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科学家、移民故事记录者、新晋妈妈的剑桥生活

2015-07-24 魏君 中国三明治

这是我们的一个栏目,

鼓励正在进行“生活创新”的三明治小伙伴

说说自己有趣的事,


欢迎主动联系我们,

用讲故事的方式和大家推介你自己!


联系方式:tellus@china30s.com

或添加三明治小治微信号 [ little30s ]




整理 | 黄显


系统地学习化妆从女博士期间开始

说起科学家这个title,我不认为我是,只能说算是个专一的科学从业者。


小时候我有很多兴趣和梦想,包括自然科学。而我也很幸运,比如小学时,暑假学校会组织兴趣小组去张家界或者庐山之类自然资源丰富的地方进行考察,由专业老师讲解。现在许多大名鼎鼎的地方在80年代中后期还是相当原生态的,有很多动植物可看。


我最早的一次科研考察是小学二年级。那些年幼时看过的山山水水,花花草草,给我的印象很深。我想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孩子自发的兴趣是萌芽,需要有合适的环境来让萌芽成长。我恰好处在这样的环境之中,一路上有合适的阳光水分,做科研这棵种子就是这样萌发。反观现在,我的外甥侄女们在读小学时基本没有这样的机会,他们会很多炫技的东西,但是真正感兴趣的却被看作不务正业。社会大环境如此。


大学很自然地选择了生物,本硕连读学的是用分子生物学的手段来分析植物的形态和生理。从哲学角度说解释就是从生命的基本物质着眼来看一花一世界。分子生物学学起来不是想像的花样缤纷,很苦很枯燥,但一旦理解了,你会对生物体内各种物质肃然起劲!我们用肉眼甚至扫描电镜都看不见这些分子实在太小了,但是他们井然有序兢兢业业,相互精妙配合,从而决定了生物体从出生到自然死亡的整个程序及细节。分子生物学很像武林中的某个通关秘籍,不论人还是蝼蚁,在分子生物学者看来他们遗传物质的本质都是一样。这门工具科学让我很容易的从植物硕士转到了动物博士,从理论科学转到了再生医学,将科研当作了终身职业。


我博士是在英国读的,英国整个大环境并没有对博士另眼相看,不管是褒义还是贬义。这种环境我很喜欢,他们没有特别给某种人戴帽子的习惯。大家都是一样为梦想,为生活的更好而奔波。作为一个女博士,我系统地学习和练习化妆就是从读博期间开始的,和广大妹子们一样的追YOUTUBE上美容达人的更新,同样,那时候我还启蒙了西点烘培技术,自学了摄影,辅修了设计。先生过来之后我们一村一镇几乎走遍了英国西南。时间上要合理统筹,我没有拖延症,所以有很多玩乐时间。工作之后,生活基本上也差不多是同样的步伐。


现在的工作是在一家商业公司里面做R&D, 具体负责的项目是“在诱导干细胞中进行基因编辑”,这个项目通俗的解释一下:某个客户的皮肤细胞或者血液细胞送过来,将它们转化成具有分化多能性的诱导干细胞(诱导干细胞是一类全能型的细胞,能够进一步的分化变成各种终端细胞,比如神经元,胰岛细胞,肝脏细胞等等)。之后对这些细胞的某些致病基因位点进行分析,对其中的某些位点利用分子生物学的手段进行人为突变,将这些致病位点纠正过来,变得和正常人一样。随着再生医学、干细胞技术以及器官工程的发展,经由我们改造过的这些诱导干细胞能被诱导形成功能正常的组织细胞,从而进一步得到健康的功能器官,希望不久的将来我们的细胞能够用在临床治疗上。


科研工作枯燥吗,肯定会有枯燥的时候,好几个星期重复一个实验而无果,这种枯燥又挫败的感觉不光是我们这行,其他的行业也是这样,不是吗?枯燥不枯燥这个问题主要取决于心态,各行各业都有不为他人所知的苦和乐,苦和乐也是辩证的,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至于博士,我觉得就是个称谓,代表你曾经在某一领域内进行过相对深入的研究,并不代表任何成就。我个人对博士的理解是,读博的过程最重要的不是你学术上取得了什么成果,而是在这个过程中你整个思维方式的提高,继而带来方法论的改善。如果没有体会到前后这种思维方式的变化,我认为这不是一个成功的获得博士学位的历程。



魏君和“闪电”


如果说人是一棵树,我这棵树希望专业工作是笔直的主干,那些业余的兴趣是围绕在树干周围的侧枝。没有主干,这棵树没有足够的能量来支撑侧枝的生长;没有茂盛的侧枝,孤独的主干没有抗击逆境的缓冲带;而且明天有各种可能性,说不准哪一天某根侧枝就后来居上了。


我也是远离故土的漂泊者


记录移民故事这件事情的初衷要回溯到十多年前我第一次出国交流的时候。那时候才20出头,实验之余混迹于一群比我大很多的老学者中间,他们说八卦,我来听故事,世界很大,故事很多,我想做个记录故事的人。


真正开始记录是读博士期间,我楼上邻居是一位二战前就来到英国的亚裔老太太,那时她86岁,每天晚上没事她都会叫我上楼聊天。我和她做了3年邻居,看着她从高龄渐渐衰弱,和她住在一起的最后一段时间她每天都要问我的名字。这段时间我熟知她的一生的许多故事,少女时代她喜欢一个华裔男孩,为了学护理几乎和家里闹翻,初到英国工作扇过调戏她的病人,怎样遇到她一生的爱人……曾经刻骨铭心的的故事连她自己也在渐渐忘记,有时她会问我她结婚照上的两个人是谁?我觉得记下来,至少我会帮她记住一阵子。


