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知识产权她力量: 无悔过往 不惧未来

知产女神们 知产力 2022-10-31


今天是“女神节”,也是属于数十万知识产权从业者共同的节日。

 

这些年,越来越多的女性IP人,成长为知产圈中的佼佼者。

 

从初入茅庐到崭露头角,无论是职场角色的切换、思维方式的变化,还是生活状态的转变,转型道路上的每一步都源自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

 

值此“女神节”来临之际,知产力邀请28位知产圈女性从业者,分享她们在转型成长道路上的所思所感,激励、启迪更多知产女性勇敢追梦,坚持热爱。



分享嘉宾



Anna   某互联网公司 法务部总监


陈玉韩  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 合伙人


邓   扬 斗鱼直播 法务副总裁


段  然 喜马拉雅 法务总监


高荣荣 北京康隆律师事务所 律师


郭春飞 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 高级合伙人


洪   燕 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助理 兼任知识产权中心管理工作


贾媛媛 中伦律师事务所  合伙人


李鸿儒 好丽友 知识产权负责人


李  宓 路盛律师事务所 专利业务主管


廖婷婷 方达律师事务所 合伙人


刘  迎 金杜律师事务所 合伙人


孟  洁 某国民级短视频平台 “知名互联网法务娘娘”


宋  健 原江苏高院知识产权庭庭长 全国审判业务专家


孙  一 北京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 


聪美 汇业律师事务所 合伙人


徐初萌 北京市君合律师事务所 合伙人


笑  笑  某互联网公司 法务总监


肖越心 泰和泰律师事务所 高级合伙人


姚小娟 某律所资深知识产权律师 


杨  倩 汉坤律师事务所 顾问


于雯竹 世泽律师事务所 合伙人


周少姗 网易游戏 资深法律顾问


张维维 三七互娱 知识产权总监


朱玉子 北京浩天律师事务所 合伙人


张  颖 北京云亭律师事务所 创始合伙人


张月梅 月梅工作室 创立人


邹  雯 己任律师事务所 合伙人


(嘉宾姓名按照姓氏首字母排序,不分先后)



Anna 

某互联网公司 法务部总监







值此女性节日,受邀分享自己职场成长中的一次“转变”。一路走来“转变”颇多,其中竟是一次“公文写作”方式的转变对自己职场工作影响最为润物无声却又受益深远。


“写作”是法律人的基本功,但要让这一基本功至臻至美却非易事。在我的职场生涯中,对“公文写作”的认知和改变来自在外企工作时的一次邮件改写经历。


在进入外企之前,我对于邮件和法律文件等公文写作并没有感觉,相反还保留了学生时代的写作习惯:无论是写邮件还是讲方案,都先从背景综述入手,然后阐述问题、层层剥茧(此处甚至还不时引经据典),直至最终得出一个必须看似“深刻”的结论,因此动辄长篇大论、甚至为了“引人入胜”使用记叙文文风。当时一度自我颇感良好,以为语言功底扎实、文通句顺、分析深入,却从不考虑受众感受和写作目的。


直到有一次,我体验了一把“高手改写”公文的效果。彼时我发了一封邮件给大领导、说明项目当前谈判进展并请示下一步谈判推进方向。然而邮件发出后迟迟未见回复,而当时领导出差在外、行程中不便电话,因此项目面临停滞。关键时刻,一位资深总监得知情况后,帮了我一个小忙:重述了一遍我的邮件,其中(1)开头一句话写明了需要领导批复的事项,(2)另起一段以三句话分点总结汇报了项目进展,(3)删除了若干专有法律名词。


与我的原邮件相比,这份跟进请示的邮件说的是同样的事儿,但却减少了2/3篇幅,逻辑和文风也完全不同。结果就是:领导秒回了一个清晰简短的指示意见(因为马上读懂了这封邮件要干啥),极大加速了项目进展。


这次邮件修改过程带给我很大震撼。从那时起,我每写完一份重要的工作邮件或法律文件就会追问自己三个问题:字数能否再减少、哪怕再少一个字?层次能否更清晰、哪怕再拆分一点?读者能否第一时间看懂,哪怕再快一秒?


后来,我还有幸近距离体会和观察我的领导亲身示范:如何以简单温和的方式写明复杂的争议。我还把自己写的邮件草稿和领导写的邮件做了比对,好比备考雅思前把自拟作文和范文进行逐句比对,每次都受益颇深。


公务文件的写作是职业生涯中需终身修炼的功力,对法律专业人士而言尤甚。不少女性同仁对语言文字都很敏感,但对结构化思维和逻辑梳理却不够深入。而能够持之以恒地追求写作中的精要简练、逻辑清晰,实现交付成果的化繁为简、举重若轻,背后需要日复一日的打磨训练,更需要锻炼洞悉问题本质的思维能力,还有不忘对读者阅读体验的尊重


学无止境。与每一位同仁共勉。




陈玉韩

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 合伙人






首先,感谢知产力的节日祝福和邀请,更感谢知产力的长期相伴。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祝各位女同胞节日快乐、喜乐安康!


关于职业生涯中的成长,作为一名从业十多年的知识产权律师,尤其是对抗性较强的诉讼律师,很多时候自我成长都与一个特别棘手的案件或一个强大的对手相关。记得七八年前代理某行业两个知名头部企业之间的不正当竞争诉讼,我们作为原告代理人,在诉讼前给出的胜诉率评估仅50%,面临巨大的胜诉压力和对手的强有力的抗辩,不得不挑灯夜战、潜心钻研,多次调整诉讼思路,以化整为零的策略逐个击破证明事项,最终险胜。时隔多年,对方精湛的业务水平仍然记忆犹新,这些年遇到了很多对方优秀同行,每次较量过后,无论胜诉与否,都深受启发,感谢曾经遇见的每一位对手,对手的鞭策是前进的原动力。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想对刚入行或即将入行的女律师说,相对于男律师,女律师需要承担更多家庭责任,平衡家庭和工作的难度确实更大。但是,无论我们的角色是母亲还是妻子,首先应该忠于自己、爱自己,这样才有能力爱别人,所以选择做律师或者其他职业,我们应该忠于自己内心和喜好,而不应该仅仅是权衡利弊后的选择。物理学家薛定谔说:生命以负熵为生,人活着就是在对抗熵增定律。其实我们律师这个职业就是为减熵而生,我们大部分时候都是在为他人解决疑难杂症,面对危机和问题迎难而上,长期与混乱和无序斗争。这个职业特点要求律师应该理性思维,从大前提、小前提到结论,整个过程重逻辑和分析。所以,女律师在思维模式上可以向男性学习,多用一些男性视角或男性思维来分析和处理问题,辅之女性擅长的共情能力和表达能力,这样理性与感性的结合,有助于我们通过准确判断圆满解决问题。


