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请回答2021,和14档播客的新年对话⎪若有所播新春特辑

若冰 三明治 2021-03-16




文 | 若冰


大家好,我是三明治播客专栏“若有所播”的负责人,若冰,也是《北海怪兽》的主播,肉饼。


要说起与播客的缘分,我听播客算晚,是从2019年上半年,闺蜜给我推荐的一期《翻转电台》开始。那时,我刚刚从本科毕业踏入研究生,却才在播客中经历了人生中第一次“自我启蒙”。在播客中,我渐渐发现了一个远比自己曾关注的狭小天地远远更广阔的世界,也意识到,这个世界上不仅存在着各种各样有趣的人和生活方式,而且是自己力所能及可以去触达,甚至创造的。


听播客的时候大多是在走路,或者骑单车。有时候走着走着便忘记了自己还带着耳机,只听见一个两个人嗡嗡嗡的谈话。记得一次在上海,步行去三明治办公室,一边走一边听《维生素E》的一期闲谈,两个京片子开着各种黄腔聊“物化”这个概念,把我乐得像个在路上犯傻的疯子,阳光从榕树层层叠叠的叶子中间泻下来,笑着笑着我突然就寂寞起来——走在上海最安静的街区,我是这样想念北京。


2020年发生了我们都在感同身受的各种各样全新的冲击,疫情、后浪、乐队的夏天、乘风破浪、MeToo、打工人、内卷,在播客里,我听到对于每一个社会事件的不同面向的、真诚的表达,也感受到来自咖啡、面包、猫和好天气的爱与生活之美。


从听众转变为主播,是一个偶然,但也是我酝酿已久的计划。2020年国庆节前夕,北海怪兽第一期上线了,而真正开始做播客以后,我才感受到主播的兵荒马乱——选题、嘉宾、录制、剪辑、上传……还好播客不算太难,不会像python那样让我无数次从入门到放弃。随着北海怪兽做了20期,我们也有了更多新尝试,比如单口,比如去上海愚园路上录制声音。


不得不说,在2020年,播客圈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伴随小宇宙的出现与活跃的,是越来越多播客创作者与越来越多元化的播客内容。作为一个热爱与人聊天的初出茅庐的记者,我也开设了三明治称为“若有所播”的专栏,开始一系列播客创作者的深度报道,并且,也开始切入中文播客内容与形式本身,写一些有趣的研究短文。


播客的小宇宙实在是太有趣了。有时候在路上走着听着,或者一个人在房间里写着写着,就会想着,要是有更多人听到这段话,或者发现这个有趣的点子,该有多好!


作为一名主播和播客观察者,我还是希望用声音为2020年的播客创作者们做一个注脚。于是,在2021年的头一个月,我邀请了14家播客请他们来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现在看去年春节,心态和状态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2、每年春节都会做的一件对你来说有意义的事情?

3、分享一个2020年的瞬间,让你觉得“幸好做了这档播客”;

4、分享2021年想做的一个选题。


今年春节,很多人已经回家,很多人没有回家,独自漂泊在外过年。我也不回家了,不过还好,有播客陪着我。如果窗外的鞭炮声誉锣鼓声太过刺耳,不如听听这些播客创作者的声音吧。希望在新春之际,我们用彼此的声音给一切对播客感兴趣的人带去一些力量。


祝大家春节快乐。






若有所播新春特别节目



2021



若有所播新春特别节目




提问01:现在看去年春节,心态和状态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不合时宜》孟常:现在看去年春节,我觉得恍如隔世,好像2020年过得特别慢,又什么都没有发生过。心态从去年的不知所措或压抑,到今年多了一些笃定,更去珍惜那些在以前会觉得理所应当的事情。这是疫情教给所有人的一堂课:珍惜眼前,珍惜那些你真正热爱和重视的事情和人。


《Casticle》糊糊:去年春节,我爸在家那边的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工作,有将近20天在医院24小时值班,没有办法回家。当时情势非常紧急,我和妈妈每天在家无法安定地吃饭或者休息,真的非常担心他。妈妈也是一个医生,专业领域也与肺相关,非典时期亲身经历了在医院隔离、在一线救治患者的紧张时期。


