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研究》2023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

学术研究 2024-02-05




官网地址:http://www.southacademic.com/




     
















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




沈成飞: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的生成逻辑与价值指向



 [摘 要]  党的二十大首次提出“三个务必”的重大政治要求和伟大时代号召,彰显了百年大党新时代赶考的清醒与坚定。“三个务必”分别从党的初心使命、自我革命、伟大斗争三个维度警醒全党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三个务必”是“两个务必”的发展,两者是党在两个关键时期面临时代形势、挑战和任务而生成的,其价值指向和目标追求是一以贯之的,统一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进程,是党成功找到第一个历史答案到成功找到第二个历史答案的相续相生、逻辑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为完成历史使命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忧患意识的时代呈现和践行崇高信仰的历史责任。

 [关键词]  “两个务必” “三个务必” 毛泽东 习近平 党的二十大




学术聚焦



·阐释学研究·


王球预测心智与阐释的规范性



 [摘 要]  哲学阐释学的首要问题,便是追问阐释的本质、阐释的范围和阐释的有效性或规范性。反思阐释的规范性维度,近年来成了阐释学的热点议题,它要求在阐释的自由性和阐释的公共性这两个面向之间达成某种平衡。然而,阐释作为阐释主体的理解活动,终究是心智的认知过程,因而原则上也能接受自然主义的说明进路。根据预测心智的理论框架,心智本身就是一套不断地对外部世界提出最佳猜测的解释和预测系统。阐释的规范性问题可以在预测加工的图景中得到解决。

 [关键词]  预测心智 阐释 规范性 理




哲学



·马克思哲学的当代理解·


刘同舫 刘田:创建“中国原创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何以可能



 [摘 要]  创建“中国原创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在要求。创建“中国原创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对西方中心论话语霸权的理性反思,又是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经验总结,深刻呈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辩证统一。创建“中国原创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立足中国实际的原发性理论创新,学界的理论探索为创建“中国原创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良好开端,但创建之路仍面临中国自主性概念和理论范畴相对欠缺,以及学界已有成果难以达成共识的现实困境。党的十八大以来,研究投入与实践变化为创建“中国原创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奠定了深厚基础,但“中国原创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建从一种可能转变为现实,还必须把握学术共同体应有的内在原则,即呈现共同的理论旨趣与学术命题、形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成果以及具备批判与自我批判的精神。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原创性 学术共同体 可能性 可行性



胡潇马克思时间哲学思想发轫



 [摘 要]  历史规律是时间逻辑与社会动变机制的复合。作为唯物史观创始人,马克思的哲学研究从时间问题起步,逻辑地与他对社会规律的研究形成历史的高度一致。寻绎马克思时间哲学思想的发生、发展过程,明显可见其是循着一条由自然—社会时间的辩证机制研究到人学的时间哲学关注,再到历史辩证法之时间逻辑的发散性思考的轨迹展开的。揭示其思想机理,不仅是 一种对学术史的回溯,更是对社会时间逻辑与人生哲学、历史辩证法内在关系的探索,它有助于我们对历史辩证法拓展时间哲学的新思维。

 [关键词]  时间哲学发端 人学的时间思考 时间逻辑与历史辩证



乐爱国阳明学派以“无我”解“克己”的思想内涵及其意义




 [摘 要]  王阳明解《论语》“克己复礼为仁”之“克己”,继承程朱而将其解为“克尽己私”,认为既要克除私欲,也要克除私意;同时又讲“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讲“克己则无己。无己者,无我也”,以“无己”“无我”解“克己”,以为“克己”就是不要“以私意去安排思索 ”,从而“保守着这个真己的本体”。阳明后学泰州学派继承和发挥了王阳明对于“克己”的解读,认为“克己”是“不学不虑”的“天德”,而不是“强制为功”“意识安排”的“人为”。应当说,阳明学派的这一解读,把“克己复礼”不仅仅看作工夫,而且同时也看作“无己”“无我”的境界。这相较程朱的解读而言,对人的欲望的正当合理性给予了较多的肯定,具有理论的创新价值,可以为当今学者重新解读《论语》“克己复礼为仁”之“克己”提供重要的参考。

