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科技创新是引领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原始动力,也是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都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但“成果转化率低”仍是目前国内生物医药领域科技成果转化面临的严峻挑战。为应对这一难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以下简称“中山医院”)尝试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引入社会力量协助,对公立医院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展开探索。与代理公司合作加速专利申请进程创新研发是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核心,拥有丰富一线临床资源的公立医院是生物医药创新的重要源头之一,每年都有大量科研成果产生。但这些科研成果受制于多种因素无法进行有效转化,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专利申请数量少。究其原因,一方面医务人员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往往热衷于创新研发,却错过了专利申请的最佳时机。另外,医务人员工作繁重,即使有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也缺乏时间和精力申请专利,并且专利申请流程复杂,这一系列流程如果仅靠医务人员本人很难高效推进。另一方面,医院科研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往往缺乏知识产权相关专业知识,未能很好地起到督促与提醒医务人员的作用。因此,对医院管理部门和研究者而言,亟须一支专业的辅助团队在早期介入科技成果专利申请的进程。中山医院于2008年成立了成果管理和转化科,2012年开始引入专利授权率高、经验丰富的知识产权代理公司,采取合作方式进行专利申请及管理。医务人员有创新成果需要申请专利,只需向成果管理和转化科递交申请,随后由该科安排相应的专利代理公司进行后续流程操作。医院统一支付专利代理费用,以及职务发明授权后前5年的年费。若授权5年后未转化,医院将不再支付年费,如发明人想维持专利有效性,需自行支付年费。医院对合作的代理公司进行绩效考核,将授权率纳入考核范围,通过横向比较,选择授权率高的公司保持长期合作,不和某一家代理公司单独合作。通过此项措施,医务人员可以安心从事自己的本职工作,不需要在专利申请流程上耗费过多的精力与时间,大大提高了医务人员申请专利的积极性;而专业的代理公司可以保障医院及医务人员的利益最大化。委托第三方机构推进创新成果转化医务人员的科技创新点子大多源于临床需求,但医务人员往往缺乏对专利的市场应用前景、经济效益和产品风险的评估能力,使得创新成果难以实现有效转化,或是遇到知识产权泄密或违规转让等问题,在成果转化过程中屡屡“碰壁”,亟须科技成果转化专职服务队伍的帮助,来推进创新成果的转化和推广。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发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来推动第三方服务机构参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行动(2021—2025年)》,提出的重点任务之一就是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医药、医疗器械和医疗设备的临床研究基地和科研成果转化基地;支持公立医院牵头或作为参与者联合建立研发机构、科研成果转移转化中心。《上海市促进医疗卫生机构科技成果转化操作细则(试行)》第七条提到:鼓励医疗卫生机构委托第三方服务机构,开展科技成果评价、知识产权运营、合规风控、技术投融资、供需对接、交易谈判和项目孵化等技术转移服务。中山医院于2019年开始委托一批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强、服务意识强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律师事务所、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或研究院、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第三方社会机构,为项目提供知识产权、政策咨询和法律风险等多方面专业意见,有助于更有效地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工作。2023年,中山医院在长期合作的第三方社会机构中遴选了5家单位作为中山医院产医融合创新基地合作单位。这些机构在约定期限内,可代表中山医院与企业进行专利项目介绍、推广及协商谈判。