最后,把宫崎骏在《千与千寻》中的一段话分享给大家: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只要走的方向正确,不管多么崎岖不平,都比站在原地更接近幸福。所以,只要努力成长,今天的我们,就已经成功超越了昨天的自己,愿各位女同胞一路向阳,光芒万丈,找到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


 

邓   扬 

斗鱼直播 法务副总裁







作为一个工科跨行的法律人,回想知识产权工作中印象最深的转型和突破应该是第一次独立处理一个向CEO汇报的重要商标项目,这对我而言是个难得的机会也是巨大的挑战。工作涉及到专业的商标内容整理、汇报结构梳理和PPT的制作及汇报演讲,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不容有失。在此之前我一直在学习各种知识产权内容,剪报和笔记都做了几本,阅读了不少麦肯锡之类的组织工作方法的管理和自我提升类书籍,并投入大量时间学习Office、Visio、PS等软件使用技能,这些积累让我最终顶住压力成功完成了这个项目,得到历练的同时也得到了更好发展机遇。这时我才想起并庆幸那些枯燥“充电”的日子,虽然学了很多道理,因为没有用武之地、没有反馈难免让人心生倦怠,好在我还是凭借一个法律新人的自觉和热情笨鸟先飞,最后才能不惧挑战顺利通关,现在的我依然无比感谢过去那个默默坚持的自己。这件事也一直提醒我,机会只会青睐有准备的人,持续学习精进自我是最好的习惯。


除了知识产权领域的专业知识积累,工作方法和工具的利用也至关重要。直到今天,我还经常向同事和团队小伙伴们推荐《金字塔原理》这本书,MEMC法则是非常好的思维工具,对我工作的帮助非常大,另外当下也有很多诸如印象笔记、XMind、各种时间日程管理的工具可以帮助个人和团队更高效地完成工作。


知识产权工作就像拼一张拼图,我们需要先明确自己的目标,构想整张拼图的样子,不断发现并找到自己缺少的图案,时时查漏补缺弥补自己能力的缺口,一步步实现自己的梦想蓝图,只有日拱一卒,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和效率,才能在职场中保有一席之地,或有一日乘风破浪直济沧海。




段  然 

喜马拉雅 法务总监






从毕业那天起,就无数次的探讨,何为律师何为法务?每当谈及律师,总有自然而然的光环;而谈及法务,无论在行业圈内,或是公司内,却往往显得黯淡无光。那法务的价值究竟是什么?我曾无数次自问这个问题。


在找寻这个问题答案的过程中,我深刻的感受到了自己的“转型”,所谓“转型”,更多是心态的变化。法务,既需要拥有良好的法律专业素养,又需要深刻了解业务、洞察行业,并将两个融合,给出最优解。


公司内,往往会对法务有无数的误解,法务是阻拦业务的,法务只会say no,法务不为公司创造正向价值等等,而法务也有了无数委屈,心疼自己总是要处理“后事”以及背锅,两者间的鸿沟不可逾越。想要改变这一系列的误解,先改变自己的心态。换位思考不是一句话,是体现在每一个身体力行的动作里,你修改的每一个合同,回答的每一个咨询,做的每一次判断,过审的每一项产品,都是你心态的体现。当你切实的为业务解决掉一个个问题,当你在否掉某一个提案的同时也给出了其他可能性时,当你为公司的战略奠基下壁垒时,这一系列微妙的变化就发生了,信任与此同时也建立了,从对立到协同,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往往变化也就发生在一刹那。而我们的价值,也就逐渐绽放出。


从业十余年,跌宕起伏,如果要说什么寄语的话,那希望每个法律人,保持独立思考,去做一些难而正确的事




高荣荣

北京康隆律师事务所 律师






在实习律师的队伍已经摸爬滚打一年多了,深刻体会了时间飞逝,白驹过隙的含义,做律师虽是新手,但在法律行当里却磨练了好些年头了。


30岁、单身、未婚,以非法本纯理工科的身份,考进法院,成为一名法官助理,34岁,依然单身、未婚,决定跳出舒适圈、脱下制服做一名女律师,内心的不舍与惶恐唯自己了然。临走前哥哥姐姐们说经过院里这么多年的培养,不担心你的业务能力,只担心你无法尽快适应身份的转变。他们叮嘱我,出去也一定要像在法院一样尽职尽责,不能做忽悠派律师,不要给法院丢脸,要学会提防当事人,凡是留个心眼,学会保护自己。


这一年,跟着师父办了六十几件案子,论数量还比不上在法院年底大结案时一个月的结案量,但却让我飞速成长。以前在法院的工作,庭前准备、开庭、起草判决书、移上诉、归档,每天的工作都提前计划好,按部就班,心累的无非就是,今天遇到一个闹腾事儿多的当事人,明天结案量又增加了,一切都是可控的,天塌了有资深法官顶着,完不成任务有同事帮你,实在不行还有庭长给你兜底。参与审判的案件类型基本固定,自主学习新知识的能动性随着工作年限下降。现在律所的工作,每天要多线路进行,同时交叉处理若干事情,对接多个客户,条理性显得尤为重要,再也不敢熬夜,为了保持头脑清醒,每天晚上十一点准时睡觉,因为不知道哪天会有急活,每一个法律意见都决定客户的这个法律问题能否妥善彻底解决,每一封法律意见书都决定能否拿下这个案子。客户咨询的法律问题涉及各个领域,承办的案件类型也各不相同,因此每天都必须不断的学习吸收新的知识,才能高质量的完成工作。


与法官不同的是,律师面临的是生存的压力。


法官像品鉴师,律师像厨师。律师将菜做好后提交给法院,法官尝一下,然后对菜进行点评,不需要担心结果,无论哪一方胜诉,法官都只是在履行职责。律师从准备菜谱、买菜、洗菜、炒菜都要亲历亲为,开庭的时候还得给法官详细介绍菜品,得为客户争取最大得利益,即使代理不利的一方,也得绞尽脑汁想尽办法把损失降到最低,等判决的时候像期末考试等成绩,忐忑不安。


