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东京回乡前,她教儿子背了一首唐诗| 钱佳楠小说课优秀作品

SandwiChina 三明治 2021-02-01


7-8月,三明治和钱佳楠老师第二次合作开设了小说写作课,在老师的带领下,学员们体验了爱荷华大学学习创意写作的氛围,创作出了自己的小说。大家的作品不仅得到老师的一一反馈,也收获了来自其他学员的串门点评。


这些小说中有现实题材,也有天马行空的幻想故事,写出了世间百态,透过虚构的外壳探讨着人生的真谛。


今天发布的是第一篇优秀作品,来自金梨的短篇小说《中国心》。




一下机场大巴,郑大龙闻到了记忆中干燥而寒冷的空气,眼眶忽然就湿了。上次从日本东京带着儿子郑华回老家,他还是个穿连体服的小婴儿,转眼成了小学毕业生。


行李箱被人挤进大巴腹腔深处,郑大龙花了些工夫拉出来,此时郑华正奋力抵抗妈妈吴青青硬是罩过来的羽绒服。


“算了算了,赶紧走,去村里的车下午就两班。”


郑华一听,洋洋得意地迈开步子,蹦蹦跳跳,吴青青压着愠怒,羽绒服狠狠压缩后捅进包里,说:“看他今天不得冻感冒了。”


“男孩子冻一冻强身健体。想当年我大冬天的还光着膀子溜冰。”


“小华可不比你。东京冬天不冷,到处暖气空调,适应不了这儿。”


“怎么适应不了!”郑大龙一下子瞪圆了眼,“就算在东京落的地,他流的也是咱俩的血。你等会可别动不动就日本日本,东京东京的,别人听了还以为咱俩改头换面做日本人了。”


“你这叫什么话?我实话实说罢了,干啥扯到那儿?谁改头换面了?谁做日本人了?神经病。”


郑大龙见吴青青生气,又低声赔不是:“我话说重了。走吧,你不是最爱咱村口那家煎饼,等会路过了咱们买上点。”


“要加肉的。”


“都听你的。”


吴青青笑了,说:“我知道你怕被人说,小华一放假我就教了他用中国话叫人,还让他背唐诗。”


郑大龙的大牛眼眯了起来:“还是老婆想得周到哇。”




小巴车停在村口,吴青青一眼瞅见了那家煎饼店。煎饼店前站着坐着的十来个人,不正是郑家和吴家的人嘛!他们看到小巴来了,都往这头伸脖子。


吴青青叮嘱郑华:“还记得怎么叫人?”


“爷爷,奶奶,大爷,二大爷,三大爷,四大爷……”


“停停停停,你就三个大爷。”


郑华继续摇头晃脑:“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古诗晚上吃饭时,叫你背再背。咱们下车。”吴青青想了想,“你还是把羽绒服穿上好不好?算妈妈求你了。”


郑华这次同意了。


一家三口下了车,烧饼店门口的一群人也拢过来。


“大龙!可把你盼来啦!咋能这么多年不回来,在日本待惯了不想家了。”


郑大龙连忙握住自己母亲的手摇晃:“哪能不想家,做梦都想回来,这不是工作忙嘛。”


接着,大伙儿的目光便聚焦到郑大龙身旁的郑华身上。吴青青就站在郑华身后,那些热乎又探询的目光仿佛也灼着她。


她轻轻一按郑华的肩膀,郑华立即大声喊道:“爷爷!奶奶!大爷!二大爷!三大爷!四……哦,没有四,没有四。”


“哟,你这个小日本鬼子,中国话说得不赖啊。”


郑大龙脸都绿了,眼睛却在笑:“大哥真会开玩笑!”


一行人拉拉扯扯,黏黏糊糊地进了村。


郑华悄悄用日语问:“妈妈,‘小日本鬼子’是什么意思?”


吴青青低声回答:“开玩笑的,没什么特别的意思。你别想太多。”


郑华听了,又蹦蹦跳跳:“我还以为是骂人的话。原来不是。”




郑大龙十多年前在日企工作,是部门经理。吴青青刚怀孕,医生建议保胎,她在郑家的劝说下辞职休息。家里少了一份收入,还要付医疗费、营养费,紧巴巴的。此时郑大龙的上级告知要调回东京,劝郑大龙一同调动。他先是拒绝,可换来的上级极力削弱他的权力,影响了他的绩效工资。吴青青对他说,这样下去连住院费都不一定够,不如去东京干几年。


他们搬到东京,不久后孩子出生了。


郑大龙在产房里给老家打电话,那边问,男孩女孩?


郑大龙说:“儿子!”


“太好了,太好了!郑家有后了哇!可别叫孩子忘了自己是中国人!”


“名字起了吗?”


“叫郑中华多好!”