 [关键词]  王阳明 克己 泰州学派 无我




政法 社会学




童之伟再论汉语实践法学的话语体系



 [摘 要]  “权”“权利”“权力”是集中反映现行中国宪法和当代中国法律实践的有代表性的语言符号。我国现有法学理论脱离当代中国法律实践,主要表现为在全国推广的通用法理学教科书及其影响所及范围内使用的法学基本概念存在两种情况:因为应有的基本概念缺位,相关的基本的法现象没能进入法学思维;陈旧过时的外来基本概念反映基本的法现象时发生扭曲变形。回归法律实践乃法学核心话语创新最基本的要求。持续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和形成优良学风是实现法学核心话语更新的保障。

 [关键词]  权利 权力 权 法权 基因变异型“权利”

·健康中国与社会发展·


胡颖廉从产业安全到营养安全:食品安全管理体制改革的逻辑



 [摘 要]  食品安全是观察当代中国政府和政策的有价值维度。本文以保健食品管理为例,阐述行政体制改革的内在机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健食品管理的机构、职能进行了三次调整。通过历时性分析发现,党和国家在不同阶段对食品安全内涵的准确把握和及时回应,导致了差异化制度安排。从1996年开始,卫生部作为专业部门统一管理保健食品,初步确立行政审批制度,符合市场经济法制化的要求,遵循了产业安全的逻辑。2005年之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强化行政审批,并与卫生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共同管理保健食品,主要遵循了质量安全的逻辑,助力于构建和谐社会。2016年以来,保健食品领域开展“放管服”改革,而后回归到综合监管部门统一管理,遵循了质量安全和营养安全的双重逻辑。归纳而言,具有自主性的国家能够识别特定领域主要矛盾的转化,据此调整政策目标并构建管理体制,从而不断完成和产生中心任务。在行政体制改革中,变化的是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不变的是国家对政策目标的持续追求。

 [关键词]  政府监管 行政体制改革 食品安全 社会建设 目标—结构—功能



刘鹏 刘高宁保健食品监管政策的区域差异及其逻辑:基于政策地图数据的分析




 [摘 要]  保健食品产品特性和营销方式的特殊性决定了必须对其严格监管,我国保健食品监管采取了央地分级的纵向监管体制,地方政府在保健食品监管中具有较大的自主性空间。聚焦于地方保健食品监管政策,探索在中央统一领导下以省级行政区划为单位的地方保健食品监管政策在政策数量、政策层级、出台时间、发布部门、政策形式、政策类型、政策内容、政策工具八个方面的分布差异,有助于探索各地保健食品监管政策差异的成因,总结出产业分布与经济资源差异、保健食品安全焦点事件、中央部委对各地保健食品产业定位和支持程度、地方老龄化程度四个主要影响因素。因此,要强化中央统一指导,提供统一的保健食品行业标准,尊重地方差异,推动政策多元化,鼓励地方监管竞争,提升整体监管效益,畅通消费者投诉举报渠道,提升监管部门舆情响应能力。

 [关键词]  保健食品监管 央地关系 政策地图 区域差异




经济学 管理学



·高水平对外开放与高质量发展研究·


王孝松 常远制度型开放与企业创新——来自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经验证据






 [摘 要]  中国正在推动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制度型开放转变,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得到激发,但开放发展新阶段的政策实践内涵与效果仍有待科学论证。本文构造指标对制度型开放水平进行度量,同时基于2009—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海关企业数据库以及中国企业专利申请数据库的匹配数据,从企业申请专利角度考察制造业企业制度型开放水平是否以及如何影响研发创新行为。研究发现,制度型开放显著提升了企业研发创新水平,对于生产率前沿企业、外资企业以及高技术产业企业的作用尤其明显。进一步地,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纾解研发低投入困境是制度型开放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渠道,帮助企业增强技术溢出获取能力也有助于提升其自主创新水平,而制度型开放尚未促使企业实现从利用先进要素向培育创新能力的有效转化。