幸运的是,在大家的帮助下,我已经完全适应了律师的工作,我要告诉担心我的哥哥姐姐们,我已经适应了身份的转变,不变的是同样的认真负责,依然热爱这个行业,热爱这份工作,喜欢每天都有新知识摄取的感觉,喜欢今天比昨天进步一点点。


女神节到了,我想告诉想进入法律行业亦或是想成为律师的姐妹们,无论何时都不晚,只要你热爱,只要你坚持,岁月会给我们最好的馈赠。




郭春飞

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 高级合伙人






作为一名知识产权律师,我深知创新的重要性,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对于任何一个职场人士,职业转换意味着职业身份的重新定义,每一次职业转型就是一个自我重塑的过程,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在寻求内在创新,无论是刚毕业的职场小白,还是已有一定工作阅历的社会精英,亦或面临危机的职场中年,这种重塑不断会出现每个人一生的职场生涯中,与年龄没有关系。
谈到职场转型,我想通过自身的经历告诉大家,改变从行动开始,认识在后。
回顾我做执业律师的生涯,已过去了二十一年。时光荏苒,仿佛就像昨天,千禧年,世纪交替那一年,千年等一回,我迎来了职业生涯重要的转折点。2000年秋天,我从英国华威大学读完L.LM回国,做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决定,到律师事务所做律师,而在出国之前,我在一个国际性的行业组织--国际唱片业协会(IFPI)北京代表处从事了六年的法务工作,舒适轻松,但好像少了些激情。而当初决定去律师事务所做一名律师,我是胆怯的,因为我一直认为自己不善言谈,性格偏内向,外国电影上的律师形象于我距离太远,加之90年代中国的律师职业如无业游民,无依无靠,找不到好单位的毕业生才去做自由职业者。所以,如果在大学期间有人告诉我,我日后会成为一名律师,而且还是一名不错的知识产权律师,打死我也不会相信。
据统计,人类的一生至少有45%的时间是放在工作上的,我一直认为找到自己喜欢的职业的人是幸福的,而如何找到也是很不容易的。现在回头看需要打破常规,勇于挑战自己。这次职业的转型是我人生的转折点,它让我醒悟,原来每天的工作都可以充满新意,工作是可以带来乐趣的。律师行业虽然压力大、节奏快,但我喜欢接受每一个案件的挑战和考验,喜欢职业使命的召唤,这里有胜诉后的喜悦和自豪,有失利后的自责、反思,自此沉浸其中,义无反顾     
如果说20多岁懵懂地进入唱片业协会是为了逃避别的行业枯燥无味的法律工作,那么30多岁踏入律师行业是我真正有意识地颠覆自己、挑战人生的开始。由于在IFPI时就接触到著作权法,对唱片音乐有一定的行业积累,让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从事知识产权专业,由此成为我国较早的知识产权法律工作者。
人生每一步,步步都算数,希望女性朋友们勇于实现内在的创新,不断探索,找到自己喜欢的职业,成为命运的幸运儿。




洪  燕

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助理

兼任知识产权中心管理工作







非常感谢知产力的邀请,三八女神节,请我来谈转型,非常好的话题,对我又有着特别的意义。2021年年末,我结束了自己长达二十年的事务所工作,切换到清华大学法学院,担任院长助理并兼任知识产权中心的管理工作,很开心能有机会跟大家分享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一位师兄说我总是很容易就能将对自己做清零,重新出发。仔细想想,好像确实如此,结束发展良好的工作来北京读书,停止工作专职读博、停止工作出国学习,工程师、专利代理师、再到学校担任行政管理工作,每次变化都是从头做起。顺利转型,我的体会是要放得下过去。放得下已有的成绩,放得下已有的声望,放得下已有的利益。放下了,才能没有制约与牵绊,全身心感受体会新环境,真真切切了解新岗位。放下了,才能全心投入新岗位,将自己当作小学生,踏踏实实向周围的前辈学习。放得下过去,才能回归自己稚嫩新鲜的心,收获新体验,也找到新机会。工作经验清零了,人生经历却在积累;工作技能清零了,知识能力却在提升。看似清零,实质成长。


如今到了清华大学,到了新岗位,又要变身小学生了,我觉得很新鲜很开心。女神节,我祝福自己能尽快适应清华大学的环境,在新的平台上作出新成绩、新贡献。向着知产女神,前进。




贾媛媛

中伦律师事务所 合伙人







朋友圈流行形容律师行业的一句话“专业选的好,天天在高考”。一转眼,从事知识产权行业已经十几年了,确实每天都像在“高考”,但依然甘之如饴。我非常庆幸找到了自己热爱并愿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遇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伙伴,成为了自己喜欢的样子。


与很多同仁一样,我也是理工科出身,本科毕业后,在美国大学获得了博士学位并且作为博士后工作了一段时间,以为自己会像《生活大爆炸》的科学怪咖一样,和实验室里的各种瓶瓶罐罐、实验仪器相伴一生。然而,想尝试另一种生活方式的想法越来越强烈。对我个人而言,我更喜欢与人交流、互动、合作的工作模式,更为灵活的思维模式,以及更多元化的工作内容。经过慎重考虑,我将知识产权律师作为将来的职业方向,既可以运用理工科学术背景,也可以接触法律这个全新的领域,也与我的性格优势相匹配。


在成为知识产权律师的前几年,真切体会到理工科的背景知识对处理技术类知识产权案件确实帮助很大。尤其,专利和商业秘密案件中,技术分析往往是案件的核心和关键突破点,案件的成败往往取决于细微的技术差别。


渐渐地,在处理一些复杂、疑难的案件中,我感受到仅有技术背景远远不够,提升法律知识积累、拓宽视野同样重要,尤其在一些涉外案件中,不仅涉及中国的法律规定,也涉及其他法域的法律规定。如果不想被众多优秀的同行落下,必须持续充电、提升自己。除了紧跟国内的司法动态、我也用业余时间学习了美国的法律并获得了美国加州执业资格,对不同法系有了初步了解,在处理较为综合性的法律问题时,也更加得心应手。另外,通过跨部门合作,我参与了一些投资、并购、IPO项目,对每个项目背后的商业逻辑有了更深的理解,会结合企业的整体商业规划,包括对相关产品线、市场布局、技术合作等等,提供更有针对性、更综合、更匹配客户商业需求的法律意见。