去年整个春节,我家都没有什么团聚的时刻,但今年过年,疫情有了很大缓和,我爸终于不用在医院24小时值班,一家人可以在一起吃团圆饭,我特别开心可以回家跟爸妈一起过年。


《路人抓马》川:去年春节我刚旅行回来,回国后直接开始隔离。当时情绪非常跌宕,一切都很不真实:从旅行的兴奋直接跌入到从未经历过的巨大疫情中,感觉用一落千丈去形容也不为过。后续在家隔离,整个人在持续焦虑以及自我安慰当中起起伏伏。经历了去年的风雨,今年大家的抗压能力和情绪都平稳了很多。最近疫情又有反复,但我个人淡定了很多。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因为已经习惯了,这种“习惯”还挺丧的,但是也因此有了应对突变的能力。


《路人抓马》悠悠:我的心态和川相反。去年春节爆发疫情的时候我很紧张,但那时我很积极,觉得疫情一定会过去,甚至很快会过去。今年疫情仿佛进入了新的循环,我变得有点无奈,比去年要更丧一点——旅行、去较远的城市看朋友都不可能了。但是2020年因为疫情做了播客,有事情可以忙,感觉上会好很多。


《从球说起》阿冷来:去年春节我在家无所事事,每天看新闻很揪心却又无能为力。浑浑噩噩过了半年混乱、迷惑又委屈的日子后,我开始听播客,直到听到《随机波动》邀请林品老师做嘉宾的那期节目《不敢相信有人能从足球聊到<简·爱>》,产生了“我也可以做这样的节目”的冲动,于是《从球说起》就诞生了。我们从女性和球迷两种身份出发去探讨足球中除了比赛之外的所有话题。


我最大的变化也来自播客,因为找到了一件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做,并且可以创造内容的事情,为此感到很充实。看到有人说我们的节目让他们对足球产生了新的认知,也让他们每天都可以再多爱足球一点,我觉得很开心,为自己可以影响到别人、创造了一点点价值而感到欣慰和自豪。


《双重意识》鲜璐:从去年到现在我都是一个人住,所有时间都和自己待在一起,这让我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我竟然和我自己活了这么久。有一段时间,我沉迷各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饭、烘焙,但后来就有点懈怠了。


我对于陪伴或者说“怎么样才算是在一起”有了新的理解。虽然现在没有办法在物理空间上在一起,但是视频聊天也是一种方式。前段时间妈妈过生日,我给她现场直播做蛋糕,从做蛋糕,到裱花、吃蛋糕,整个过程都是一个人完成的。全程给她直播有一种陪伴的感觉,虽然效果没有当面那么好,但是我很满足。


《新气集》李梓新:去年春节,我在云南大理,那时疫情刚刚爆发。大年三十晚上,我们在喜林苑放烟花,拿着烟花边放边照明,很多店铺都关门了,街道很黑,那时有点担心。在那里,我遇到一个NGO组织Peace Corps的负责人,一个美国人。我们留了微信,后来他告诉我,回成都没多久,美国就开始撤侨,把他们运回国,几个月之后,美国疫情变得特别严重。


从2020年春节开始,我们的命运都在不断的流转与改变。疫情是一个持久战,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全球,人类共同面临着巨大的不确定性。如果你看历史书,就可以看到伦敦也曾经受过黑死病、鼠疫、霍乱等等瘟疫的肆虐,甚至曾有一半人口死去,但这个城市永远在那里。我对世界、对人类的文明有信心。今天,我们真正经历了历史,知道历史有多么惨痛,也知道生活的不容易。我们生活在哪里,就要做好哪里的事情。


《UX Coffee》Riceman:去年春节我在硅谷上班,公司的气氛和平时感觉差不多。但那几天我很难集中精神工作,每天起床第一件事情就是刷丁香园的疫情数据,中午会故意不和同事一起吃饭,想看国内的新闻报道。当时在公司一个人吃饭的时候有一种很抽离的感觉:看着手机里的疫情新闻,心情有很大的波动起伏,但抬头再去看周围正在吃饭的外国同事们,跟平时没有什么不一样,似乎什么也没发生。这种非常抽离、割裂的感觉,我印象很深。