 [关键词]  制度型开放 企业创新 制度性交易成本 技术溢出 要素分工



王超男 魏浩进口市场转换与中国企业创新——基于转换方向和转换模式的实证分析



 [摘 要]  进口市场转换是企业优化国际市场布局、提高国际资源配置能力的重要方式和手段。企业进口市场转换是一个普遍现象,而不是在应对重大外部冲击时才使用的策略。本文通过考察中国企业进口市场转换的特征事实,实证分析进口市场转换方向和转换模式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发现:(1)多市场进口企业是中国企业进口的主导力量,双向转换是企业转换进口市场的主要方向,垂直转换是企业转换进口市场的主要模式。(2)从进口市场转换方向来看,双向转换对企业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能够通过影响企业的进口规模、进口产品种类和进口产品质量显著影响企业的创新水平;企业的吸收能力越强、进口市场数量越多,双向转换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越大。(3)从进口市场转换模式来看,水平转换显著降低了企业创新水平,减少了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垂直向下转换显著提升了企业创新水平,增加了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量。

 [关键词]  多市场企业 进口市场转换 企业创新 双向转换 垂直转换



綦建红 段宇航 张志彤数字金融、资源配置与对外直接投资——内在机制与中国证据




 [摘 要]  借助数字金融持续推进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是中国实现“双循环”的重要保障之一。本文采用2011—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资源配置的视角考察数字金融深化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与作用渠道,并进一步讨论上述影响的异质性、收敛性与溢出性。研究发现,数字金融深化能够有效促进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且这种促进作用在低垄断、强监管、成熟期企业中尤为突出;数字金融深化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渠道不仅包括劳动力、技术和资本等传统要素渠道,还涵盖以数字化转型为代表的数字要素渠道;数字金融深化缩小了城市之间的对外投资规模差距,且这种收敛性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相邻城市数字金融深化的空间溢出效应。

 [关键词]  数字金融深化 对外直接投资 资源配置 空间溢出效应




历史学





桑兵从“反日”到“抗日”:九一八事变后中共对日口号的变化(上)




 [摘 要]  九一八事变至七七事变,中共的对日口号经历了五个阶段的变化,主导的趋向,就是从“反日”转向“抗日”。“抗日”与“反日”两种口号,均出现于1928年济南事变触发的反日风潮中。日本占领东北,由于国民党表示“抗日”,中共针锋相对,以“反日”为号召,并与反蒋联动。经过承认东北、华北及上海民众士兵的“抗日”,到逐渐对党外使用“抗日”的名义,进而打出“抗日”的旗帜,两种口号内外有别,长期混用,分际日见淡化。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共产国际统一战线策略的调整以及中共领导权的易位,中共中央针对民族矛盾急剧上升的危局,顺应舆情民意,从坚决反日反蒋的国际阶级路线逐渐调整到与包括国民党在内的一切党派合作抗日的民族战争的轨道上来,使得全面抗战来临之际全体中国人集合在“抗日”的旗帜下,同仇敌忾,一致对外。

 [关键词]  抗战时期 反日 抗日 中共中央 国民党



严海建道德势力的幻像:南京国民政府初期民国四老的权势兴衰




 [摘 要]  在国民党内吴稚晖、蔡元培、李石曾、张静江有“四老”之称。四老在党内有较深的资历,且长期担任中央监察委员,地位与身份具有“党统”的象征性,同时四老大多系党内文人精英,其超然态度也代表了某种道德势力,从而使其在党内党外均有一定的发言地位。四老因在宁汉对峙中拥蒋而崛起,亦在国民党左右之争中不断提升权势,1928年10月国民政府改组四老政治影响力达到顶峰。在此过程中,拥蒋的同时张静江、李石曾、吴稚晖也借势推行各自的主张,并扩张权势。四老既是一个整体,同时他们之间也有明显的分歧。最终四老中只有紧随蒋介石的吴稚晖得以保有尊荣,其他三老则先后见弃。四老在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权势兴衰既可以在国民党派系格局演变的脉络中展现,同时也可以在四老权势资本的升降起落中加以认识。

 [关键词]  民国四老 国民党派系 左右之争 道德势力




文学 语言学




张健“统一的文学”观念与中国文学研究的现代化




 [摘 要]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统一的文学”作为文学研究的“近世精神”的基本观念,与文化领域对普遍的现代性的认同正相一致。在统一的文学观念基础上,中西文学的差异由国族地域之殊变而为历史时代之别,西方文论代表了现代的普遍的文学原理,中国文学批评史成为普遍的文学原理在中国发生与演变的历史。但钱锺书等学者已经认识到普遍的或世界的文学观念并不等于西方的文学观念,因而致力于中国文学与西方文学之间的“互相照明”、平等对话,力争建立真正的普遍的文学理论。在现代中国,亦有学者主张并致力于建立现代的民族的文学理论,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民族文学理论问题转换为中国文论话语问题。从学术史的角度看,现代学者所追求的普遍的文学观念有其历史的合理性,但普遍的文学观念本身也是历史性的、变化的,中国固有文学观念应当而且可以是普遍的文学观念的一部分。