当然,这十几年中,也有焦虑、彷徨和挫败感。一路走来,总能遇到温暖的小伙伴,大家相互鼓励、相互支持,慢慢学会跟自己和解,焦虑的周期慢慢缩短,内心更加平和、强大、宽容。每隔一段时间,回头看看,总是能够发现自己的成长。相信很多同龄人也都有类似的困扰,这种时候,不妨稍微放慢脚步,跟家人、小伙伴聊聊天。其实,我们可以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放下苛责,好好拥抱努力拼搏的自己,不畏惧前途的未知,尽情享受当下的风景,在这个春天美丽绽放。




李鸿儒 

好丽友 知识产权负责人







从业12年,最印象深刻的一次“转型”发生在2016年的夏天,我在专利领域工作的第6个年头里,决定“转型”步入商标领域。


“转型”的原因很简单,在国家大力支持且知识产权飞速发展的环境下,着眼于大知产范畴,我希望能够从专利领域迈入商标领域,不断扩宽和完善自己的知识产权能力和边界。况且30未满,我还年轻,想要为自己的理想和规划奋力拼搏。


做了决定,后面的行动就水到渠成了。不过,虽然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涉及相关法律知识,虽然接触过商标检索工作,对商标有基本的了解,但深入业务负责一个公司的知识产权工作,对我来说挑战还是非常大的。


基本上,等于从头开始。


没人知道最初的一两年,我作为还没断奶的娃儿的职场宝妈,付出了怎样辛苦和努力。我向专业书籍、案例、身边的专业人士求教,并虚心向各业务部门请教。认真对待每一封邮件,每一项委托,珍视每一个案件。以空杯心态,学习和吸收知识,同时努力探索和感受专利思维和商标思维的异同。艰难的成长过程中,需要自己给自己寻找激励点。我从擅长的专利业务入手,帮助公司建立和完善专利管理制度,然后是商标、著作权工作管理制度。那时,每一次工作的顺利完成都让我开心,每一个点滴的成长都足以让我激动和欣慰。


如同光华热烈少年时代的高考时光,可以让每位学子终身铭记。从开始“转型”到“转型”稍有成绩的那段时间,也是我职业生涯中最值得珍藏的日子。遥想20年后,当我退休的时候,坐在窗边回首往事。我会记得“转型”那些年里,我遇到的可敬的老师、亲爱的战友、看过的书籍,还有我最感谢的、我挚爱的家人。


最后,文末的一点寄语:真诚地希望全天下的女性,都可以活出最精彩的自己。勇敢前行,清风自来。祝朋友们女神节快乐!




李  宓

路盛律师事务所 专利业务主管






不觉之间,在知识产权行业二十余载,遥想起年轻时的心高气傲,已在岁月流金中已然磨砺成谨慎和沉稳。感慨时间流逝之余,也希望借三八妇女节约稿之际,分享我的人生和我的故事,如果能够给入行初始的年轻律师朋友们一点点启示,也不枉我心。


我的职业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初入行的专利代理人;客户经理型的专利代理人;知识产权全价值链服务的法律顾问。


以专利代理人的身份入行,第一家工作的事务所规模不大,一切需要自己从头学起。处理涉外专利申请案时,开始学习打磨专业外语,写英文信函和海外客户沟通;处理专利性答辩时,研读中英文文献,把所有技术特征列以表格方式比对,以简便的方式提供给客户利于决策;处理专利争议案件时,自己查资料、找案例,完成书面材料的递交,和出席庭审。我承接了很多其他人不愿承接的案件,只是为了学习不同类型案件和尽快成长。


我在2006年加入北京市路盛律师事务所,在路盛的工作模式下,鼓励代理人自行管理现有客户,我由此开始积极地向客户经理型的专利代理人转型。在独立面对客户时,一直无间断地专利法规和实战经验的积累,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每次客户会议,都仿佛是一次专业考试,我需要即刻回答与专利或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问题。为了准备一小时的客户会议,我经常提前在周末准备一天,提前搜索相关案例、法规和文章,同时也预演和打磨自己的英文沟通。在直接面对客户咨询的过程中,我也深深意识到作为专利代理人的局限性,开始逐渐全面学习知识产权相关的知识,为下一步成为知识产权法律顾问水到渠成。


2013年开始,我受路盛律师事务所委派,成为一家跨国快消品公司在中国的首席知识产权代表,管理这家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知识产权相关事务,支持在中国的研发创新保护、专利风险管控和知识产权商务谈判。这份工作一直持续至今。我们是客户的律师,我们也是客户在中国的合作伙伴,伴随着也护航着他们的成长。


所有一切,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自律、勤奋和好奇心,让我保持着斗志和热情。如果人生可以重来,我依然会做出同样的职业选择,因为我喜欢和热爱这个行业,在从业中感受到挑战和成功的乐趣。我也会考虑不同的生活方式,更加丰富和多元化,有规律地运动,偶尔看看京剧和芭蕾舞,和心爱的人,开着房车,到外面的世界走走、停停、看看。




廖婷婷

方达律师事务所 合伙人







感谢知产力媒体部的邀请,有幸在此与大家分享我的职业经历和感悟。


自2009年研究生毕业后,我就一直在方达从事知识产权争议解决的工作。13年的律师生涯,点滴成回忆。回首过去,倒未觉察有什么华丽“转型”,而更像是润物细无声的成长。一直以来,于工作中,我都信奉并坚守着不忘初心、一丝不苟的人生信条。


或许,对于专利律师而言,自从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成立以来,在最高院出庭似乎成了一件平常的事情。而我也非常有幸代理了最高院知识产权法庭的“第一槌”案件。“第一槌”固然意义非凡,但于我而言,更印象深刻的是2010年我在最高院代理的第一起案件,也是我执业生涯的第一起案件。


