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作为2000名实习生之一,我在新媒体公司工作的一周|三明治

灿七 三明治 2021-09-06



文|灿七

编辑|二维酱



“拒信101”:

邮箱里一排拒绝邮件中,

收到一封“恭喜你”的邀请邮件


我大学四年学的是商科,因为喜欢写作,所以研究生读了文学。跨专业学生在专业学习上必然存在一些劣势,再加上导师很严厉,为了毕业论文,我基本上错过整个秋招。有人说秋招不上岸,春招会更难,整个春招因为疫情更是难上加难。从2月末开始找工作,4月份平均每天都在收到拒绝邮件。


刚开始收到拒绝邮件还有点沮丧,到后来看到爱奇艺连着给我发三封拒信,除了想吐槽以外,心脏麻木到没有任何波澜,拒绝邮件成为今天吃什么一样的日常课题。有些时候,我自娱自乐地想,积累到一定程度,我大概可以做个“拒信101”:哪家公司拒绝邮件写得最好,哪家公司又写得最考虑求职者的心理,当然更多公司连个回应都不给,这种直接差评一轮游不要给眼神。甲方乙方心态对调,我可太会安慰自己了。


其实也是焦虑。


2月份的时候,和一个小学同学联系上了,他觉得进大厂做运营是一个不错选择。月中的时候有收到一个APP线上运营的实习机会,但是我总感觉哪里有些奇怪,于是就拒绝了。转念想起同学的朋友推的一本书,顺藤摸瓜找到公众号,发现有运营培训课,在家待久了,学习欲望反而更旺盛,所以一顿操作报了名,顺手还报了新媒体写作课,总感觉多学一点没坏处。


新媒体写作课的老师是一家新媒体公司的运营总经理。那几天上课感觉很有意思,随手就关注了公众号看看他们写的文章。结果文章没看几篇,实习倒是先申请上了。


在我一直被拒绝的境遇下,看到稍有名气的“厂”推出实习或者招聘信息,就像是恶狗捕食一样,而且关于“线上无接触一周实习”的推文写得很有诱惑力,表现优秀的同学将会直通公司(虽然后来据我得知发出的offer不算多),我怀着已经被拒绝很多次了,反正不吃亏的心态,迅速填报了申请表。


结果第二天我在邮件里收到了“恭喜你,欢迎来参加线上一周实习”的offer。


这是我从三月下旬努力找工作以来收到第一封offer,我当时满脑子只有啊啊啊啊啊。


虽然只有一周,虽然只是一个体验,虽然进去以后得知第四期通过人数是2000,但我还是很开心,就好像是突然有人觉着你还不错,你看你还是有个机会嘛。


我因为想写作去学文学,然后因为这个专业“小众”陷入找工作的沼泽中。然而我还是因为想写作偶然获得一个机会,说来说去,我都是因为想写作这个动作本身驱使,让我去做很多事情。


收到邀请邮件以后,我就开始按照邮件上的提示,关注需要关注的公众号,回复邮件上说明的相关信息。


给我的实习邀请邮件上,还附带了一份完整的入职指南,你需要准备的文件,入职手续等,虽然只是一个实习,但是这种附带说明其实很友好,比如对我来说,就有种假装有了offer的错觉。不过这也挺符合做内容输出的人文精神。


我先是在长长名单里找到自己的名字和所在的微信群,我在第128组。我粗略估算了一下,一个组20个人,第四期的线上实习他们邀请了有2000多个人参加。这一瞬间我有点百感交集,一方面这个人数远远超出我的预期,不由得去想他们的入选标准是什么,为什么可以“录取”这么多人。另外一方面,从属于2000人的群体,还是第一次。


心里还是有点紧张的。毕竟这是我疫情甚至是去年9月份以来久违的teamwork,对于未知无法掌控的某种恐惧还是存在的。


接下来几天小组成员们陆陆续续进组。


某天晚上群里的助理运营官突然发了一条消息,问有没有人愿意参加一个游戏,当我看到消息的时候有人已经被选走了,后来助理运营官解释是破冰游戏的模拟。


线上实习的破冰游戏肯定受到条件限制,助理运营官搞得神神秘秘,而且又一副大家期待一下的样子,坦白讲,这时候我的心态就是随遇而安,还好不是线下。线下如果是很尴尬的游戏,大概我就要崩溃了。突然想起研究生最初的破冰游戏,因为生病,我就推脱了,在恒隆蹲了一天,看书吃甜甜圈逛街。



