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愿成为助力学生成长的“肩膀” | 医教瞭望站
在近期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被强调。医学教育是科技、教育、人才培养的汇聚领域,新医科建设是当前我国医学教育创新的重点。本期,我们邀请日前获得了第四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新医科副高组二等奖的“神经系统整合课程”项目团队代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叶珊,分享她在课程建设过程中的心得。
融合﹢创新 探索教学新模式
4年前,北京大学医学部面向临床医学八年制专业开启了全新模式的器官系统整合教学。作为曾经的八年制医学生,我非常有幸以教师的身份深度参与了神经系统课程的建设。
在神经系统课程项目负责人、我的导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樊东升教授带领下,来自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和第一、第二、第三附属医院的数十名教师通力合作,以“榫卯”理念创新打造了神经系统整合课程。与传统大学本科二年级学习解剖、生理等基础课,四、五年级开始接触临床课程的模式不同,整合课程在同一学期将神经系统涉及的解剖、病理、生理等基础医学内容与临床医学内容有机融合,旨在提升学生的整体思维。
我们根据神经系统定位定性的独特性,构建了以疾病定性为横向主线、穿插定位为纵向主线的课程框架,将基础与临床充分结合,并将前沿、“医学﹢X”拓展贯穿其中,重塑了如传统榫卯结构般各部分融合的内容框架。创新课程将“双师课堂”(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老师共教一堂课)、CBL(基于案例的学习)、标准化病人、BOPPPS(一种以教育目标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数智化教学等不同的教学模式,像榫卯一样巧妙地与重构的教学内容穿插结合。课程搭建了线上线下的科研培养平台,通过理论﹢实践、课内﹢课外、科技﹢人文等多维度将思政融入课程体系,如同榫卯结构环环相扣地进行全人培养。
此外,该课程通过知识、能力、素养全方位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以期达成全面育人培养的目标。例如,课程创新开设了医学生科普项目,由临床教师指导学生结合课堂所学,学以致用地进行科普创作,培养同学们从本科生阶段起就建立以“健康为中心”的大健康理念。目前,已有300余名学生创作了70余件形式多样的科普作品,获得中国卒中学会“世界卒中日”优秀科普作品等荣誉,并受到多家媒体的关注和报道。我们的教师团队,也将这一创新的教学实践范式,以循证手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表于知名医学教学领域期刊。
部分学生创作的科普作品
今年,我很荣幸以“榫卯承融通古韵,整合育时代英才”为主题,代表课程团队分享汇报课程建设历程,我们的项目获得了第四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新医科副高组二等奖、北京市高校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
回首来时路 难忘老师言传身教
既能作为一名医生为患者解除病痛,还能成为北大医学教师队伍中的一员,我感到无比幸运。这里有勤勉优秀的学生,有引领我们成长的卓越前辈,有热爱教学、志同道合的伙伴。二十载,从一名医学生到一名临床教师,我经历了身份的转变。回首来时路,当年老师们的言传身教,时至今日依然在深深地影响着我。
当年,我的见习带教老师,会为我们每个人逐个动作地纠正查体、操作手法,会逐字逐句地为我们修改病历。当年打下的扎实基本功至今让我在职业生涯中受益。我的实习带教老师会精心准备每一次病例讨论,在日常查房时、在抢救室高强度的工作间隙里,见缝插针地为我们分享临床经验,培养我们的临床思维。
在住院医师阶段,我的上级医师在每次查房时都会“排队连环问”。虽然这总让我无比紧张,但在这样快节奏学习的推动下我得到快速成长,初入科时听着由各种缩写字母指代的疑难杂症不知所云,抢救、管理危重患者不知所措,渐渐地,我能胸有成竹地处理各种临床问题。
我的导师总能带领我们抽丝剥茧般地分析复杂临床问题,从看似寻常的临床现象中提炼出科学问题,用科研思维设计解决问题。他对患者的耐心负责、对学术的求实严谨,一直影响着我,不仅教我如何做医生、做学问,还教会我如何做事、做人。
老师们的一言一行传递给我两个字——初心。这是对医学教育的热爱之心,是对教师职业的责任之心,更是对学生的无私奉献之心。
从学生到老师 需传承更待创新
记得我第一次以老师的身份参加医院的教师节活动那天,同学们演唱了一首歌曲《我们都一样》,也是在那一天,德高望重的心内科毛节明教授在台上发言:“作为一名老师,看到如今我的学生们取得了那么多成就,真的特别欣慰……”说到这里时,毛教授哽咽了。和在场很多人一样,那一刻,我的眼圈也红了。
那一幕给我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象。尽管初为人师的我不像毛教授那样桃李满天下,但在与同学们的互动中,我能够感受到传授知识的快乐,看到他们掌握新知识、获得新技能时,自己心里也充满了成就感、幸福感和使命感。同时,我在憧憬,未来他们也会像我们这样,实现自我成长并将自己所学传授给更年轻的人。这就是传承的力量。
叶珊授课
医学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它需要太多知识与技能,更需要经验与传承。我们希望能够成为学生成长的肩膀和基石,而不是天花板;希望能够成为学生航行路上的灯塔,引领他们远航。
诚然,我们在传承路上也面临着不少挑战:我们的学生在变,他们是具有强大自我意识、朝气蓬勃的新生代;我们的环境在变,患者有更高的医疗服务需求,我们每天在发展的“快车道”上高速奔跑;我们的时代在变,前沿技术、学科交叉飞速发展,引领医学领域产生巨大变化。国家对新医科教育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更需要创新。从思政全人培养,到重构教学框架内容;从平台方法创建,到转变多维评价方式,每个细节都值得我们去探索和挑战。
守初心之本,秉传承之道,具创新之魂,吾辈将继续砥砺前行。
医教瞭望站 栏目征稿
在新时代如何培养好医生,是医学教育面对的重要课题。从院校教育,到毕业后教育、继续医学教育,医学教育综合性、连续性发展的脉络逐渐清晰,医教协同发展、多学科交叉融合,推动了新医科建设。面对历史新机遇,医学教育如何实现创新发展,如何培养高质量专业人才,如何持续提升核心人才竞争力?
《医教瞭望站》栏目,期待集纳多方观点,展望医学教育的创新之路。如您有相关稿件,欢迎与我们联系:hubin@jkb.com.cn
原文刊载于《健康报》(2024年09月25日 第5版)
作者: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 叶珊
编辑制作:胡彬
审核:谭嘉
如果觉得内容不错,别忘了把“健康报医生频道”设为“星标”哦~
近期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