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Alexwood:做《别任性》是因为任性|若有所播

麦子 三明治 2023-06-04



文 | 麦子

编辑 | 若冰



又要外出采访了,Alexwood给几个录音设备一条一条地塞上电池,她很迷恋这个准备过程,感觉很爽,像是在给枪上膛,只有保证弹药充足,才能打一场胜仗——录到期待的声音,制作出让自己满意的节目。


Alexwood的节目叫《别任性》,是泛性别平台“别的女孩”旗下的一档播客,上线三年,她是唯一的主播。节目话题从性别、种族、政治聊到死亡、音乐、冥想,嘉宾从明星、网红到主播、素人。《海马星球》的覃里雯、《Steve说》的Steve、《别的电波》的大野洋和大非都曾在这里留下他们的声音。用她的话来说:“只要足够任性,标签和类型就追不上你。”


在播客主播之外,Alexwood还有着多重身份:心理学硕士、性与性别研究博士、策展人、泛性别平台“BIE别的女孩”主理人、酷儿派对 “鸡兔同笼” 的共同策划人。


她的私人微博是@哎伍德,没加V,只有5350个粉丝,除了转发@别的女孩的微博,内容多为猫、美食、派对、花草树木、街道公园,外加偶尔的吐槽。她不过分露出,亦不深入粉丝,通过“别的女孩”表达观点,把一个更私密的自我隐匿于背后,至今还有很多人把她和另一个Alex搞混——微博上的性别博主@Alex绝对是个妞儿,后者是红V,有64万粉丝,她俩也是朋友。


我采访了Alexwood(以下简称Alex),想知道作为性别学者,她是如何从头做一个性别自媒体的,更好奇抛开层层身份,她又是一个怎样的人。





从人群中走到桥上去


Alex出生于1984年,从小也是个“鸡娃”,考不到好名次,回家就会挨打。挨打催生出叛逆,上初中后她开始打回去,和父母的关系僵持不下。少年的她一度对未来不抱任何希望,转机发生在高三,家里决定直接送她去新西兰读书,不参加国内的高考。她离开国内,终于感到久违的自由,按照自己心意选了本科专业,读心理学。

 

本科毕业之后,Alex在戒毒所工作了三年,做心理咨询师。找工作最初只是为了移民,这几乎是留学生的默认选项,况且移民后,学费也仅需要原来的1/6。但这份工作最终让她体会到个人力量的渺小和无力。刚开始,她怀抱着使命感,希望通过解决每一个个体的问题让世界变得更好,而现实却远比愿景残酷。戒毒的结果往往是失败的,一个经过所有工作人员努力“成功戒毒”的人过一段时间常常又回到了戒毒所。“这种故事每天都在发生,除非你无私到完全不抱任何期待,不然肯定会产生挫败感。”


“所以我反复表达自己对社工朋友们的敬意。”实务工作者们面对的是不断重复的失望,需要把握好边界,既要真心想去帮别人,又不能对于帮的结果过于期待。Alex放弃了实践者的身份,选择做观察和研究者,抽离出来,“走到桥上去看下面的人群”,往往能看到更宏观的问题和一般规律。


辞去戒毒所的工作后,她决定继续做研究,攻读心理学硕士。在选具体的研究方向前,Alex给每个选项一一打分、排序,心里却始终挂念着“Gender Studies(性别研究)”,她最终还是选择了性别研究,并一直读到博士毕业。毕业后,为了把学术理论传播到更远的地方,影响更多国人的性别观念,Alex决定离开学术圈,回国做大众传播。





说是主理人,刚开始是一个人


Alex开始为更多人所认识,是因为“别的女孩”这个媒体频道。


2016年,还在读博的Alex开始为前VICE中国供稿。彼时正是VICE这一媒体品牌进入中国的第五年,团队沿袭了一贯“离经叛道”的青年亚文化定位,主要制作与青年亚文化相关的纪录片、视频和品牌内容,在“千禧一代”中有不小的影响力。2017年,Alex毕业回国,正式担任VICE中国“性与性别”内容编辑。2018年,团队关停了现有品牌,策划了一个本土的新品牌,取名为“BIE别的”,意思是“在之前的基础上做些别的”,旗下包含“别的音乐”、“别的艺术”、“别的女孩”、“别看工作室”等垂直频道。