自我介绍: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周五晚上7:00群内开始自我介绍,按照“基本信息”、“最佳的我”和“我的优势”来介绍。前两个方面都还好说,比如“最佳的我”,我就把简历上的信息进行提炼。模板里“我的优势”给的是类似业余爱好方面,给的那个人,热爱中外文学,自己曾经打工攒钱去了五个城市旅行。


我想了想,我喜欢追星,还是那种选秀粉,我打下“追星少女”四个字,但是总感觉哪里有些不合适。


说来我好像并不是那种在意所谓“身份”的人,毕竟研究生三年我就一直处于无法自我认同的状态中,但是将追星狗这种标签放在最初是不是不太好啊......像我这种中日韩三个圈都混的,好像也很少吧.......嗯,追星文化观察者,这个词不错,掩盖了我是个追星狗的事实,又显得客观和高大上。


然而,当我看到群里有个女孩子写,“追星,追到和自己的爱豆成为好朋友”的时候……


告辞了,我还不如写追星狗。


除了追星,大概我还有一点的优势,就是写作了。虽然我的Lofter掉粉已经快要掉到开博最初,但是研究生第一年里,在lof写作是我每周最开心的事情。我可以做到一周更新一次,连续更三个月,那时候我脑子里每天都是故事。


好了,再告辞了,我现在输出不了,也是个废物。


群里除了一位90后在华策做影视策划的姐姐外,应该就属我的年龄最大了。那位追星把爱豆追成朋友的妹妹,和我同级,但是感觉她小一点,她不仅仅将爱豆追成朋友,而且还是收入六位数的代购......


所以那句话说,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我跟妈妈说,群里的孩子都是本科生。妈妈说,现在的孩子考虑比较多,你那时候但凡考虑一下工作实习的事情也不会像现在这个样子。


我像她们那么大的时候,在想什么呢?


这个学校我不满意,我还是想要金光闪闪的学历。这个专业我不喜欢,我想给我爱豆写剧本。


因为喜欢做出的选择,也要为“喜欢”承担后果。


在自我介绍的同时,如果想要竞选组长和副组长的同学要写上竞选理由。我想了想服务精神蛮重要的,于是强调一下我愿意为大家服务,当然我还是把年龄大放在第一位,就好像没有什么话要说拿年龄来凑数,真的是有点“无耻”啊。


当上组长的女孩子在未竞选前就表现出某种“强势”,顺利成章,她当上组长,而我们群的基本运营结构也确定了。




破冰:

先把自己搞得很紧张


周六的时候,有两个事情,一个是想出组名和口号,还有一个就是破冰游戏。


破冰游戏是故事接龙,每个人一句话,一个小组共同完成一个故事,然后选出最佳梗王。故事开头给了20个,组长们从里面选出1个,我和组长两人讨论了一下,选了“这是面前这个人第100次向我表白”作为故事接龙的开头,所以接下来还要定发言顺序。


新官上任的三把火,是先把自己搞得很紧张的“火”。


为了抽签顺利进行,我躺在床上抱着手机,用了好几个抽签小程序进行试验。


群里有20个孩子,参加故事接龙的是15个左右。我抽到的顺序是8,不上不下的中间。1号小姑娘拿到开头就开始神展开,我觉着她可以被评为第二梗王。


她接的是:“真好,我终于知道第100种告白方式了!找男神表白去!”