对成功签约转化的项目,医院给予第三方机构一定比例的费用提成,通过这种方式合作共赢,更有效地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携手战略合作伙伴开发推广科技产品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不多、成果转化所需资金不足、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项目运行效率不高等是造成专利权转让率低的重要因素。医疗机构与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尤其是和大型医药公司的长期合作,可以有力地推动医疗科技产品研发和落地。一方面,医务人员拥有医学知识和创新想法,而企业可提供投资和技术支持,医疗机构和企业的合作可加速医疗科技产品研发,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使患者受益。另一方面,企业对市场有着敏锐的洞察力,有一定的平台和影响力,有更广泛的市场渠道和销售网络,与医疗机构合作可以帮助医疗科技产品更快地进入市场,有利于促进成果快速转化。中山医院多年来与大型知名企业构建了长期全面合作平台,就当前医药领域及大型医疗仪器的国产化进行强强联合,对具有战略性意义的重大项目开展长期研发合作,还与部分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展医工交叉技术创新攻关,签约共建医学科创中心,共同开展高水平临床研究、智慧医院建设和国际交流合作等。契合市场发展规律提升转化质量效率自2012年引入知识产权代理公司协助医院专利申请和管理后,中山医院专利申请数和授权数稳步提升。专利申请数量由2012年的35件提升为2022年的929件,专利授权数量由2012年的31件提升为2022年的465件。自2019年引入第三方服务机构协助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工作后,医院知识产权转化项目数由2019年的8项提升为2022年的106项,转化金额由2019年的817万元提升为2022年的4684.4万元。2022年,全国三甲医院专利转化1544项,中山医院专利转化106项,占比6.87%。医院连续多年被评为上海市医学创新转化综合指数十强医疗单位。中山医院在2022年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发明专利排行榜中排名第87位,是中国唯一进入全球100强的医院。医学产品产业化应当充分契合市场发展规律。提高专利申请的授权率是一方面,但授权专利不等于优质的、有转化潜力的专利,要确保专利高质量、高价值同样重要。在提高专利授权率的同时,医院还应从以下方面发力,以避免无转化潜力的专利增加。医院在申请专利之前,要确保对技术方向和目标有清晰的了解,避免过于广泛的专利申请,集中力量在研究领域的核心创新上;要进行充分的先期研究和尽职调查,评估技术可行性和市场潜力,了解已有的技术水平,避免提交过于相似或已存在的专利。应与专业的知识产权顾问合作,他们能够提供有关专利申请战略的重要建议,帮助医院识别具有潜在价值的创新,从而确保专利的质量和可行性。医院还应定期评估已有专利组合,了解其在技术和市场上的地位,及时更新专利组合,同时,设立内部审核机制,确保专利申请符合医院的战略目标。医院一方面应制定清晰的技术转移和商业化策略,提高专利商业转化潜力,另一方面也要定期为医院研究人员提供知识产权教育培训,使他们更注重创新的实际转化价值。公立医院还可以考虑以下方法来整合第三方力量,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商业化:在医院内部或附近建立技术孵化器,为初创企业提供办公空间、导师支持、投资机会和市场推广,吸引创业者和初创企业与医院合作;与风险投资机构合作或设立风险投资基金,用于支持医院的科技成果商业化项目;邀请潜在投资者、合作伙伴和企业参加科技成果路演和展示活动,展示医院的科技成果和潜在商业价值;参与政府科技创新计划和产业发展项目,寻求政府支持包括财政补助、税收优惠、创新政策等;与其他医院、研究机构、大学等建立科研合作网络,分享资源、技术和经验。医学科技创新关乎民生保障、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科技成果转化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科技创新和医疗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大型公立医院如何整合自身专业技术力量,与企业有机碰撞与结合,是知识产权管理方面的重大课题。多方位整合社会力量实现合作共赢不失为一种创新与改革,可加速科技成果的商业化和应用。在鼓励创新、促进转移转化背景下,建议相关部门出台配套的政策支持公立医院引入社会资本、整合社会力量,鼓励先试先行的开拓精神,激发医务人员创新转化的积极性,推动医院科技成果的转化落地,助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科研能力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也是医院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如何提升团队、学科、医院的科研能力,成为当下的普遍关切。《科研能力提升》栏目汇聚专家分析、团队智慧、医院经验,聚焦科研管理话题,共同助力科研能力提升。期待您的关注与参与!投稿邮箱:hubin@jkb.com.cn原文刊于《健康报》(2024年7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