后来我们采访了三个互联网人,他们用不同的方式参与到了抗击疫情的过程当中。那期节目结尾用了非典时期的群星合唱《手牵手》,把音乐拖进剪辑软件播放的那一刻,我一下子就哭了。那是在我做播客的4年多里,第一次在剪辑的时候哭。我哭着导出音频文件,上传到各个平台,第77期《踹车轮:疫情下的互联网人》,也是我们从提出选题到发布节目整个过程用时最短的一期节目。



这期节目播出以后,很多听众都给我们留言反馈,说他们被节目鼓舞和激励。这让我意识到,作为一个自媒体人,我们所拥有的力量可能比想象中更大。就像我在那期节目里引用的“踹车轮”的比喻:社会就像一个很沉的大车轮,你踹一脚,它纹丝不动,但从微观的角度看,你踹的这一脚可能让大车轮移动了几纳米,只是肉眼看不到。如果每个人都能去踹一脚,车轮可能就能以微米甚至毫米的速度向前进。




提问02:每年春节都会做的一件对你来说有意义的事情


《不可理论》宝婷:最近几年的春节,我都是跟大家庭三代人一起吃团圆饭、看春晚,和每一个普通家庭一样。大年三十晚上九十点钟左右,我和爸妈会从这个大家庭离开,回到三个人的小家庭。在开车回家不到20分钟的时间里,北京的马路会特别空旷,我非常享受这一段宁静的时间。


所谓“仪式感”恰恰是一段跟其他时间不一样的时间,对于我来说,春节的不一样是它的冷清、安静,是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我会很煞有介事地把手帐准备成新的,把不好的心绪丢到上一年。春节还是一个有意义的deadline,让我把所有没赶完的赶紧赶完,没丢掉的赶紧丢掉,迎接新的一年。


《路人抓马》悠悠:我想分享一个别人对我做的事情。从小到大,舅舅每年都会给我固定数额的红包,且时间都是年夜饭接近结尾的时候。即使在我已经上班领工资之后,他还是会在那个时间点默默掏出一个红包。在他眼里,我可能一直是那个可以拿压岁钱的小孩。


这件事情在去年有了一个微妙的转折。去年他到国外居住了,因为疫情的原因春节没有回来,但是他还是通过微信给我发红包,没有“转账”,而是坚持用“红包”。微信红包每次不能超过200元,他就给我发几个,确保总数额是他十几年如一日的数额。物价在涨,红包不涨,这就是它很可爱的地方。


《撕票俱乐部》唐小友:我基本都在上海过年,最有年味的就是大年初一陪着爸妈去寺里上香,祈求一年的安康。去年因为疫情,寺庙一直没有开门,我感觉好像没有一个仪式来承接上一年和迎接即将到来的新年,所以在疫情缓解后,我们在年中去完成了这个仪式。


《撕票俱乐部》Lucia:从小家里就有一个习惯:春节买一个旺旺大礼包。大年三十晚上拆封一个旺旺大礼包,仿佛新年就会有更多好运气。这件事我一直做到现在。很妙的是,今年我们公司一个项目的感谢礼就是一个半身高的旺旺大礼包,让我觉得好运也会延续,今年还会是好运的一年。



《北海怪兽》花生酱:每年除夕晚上,在全家吃完团圆饭以后回到家里,我打开我的电脑,开始看非常催泪的电影,越悲惨越好,最好能哭得稀里哗啦,有一年看的是《悲惨世界》。在这种合家欢乐的时候,我反而希望自己多哭一哭,把旧年的眼泪哭掉,以这样的状态进入新年。就像除夕会想洗个头洗个澡,干干净净、清清爽爽地进入新的一年。




提问03:分享一个2020年的瞬间,让你觉得“幸好做了这档播客”