就我个人来说我不喜欢爱情故事,但是在记录的这些故事里,印象最深的却是一个和爱情有关的。那是和先生一起在格拉斯哥赶火车时遇到的一个老头。他本来好好的在唐人街过着自己的单身生活,有房有积蓄,自己也觉得这样很好,可是他遇到一个她,是地下中介介绍的假结婚对象。两人同一屋檐下本来就是做戏,合同到期后老头拿到一笔钱也不错。可是老头放不下,于是包里带着她的照片和曾经的信件开始一城一城的找,其实他并没有目的地。他给我们看了她的信,其实里面并没有她的丝毫真情,可是对于一些远离故土的移民,这样一个仅仅在证件上认可的妻子就是梦里永远的故乡彼岸。特别是对那些上了年纪的人来说,故乡永存想象,实际上的故乡早是陌土。


怎么说,我漂泊在远离故土的地方,甚至不知道下一站在那里,从很多方面来说,我们是同一群人。我记录过我的同学,土耳其炸鱼店老板,中国来的偷渡客,路上寻求帮助的中国厨子,台湾来的同性恋男孩,教皇的童年好友……有些就是身边人,有些是自己的偶遇,有些人则很愿意找人倾诉,或许我有一张听众脸吧;有些不能算作故事,只能算作人物速写。没有刻意地想要记录多少数量,好故事也是要靠缘分遇到的。有人喜欢我很高兴,无人欣赏我就独乐乐吧。


最早这些故事我写在自己的博客上,但是发现博客不是个平静的地方,不喜欢某些盗窃的行为。现在基本都记载随身的小本子上,有空了就敲在电脑里。有时候读一读,会感动自己,也会看到自己的影子。有没有机会出书要看机缘,我不强求。


同时做女儿和妈妈:在英国的三明治生活


儿子的出生完整了我们这个家,这是不容置疑的,同时也最大限度的改变了先生和我。很多时候考虑问题,主体不再是我,而是我们,更多是他。怀孕时就考虑过他出生后的职业规划,产假时想到回去上班也很舍不得,但是还是没有做全职妈妈。小朋友六个月就送去幼儿园,一周只能送三天,因为我和孩子的爸爸是异地,他只有周末能回家,所以孩子的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轮流过来帮我。



怀孕7月


我们最初的打算是等到幼儿园有位置的时候让孩子一周五天都待在幼儿园,父母们回家休息。但是三代人生活在同一屋檐下一段时间后我们改变了想法。


从17岁离家读大学到34岁孩子出生,生命中只有一半的时间是和父母在一起的。之间的17年我去了很多城市,经历并熟悉了和我的父辈完全不一样的生活,这么多年生活在别处,已经让我和父母之间有了一道看不见的墙。我不希望有这道墙的存在。我希望他们在我的身边,能看见我所欣赏的风景,经历我所经历的喜悦。我深刻的记得第一次带爸爸妈妈在高地Hiking时他们眼中兴奋的光芒,我不想错失更多这样的时光。而儿子的出生刚好是一个甜美的粘合剂,可以重新将那些时光的碎片无间隔整合。


此外,我和先生都来自独生子女家庭,对父母的赡养比在国内的三明治们有更迫切的问题存在。我们双方的父母都很开通,喜欢并乐意接受新的知识和理念。这让我们这个家只经历了短暂的磨合期。在汀汀出生到现在的2年8个月时间里,他们的确和我们一起经历了很多,我和先生各换了一次工作;家从遥远的苏格兰搬回英格兰;和我一起经历了事业转换的不适期。


自己的时间肯定要缩水很多,很庆幸有父母能理解并支持我,帮我分担了很多家务。同时,他们无形中也为我的业余兴趣提供很多很好的素材,比如爸爸会和我一起讨论家里装修和增建的计划;他们种的花会成为我的拍摄对象;他们在镇上交到了不少华人朋友,他们转述的他们故事我也觉得很有意思……我们各自成为对方生活的延伸。


对于育儿,我和先生认为即使父母在身边,这件事情也应该由我们主宰,但是我们也认可老人在育儿上有很多智慧,至少他们认同并很有效的协助了我们。摘录一段我博客上的话吧,这是我的育儿理念:


“我们和世间所有父母一样,已经开始一段崭新的旅程,就像轮回我们父母的曾经。我们会看着TT的足迹从小小脚丫变得茁壮稳健,看着他走向他自己的方向。我希望自己能成为这样一个母亲:让他有勇气和力量昂首直面生活的风浪;知道在重重路口如何找到自己梦想的方向,不与人攀比,不会迷失;了解什么是亲情,什么是美,什么是爱,什么是与人温暖,什么是最值得骄傲的平凡的幸福……就像我的父母教给我们的那些一样。”


有时候我也会问这是啃老的一种吗?直到某周末孩子们的Party结束,儿子的朋友同他妈妈说:“妈妈,你什么时候才能把阿爸阿嫲接过来和我们一起住,我们什么时候像TT他们家(儿子的昵称)一样大家都在一起呢?”我看到其他的孩子围坐在我妈妈身边,亲密的像一家人。那一天,我决定会这样坚持过下去,虽然这样经济上压力不小,但是我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