“我”去了livehouse偶遇男神,没想到真被“我”遇到,组长说男神脸上黑眼圈很严重,暗指了罗志祥一把,我上一位小朋友没接组长这茬,说男神上台表演要给“我”唱歌,我接的是:“我连忙摆手表示不需要,我有100种告白方式,请把舞台让给我。”


我们的梗王将这个故事推向高潮:“他说,我说的不是你,然后走向了我身后的男同学。”


当时我看到这句话出现在聊天界面,忍不住拍手叫好,因为这个神转折故事走向了另外一面。


故事接龙以后,大家在群里复盘,夸一夸你写的很好,然后看一看,我们结局很甜。破冰游戏的存在就是为了让大家变得熟悉。我觉着这个游戏还是挺好的,毕竟达成了破冰的效果。


在这放一下,我们故事接龙的故事吧。





通宵达旦做视频:

生活终于对我这只小绵羊下手了


我真的是一个很不擅长起名的人。我的论文题目被我导师骂了三次,隔壁院老师看见我的章节小标题就开始叹气。


所以破冰游戏结束以后,开始讨论组名和口号的时候,我就默默在其中当个混子,看着各种五花八门的名字和口号,还要担心场面会“冷”下来。


其实小组群的管理相当于社区运营,在后面几天我和组长每天都担心发出的消息大家看到了吗,我们提出的问题和想法大家有没有更好的见解。每次我和组长在晚上复盘今天工作的时候,都觉得大家为什么不说话好难过。


在我说了无数棒,这个组名很好,那个组名很可爱,群里气氛逐渐冷清,而我们还没有找到好的名字。组长噼里啪啦给我私信,我想起那句话:生活终于对我这只小绵羊下手了。


我在“我的优势”里写我是拥有四副塔罗牌的剁手狂人,我想或许这个标签可以帮到我。结果最不擅长起名的我用塔罗牌命名了小组的组名,真是感谢我的塔罗牌。


当晚收到通知第二天要在大群进行自我介绍。运营官说隔壁组准备了视频海报等等,我和组长两个人开始面面相觑,因为我们什么都没有准备。


之前闲聊的时候,我有注意到一个孩子擅长美工,当时就想以备不时之需,于是加了人家的微信。结果当晚小姑娘就退出群聊,我不得已又去翻了一遍成员们的自我介绍。


简历上的一些内容是被过度修饰的。在我问了一圈,认清这个现实,许多孩子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办法剪出我们想要的视频。没办法,小组海报和视频的事情都落到我和组长的头上。在空闲中刷B站我看到快闪形式的视频觉得是个不错的点子,恰好有组员告诉我网上有PPT模板导出来可以做成视频。


于是晚上十点半,我开始新的工作。


当时的我还并不知道下半夜我将会经历什么,但是现在的我要形容的话,可以套用《陈情令》的经典台词:“你要想好此一去便是真正的离经叛道。”


——此一做便是真正的sleep no more。


组长是个大三的小女孩,相比更看重内容的我,她可能更会倾向形式上的漂亮。所以视频的主题选择了紫罗兰色的模板。我将组织好的文案输到模板里,这个过程就用了一个半小时,过了一遍卡点和表现,再细微调整就已经十二点多了。我看没有什么问题就点击了保存,然而我的bug就在这,这个PPT模板我没有从压缩包中解压出来,在我点击保存以后,解压包中没有更新,所以我两个多小时的工作全没了。


新的一天凌晨,我抱着头坐在书桌前发出哀嚎。


12:37,我盯着只有一半的PPT,陷入我是睡觉还是不睡觉继续做的天人交战中。明天下午才会用,但是我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不甘心。


一边安慰自己明天早上起来早点做,一边手却不停,按照之前的记忆继续将未保存上的做下去。这次我长了记性,把PPT从压缩包中解压出来。


12:50,我想我还没洗刷不如洗刷睡觉去了吧,明天早上早点起来做,反正文字资料都有了,就是需要调格式打上去就好。


1:00,我洗漱完躺倒在床上,1:30才入睡。


早上7:00,我爬起来回了一条消息,吃了两口饭就跑去电脑前继续昨晚的工作。昨天做了两个多小时的PPT,早上一个小时就做出来。


发给组长后,组长很快给了回复,根据她的要求我又做了修改。当我耐着性子做完修改以后,BGM又出现了重叠。因为困,再加上疲惫,我已经开始心烦意乱,然而可能有些时候事情就是这样,越是想结束,它越会从各个方面给你找麻烦。BGM也处理好了以后,导出的视频发到微信上出现延迟和花屏。


