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岳麓书院:千年的坚守与传承,只为一个约定

观潮君 观潮的螃蟹 2020-12-20


做学问,为了什么?
 
1845年,马克思做出回答,“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于是,马克思主义诞生,“实践”之门洞开。
 
更早之前的1165年,在世界的另一端,有一座书院,也做出了同样的选择。
 
“传道以济斯民。”
 
山长张栻,就这样把经世致用注入了湖湘文化的骨血。岳麓书院由此,开启了一条跨越千年的坚守与传承之路。
 


这条路,是由一个个经世济民的岳麓诸生,年复一年踏出来的。
 
从宋代的“道林三百众,书院一千徒”,到清代的“中兴将相,什九湖湘”;从“睁眼看世界”的魏源,到“湘军之父”曾国藩;从“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谭嗣同,到辛亥革命先驱黄兴……
 
他们从岳麓书院走出,从爱国务实的志向走出,进而义无反顾地踏进历史的洪流,只为以济斯民之志,传承书院之坚守;以一己之力,引领历史之流向。
 
直至,怀揣“经世致用”思想的毛泽东,与岳麓书院讲堂檐前的“实事求是”牌匾,不期而遇。
 
曾经做出过相同选择的马克思主义与湖湘文化,就这样在毛泽东心中,碰撞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救国救民之真理,也碰撞出一场改变中国命运的伟大革命。
 
传道济民,终济天下苍生;经世致用,始获革新内涵。
 

▲岳麓书院 藏书楼(图源:红图汇 漂流木A)

 
这条路,也是由一个个孜孜矻矻的硕学鸿儒,年复一年经营出来的。
 
不论是战乱频仍,还是朝代更迭,总有一些远识之士,于废墟中修葺岳麓书院败落的院子。
 
不论身居庙堂,还是处江湖之远,总有一些先贤大儒,为书院的育才精神,亮起一盏烛火。
 
宋时,为了书院教学,婉拒国子监主簿任命的周式,传道授业,致“鼓笥登堂者相继不绝”;文化巨人朱熹任职湖南期间,白天理政,晚上涉江讲学,常至夜深。
 
教学上,他们讲求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从康熙年间山长王文清将“不可闲谈废时”和“通晓时务物理”写入学规,到道光年间湖南巡抚吴荣光在院内创设“湘水校经堂”,以培养通经史、识时务的经世致用人才……书院的学风,在一代代“不徒以文章,亦非迂谈道学比也”的坚守下,逐渐成形。
 
思想上,他们讲求海纳百川的自由风气,南宋时,不远千里前来讲学的朱熹,开启了岳麓书院自由讲学的传统,也为书院注入了兼容并蓄的学术精神。随之而来的,是历代登台的大儒,是一次次学术碰撞,是慢慢涵养的自由风格。
 
品性上,他们讲求心忧天下的家国情怀,从朱熹手书“忠孝廉节”,到山长欧阳正焕书“整齐严肃”,再到近代以来,一批又一批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革命者,家国间的浩荡正气,终汇聚于一方小小的书院。
 
而今,千年已过。岳麓书院,依旧稳然安坐于岳麓山脚。“传道以济斯民”的坚守,仿若一个约定,正待新世纪新的传承。
 
正如岳麓书院院长肖永明所言,“惟楚有材,于斯为盛”,不只是岳麓书院的旧时写照,更应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放置于而今的语境,“传道以济斯民”的坚守,正在于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质量人才。
 
于是,为了这个传承千年的坚守,新时代的岳麓书院,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了一条独一无二的新路——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
 

▲岳麓书院新生入学礼

 
如何?将具有典型湖湘特色的书院精神,融于现代大学,形成独有的“岳麓模式”。
 
在这里,新生入学要举行入学礼,每年要举行拜师礼、祭孔礼仪、端午祭屈礼,以传承书院之文脉。
 
在这里,强调“为学”与“做人”的统一,学生可与导师自由研讨,导师尊重学生的禀赋个性。从学术到生活,本科生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让学生与导师仿若回到古时的师生关系。
 
在这里,常态化、制度化的“讲会”和“读书会”,营造着浓厚的学术氛围,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正汲取着传统文化的智慧与养分。
 
从设立岳麓书院文化研究所,到改岳麓书院文化研究所为岳麓书院,如今的岳麓书院已形成从本科、硕士、博士到博士后的完整的人才培养格局。从这里走出的学生,注重“知行合一”,自有一股“岳麓风气”。
 
在这里,思政课不再局限于课本,互联网+,案例分析,实地体验……让思政课自有深刻的引领力。
 
不论是传统文化的转化与激活,还是思政教育的创新与落地,新时代的“传道以济斯民”,在这里,找到了革新的实现路径。


 
2020年9月17日,来到岳麓书院的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新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青年人正逢其时。他希望同学们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时代。
 
而这,也一直是岳麓书院再现“于斯为盛”盛况,而努力着的方向。
 
因为,这也是山脚下、书院里,传承千年的约定。


本周热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