那是一个商业秘密侵权案件,我们代表一审被告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再审。为了寻找证据证明相关的密点已为公众所知悉,在努力查遍了中国、欧洲和美国专利之后,不懂日文的我靠着机器翻译在日本特许厅网站上又坚持不懈地检索了好几天。最后,终于被我找到一篇相关的专利,而这也成为了案件中的关键证据。在这个案件中,我很感谢我们的合伙人给予我的支持和鼓励,并让我有机会作为代理人之一参加开庭,近距离观察和体验庭审。尽管那时的我作为实习律师,在整个庭审中一言未发,但法庭的庄严肃穆和我们团队律师在庭审中的唇枪舌辩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也在我的心里埋下了一颗梦想的种子。最终该起案件也成功地被发回二审法院进行重审。无论过去多少年,我总是经常回忆起那个案件,尤其是当我想要放松或者懈怠之时,它总是能提醒我不忘初心、不轻言放弃,给予我面对和解决复杂案件的决心和勇气,也赋予我继续追求梦想的信心和力量。


我深知,每一位知识产权女律师都非常不易,既要研究技术,又要懂得法律,既要会改合同,又要上庭辩论,既要努力工作,还要平衡家庭。在我们的团队,也有很多优秀的年轻女性知识产权人,她们不仅在工作上非常优秀和努力,更难得可贵的是,在生活上也能找到自己的热爱和依靠,有专攻通信技术的双胞胎妈妈,有精通物理学的灵魂舞者,有专精医疗器械的狼人杀高手,等等。知识产权人的身份,于我们而言,是梦想,是热爱,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亦是平凡和琐碎的日子里的诗意和璀璨。在这个属于女性的美好节日里,我衷心祝愿我们所有的女性知识产权人,都能温柔且坚定,勇敢奔走在自己的热爱里,寻到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与光芒万丈!




刘  迎

金杜律师事务所 合伙人







近几年,我在面试候选人的时候,经常会有小朋友问我如何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律师。其实这个问题我不能算是最有资格的解答者,毕竟行业内优秀的律师很多很多,优秀并无止境。我一般的回答是先问问这位同学是否真的想做一名律师,发自内心的那种。


律师作为一份职业,其实是辛苦的。这份辛苦来源于初入职场的你渴望尽快掌握的入门秘籍;来源于入门后的你所肩负的繁重的工作内容;来源于已经可以独当一面的你又希望在行业中有所建树,展翅翱翔的渴望。这每一步的进阶,背后都是无数辛苦与汗水的付出,如果不是发自内心的热爱,确实难以坚持。


发自内心的热爱,甘愿品尝入行后的每一份辛酸,这不是受于外界的胁迫与强压,也不是收入和金钱的诱惑,而是来源于强大的内心驱动,清醒的自我认识和清晰的自我定位,也就是对律师行业“精诚奉献”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我觉得,如果一个律师入行之初,可以从这个角度考虑自己的职业选择,那么之后的路,就会更加看重每一步的收获和成长,而非总是纠结是否辛苦是否值得。


我加入律师行业已经16年了,作为一名女性律师,其实并没有太多感觉与男律师之间有什么不同,特别是在金杜,女律师与男律师相比,工作内容、工作强度都是一样的,女律师们可能还要更多的兼顾家庭,承受更大的压力。但女性的魅力就来源于平和坚韧的毅力,经过岁月的洗礼,更加从容与包容的心态,这种优势在律师的工作中也是受益的。


无论是做律师,还是出门旅行,看一次展览,其实都是一次自我修行,一个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的方法和途径。过程中是否收获快乐,在于你的付出,创造了什么,奉献了什么。听从内心最真实的召唤,愿我们都能迎来更好的自己。




孟  洁    

某国民级短视频平台 

“知名互联网法务娘娘”






自我介绍:


某国民级短视频平台“知名互联网法务娘娘”。曾任执业律师,后就职于腾讯、阿里、华为从事法务工作,相关经验涉及文娱、电商、广告、数据治理等业务领域;带领团队处理集团决策、经营和管理中的法律事务、实现法律方向的战略目标。


兼任仲裁员、中央财经大学校外导师,多个中央部委直属或下属协会委员,如:中国数字版权产业联盟副主席、中国广告协会法律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互联网协会调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法务委员会专家委员、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版权标准委员会委员、数据中心联盟用户数据和权益工作组专家、互联网公益法律服务促进会互联网专业委员、反侵权假冒联盟CAASA智库专家、获反侵权假冒联盟知识产权巾帼建功女神称号等。


发表专业论文数篇,在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被收录在北京知识产权法院院长宿迟、前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副院长陈锦川主编的《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热点疑难问题解析》,担任前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立法起草人关于全国首部互联网广告立法的著作《互联网广告法律实务》全书专业校审。于2019年出版合著两部《互联网广告法律问题研究》《中国网络广告发展与法治研究》,2021年出版合著《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实务指南》。


曾主导多个行业内重大案件,如短视频DAU之争延伸法律战,引起广泛关注,上微博热搜前五位。


曾就网络媒体、商业化、数据和网络安全等问题接受中央电视台、法治周末、南方都市报等媒体采访。


关于转型:


岁月留痕,自强者因时而变,向阳而生,自我驱动。


2011年,移动互联网元年,我从红圈所投身互联网大厂转型成为一名互联网法务,十年之后的2021年,我又从法务转型做业务。在近十几年的互联网盛宴中,我很庆幸,没有做一个旁观者,我很骄傲,一直努力在做一位革新者。


转型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从工作价值出发,带领团队一直在探索向新型互联网法务转型,比如培养量化法务价值贡献的思维及行为模式,也即:尽可能量化法务创造的价值或减少的损失,支持、保护、赋能集团商业经营。


从商业视角业务出发,带领团队追求极致、高效解决多个疑难问题,赢得业务对法务工作的信任,促进了法务与业务高频高效互动,实现良性循环。比如我们深度参与业务的版权策略设计、发布、落地等全过程,赋能业务一起努力打破行业陋习、重建规则,促进行业发展,我们不但在后台赋能前端,也在台前与业务部门一道讲述价值,多次在重要的业务发布会受邀发言,这是令我们一直在努力做事的法务人非常荣幸和有价值感的事情。在办公室诸多公司业务高管颁发的锦旗、奖杯中,有一面锦旗上写着“业务心中的好妈妈,能战能防,能攻能武,感谢一直以来亲妈般的关爱”,从那以后,在公司,法务“孟妈”这个称号就广为流传。法务既要确保法律战略与企业战略保持一致,也要在企业中扮演积极的角色,成为业务信赖的伙伴、业务可信赖的坚实的后盾。