那一瞬间我感觉我的火终于压不住了,我疯狂揉头发,想着要不然罢工算了,但是手不听脑子的指挥已经开始去找解决办法。我又去翻了组员们的自我介绍,看看有没有在处理视频这方面有经验的,请教一下。组长说,她也去问问朋友为什么压缩视频会出现掉帧的情况。


此次疫情让我有一个最大的改变,在过去我有时候不知道该怎样和对方沟通,就会怯于和对方沟通交流,比如我导师就是一个例子。但是因为这次疫情,收到很多拒绝邮件以后,我觉着只要能达成目标就不要害怕去问任何你不懂的问题,都要试图和对方沟通。


在等待答复的时候,我突然灵机一动,想起QQ传送。自从上大学以后基本上很少使用的QQ解决了花屏的问题。


再次确认一遍视频没有问题后,我感觉我脑子紧绷的线终于断掉了。




拆解任务:

想的是这样,做起来又是另外一回事


我们的自我介绍在大群里获得好评,助理运营官在群里疯狂表扬我们。我反复品赏着自己做出的视频,心里是开心的。


我总是这样,每次做事情的时候,低气压,心情不好,四处抱怨,但是每次做完以后看着自己的成果受到表扬或者认可又总是忍不住沾沾自喜。


我想,既然这样,为什么做事情的时候不开心一点呢,带着愉悦的心情做事情,总比又抱怨又生气要强很多。但是人总是这样,想的是这样,做起来又是另外一回事,可能下次我做事情,依然会各种负面情绪爆棚。


第一个任务是品牌助理的实习任务。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六一儿童节的活动进行分析。包括这个活动是什么,亮点在哪里,做了哪些推广等。


我们都是第一次做任务,所以出现很多问题是必然的。比如任务发布以后,我和组长需要拆解任务,帮助成员明确任务流程和目标。我们俩最开始都想的有些简单,任务视频讲得挺清楚,应该没有什么问题,而且前一天晚上在群里问有人对这个任务有没有疑问,也没有人回答,我们想大家应该都明白了。结果在大群进行完自我介绍以后,在小群里闲聊,发现各种问题出来了。


首先是针对六一儿童节活动方案,这个point是找到之前其他人做出来的方案进行拆解,而不是自己写一个。好几个小姑娘上来就自己写一个策划案出来。


其次,明确是找到已有案例进行拆解以后,又问上哪里去找案例。我立刻将组长群分享的链接内容发到群里,以供大家参考。


最后,在关于任务没有问题以后,组长又再次强调提交任务时间,尽管反复强调,但是最后还是有人压了线。


我们是以组为单位,用共享文档提交任务,所以每天我们都会在一个共享文档下进行工作。这意味着在你编辑的同时还可以看到其他人的作业。我进入到文档的时候,随便扫了几眼发现有人的选题和我撞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尽量不去看她们写的,以防干扰思路。


写到最后,我还是没有忍住去看了其他人写的案例拆解。


学习有很多形式,通过看他人对同一问题的思考,也是对自我进行反思。


不过人的懒惰也是天生的,第一天的任务其他小组疑似出现抄袭的情况,助理运营官让组长们提醒组员不要做这样的事情。


其实我那天心情很低落,因为心情不好就想着做点让自己开心的事情,我随手摸了塔罗牌,摸出了宝剑侍卫和星币三。


宝剑侍卫上的女孩子手握宝剑一脸自信的笑容,而星币三则像是团体体操,三人合作也洋溢着热气和希望。


我那一瞬间被治愈了。




内容任务:

自嗨和输出之间那条需要迈过去的鸿沟


公司为了让我们对他们的工作内容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在五天的时间里设置不同部门的任务。第二天是我最喜欢,也是我最想做的,内容部门任务。


我打开任务发布的视频,发现恰好是我之前听课讲过的内容:需要为旗下的公众号提供三个原创选题,并且撰写选题理由和选题意义,同时也要围绕选题,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来撰写大纲,最后要为其中一个选题起5个题目,通过测试,选择一个最佳。


