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湖北高校思政网专题报道我校宣讲团点燃理论宣讲“六味真火”

读懂中国——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阐释㊺

近日,湖北高校思政网首页刊发文章:《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六大宣讲团点燃理论宣讲“六味真火”》,推介我校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争当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排头兵,第一时间成立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六大宣讲团,由领导干部宣讲团、专家宣讲团、辅导员宣讲团、青年骨干宣讲团、博士生宣讲团、老同志宣讲团等六大宣讲团共312人组成,在校内外持续掀起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让党的创新理论深入基层、深入人心。

开展情况

1

建强宣讲队伍,讲出真理的甜味

学校通过六大宣讲团,构建起多元融合的理论宣讲矩阵。领导干部宣讲团发挥示范作用,发挥在政治、阅历方面的优势,带头宣讲;专家宣讲团聚焦党的二十大重大战略部署,结合专业特色和学科方向,开展深度宣讲;辅导员宣讲团贴近青年学生,开展面对面、互动性宣讲交流;青年骨干宣讲团开展朋辈宣讲,让身边人讲述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博士生宣讲团学以致用,以讲促学,推动讲学相长;老同志宣讲团以亲历者、见证者身份,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目前,六大宣讲团已开展140余场宣讲,覆盖1.3万余人,从理论、实践、历史等层面,多角度阐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校党委书记栾永玉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校党委书记栾永玉,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杨灿明,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姚莉向国际学生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校党委副书记陈明在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三进”暨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会上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侯振发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闫平讲授专题党课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覃红讲授专题党课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刘仁山讲授专题党课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申祖武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周铭山讲授专题党课


2

聚焦思想解惑,讲出道理的真味

广大宣讲团成员积极将理论融入丰富的实践故事中,将道理讲清楚,使宣讲既能“增信心”,又能“暖人心”,实现思想上解惑、政策上解渴、精神上解压。校党委书记栾永玉参加师生联学会,以“学习二十大精神,争做新时代好青年”为题开展宣讲,鼓励青年学生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老协会长徐敦楷教授在宣讲中强调,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传承传播中华文明。在全校广泛开展的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班会上,辅导员深入各个班级开展宣讲,并面向国际学生开展“从二十大读懂新时代中国”主题宣讲。青年宣讲团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分解为“五个主题”“十六个专题”,用“青年视角”阐释党的理论,用“青年话语”宣传党的主张,用“青春话”传递党的“好声音”。博士生宣讲团推出学习宣传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课程,提供点单式宣讲。

▲老协会长徐敦楷教授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会计学院党委书记殷修林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举办辅导员宣讲团巡讲动员暨集中备课研讨

▲“弘扬爱国奋斗精神 追梦圆梦中南大”师生座谈会
▲文澜学院博士生班铭媛结合专业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3

发挥学科优势,讲出学理的深味

专家宣讲团成员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经法管学科优势,将理论研究成果有效转化为面向干部师生和社会大众宣讲宣传的资源,为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深入人心和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在湖北省社科理论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座谈会上,哲学院院长王雨辰教授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学术视角出发,深刻阐述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法学院院长陈柏峰在湖北省司法厅讲授“习近平法治思想领航中国之治的实践伟力”。教务部部长钱学锋教授以“入主流、创特色,为高质量人才培养贡献力量”为题,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金融学院副院长胡宏兵为博士生讲授“沿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湖北省委宣讲团成员、校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部长兼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周巍在省公安厅开展宣讲

▲哲学院院长王雨辰为师生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金融学院院长余明桂结合学科知识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开展宣讲

▲湖北省委宣讲团成员、法学院院长陈柏峰在省司法厅开展宣讲

▲法与经济学院院长黄美玲以《中国式现代法治与法治教育》为题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4

拓展宣讲阵地,讲出哲理的原味

宣讲团创新开展“云宣讲”,推动二十大精神时时可学、处处可学。学校全媒体平台推出“读懂中国——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阐释”专栏,领导干部宣讲团、专家宣讲团成员撰写理论文章,用文字讲授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核心要义及精神实质。推出“中南师说”学术微视频以及“读懂中国·新时代铸魂育人大思政课”系列微视频,以财政学界“三驾马车”之一的吴俊培教授,陆军首批99A女坦克兵、法学院研究生周格格等师生代表为主讲人,科学阐释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宣讲团成员还积极通过荆楚普法云课堂、微课等线上平台开展宣讲。