《不合时宜》孟常:2020年底,《不合时宜》在北京做了一场线下一周年的活动,来了100多个听众。在现场有位听众拿出了他手写的笔记,他每次听我们播客的时候,都会用手写的方式记笔记。当他现场翻给我看那些手写笔记的时候,我差一点没忍住眼泪。还有一个瞬间,一周年的时候我们征集了听众来信。那时我正在踢球,在球场边听了那期节目,没有忍住眼泪。当时觉得这档播客是主播和听众的互相陪伴和承诺,让我在不确定的世界中变得更加笃定和踏实。


《Casticle》糊糊:在发布了《生死之间的抉择》那期节目之后的半个月,我收到了一个在卢旺达的听众的邮件。这是一件特别荣幸和感动的事情,因为我并不奢望我能有很广的听众,也不太期待有人愿意花时间写很长的邮件。那集节目里我提到了“在一些危机和公共事件当中医院资源如何分配”,给我写信的这位听众恰好就是相关行业从业者,在卢旺达做医疗资源分配。他的反馈让我觉得,原来我做的这一点小小的内容可以让他有所共鸣,一想到居然还有听众在卢旺达支持我,我就有十足动力继续把这个节目做好。




《城记》王越洲: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2020年我的播客节目,我觉得是“连接”。我做播客最大的源动力来自于好奇心,比如去年上海关停市中心最后一家花鸟市场,在看到这个新闻之后,我就去做了一个小研究。研究中,我发现了一位朋友老顾,他玩花鸟鱼虫,也写相关的专栏文章,给大家普及这类知识。我就约他做了一期节目,名字就叫《上海花鸟市场往事》。去年一年,播客让我认识了很多像老顾这样的宝藏,打开了未知世界的大门。



图源《城记》,蓝衣服的是主播王越洲,黄衣服的是嘉宾老顾





《双重意识》鲜璐:“远程在一起”是我们三个人做播客的初衷。我们有相似的兴趣,想要把我们的兴趣延伸到更多话题讨论上去,播客可以理解为,把这些讨论用一种稍微正式的方式记录下来。2020年让我觉得幸好做了这档播客的瞬间,就是我们一次又一次微信视频聊天讨论。最开始在微博上看到我关注的博主竟然提到了我们的播客,我非常兴奋,那段时间,我们聊天的高频词就是“天哪”和“飘了飘了”。


《限时肤浅》Iris:我们一直希望播客能够“让我们知道我们所知道的,知道我们不知道的,不知道我们知道的,不知道我们不知道的”。通过播客,我们更了解自己,从而变得更加坚定,变成我们更想成为的人。这种感觉就像是脑袋上有一个金色的星星冒出来说:啊,幸好做了这档播客。


《限时肤浅》别笑:我会觉得认识了更多面的Iris,越来越知道她的想法、思考、逻辑,这让我感到很安心,觉得友情在更好地成长和滋润。面对听众正面的反馈和有建设性的批评,我也接受了我们的局限,不会焦虑或是浮躁。这对我们是一种正面增益,得一寸有一寸的欣喜。


《艺术叨叨》兰奕:2020年有太多的瞬间让我觉得幸好做了这档播客。比如很多听众因为《艺术叨叨》第一次走进美术馆认真看一个展览,或者听了我们的节目写了一篇重要的文章,申请了一份实习,或者只是让他们更开心了一点,有了一些陪伴,我觉得这些非常有意义。


《三明治》备备:在和同事们一起做《三明治电台》近一年的时间里,我们的大部分嘉宾都来自三明治的写作社群,每日书和短故事,我们也因此有机会能和这些作者更深入地对话。比如,我认识了一个养小众宠物的年轻人、一个家里有1万本书的咖啡店老板,还有每年冬天都要迁徙到南方的加拿大雪鸟一族。



我前几天发了一条微博说,录播客彻底治好了我的电话恐惧症。在社交媒体时代,我们更多时候是在一个ID或者一段文字的背后,而我现在会更享受直接和他人交谈。




提问04:分享2021年想做的一个选题


《不合时宜》孟常:2021年,我希望能多做一些边缘人群的议题,把大家长期关心之外的议题带入公众的视野中。


《路人抓马》川:我希望的选题是“时隔一年多重新踏上旅途的感觉”。希望不要隔太久,一年多就好了。我上一趟旅行是2020年1月24号回来的,到现在差不多是一年。希望这一年过去,我可以开启下一趟旅程。