 [关键词]  “统一的文学” “近世精神” 现代性 普遍原理 民族特征


仲霞 杨春时“第一哲学”的美学转向



 [摘 要]  亚里士多德把本体论命名为“第一哲学”。古希腊确立实体本体论是“第一哲学”,但由于其独断论缺陷,在近代发生了“第一哲学”的认识论转向。现代哲学否定实体论,“第一哲学”转向实存论、伦理学(他异性哲学);同时认识论终止,“第一哲学”转向现象学、解释学。由于这两种转向都不能为哲学奠定基础,最终在现代哲学和后现代哲学中又发生了“第一哲学”的美学转向,西方近代哲学开启审美主义,席勒、费尔巴哈、叔本华、尼采等都把审美置于理性认识之上。在此基础上,西方现代哲学形成两大走向:一是在本体论领域发生的“美学是第一哲学”思潮,主要代表是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美学;二是在现象学领域发生的“美学是第一哲学”思潮,主要代表是后期海德格尔的本有现象学、伽达默尔作为“实践哲学”的艺术科学,以及盖格尔、杜夫海纳的审美现象学等。后现代哲学也提出“美学是第一哲学”的思想,代表人物有福柯、哈曼、韦尔施等。“第一哲学”的美学转向体现出哲学、美学发展的历史趋势,这一转向的根据在于,美学具有充实的现象学和本源的存在论性质,成为哲学的基础部分,从而打破了美学作为哲学分支的传统定位。

 [关键词]  美学 “第一哲学” 审美主义 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



张法艺术分类:后艺术时代的升级与转向——艺术分类的理论研究之二



 [摘 要]  在文艺复兴到19世纪形成的西方的美的艺术中,艺术分类是其基础,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和哲学的文化升级、科技演进—消费社会—大众文化的出现、电型艺术和文化工业的一体共生和演进,以及全球多元文化的一体并置,艺术分类理论也与20世纪的思想升级相应进行了升级和转型,体现为四大代表:一是苏珊·朗格的艺术分类体系,为成功升级版;二是托马斯·门罗的艺术分类体系,因直面设计艺术,在艺术分类理论的升级上进展艰难;三是杜夫海纳的理论,是艺术分类的现象学转向,艺术分类在艺术体系中的位置已经转型为主客互动;四是诺尔·卡罗尔的理论,是艺术分类的分析哲学转向,艺术门类已不重要,而艺术的根本性关联(再现与世界的关联和表现与主体的关联)是重要的。前二者为升级,后二者为转向,四种流向体现了西方文化在艺术分类上的基本走向。

 [关键词]  后艺术时代 艺术分类 四大流向 升级与转型



饶龙隼中国古代文体研究的制度探源与回归



 [摘 要]  随着古代文体溯源的深入推进,中国文体学研究出现制度转向。《中国早期文体观念的发生》立足中国文体学的民族特色和本土定位,提出“早期文体观念”这一学术命题,对中国文体学的制度根源有先发之明。中国早期所发生的文体观念,实为文体诸功能要素之施用;因其功能要素多植根于礼仪政制,故文体与制度设置是双向互动的。作为春秋时期士大夫修养素能的“九能”说,颇能揭示制度设置与言语行为之规约策应。沿着文体学研究的制度转向,可规范相关研究的理论取径:既充分尊重中国文体自身的规定性,又关切文体诸功能要素的分合消长,努力实现文体学研究对制度的回归,以把握早期文体学发展的基本进程。

 [关键词]  早期文体观念 文体学 文学制度 探源 回归









学术研究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学术研究》,国内邮发代号:46-64,欢迎您订阅!您也可访问学术研究杂志社门户网站:中国(南方)学术网http://www.southacademic.com,免费获取往期pdf版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学术研究》2023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