告诉他们:你们的事情,绝对能解决好!
后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吕品昌坦言,自己2020年刚入职时,并未考虑过“是否要主动公开微信号”这个问题。
可缘分使然,就在那年年底,几个学生偶然得知他的手机号后,便以短信形式,向他询问期末考试以及回家等事项。
因为双方直接对接、跳过了复杂的汇报流程,吕品昌很快就了解到学生的现状和诉求,从获知问题到解决问题,不过几天时间,整个过程又舒心又流畅。
看到学生发来的祝福语和感激语后,他在宽慰之余,脑中也隐隐有了一个想法:
既然学生们有问题,不如以后就直接找我吧!
后来,他主动公布了自己的联系方式,不论是来反映问题、提出建议的学生,还是单纯好奇,想找他聊天的,他一概通过好友申请。
在与学生直接交流的过程中,不免会听到不满、批评的声音,可吕品昌却并不觉这是个重担,反而是倾听学生真实心声的重要途径。
对学生普遍反映的问题展开讨论与解决,是他作为管理者的胸襟和气度;平易近人,以善意、包容的姿态与学生对话,是作为教育者的温柔与担当。
也正是他踏实诚挚的付出,才有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将他“高高举起”。
在今年六月的酷暑下,约有十几个学院的毕业生,围着校长轮流拍照。毕业服不薄,在烈日下很快就闷出了汗,但等得再久,在他们看来也值得。
吕品昌也不辜负学生期望,顶着日头,配合做出各种手势表情,学生等了二十分钟,他就合影留念了一上午:
“他不会拒绝任何学生的拍照请求,想拍几张、拍多久都行。其实作为校领导,他完全可以找个理由离开。”
如此纯粹的爱护与关怀,难得,又可贵。这位“九口校长”,靠真诚与善意,博得了同等的回馈与尊重。
03
为师者,重在授道
各大社交软件上,绿白相间的聊天截图层出不穷,可实际上,这位校长的亲切不单单停留在网络里,还深入到生活每一处。
早在他还“没火”的时候,吕品昌就经常“混”到学生中间去、与他们打成一片。
在食堂高峰时期,他衣着朴素,和学生一起排队吃饭:
“一来看看食堂的饭菜味道如何,干不干净;二来……正好和他们聊天打听下教学情况。”
在吕品昌看来:体验相似,才能更好地感同身受。而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次次体验中,他发现了许多值得关注和改进的细节。
比如饭堂容易吃腻,期末周考核压力太大,放假时间公示得太晚,难以进行计划与安排……每次了解到问题后,吕品昌会严谨仔细地进行汇总,并在后续的讨论会议上,征询解决方案。
此外,他还会自掏腰包,买下学生的手工艺品,激励学生有更多创造和进步。
当然,在赞美声外,也有人质疑校领导做那么多“杂事”,必定会耽误本职工作。
此话一出,吕品昌态度坚定地回应道:加学生微信也好,和学生互动也好,都是为了解决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而这不就是一个校领导本该做好的本职工作么?
将学生的困难视作自己的困难,将学生需要的工作界定为他的工作,这就是吕品昌最朴实、最根本的想法。
可他并不觉得这就是终点:为师授道者,不止要与共情学生,更要督促自身持续练学,保持知识和教育的敏锐性,完成“教”的本质大任。
除了平时与学生一同生活外,他也时常与校内学生共同讨论新的雕塑主题,参观时下新兴的陶瓷艺术,讲解最新的艺术理念。
在自身学术专业领域,他颇有建树,是我国现代陶艺和当代雕塑的领军人物之一,对他艺术的评价,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的话可谓中肯:
“(他)坚持作品思想性与艺术性、继承性与创新性统一。”
为了不断突破陶瓷技术上的诸多限制,吕品昌还引入材料美学新观念,调用各类艺术手段和艺术装置来展现三千世界——以多变抽象闻名的新展览,是他在过去写实派风格上的延伸与新变。
图源:景德镇瓷器
总之,他用实际行动告诉学生,陶瓷不止有一条路可以走,人在进步,艺术也需要进步。
而榜样、鼓励、引领,恰恰构成了教育的大部分意义。
不久前,为了更好地传扬陶瓷文化,吕品昌还参加了综艺《中国礼·陶瓷季》,将更多陶艺知识和陶艺历史,分享给行内行外的朋友。
“(陶瓷文化)千年积淀、窑火不熄……这种文化传承创新的基因一直存续。”
有时,吕品昌看着来往的学生,恍惚之间,觉得学生眼里也燃着与窑火一样亮眼的光。
或许未来,他会像当初一样离开这里,但只要他还留在这里一天、一小时、一分一秒,他就绝不会让学生心中的火焰,熄灭在自己手上。
人生如负重致远,为了肩上的担当和内心的情怀,为了托学子上青云乘东风,吕品昌将继续无畏前行。
每日互动
你上学时有没有这样一位
让你印象深刻的校长?
评论区告诉我~
面对小朋友,新东方有编程、美术、机器人、科学等素质课程,也有口才、写字、脑力、故事表演等素养课程,还有游学营地喔;
面对高中生、大学生,有留学咨询、出国考试、大学四六级、考研、专升本、成人英语;
反正,我们提供全程体系化教育教学解决方案,只要是你想学的,我们都有(嘻~)
有需要欢迎点击下方小程序,将有专人和您联系解答~
//
更多好看的
中国理工“第一”校,5年世界排名上升350名,这所985大学成硬核卷王
你“在看”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