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联合国:朝鲜持续推进弹道导弹项目

快关注 联合国 2023-02-25


2.18



根据朝鲜官方通讯社报道,2月18日,在导弹总局的指导下,朝鲜于平壤顺安机场向朝鲜半岛东部海域试射一枚洲际弹道导弹(ICBM)。朝方称,当天发射的“火星-15”型导弹最大飞行高度为5768.5公里,在4015秒内射程达到989公里,最终坠落在了日本的海上专属经济区内。这是朝鲜自2023新年伊始使用一枚超大型火箭炮向东部海域发射一枚炮弹后,时隔48天再次射弹。

2.19



作为对朝鲜发射洲际弹道导弹的回应,美国与韩国次日在朝鲜半岛上空进行联合军事演习,以韩国空军F-35A和F-15K战斗机、美国空军F-16战机为进入韩国防空识别区(KADIZ)的美军B-1B战略轰炸机进行护航并实施联合编队飞行的方式进行。10余架两国战斗机参演。

2.20



在美、韩联合空演之后,朝鲜于20日再次试射两枚短程弹道导弹,均坠落在日本海上专属经济区外。联合国安理会早些时候再次就朝核问题举行公开会议,呼吁为半岛当前紧张对立局势降温!


01

“发射频次大增”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日前发表声明,强烈谴责朝鲜再次发射洲际弹道导弹,再次呼吁朝鲜立即停止采取任何进一步的挑衅行动全面遵守安理会所有相关决议规定的国际义务,并恢复对话,以实现可持续和平,以及全面和可验证的朝鲜半岛无核化。


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自1984年以来,朝鲜已进行了270多次导弹发射和核试验。


  ©联合国图片|近年来,朝鲜发射导弹频次大增


2022年,朝鲜发射的导弹比有记录以来任何一年都多,据统计有90多枚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

©联合国图片|2022年11月朝鲜发射的导弹数量最多


联合国安理会在2022年曾多次开会讨论朝鲜问题,但朝鲜半岛局势继续朝着错误的方向发展。联合国主管政治和建设和平事务的副秘书长迪卡洛(Rosemary DiCarlo)在有关核不扩散及朝鲜问题的第10次会议上表示,对于所有这些发射活动,朝鲜并未发布任何空域或海上安全通知,对国际民用航空和海上交通构成了严重风险。新冠疫情阻碍了与朝鲜的官方和非官方接触,使外交努力变得复杂化。


迪卡洛强调,缓解紧张局势至关重要,同时需要加强沟通渠道,尤其是军方之间的沟通,以降低误判形势的风险。她重申,为了实现朝鲜半岛的可持续和平,以及彻底和可核查的无核化,联合国敦促朝鲜立即采取措施以恢复对话。同时,安理会的团结至关重要,外交解决方案是唯一的出路,并就此鼓励安理会理事国“敦促朝鲜避免再使用弹道导弹技术开展发射活动或进行第七次核试验”。截至2017年,朝鲜共进行了6次核试验。


02

“五年军事计划”



针对朝方大幅增加的发射活动,联合国负责中东、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政治事务的助理秘书长希亚里(Khaled Khiari)在日前举行的有关朝核问题的安理会公开辩论中通报中指出,朝鲜一直在实施其2021年1月公布的五年军事计划。在该计划中,朝鲜制定了发展先进武器的目标,包括高超音速武器、核动力潜艇、洲际弹道导弹、战略核武器、侦察无人机和卫星等。


在该计划指导下,朝鲜不断推进武器计划。去年9月,朝鲜通过一项新法律,规定可使用核武器的条件,包括在某些情况下要先发制人。国际原子能机构也持续观测到朝鲜的丰溪里核试验场与宁边核设施的建设活动。此外,在今年2月8日举行的朝鲜人民军建军75周年阅兵式上,朝鲜展示了一枚新型固体燃料洲际弹道导弹,以及至少11枚此前已知的“火星-17”型洲际弹道导弹。




03

“缓和局势的步骤”


©人道协调厅朝鲜平壤街景


希亚里坦言,接二连三的导弹发射、地区内的军事演习以及朝鲜所谓的“反制行动”导致了一个负面的“行动-反应”循环,紧张局势随之持续加剧,让人无法看到走出危机的迹象。对此,希亚里呼吁,各方应采取几项实际的步骤来缓和紧张局势:


首先,朝鲜需要立即采取步骤来恢复对话,以期实现半岛的可持续和平,以及完全和可核查的无核化。这就要求朝鲜避免再度使用弹道导弹技术实施发射活动,或者进行任何核试验。


其次,应对朝鲜核问题需采取一种全面的方法。联合国秘书处欢迎安理会致力于为朝鲜半岛局势实现一个和平、全面、外交和政治的解决方案,并将重心放在缓和紧张局势的努力上来。因为唯一的出路是外交,而不是孤立。


再者,避免意外升级至关重要。必须加强沟通渠道,特别是军方与军方之间的沟通。避免对抗性言论将有助于缓解政治紧张局势,并为探索外交途径创造空间。


希亚里最后重申,联合国对朝鲜的人道主义状况保持关切,并已作好准备帮助朝鲜应对医疗和人道主义需求。他同时强调,为了及时并有效地作出应对,联合国继续呼吁允许包括联合国驻地协调员在内的国际工作人员及人道主义物资畅通无阻地进入朝鲜。


预告!



应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团的要求,安理会于纽约时间21日15时(北京时间22日4时)就北溪管道遭破坏事件举行公开会议,并审议由俄罗斯起草的有关成立调查委员会的决议草案。安理会交锋现场,敬请关注深入报道!


敬请关注

联合国官方微信视频号

打开看世界的窗口


责任编辑:程浩

实习编辑:常李楠

资料来源:联合国新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