公司给“别的女孩”的定位是女性频道,由Alex担任频道主理人。2018年7月30日,“别的女孩”首次上线,距今不到3年时间,旗下公众号“BIE别的女孩”已输出411篇原创内容,平均每周3篇;旗下播客《别任性》共推出88期节目,总时长超过100小时;官方微博共发布3263条内容,累计14.8万粉丝。


然而,当被问到幕后团队的构成时,Alex颇为平淡地给出了意料之外的答案:“一开始没有团队,主要是我加上一个实习生,直到现在我们也只有三个人,我和两位part-time编辑,她们除此之外也有别的工作。”


“别的女孩”从无到有,Alex和实习生准备了3个月:选题、策划、撰稿,和设计师沟通视觉效果,直到手头的稿件达到足够积累后,频道才正式上线。公众号在一开始就显露出蓬勃野心,以日更节奏、专题形式密集产出内容,在两个月内输出了五个完整专题:#纯纯的爱##身不由己##female gaze##别的性/别##她处#,话题横跨爱情、身体、性别、身份、关系。这是一种初期积累粉丝的策略,但更多源于Alex一直以来的习惯,“我做编辑的时候就喜欢给自己挖坑,习惯把内容做成专栏,让一个东西尽可能系统化。”


在初期爆发式的输出后,公众号恢复到一周三更。这期间,团队换过三拨实习生,如今成员基本固定,赵四负责部分文字编辑,素鸡运营微博账号,这也意味着,在文字把关、运营统筹,以及偶尔的商业和视频工作之外,Alex还需要独自运营播客《别任性》。


不过,Alex却不太记得做“别的女孩”中遇到的困难了。她一直都是一个有想法就去做、不想太多的人。尽最大努力,但不抱太高期待,也就不会患得患失。





用任性的态度做《别任性》


作为80后,Alex是听传统电台长大的,对声音天然怀有好感。留学期间,她做过网络音乐电台,角色类似DJ,介绍音乐人,放他们的歌,2015年左右,Alex接触到播客后成了一名轻度用户。因此,当Alex开始考虑为“别的女孩”频道增添多样化的内容时,播客成了理所当然的选项。


2018年8月24日,《别任性》发布第一期节目,播客名沿用了她早前在VICE上开设的专栏名称。虽名为“别任性”,Alex却做得挺“任性”,一开始就没有特别规划,也没有特意区分播客和文章内容,仅仅凭借直觉,“就是觉得有些东西更适合用音频传播”。


当时,中文播客远不如现在火热,Alex称自己并非预知了热点而提前入局,只是单纯觉得这种形式自己能做。她选择从性别话题聊起,因为熟悉,知道哪些事情有意思或值得聊,周围的朋友也多是圈子里的人。


聊天类节目做了一段时间,Alex又开始给自己“挖坑”,逐渐在播客里加入新栏目:“任性solo”是自己的独角戏,用来回复听众提问;“任性歌单”是古早音乐电台的延伸,每期邀请一位女性或酷儿音乐人推荐歌曲;“对尖儿”、“和郭师傅的海南通话”则是和两位朋友的谈话栏目,前者是和另外那位Alex,主要聊影视作品和听众答疑,目的是“让大家更加分不清楚谁是谁”,后者则是和搬去海南疗养的艺术家朋友郭锦泓的通话,话题不固定。


最近,《别任性》又开设了一档名为“任性公益”的新栏目,也正是这次尝试,让《别任性》中断了维持一整年的周更,变为月更。


新栏目的头三期节目,分别以“跨性别”、“精神健康”、“多元成家”为主题,结合了实地录音、现场采访和后期录制,以呈现多维度的事实和多样化的观点,形式类似叙事类播客与传统单口的结合,Alex称之为“纪录片播客”。


“任性公益”的诞生是因为“任性solo”。正荣公益团队听到《任性solo:人一定要有爱情吗?》那期节目之后,找到Alex,希望能合作公益播客项目。正荣公益成立于2013年,是一个综合公益平台,目前运作着包括社区、性别、乡村、社会企业等在内的多个项目。他们给到Alex极大的自由度,形式和选题完全由她决定,正因如此,Alex爽快答应了。


经历了2020年的中文播客大爆炸,Alex觉得对话类播客已经足够饱和,是时候去尝试全新的节目形式,比如纪录片式的播客,这也与她的创作习惯一脉相承:她擅长用做论文的思维做传播:提出问题、搜集数据、分析材料、给出结论,结合自身观点,力求把东西讲得更深入。


