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5周年 | 练好“内功” 筑牢临床医疗基石
新中国成立75周年·医学学科建设之路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75年风雨兼程,75年春华秋实,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长足进步。为了全面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医学学科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探讨学科的发展趋势,为未来学科建设提供借鉴,本报与中华医学会等共同策划推出新栏目——《新中国成立75周年·医学学科建设之路》。
本期,我们邀请到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主任委员、解放军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学术主任、全军呼吸病研究所所长 陈良安,介绍我国内科学科建设的进展与成就——
内科学是现代医学的临床支柱学科,是全科医学和专科医学的桥梁和纽带,内科学培训更是全科医生、专科医生和家庭医生成长的必由之路。
在学科发展历程中,我国一大批内科学奠基者和开拓者,推动了内科各专科的成长和繁荣。众多医学前辈和专家积极参加了内科学的临床工作并作出了突出贡献,极大推动了我国内科学的发展,提高了内科学疾病的诊治水平,惠及了广大临床患者。
当前,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患者呈现出基础疾病多、共患病多、脏器受累多等特点,这对临床医生的综合诊治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 内科学是临床医学其他学科的基础,与各临床学科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因此,重视内科学知识的培训和医学教育,进一步提升内科学的基本功是临床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医学之母”强基固本
育各专科发展壮大
内科学涵盖了对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及预防的系统研究,几乎构成了所有其他临床医学学科的基础,也被称为“医学之母”。它特别强调诊断和治疗方法,通常包括对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内分泌系统、代谢疾病、结缔组织疾病和风湿性疾病,以及理化因素等所致内科疾病的诊治和研究。
1937年,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成立,是中华医学会组建的第二个专科分会,充分表明了内科学的重要学科地位。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第一届主任委员由我国现代内科医学的奠基人戚寿南担任,这一届委员会成员仅仅5人。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二届委员会于1950年换届并成立。之后,内科学分会进入稳定发展时期,至今已发展至第十五届。我国知名内科学专家钟惠澜、朱宪彝、邓家栋、方圻、王宝恩、罗慰慈、王海燕、沈悌、刘又宁、厉有名、韩英先后担任分会主任委员。在业界的共同努力下,内科医师队伍逐渐壮大,学术水平蒸蒸日上。
20世纪70年代前,内科学是二级学科,其下并没有具体的三级学科。随着医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内科学出现了一系列三级学科:如心血管专科、肾脏科、内分泌科、呼吸科、消化科、血液学科、风湿免疫科、老年病学科等。这些专科不断发展,提高了相关领域的诊疗水平。
与此同时,传统内科学专业医生也在进一步探索跨学科的学术问题,如多系统、多脏器损伤疾病的诊治,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治,常用抗感染药物、糖皮质激素、抗血栓药物等药物的合理应用等。不断优化的内科学学科体系,为患者提供更科学、优质的诊疗服务。
陈良安带领团队探讨检验结果
全力护佑百姓健康
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
时光荏苒,内科前辈们严谨、求真的内科精神,患者至上的临床理念,“三基三严”(“三基”是指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三严”是指严格的要求、严密的方法、严肃的态度)的治学态度被不断传承,无数的内科人在临床工作中勇挑重担,在教学工作中甘为人梯,在科研工作中开拓创新,在医疗保障任务中挺身而出,守护百姓健康。
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面前,内科人一贯表现出极高的专业素养和救死扶伤的大局观。2020年初,75岁高龄的解放军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刘又宁教授被任命为解放军援鄂医疗队前方专家组组长,负责包括火神山医院在内的4家大型定点医院的患者救治工作,与广大战友一起奋战在武汉一线70多天。其间,笔者带领国内内科学专家线上成功召开了两次全国内科学学术会议,并创建了“内科疑难病例多学科云讨论”的交流形式,对内科多系统疑难疾病进行多学科讨论,进一步拓展了医务工作者内科学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中国在内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逐渐走向国际舞台,得到国际认可。2008年1月,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正式加入国际内科学会(ISIM),后多次组织国内学者参加国际内科学大会等学术交流活动,提升了我国学者在国际同行中的影响力,有力推动了我国内科学临床实践与教育的发展。2010年10月,国际内科学会主席霍尔教授一行应邀到中国访问,并在北京协和医院与内科学分会举行了会谈。双方就内科学的进展及如何在专科化潮流中开展内科学会的活动、住院医师的培养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对于内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内科学分会与美国医师学会(ACP)也有着多年的合作交流。2017年4月,我国多名学者参加在美国举行的ACP年会,北京协和医院曾学军教授接受采访并介绍了中国内科学的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情况。
融合创新加速发展
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随着医学专业不断细分,专科化是当今社会进步、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大内科在临床实践中的作用似乎在逐渐弱化。但是,这种专业上的不断分化在临床工作中的负面影响也逐渐显现,过于专业化的人才在面临复杂临床状况时,诊治能力明显不足,诊疗处理的合理性下降,造成的后果就是漏诊率和误诊率增加。
众多有识之士都认识到:内科学为临床医疗提供坚实支撑,是内科各专科医师成才的基础,当前情况下,应进一步加强建设。
如何在新的医学模式下,进一步促进内科学取得跨越式发展,是每一名临床医务工作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内科人将一如既往地把握新机遇、应对新挑战,以“强化多学科融合创新,构建内科学诊疗新体系”为目标,以昂扬的斗志和饱满的工作热情,推动内科学持续创新发展。
下一步,我们要发挥分会覆盖多学科、多领域的优势,开展针对国人的学术研究,尤其是多中心的临床研究,收集中国证据,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指南或专家共识,为国人内科疾病的诊疗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继续加强医学生和临床医生的内科学全程教育,充分发挥学术引领作用,推动我国内科学教育相关指南的制定,开展丰富的学术活动,提高临床医师的内科疾病诊疗能力。
在全国内科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内科学要继续发挥临床医学基石的支撑作用,成为临床医师提高胜任力的有力助手,为健康中国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原文刊载于《健康报》(2024年08月14日 第 8 版)
作者: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主任委员、解放军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学术主任、全军呼吸病研究所所长 陈良安
编辑制作:王潇雨
视频制作:张沫
审核:谭嘉
如果觉得内容不错,别忘了把“健康报医生频道”设为“星标”哦~
近期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