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思践悟丨3亿人一起变老,这件事为何事关全局?

观潮君 观潮的螃蟹 2020-12-20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杯中的枸杞。这是年轻人对中年危机的调侃,其映射出的是对“老”的焦虑。我们有时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年龄,某种程度是对老的回避。但其实老这件事,很多时候是不知不觉的,正如一首歌所唱:“时间都去哪儿了? 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一个人老了,那是生命的新陈代谢。“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两个人一起变老,那是白头偕老的浪漫。可当3亿人都老了,那就成了“银发危机”。


对此,国家早有研判,由此“十四五”规划《建议》里,观潮君发现有一个新表述,那就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国家战略是战略体系中最高层次的战略,但凡用到这个词,就需要“敲黑板”了,说明这个事万般重要。比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都是重大国家战略。


从“十三五”时期的“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到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写入“十四五”规划《建议》,这种变化传递着清晰的信号:中国老龄化社会正在到来。而根据民政部公布的最新预测数据,到“十四五”期末,我国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规模达到3亿人。



观潮君还注意到,这个判断依据来自联合国的划分标准:当一国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超过10%或者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超过7%,则认为该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当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超过20%或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超过14%时,则该国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估计不少人对老龄化缺乏认知,认为它不算个问题。但其实,人口老龄化不仅是个问题,还是个世界性问题。且看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满足数量庞大的老年群众多方面需求、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百姓福祉,需要我们下大气力来应对。”


我们知道,人不是一辈子都工作,到了年龄就退休。不工作没有了工资收入,就需要靠养老金;而且,人老了,抵御疾病的能力减弱,医疗费用支出加大。现在大家交养老金、医疗保险就是为以后做打算。因此,人口老龄化,最直接的考验就是医疗、养老等公共财政支出和社会保障体系。虽然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但我国人口基数大,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让老人老有所乐、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为并不容易。


同时,我们还需要清醒地认识到,人口老龄化,不仅是一个养老问题,它产生的连锁反应是全局性的,会深刻而持久地影响中国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比如,现在的不少岗位已经招不到年轻人,那么,我们的劳动力是否能够有效支撑经济的增长?年青一代是否会因为养老负担重而进一步降低生育愿望,从而加剧我国人口的结构性矛盾?这些,都需要科学判断。


观潮君注意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明确要求,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相结合,坚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坚持满足老年人需求和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相结合,努力挖掘人口老龄化给国家发展带来的活力和机遇,努力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推动老龄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则提出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去年11月,《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出台。



简要来说,应对人口老龄化,一要有合理的生育政策,以此保证均衡的人口结构;二要靠发展,让老年人过得好,拥有幸福感。这两点,“十四五”规划《建议》里说得很明白。制定人口长期发展战略,优化生育政策,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高人口素质。积极开发老龄人力资源,发展银发经济。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培育养老新业态,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


最后,观潮君想说的是,人口老龄化意味着人的生命在延长,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人,说到底是最宝贵的资源,既然老龄化社会不可避免地要来,那么在制定好各项老龄政策制度的同时,关键要积极看待老龄社会,这既体现敬老爱老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又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和生命质量。


两千多年前,孔子说自己是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这体现了孔子的达观与自强不息。今天的我们,面临自己终会变老及社会老龄化的客观现实,也要有点“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境界。11月3日,第三代杂交水稻双季亩产突破3000斤新闻发布会上,袁隆平院士说:“我虽然是‘90后’,但我脑瓜子还冇糊!我还要继续干到‘百零后’。”


我们要的就是这股拼搏进取的精神,因为,中国有2025,还有2035,2050……还有伟大的中国梦和无穷的民族延续,这都需要我们不失朝气锐气,接续奋斗。



本文由观潮的螃蟹原创,转载请注明。

欢迎分享转发至朋友圈。

本周热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