谈到选题,Alex说自己不喜欢追热点,也追不上热点。据她观察,那些媒体人出身的主播对热点的反应敏感且迅速,擅长制作即时性很强的内容,而长期的学术训练让她更感兴趣也更有能力做一些“timeless”的东西,“希望无论什么时候回听,这集节目都能带给你启发或思考。”


她承认用这样的理念做自媒体多少有点任性,好在公司和合作方都对她足够宽容。正荣公益提供了基础成本、外采设备和后期剪辑等帮助,另一个重要支持则来自“BIE别的“——她从来没被要求维持一个怎样的更新频率。播客周更的时候,公司肯定开心,但当她说自己需要慢下来尝试做一些新的东西,公司也理解,他们对于内容生产者的原创性始终保持着尊重。





有音乐,有篝火,就会有人跳舞


2020年初,Alex联合北京同志中心、非男性 DJ 组织 Equaliser 策划了“鸡兔同笼” —— 一个面向女性和女性化人群的酷儿派对,初衷是想让女孩子和酷儿们有一个安全和舒适的空间玩耍。


派对现场,你能看到打扮各异的人尽情释放自己。TA们围聚在一起或独自寻觅一块空地,欢呼、跳舞。在这里,“不同”只会被赞美,被庆祝,而不会被评判或躲避。时间一到,灯光和音乐停下,人们井然有序地散场,没入北京的无垠黑夜里。TA们要在天亮之前回去,回到白天、人群和日常生活中去,不过,这一晚积蓄的能量或许能应对几日之后的鸡毛蒜皮和心力交瘁。


此前,“别的女孩”频道上线两年多,始终没做过线下活动,一是因为忙,二是Alex很抗拒粉丝见面会的等级感。她很不喜欢几个人在上面做分享,粉丝坐在下面听的形式,希望能有一个去中心化的空间,类似客厅,大家并非为了主人而来,而是分散开来,各自产生连接,更平等地交流。“可能我也更习惯于躲在一个东西后面而非被大家关注吧。”Alex说。


这似乎也呼应了她办派对的初衷:有火堆,就会有人聚集,有音乐和舞池,就会有人跳舞。


“BIE别的女孩”也好,“鸡兔同笼”也罢,Alex希望它们都能成为篝火,一座中途的补给站,给疲惫的人们一个安全之地,可以依偎、休息、唱歌、跳舞。这里不是起点,也绝非终点,也许提供了希望和勇气,但人们离开后,远方漫漫长夜,还需要自己前行。



 

三明治对话Alexwood





三明治:你始终在用一个隐身的状态做自媒体,自我露出的部分非常少,你的性别观念是怎么启蒙发展的?


Alex:因为我觉得自己的故事没什么好讲的。从小我妈在我心里就是一个自我牺牲的、隐忍的大青衣,一直教育我要独立,所以独立在我心中就埋下了深深的种子。到了国外,当我开始选硕士研究方向的时候,就有一种很明确的感觉,虽然不知道性别专业学了能干什么,但如果不学,我一定会后悔。我相信,只要我对此有足够的投入,专心去做就一定会做好,不用太担心学这个会饿死。事实证明直觉是对的,硕士第一次学习相关知识,那一刻我觉得“天哪!”有种热血沸腾的感觉。



三明治: 这种“不担心被饿死”的安全感是从小就有的吗?


Alex: 其实不是,这个是在我去戒毒所工作之后才有的。那是我第一份工作,刚开始因为我是一个22岁的亚裔女性,而那些需要戒毒的人往往背景都很厉害、年纪也比我大,我在他们面前总是少了点底气。但是干了一段时间之后,一方面我对于自己的专业能力有了一定的认识,另一方面,我也的确变得更“厉害”了,能够更坚定地表达观点,所以底气其实是慢慢积累起来的。我清楚记得有一天,我对自己说,我已经不用再担心以后能干嘛了,我非常确信自己不会饿死。有了那份底气之后,我的选择就更多了。



三明治: 你是如何找到“任性公益”系列里的受访者的?


Alex:有些话题自己比较了解,比如跨性别,一上来就知道应该去找谁,应该覆盖哪些人群,也有相关资源;有些话题没有那么精通,我会找朋友帮忙介绍,或是邀请我关注很久的、在相关话题上有发言权的人。




三明治: 相关领域的从业者或圈子内的人有很多,你会如何选择?


