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舆情观察丨国家出手,“无G”老人如何迈过“数字鸿沟”?

观潮君 观潮的螃蟹 2020-12-20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各地聚焦涉及老年人的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切实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突出困难。网民在点赞的同时,也关联近期发生的几起舆情事件,掀起了一场关于老年人与数字技术的大讨论。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9.4亿人,但60岁及以上网民仅占比10.3%。而目前60岁以上人口数已超2.5亿,这意味着超过1亿的老年人成“新留守”,望着数字技术建成的“电子围栏”,徒呼奈何……他们,与数字化之间究竟隔着什么呢?

老年人与智能技术话题引发热议


除了国家出手解决老年人使用智能技术的困难,近期多起老年人因不熟悉数字时代的新型办事方式而受挫的事件,更是让老年人与智能技术的话题屡次登上热搜。

11月21日,一段湖北广水94岁高龄老人在银行柜机前被抱着办理业务的视频引发热议。视频中,老人被家人抱起后趴在柜机上,膝盖弯曲,双手撑在柜机上,勉强完成人脸识别。事后,农行广水市支行公开道歉,并表示:“此事暴露了我行服务宣传不到位、服务意识不浓的问题”。截至27日,相关话题在微博阅读总量近3亿,讨论过2万。

11月23日,网传视频显示,湖北宜昌一老人冒雨用现金交医保时,工作人员称“不收现金,要么告诉亲戚,要么你自己在手机上支付”。24日,相关工作人员回应称,当时老人未带相关证件,后续已联系其子女帮忙缴费。截至27日,话题#老人冒雨用现金交医保被拒#阅读量超过6.5亿,讨论超过8.6万。

两起事件引发了舆论对于“老年人”“智能技术”等热门话题的讨论。据红网舆情中心数据,11月21日至27日,“老年人”与“数字鸿沟|智能技术”相关的全网消息超过11.68万条,且热度呈持续上升趋势。
 

▲近期老年人与智能技术话题网上的热词。

 

数字鸿沟,还是人为鸿沟?


关于老年人的“数字鸿沟”,许多媒体都刊文加以分析。半月谈刊文称,大多数老年人面对的数字鸿沟,既是技术鸿沟,也是关系鸿沟、情感鸿沟、文化鸿沟。文章还称,遍布的骗局是老年人对网络敬而远之的主要原因之一。2018年发布的《我国中老年人互联网生活研究报告》中称,46.3%的中老年人从未用过手机支付,而在互联网上当受骗过(或者疑似上当受骗过)的中老年人比例高达67.3%。
 
另有舆论认为,在骗局之外,老年人中既有根本没动力触网的,还有想触网但玩不转的,他们参与网络社会也存在诸多不便、疏离和脱节。媒体认为,一面是老人与数字技术脱节,一面是老人对智能手机意愿的强烈,中间隔着的是地方政府推动推广的普及化以及涵盖其中的顶层机制设计,还有家庭生活成员的传帮带作用,又有相关企业、市场主体的门槛降低等等。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认为,系列老年人舆情反映了相关管理规范尚待进一步落实,现有系统设置、办事流程与正在推行的改革措施之间存在脱节,数字普惠“软”“硬”提升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
 
观潮君认为,网络骗局之滥,固然是老年人“网络之殇”的原因之一,但触网能力不足、网络素养不够才真正是深层原因。此外,“网络无用”,适用老年人、专门服务老年人的网络内容及数字技术产品依然不够多,与老年人生活的联系不紧密,使得他们没有足够的动力去学习新知识。

老年人的“数字困局”何解?


老年人因无法使用数字产品而寸步难行事件频频发生,这反映出在数字化时代浪潮下,老年人与网的距离正在拉大,并被加速边缘化。
 
有舆论认为,绝大部分老年人对数字生活“求而不得”,主要原因是“没有人教”。而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社会、政府、子女多方发力,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前一段时间,浙江杭州一位姑娘为外婆手绘“微信使用说明书”,就感动了诸多网友。也有专家建议,结合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征,开发适合老年人使用的智能机,控制产品成本以适应更多老人的消费能力,也有助于老年人享受数字时代的发展成果。
 
▲杭州女孩为外婆制作的手绘本“微信使用说明书”。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为老年人生活提供“去数字化”的便利。新华社就发文呼吁,既要帮助老年人融入数字社会,也要为“无G”老人提供服务和便利。例如,北京市老龄办、北京市老龄协会近日倡议,公共场所应提供必要的信息引导和人工帮扶,建立“无码绿色通道”,采取替代措施;湖南省长沙市第一医院,设立导诊护士和志愿者协助老人使用身份证在自助机上挂号、缴费等。网民认为,从政府到家庭,都该形成紧密的联动贯通体,深度协同,弥补数字技术因“网格盲点”留下“遗忘区”,为老人畅想技术时代打造一个温馨港湾。

观潮君认为,我们的社会被数字技术这个“引擎”推动加速发展的同时,也要拉一把走得慢、暂时跟不上的老年人,让他们也能够享受到科技进步的红利。而一些地方采取一刀切式的数字管理模式,为相当一部分老人带来了很多不便,这不仅是相关制度的问题,更是管理理念的问题。地方政府应该想尽办法不让一个人在社会发展的快车道上掉队。




本文由观潮的螃蟹原创,转载请注明。

欢迎分享转发至朋友圈。

本周热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