从商业趋势出发,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为无数用户带去了多元化价值,元宇宙、AI等前沿商业领域蓬勃发展,而法务工作者需要在与业务深度绑定的情况下,才能给新领域、新业态的法律问题提供及时全面的解决方案。在成长型企业快速成长和变化的过程中,也是基于之前从事的法务管理工作受到认可及信任,我有幸有机会尝试向商业转型,未来,我希望的成长方向是:既具有丰富的法律商战背景又有能力站在业务价值最大化的视角,思考并制定所负责业务对公司的使命和核心价值,对业务贯穿的本质具有更深的理解和更好的战略眼光,结合长短期目标进行清晰的业务战略、打法规划并落地执行。


工作之外,我的业余生活充满了好奇、热爱与坚持。


我是腾讯原创音乐人,会在加班后的夜晚去录音棚录制自己作词作曲的歌;我特别喜欢美妆,有高级彩妆师执照,师从李东田;我还喜欢弹琴、打鼓,我的自媒体账号里经常发带娃享受家庭音乐沙龙的短视频。


今年,我的flag一是参加德国马术协会的考级 二是再去进修管理能力项目。


都说岁月如飞刀,刀刀催人老,女孩们不必年龄焦虑,因为岁月非刀,于岁月里坚持雕刻的心才是刀,用心雕琢最美的内在的底色、激发自身的潜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历久弥新,魅力还会增加。


一个人最好的状态就是无龄感,不受年龄的束缚,始终保有活力,总有好奇的事物,与时俱进的面对生活。




宋  健    

原江苏高院知识产权庭庭长 

全国审判业务专家






作为一名前知识产权法官,从业经历中数次转型,但印象最为深刻的无疑是2004年转入江苏高院知产庭工作,从此开启了知识产权法官的职业生涯,直至退休。虽然,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当我还在民庭工作时就参与审理了一些著作权纠纷案件,但全面接触专利、商标、商业秘密、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类型的案件,还是到知识产权庭之后。


总结来看,在法院工作近四十年,近一半时间是在知识产权庭工作,由此也烙下一名知识产权法官的职业印记—对于知识产权事业的“热爱与执着”。


我理解,知识产权法官的热爱,首先是源于知识产权制度始终与创新相连!在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相较于其他审判专业,例如面对刑事案件中的血腥与暴力、家事案件中的繁杂与锁碎…..,知识产权法官从事的是充满“朝阳”的审判工作,这真是一种职业幸运!知识产权产权法官的执着,同样也源于知识产权制度始终与创新相连!近年来,我愈发觉得,知产领域的专业宽度其实相对狭窄,但令人称奇的是,知识产权问题却总是常见常新!一些我们原以为已经解决了的法律问题,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以及文化事业繁荣,甚至新商业模式的出现,又会以新的面目呈现,于是法律边界再次模糊不清、争论不休……真可谓困惑与挑战无穷!


然而,正是在这样不断探讨与解决各类新旧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对于知识产权制度与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关系的认识更加清晰,对于知识产权学科的理解更加深入,对于各类案件裁判尺度的把握更加精准,同时也对知识产权制度的完善与发展有了更高的期许!而在为社会尽力贡献、促进社会完善发展的同时,从中我们也成就了更好的自己!我猜想,这或许就是知识产权制度的魅力,抑或魔力?!也是知识产权法官挥之不去的情结!


最后,寄语行业女性同胞:既然热爱就不惧辛劳!所有收获都只是努力的礼物!




孙  一

北京市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







说到转型这个话题,我本人有两次转型,第一次转型是从科研一线转型为专利审查员。我硕博阶段从事小分子药物的研发,通过专利申请初次接触到知识产权,并目睹了课题组知识产权转化产生的巨大价值。用法律保护智力成果激励科技创新,这激发了我对知识产权的满腔热爱。毕业之后,我进入国知局做专利审查员,成为一名知识产权工作的从业者。九年时间里涉及了专利的初审、实审、复审、PCT审查等工作,全面体验了怎样筛选出有价值的专利给予其充分保护的过程。因为走过科研的路,明白每一份申请背后的辛劳,愿意更细致的去了解专利产生的过程,更耐心的交流和体会申请人的思路,格外珍视每一次给出肯定和否定结论的机会。


看着那些有价值的专利得到了最大范围的保护,让我对知识产权工作的热爱更加浓厚,也激励着我继续探索,开始进修人大的法律硕士。我的第二次转型是从专利审查员转型为知识产权律师,从前端的行政审查走到了后端的纠纷解决。这个时候的专利往往都已经孵化为相应的产品,那些曾经筛选出来的希望的种子已经生根发芽甚至成长为参天大树,而我的工作转化成为这些大树的茁壮成长保驾护航。因为理解智力成果研发的过程,因为明白知识产权的保护实质,更能综合利用技术手段和法律手段切中纠纷要害,条分缕析,维护当事人的最大权益。


一路上,看似有转型,但从未转身。热爱可抵岁月漫长,把热爱的事情做好做到极致,那便有了人生的价值。与诸位共勉,愿我们一起在热爱的知识产权道路上狂奔。





吴聪美 

汇业律师事务所 合伙人







相信很多人都是主动选择知识产权作为自己的执业方向,而我和知识产权结下不解之缘,却并非基于我对知识产权的了解和选择。


故事要从2014年年初说起,那时的我在一家律所工作了一年多,做的主要是公司法相关的业务,对知识产权的了解几乎为零。当时工作的律所有一位合伙人苏和秦律师转所去了一家专门从事知识产权业务的律所,有一天我突然接到苏律师的电话,他问我是否有兴趣去他的团队。那时的我正好也想换个工作,便同意了。这些年每每回想起这件事情,我都觉得自己非常的幸运,有幸收到苏律师的邀请,也庆幸自己做出当时的选择,尽管当时对知识产权并不了解。随着执业时间越来越长,我越来越确信自己在走的是一条非常正确的执业道路。
毋庸置疑,知识产权是一个值得深耕的领域。从法定赔偿限额的不断提高也可以看出我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越来越大。记得在执业之初,跟着苏律师做的第一个商标侵权案件适用的还是2013年修改之前的商标法,那时候的法定赔偿额上限仅为五十万。当时检索商标侵权案件的判决,很多都仅判赔几万元。那个案子中,虽然无法算清被告获利或原告损失,法院最终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突破法定赔偿额的上限,酌定赔偿金额350万元,引起业内广泛的讨论。而现在,商标侵权案件的法定赔偿额上限已提高到五百万,且经常出现判赔几千万的案例。在知识产权领域,加大赔偿力度的讨论也从未停止。
前景是美好的,但想要有收获,也必然需要坚持和付出。成功,绝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在知产领域执业至今已有八年左右,我不敢说自己是一位成功人士,但我确实成长了很多,从一开始什么都不懂到后来可以独立办理较为复杂的案件。这八年时间,我最大的感悟就是,坚持踏踏实实做好自己份内之事,戒骄戒躁,必然可以学习到很多东西,展现学习成果的机会自然也会有的。
篇幅有限,在此不再展开。感谢知产力发起的这个活动,让我可以静下心来思考自己和知识产权的这段缘分。也借此机会,祝所有在知识产权领域奋斗的所有女性朋友们,节日快乐!让我们继续在知识产权领域内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也祝我们的未来越来越美好!