Alex:前期需要大量调研,在写大纲的时候,就要思考需要什么样的声音,大概的受访者是谁,各自的角色是什么,他们每个人会说的东西是否会有太多重合,尽量让采访数据饱和。这个和我读书时受的训练有关系,硕博期间,我主要用的是质性研究方法,会把语言作为一种数据。当然,在确定最终人选的时候,也要结合手头能获得的资源去做配置。另外,采访中我的角色也是流动的,比如采访学者时,如果TA老生常谈,那我就会主动扮演挑战者的角色,并非全程都是倾听者;还有一名不喜欢坐着干聊的受访者想用戏剧的方式表达想说的话,那我也要参与到这个“剧场”里。



三明治: 有没有想过要做视频的纪录片,可能比音频的信息量更大?


Alex: 当然想过,但是一般视频必须由团体合作,制作成本更高,除非是短视频,而短视频的时长很有限,又会影响到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所以目前播客是我找到的最好的方式。



三明治:你要如何评判你做的东西效能性高不高?


Alex:文章和播客不太一样。如果是播客,我希望在内容和形式上至少要有一项是有创新的,比如信息增量或者形式上有创新。如果是文章,一定要有自己独到的观点,很多公众号只是把一个事件梳理一遍,外加几句无关痛痒的评论,而我在意的是作者是否有自己的观点,且这些观点是经过思考、有坚实支撑、经得起挑战的,至少经得起我的挑战。如果我觉得一篇文章里的思考到位了,那不管这个观念多么有争议性,我都会把它发出来。不过,“别的女孩”的受众的确相对比较理想,会读会思考,我们微博的评论质量都还挺高的。



三明治:把自己抽离出来作为旁观者和研究者的过程中,要怎么确保自己的输出是有机的、不脱离大众的呢?


Alex:这一点我没有平衡得很好,有人喜欢我做的东西,也有很多人觉得它不落地。不过这就要说到我和用户的关系了,我们不是供需关系,而是双向选择。我希望,对于我输出的内容,如果你想听,欢迎你来,如果你不想听,也完全没问题。当然,这并不代表我完全不考虑大家的需求,比如在节目里说到太专业的词汇,我会进行解释,这些基本的连接和沟通肯定要有。


 

三明治:你之前也提到,这些年自己或多或少也被外部环境影响了,像被温水煮青蛙,可能已经改变了而不自知。这当中有没有什么东西是你一定要坚持不动摇的?


Alex:独立性,翻译一下就是“轴”,我就是不想被管。当然这不代表我固执己见,但如果是出于在我看来并不合理的理由而对我的决定或者我做的内容进行干涉,这是绝对不行的。


 

三明治: 你希望自己的墓志铭上写的是什么?


Alex:可能是真善美?这个问题我没想过,而且我觉得在这里留一个问号也挺好,这代表我还在追求什么,还在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想让它一直是一个进行时,这说明我还在继续成长。不过,我的确认为做人最好的状态就是真善美:真诚、善良、有同情心,有力量去实现一些想实现的事情。


 

三明治: 最后,推荐三期“别任性”的节目吧。


Alex: 我可不可以让你推荐呢?比起我自己,我更感兴趣的是你觉得哪三期是值得推荐的。


三明治麦子:首先,推荐“任性公益”系列,我要作弊把这个算作一期。第二,推荐第10期《女人有生气的资格吗?一个2018总结》(Alex表示自己也非常喜欢这一期)。第三,推荐第64期《任性solo:关于“独立坚定的思想”,“为爱入圈”,和粉丝的关系》。





“若有所播”是三明治推出的播客深度研究和访谈的内容专栏。2021年,中国播客行业必将持续涌动浪潮,在生活领域激荡各种话题,我们将用新鲜又内部的视角持续保持关注。


往期“若有所播”播客访谈:




三明治播客厂牌 Soundwich 旗下节目:




本文作者

麦子

三明治播客组成员

喜欢在便利店和菜市场做田野调查


给作者赞赏



 

 6月短故事学院6月16日开班 

 请来和我们一起 

 从0到1写出好故事 




 加入我们,成为看见“人”的写作者

 三明治招聘进行中 





把生活变成写作,把写作变成生活
三明治是一个鼓励你把生活写下来的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