5

深入基层群众,讲出事理的趣味

宣讲团成员积极行动,主动“送理论上门”,精准对接不同领域、不同群体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开展“靶向宣讲、订制宣讲、点单宣讲”,让师生群众喜欢听、坐得住、有触动、记得牢,实现小切口与大主题的有机统一。在中建三局光谷科学岛支路网工程的工地上,马克思主义学院姚桂荣教授与一线建设者、产业工人和“小候鸟工地驿站”青年志愿者们共同学习二十大报告,以小故事讲述大道理,以小事例回答大问题。经济学院朱巧玲教授从过去5年取得的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及里程碑意义等七个方面,为湖北装备公司职工宣讲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特质及世界意义。法学院秦小建教授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与习近平法治思想相结合,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在省司法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水利厅、省妇幼保健院等开展6场宣讲。工商管理学院邓爱民教授通过线上方式,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中的文旅担当》为题,为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全体师生作辅导报告。湖北省青年宣讲团成员、体育部副教授李茵晖以“弘扬体育精神 当坚韧的逐梦青年”为题,结合自己青春奋斗的故事,为仙桃市干部师生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姚桂荣为工地职工讲授党的二十大精神

▲湖北省青年宣讲团成员、体育部副教授李茵晖在仙桃宣讲

▲“全国高校师生巡讲团”成员、共青团中央第一批民族团结宣讲“青骑兵”学员、法学院2020级本科生苏比伊努尔·衣明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6

创新宣讲形式,讲出情理的滋味

学校还积极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线上与线下齐开展、教师与学生共宣讲等方式,结合支部主题党团日、“国旗故事会”升旗主题教育、“弘扬爱国奋斗精神 追梦圆梦中南大”师生座谈会、党员发展培训班、骨干训练营开班仪式、国际学生调研宣讲团备课研讨等活动,深入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举办“我在中国读二十大·国际学生多语种诵读二十大报告”活动,国际学生用母语接力诵读党的二十大报告,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国际传播。

▲“国旗故事会”升旗主题教育

▲“我在中国读二十大·国际学生多语种诵读二十大报告”活动


主要举措

1

加强组织领导,让责任更实

党的二十大召开后,学校第一时间部署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相关工作,实施“大宣传”行动,对深入开展宣讲工作作出安排。宣讲坚持“谁组建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严把宣讲政治关,做到逢讲必审,对宣讲团成员的宣讲内容、宣讲过程严格把关。

2

注重系统推进,让合力更强

学校六大宣讲团成立后,各团通过专题学习、多轮备课、试讲等多种形式,围绕“读懂中国”“百年大党”“青春使命”等不同宣讲主题,精心打造“学习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学习宣传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等系列宣讲课程。

3

加强宣传报道,让氛围更浓

开设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网站,利用校内全媒体平台,及时报道宣讲活动开展情况,扩大宣讲影响。学校学习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相关工作先后被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湖北省教育厅微信公众号、荆楚网等媒体宣传报道。


特色亮点

1

干部师生广泛宣讲

学校六大宣讲团成员众多、层次丰富,通过领导干部带头讲、专家学者深入讲、辅导员互动讲、青年骨干踊跃讲、博士生专题讲、老同志现身讲,高频次、高质量的宣讲,讲出思想高度、理论深度、情感温度、时代鲜度,让党的二十大精神有声有色、入脑入心。

2

线上线下全面宣讲

注重将“面对面”宣讲与“键对键”“屏对屏”宣讲相结合,联动发力,实现理论政策“线上直达”和“隔空见面”互动式宣讲,让党的创新理论在网络空间开花结果,有效扩大宣讲受众。

3

校内校外深入巡讲

学校二十余名优秀师生加入湖北省委宣讲团、湖北省青年宣讲团、武汉市委宣讲团,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开展深入宣讲。推进湖北省和武汉市“理论热点面对面”实践基地建设,参与湖北省“百马行动”,打通理论宣讲的“最后一公里”,切实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典型经验

1

发挥不同群体优势,提升宣讲深度

充分挖掘高校人才资源,发挥学科优势、人才优势、智力优势,通过多元化的宣讲主体,开展分众化、对象化理论宣讲,让领导干部讲政策、专家学者讲理论、先进典型讲故事、青年学生讲成长,让各类群体都能在理论宣讲中找准坐标,发挥影响。

2

主动对接基层需求,增强宣讲效度

在内容上,要根据基层干部群众的需求,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师生的学习工作、群众的火热生活联系起来,结合其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宣讲,以满足不同群体的思想需求、理论需求和文化需求。在形式上,要根据不同的受众,优化话语形式,既要讲好“普通话”,也要讲好“当地话”“日常话”“贴心话”,让师生群众听有所悟、听有所获。


往期精彩马院学子梁犇:坚定不移跟党走 争当新时代好青年中南大入选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风采展示活动优秀案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荣获人民网2022年高校新闻作品年度大奖!中南师说㉛|付佳迪:“小个专”党建的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研究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宣传部

文字|明媛

编辑|刘佳祺

审核|覃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