徐初萌

北京市君合律师事务所 合伙人







选择成为一名知识产权律师,于我就像随机播放,却听见了最喜欢的那首歌。是的,我很幸运,我从事的事业,刚好就是我最爱的那种。2013的盛夏,我从被誉为中国知识产权界“黄埔军校”的老东家微笑转身,鞠躬离场,加入君合律师所并成为知识产权部的合伙人。我是一个长情的人,这从我自小学六年级到现在一直都是披肩直发也可以得到印证。更何况老东家把我从一个初入职场的新人,培养成一个管理彼时中国最大最专业的商标团队的负责人,捧着一个国有事业编制的金灿灿的铁饭碗,非常感恩也不舍,我还是告别了人生第一份工作,走出了那个温暖的舒适圈。


感谢时代,在老东家的那些年,我们不愁客户,我从工作的第一天起办公桌上的案卷几乎都是世界五百强的顶尖品牌。我们的训练是极正规的,我的师傅们生活上像姐姐,工作上又很严格,逐字逐句修改,毫不留情绝不马虎。今天,她们依然是业界翘楚,而我也长大了,经常和我的师傅们一起入选国内外的奖项。


那些年我的青春奉献给一个个跨越山海来中国寻求IP保护的外国品牌。有一天加班时接到妈妈的电话,说爸爸检查出膀胱癌要做手术,我趴在办公桌上痛哭了好久,请了工作以来最长的一次年假,6天,回老家照顾爸爸。后来的我也长大了,从孩子成为了妈妈,那时商标诉讼很少,年轻的我拿到诉讼委托觉得一定不能辜负客户。有天开完庭,我和书记员说,能不能让我先走,改天再签笔录?因为我女儿还在儿研所住院,前几天发了病危通知,现在刚脱离危险。书记员姐姐红着眼圈说你快走吧。


虽不回头走,但却时常回头看。如今我仍时常想起旧时领导和同事们,想念写字楼附近那棵常常被加班的我辜负的夏天盛放的丁香树。


如果说老东家练就了我一身过硬的prosecution基本功,那么君合的8年律师生涯,则给了我上战场拼杀的十八般武艺,给了我挑战更多类型复杂案件的果敢和勇气。


辞去公职时接到的橄榄枝中不乏国际IP领域最具知名度的外所,之所以加入君合,不仅因为君合是国内最知名的红圈律所之一,更因为君合的人文情怀,君子之合,海纳百川,能12次获得ALB最佳雇主可不是盖的。8年多的时光证明,君合的平台和和团队作战的制度优势,让我成了更好的自己。那些以前没接触过的超级疑难的IP诉讼和并购项目中的知识产权复杂问题的应对,让我斗志昂扬,可以赶当天5点最早的航班出差, 凌晨2点最晚的航班回家,喝杯咖啡还能陪孩子参加第二天学校的活动;可以和伙伴一周开12个庭,枕着证据入睡,也可以请团队照顾客户,我带着父母家人把万水千山走遍;感谢律所的体制,让我拼命工作的同时,还能不断提升厨艺,既能烤圣诞姜饼,也会给女儿熬制8小时爱心秋梨膏,还能陪伴父母看星辰大海,我还拥有送我世界冠军亲笔签名的亲客户们。所以,做一名女性知识产权律师是多么幸福呢,运气就是,机会碰到了不断努力的我们。


我的寄语:工作中有大女人素质, 生活里有小女人情怀 。 





笑  笑

某互联网公司 法务总监 







弹指间,走上工作岗位已步入第8个年头,回顾并不算长的职业生涯,我分别从事过高校科研岗、企业政策研究岗和法务合规岗的工作,似乎也正是一名高校毕业生试探着走出象牙塔,逐步踏进社会、深入生活的鲜活剪影。初入职场时往往不得章法容易“用力过猛“,而经过些许历练,才更懂得坚定从容与反思沉淀的宝贵之处。不敢妄言经验,只是通过经年间对业界前辈和同行翘楚的观察,发觉优秀的职场人往往具备相似素质,我愿意将其概括为”成长性、兼容性和鲁棒性“。


所谓成长性,就是既要立足于专业知识,更要在习得通识技能(比如检索能力、辨别能力)的基础之上触类旁通。专业精深自然是立足之本,但运用不当也可能成为束缚之源,而能否解决实际问题则是检验实务人才的唯一标准。在面对自己非专业甚至是不甚熟悉的领域时,能够通过始终学习和求助行业精英等方式在短时间内迅速入门并切中要害,才是跳脱出专业窠臼,拓展职业边界的“buff加成“。


所谓“兼容性”,就是要善于转换话语体系,以便与不同专业背景的职业群体进行沟通。在动辄上万甚至十数万人的互联网大厂里,没有人幸运到只使用“法言法语”就足以与他人进行顺畅沟通,你的“听众”可能是需求爆炸的产品经理,可能是对精确表意有执念的程序员,也可能是承担增长压力的销售运营,如何换位思考并展开柔性沟通,善用生活化的类比和鲜活的事例替代照本宣科,方能让对方意识到你与ta看似冲突的观点恰恰是为了实现更长远的正向收益。


所谓“鲁棒性“,就是有个抗压承重的好身体和一个越挫越勇的大心脏。长辈们常说:”工作是永远做不完的。“无论哪行哪业,身心健康永远是一切的根基,我们需充分了解自己身体的短板和压力边界,学会高效休息,建立规律饮食作息,合理分配工作强度,充分利用假期时间放松身心、挖掘工作之外的“小确幸”,逐渐摸索适合自己的”充电“方式,体验自律的“自由”。


今天是“女神节”,更是全世界劳动妇女共同的节日,100多年前,妇女们还在为权利和解放而斗争,现如今,国家和时代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际遇,鼓励我们充分发挥才能、发展自己。我们热爱工作、关爱家庭、宠爱自己,在不同场景和不同身份之间自如切换。职场女性自有平衡工作与家庭的难处,更有享受双重乐趣的权利和自由,愿大家都有这样的幸运和勇气,祝福各位妇女同胞们节日快乐!