“这个好,这个好。”


……


电话那边热热闹闹地讨论起来,郑大龙心里也热乎乎的,心想:这就是有根的感觉。


最后决定孩子单名一个华,吴青青不反对。


郑华满三个月,他们抽空回了国,给孩子上了户口。


吴青青独自带孩子到六个月,区政府发来通知,他们附近的保育园有了空位。俩人怕错过机会,赶紧送孩子去。


没过多久,吴青青也找了份工作。


郑华三岁时,日语说得像日本小朋友一般地道,中文却始终磕磕巴巴,有些生疏。


郑大龙要吴青青上点心,多教教孩子,吴青青答应着,回头又是太忙。


他们也尝试过送孩子去孔子班,请中国留学生做家教,在家里准备中文故事书,收效甚微。


很快的,郑华进了小学,又小学毕业了。这次郑大龙母亲的80岁大寿,他们再不回去就说不过去了。




午饭连晚饭办了个流水席,乡邻乡亲知道郑大龙回乡,都想凑个热闹。


“孩子,你叫啥?几岁?”


“我的名字叫郑华。我今年十二岁。”


“孩子你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呀?”


郑华拍拍胸口说:“中国!”


“中国小孩都会背古诗,你会不?”


郑华立即把脑袋晃呀晃:“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现在是冬天,你背个冬天的诗听听。”


这可把郑华难住了,小脑袋晃啊晃啊,晃出一句:“冬眠不觉晓……”


一阵哄堂大笑。


郑大龙满面通红,压低的声音里有浓浓酒气:“青青,你就教了这一首啊?”


吴青青说:“会一首就不错了,你是不知道我费了多大劲教。”




酒过三巡,郑大龙醉了,胃里翻江倒海,吴青青扶他去上个厕所,洗把脸,醒醒酒。


酒醒大半,俩人回来,只见宝贝儿子手里抓一大把红包,高高举起,在席间边跑边喊:“我是小日本鬼子!”旁边的人笑得四仰八叉。


郑大龙的二哥又递一个红包:“一百块钱一次,我这可有三百。”


郑华接来红包,继续喊:“我是小日本鬼子!我是小日本鬼子!我是小日本鬼子!”


笑声回荡,郑华童稚未脱的喊叫声仿佛能翻过山那头去。


郑大龙胃里一阵抽搐,张嘴吐了,之后便醉倒在地。


吴青青心想,下一次郑大龙回老家,怎么也得等到他母亲去世了。




老师点评

非常喜欢这个小说,其实场景描写非常棒了,以下的建议只是挑刺:和其他的学员感受到的一样,背景介绍可以略一点;我觉得结尾要慢一点,我不相信父母看到孩子这么表现,就心里默默埋怨就算了,所以这里再想一想。整个故事已经成型了,稍微再润色一下就好!



学员评论

文非:

这个场景写得真棒呀!孩子的天真活泼(冬眠不觉晓笑死我了),丈夫的担忧与纠结和家乡人让人心酸的调侃都写得非常生动,结尾丈夫醉倒和妻子有些黑色幽默的思绪也恰到好处。背诗和小日本鬼子这两处情节都特别接地气。


小狮子:

故事很生动,很真实,一家三口的形象跃然纸上。旅居日本的经历与回乡后产生的矛盾清晰的体现了出来。有一个小疑问,妈妈假期教孩子古诗的时候爸爸为什么完全不知情,因为太忙?只背了一首诗这个设定很妙。小日本鬼子这个设定也巧妙地体现了大人的“谎言”对孩子的影响。孩子最后拿着红包说小日本鬼子的时候达到了矛盾的高潮,很精彩。


代寻旧日时光:

小说体现了三类人:对故土充满留恋自豪之情的郑大龙,对郑大龙一家不怀好意的大哥和二哥,以及对自己身份认知产生混乱的郑华。如果小说能够更深刻的揭示像郑大龙这样为了打拼流落异乡的人内心的纠结和存在的现实困难,以及留在家乡的人对郑大龙一家的恶意的由来(嫉妒?对日本的民族情绪?),并且可以稍微去除一些无关主线的情节(我想吴青青郑大龙应该是生活中有原型的),比如给孩子上户口找工作等,故事会更聚焦一些。


Chris:

好喜欢金梨你的这个故事,从异国返回时的细微文化冲突比如羽绒服,对亲戚的称谓,“不反对”,读起来流畅而不显摆。郑大龙和吴青青之间,我会想多看一点点更能显示吴青青人物性格的细节(比如职业),毕竟有这么妙的结尾是结束在她的角度上。代寻说的,删掉一点工作调动原因、六个月里找到保育员的细节,我也觉得可以考虑,让故事更紧凑一些。






Facebook:三明治


Instagram:china30s



让每一个人开始写作

👇了解三明治新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