我提供的选题是围绕《青春有你2》这个节目,第一个是女生选秀,以此希望引发女生们的共鸣,不要被刻板印象束缚,自由地做自己。第二个是虞书欣的人物稿,虞书欣应该是今年上半年最红的女孩子了,在这天任务当中我也看到好几个孩子都从她身上挖选题。第三个我明显才思有点枯竭。虽然我最后写了一个实力vs情商哪个更重要,但是现在看来总感觉想要获得更多年轻人的共鸣有些勉强。


我选了第二个选题拟了5个题目发给了十多个人进行投票,最后选择了《和Lisa一桌吃饭,她做到了》。


五天当中,这是我的任务文档中字数最多的一天,我喜欢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观点。创作自由是相对的,而且一旦有目的地进行写作就肯定要考虑许多方面的因素,我意识到自嗨和输出之间那条需要迈过去的鸿沟。


第三天要为APP提供三条金句,问答类栏目提供三个话题,还要为APP开发一个新的功能。


前一天我看到任务以后,就把我喜欢的小说还有在各个本子上摘抄的句子都翻出来摞到电脑旁边,我以为在这么多资料的情况下,我会很快完成任务,但是我发现还是花了一段时间。


一是对于句子我真的很难以割舍,看到这个觉着很好想要放上去,看到那条觉着也不错也想要放,二是感觉还是要符合APP调性,不能太犀利,也不能太寡淡。总之在反复纠结中,我最后放上了下面这三条:


第一条摘自伊坂幸太郎的《重力小丑》:“事关良心,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就不起作用了。”


第二条摘自岛田庄司的《占星术杀人魔法》:“难道你觉得没有缺点但也没有感情的电脑就会让我感动吗?福尔摩斯让我感动的地方,正是他拥有和常人一样的缺点,所以我很喜欢他。”


第三条摘自汤显祖的《牡丹亭》:“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


我想为APP开发的功能被其他组员抢先一步写上了,于是我为了新功能的开发憋了半天。我想着日签每天都需要配图,那为插画家提供一个栏目好了,虽然这个功能可能和调性不太合适,但是我的想法只能到这里了。


那天有一个巧合,当时在我的金句备选里有一段《红鳉鱼》当中的台词,而那天我打开APP的时候恰好发现那段台词出现在首页。


那一瞬间,我体会到因为文字产生的共鸣。


有被感动到。


第四天要为公司旗下的微博账号或者有深度合作的微博账号撰写四条文案,并且附上发布时间和发布理由。


对我来说这个任务是完成最快的,因为日签是每日必备,想要分享的一些句子和视频,在第三天任务已经有所积累。我为了让内容看上去也不同,一条是文字形式,一条是图片形式。关于话题,正好进入夏天,夏天这个季节本身就会给人带来很多遐想。


大概不到一个小时我就确定了微博发布内容和每条发布时间。


关于微博上的日签,确实,相比长篇大论大家可能更容易被一条振聋发聩的句子所触动,但是我又想,我们的思考是体系的构建,就像建筑从地基往上盖,这样碎片化的传递,究竟能传达多深刻。




活动策划:

想法和点子就像是趵突泉的泉水

突突往外冒


在第一天任务发布的时候也发布了最后一天的任务,我们要利用这五天的时间,做出一个品牌营销的策划案和一个用户运营增长的策划案。组长带领几个女孩子去做品牌营销,而我则做了用户运营增长。


因为我之前投的一些岗位都和运营有关,但是通过率太低了,可能我的专业技能不太够,于是开始陆续上网课。做用户运营增长方案对我来说正合我意。


做用户运营增长方案首先要确定哪个平台的用户,是公众号还是微博还是APP。我们组里分成两派,一派是公众号,一派是APP,经过双方辩论我们决定做公众号。经过我们一番讨论,发现一个bug,我们没有公众号后台的数据,如果没有数据我们就没办法设定目标,然后设计方案。