图源《路人抓马》


《撕票俱乐部》唐小友:因为疫情,今年无法看到原先非常感兴趣的一些海外艺术创作者们的作品。2021年,我最想做的是和海外艺术家的交流和探讨,看在社会大背景下他们的思考、生活状态以及创作冲动。越是处于隔离状态,就越希望能够通过线上进行思想上的交流。


《撕票俱乐部》Lucia:2021年想要做以音乐为主题的节目。《撕票俱乐部》是一个更注重线下演出和活动的播客,但是我个人对音乐一直有话想说,很想多分享一些我喜欢的音乐和对音乐的想法,找到一些声音方面的共鸣。


《撕票俱乐部》大卫:因为我父母也很喜欢进剧场,我们经常会在不同时间去看同一部剧,所以我一直想找到一部合适的作品去做一期亲子谈话。


《艺术叨叨》兰奕:2021年我想做关于艺术的读书会。我们已经从个人角度分享了很多看展览的经历,如果想更进一步,还要补充很多理论知识,包括艺术理论、哲学、社会学,才能够从不同的视角去感受艺术,带着听众一起进步。


《北海怪兽》花生酱:前阵子录了一期愚园路的播客,在这个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过去我会比较聚焦于个人生活,新的一年希望能够做一些更开阔的选题,比如社区改造或者类似的公共事务,想要更加进入现代生活。这一点也是受到了“若有所播”栏目对《不合时宜》孟常的采访的影响,他说,如果我们不能退出现代生活,就多参与公共事务,多融入现代生活。我也希望之后在播客里践行这句话。


2020Podfest签到板,图源花生酱


《新气集》李梓新:常听《新气集》的朋友应该知道我对选题没什么规划。播客是一个很个人化的东西。现在整个社会的内容制作,包括小宇宙的推荐机制等,还是面向年轻人为主,甚至听众也是年轻人为主,这一点无可厚非。


不过既然是自己的播客,我还是比较想按照自己的节奏和方式去做,所以就不会太考虑年轻听众的喜好,毕竟我们中年人不能压缩自己的话语空间,也要有一个敝帚自珍的小小角落。我还是会继续找一些年龄相仿的,或ta在做的事情本身没有那么大众的嘉宾来对谈。最后,我想给大家打一下气:生活总会变得更好的,大家都要有信心,我们只要做好手中的事情就可以了。



🎧  🎧  🎧


前往小宇宙app

收听本期播客




🎧


你会在节目中听到这些主播的声音:


05:16 不合时宜-孟常 in北京

08:08 不可理论-宝婷 in北京

13:07 Casticle-糊糊 in北京

19:12 UX Coffee-Riceman in硅谷

23:27 限时肤浅-Iris、别笑 in 北京

28:07 城记播客-王越洲 in上海

33:11 从球说起-阿冷来 in杭州

35:55 双重意识-兰亚青 in江西上饶;

王若桐 in美国明尼苏达;鲜璐 in美国密歇根

45:23 路人抓马-川&悠悠 in上海

55:48 撕票俱乐部-唐小友、Lucia、大卫 in上海

1:05:23 艺术叨叨-兰奕 in伦敦

1:07:20 北海怪兽-花生酱 in上海

1:11:43 三明治电台-备备 in上海

1:14:48 新气集-李梓新 in上海



🎧


制作团队


节目统筹:若冰

剪辑配乐:备备、Henry

片头原创配乐:李其乐(15岁)



🎧


节目音乐


Find Yourself——Steve Salazar

Hideyuki hashimoto——toki

Home——Sam Reynolds

Salty and Sweet——John Smith

朝——いろのみ

Fanny Power——Various Artists

一段漫长的闪回画面——梁晓雪

There Is a Wind——The Album Leaf

晚安,布丁——鲸鱼马戏团

《新年》——鸟声






 


 2月短故事,2月15日(今天)开班 
 最后报名中,快来写下你的故事吧! 

“春天到了,燕子北归,我的故事在沙沙生长”





把生活变成写作,把写作变成生活
三明治是一个鼓励你把生活写下来的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