我先和助理运营官沟通能否给我们提供相关数据,助理运营官说这是公司内部的资料没有办法提供,她建议我们做微博。


我们最后决定做微博的用户增长,主题是五四文学家101活动,这个活动我参考了支付宝锦鲤活动,还有“得到”联合马伯庸做的仗义证那个活动,通过抽奖、微博话题互动等来完成用户增长。


因为我们开始做活动方案距离5月4日已经不到一周了,而且我们这个活动时间为一周,所以这就意味着当公司看到我们这个方案就时间不够了。虽然我知道我们的方案可能不会被采用,但是我当时心里卯着一股劲儿,我想让他们看到一个心生后悔的方案。


从玩法到抽奖,以及每条微博的发布我和组员们一个细节一个细节地校正,我们有个孩子专门负责写流程,这样可以随时看到整个活动的情况。我那几天脑子里每天都是这个策划案,想到一个想法就抱着手机开始给相关负责的孩子发消息,然后还要随时接收她们写的策划案对其进行修改。


我自己很喜欢写活动策划案,虽然有点着急,有些时候自己都没记清每条微博每个抽奖时间和时间规则就给队员们回复消息,但是我只要想这件事,我的想法和点子就像是趵突泉的泉水突突往外冒。





颁发实习证明:

到这里就结束吧


我将每个人的实习证明发给组长,由组长再发给组员,这就意味着我们线上的实习结束了。


一周线上实习活动在我看来其实也是一种品牌营销的方式,这一期2000多个人在这一周的时间里为了完成任务都对这个平台有了解。当然其实也是一种变相的APP、公众号以及微博用户增长活动,因为每个实习生都需要去关注他们旗下的产品,这就完成了用户引流,从用户引流又可以继续完成用户留存最后达到用户转化。我真的很佩服想出这个活动的人,因为他们可能在人力上需要很大精力,但是在财力上,每个实习生是没有工资的。


对我来说还有一件纠结的事情,早在几天前助理运营官就暗示组长们有申请成为助理运营官的机会,我一直纠结要不要继续做下去。


如果我申请助理运营官,那么我就会成为我小组的助理运营官那样,她是破冰活动的策划者,也是小组管理者,这一期她要管理200个人,下一期她要管理400个人,她每天都是我很忙我很忙的状态,我想我自己是否能做到她这种程度,即使做到她这样,是否能拥有想要的offer。


虽然我坚信只要坚持和努力就会有自己想要的结果,可是我心底还是有个声音:到这里就结束吧。


过去想着只要往前冲就可以了,但是我现在觉着比起一股脑门为了所谓offer而努力,不如暂时停下来盘点一下自身,因为这一周的工作看似很简单,但是背后折射出每个点都需要我反思。比如我是否对新媒体这个行业有大致的了解,我是否真的可以或者说有这个能力从事这个行业。


其实从第二天的任务开始,我就意识到自己存在的某些欠缺。比如我的思考是碎片化的,不是很呈体系,所以在写文章立意时候可能不是很深刻;我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会很有热情,但是这一定程度上也造成我的局限,新媒体需要一直关注热点,我真的可以一直活跃在热点的一线吗?还有我的学习和积累是远远不够的,这没有办法让我能够持续性输出。在线上实习这几天,尤其是头脑风暴过后,我都感觉自己被掏空,在线下自己的时间里,我都想自己一个人静静。


恰好在我写这段文字的时候,第四期优秀策划案出来了,我看着优秀策划案又意识到我和他人之间的差距,这让我很不甘心。


我想,起跑姿势是蹲下,这样在起跑时候会产生瞬间的爆发力。


我如果为了offer去着急地不顾一切往前冲,那么又陷入到另一个困境中。我想暂时先进入充电期,想清楚去做总比糊里糊涂只盯着一个点去做可能会走得更快。





本文来自每日书。在每日书,记录你的生活和脚步。6月每日书常规班、不咕班、共写班、彩虹班已开始报名,点击下方“三明治写作学院”小程序参加。或点击了解:每日书是怎样一个世界。







入职百万粉丝的时尚新媒体,半个月后我离职了




近期三明治写作课程



用文字放一场烟花,一起度过五彩缤纷的初夏吧!
6中!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