肖越心

泰和泰律师事务所 高级合伙人






非常感谢知产力的邀请,今天很荣幸有机会和大家分享作为一名知识产权律师在从业道路上的一次执业转变经历。


我是肖越心,泰和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加入律师行业并从事知识产权至今已有十四年。我自2008年入行至今,面临两次执业上的转变,第一次是2011年加入金杜律师事务所,执业方向从国内知识产权诉讼转为涉外知识产权非诉及诉讼;第二次是2016年加入泰和泰律师事务所,从一名公司化事务所的工薪律师转变为合伙制事务所的独立律师。这次转变是人生方向的转变,也是极具挑战的转变。


经常在跟法学院同学或者尚在选择执业领域的年轻律师进行交流时,我都会大力推荐知识产权领域,因为其与时俱进,专业性强。而优势即壁垒,该优势对于希望从工薪转变为独立的律师而言,既可能构成优势,也可能成为执业范围或客户来源上的限制。


我记得在离开金杜律师事务所准备独立执业时,一名合伙人对我说,越心,我知道留不住你,你的性格一定会有想自己干的一天,只是没想到这么早。也许你可以等到有更多积累的时候再做这个决定。事实上我决定独立执业的考虑很简单:第一,2014年前后《商标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相继修法,商标代理人不再被允许代理诉讼案件,这为不具有知识产权代理业务背景的律师事务所开展知识产权业务提供了绝佳的机会,也就对知识产权工薪律师投身到需要吸纳专业知识产权人才的综合性律师事务所提供了契机;第二,多年高专业化程度及高强度的训练,使得我获得了较强的处理本专业法律问题的能力,但在客户拓展、案件管控、人才管理和培养甚至财务管理等方面不具有与专业相匹配的能力。而职业发展遵循木桶效应规则,因此我需要在更早的年纪开始考虑提升我的短板;第三,带有幸存者偏差的勇气,对于具有专业信心和业务经验信心的我来说,如果市场总会有一部分幸存者,且这个比例并非微乎其微,那么我应该能在幸存者中拥有一席之地。于是,我做出了转变的决定。


事实上,做出决定和履行决定之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然而落地执行说起来艰难也简单,主要贵在坚持,贵在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而开启你的想法,做出是否迈出这一步的决定,让转变发生,从某种意义上说也许是无比重要的。如果要回头看,我会对当时做出这一决定的我说感谢,然后继续出发。


希望每个人都有追寻内心所求的动力和勇气,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通过知产力,通过各种机缘,了解知识产权,加入知识产权律师行业!




姚小娟

某律所资深知识产权律师






2022年的我,本科毕业快满十年了,也是从事知识产权行业的第十年。从知识产权专业机构、互联网企业的法律顾问、再到现在律所的专职律师,不同的是职业角色的转变,相同的是一直在知识产权的不同的赛道进行坚持和尝试。每一次角色的变化,都是不同的目标和挑战,更多的是出于对这个行业的坚持和热爱。


初入行业:提高自我要求,扎实专业技能


初识知识产权,即使是法学科班出身,也以为知识产权很“高大上”,进入这个行业后,才发现所有“高大上”的事情在执行落地层面比还是比较接地气的。如果对自我没有要求,很快会觉得工作内容枯燥且没有什么挑战,这一点在我曾经带刚毕业的助理身上经常看到。


这个行业其实很注重细节和耐心,不同客户的行业、产品、需求等均不同,要提高专业技能和案件质量,需要多关注客户及行业的发展,不断扎实专业知识,迎接新的挑战,才可以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和乐趣。在给很多中大型企业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我深有感触。


甲方角色:深入产品业务,换维度做知产


企业的知产工作,基本是围绕业务部门的知识产权需求进行开展的,与知产机构存在很大的区别。工作重点很不同,比如在评估项目知产风险时,检索出风险点很重要,更重要的是结合业务需求提供一些解决方案供业务侧决策,协助项目可以合法合规。


然而企业知产工作要顺利开展,需要各部门和业务侧的配合,需要和业务侧保持顺畅的沟通,那么必须要了解产品和业务。互联网行业与传统行业不同,为了了解企业的产品和业务模式,我当时下载了公司所有的产品进行使用,了解产品的功能,了解软件下载量、装机量等不同的数据指标等等,这些为我在做商标使用管理制度和流程、Hello Kugou声音商标确权案时提供了很多新思路,让工作也能达到预期效果。


再回乙方:知产专职律师,更加需要坚定


选择成为知识产权专职律师,是我目前职业生涯中最大的转变。从每天打卡的上班模式变成了自由职业,从不错的稳定收入到自力更生,从公司制到松散的律所模式……种种都颠覆了多年的工作习惯和生活习惯。在综合律师事务所的做知识产权专业化,是件很不容易的挑战,我也曾几度想放弃。每次遇到新的知产难题,经过努力获得预期的结果时,依旧觉得这个行业有足够坚持的乐趣和理由。


坚持纵向深耕知识产权行业,这些经历和选择,丰富了我的人生履历。借用最近看到的话,“瞄准月亮,即便失败,至少可以落到云彩之上”。无论是职业还是生活,对自我有更高的要求,即使可能没有达到预期,也可能有新的惊喜。




杨  倩

汉坤律师事务所 顾问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收到知产力的邀请,有些意外和惶恐。看到了题目,不觉莞尔。写这个题目,我应该能及格吧。


知产圈里谈转型,我大概是很没有新颖性创造性的一类了。工科毕业后进入国家知识产权局,从发明实审部到专利复审委;虽波澜不惊但也不乏精彩的过了十几年,从未想过要离开。本以为从化工系毕业转到电学领域做专利审查,从审查业务岗位转到综合管理岗位就是自己最大的转型了。但在第三个本命年要过完的时候,我做了一个大大的决定,生活从此拐了一个小小的弯。离开工作了十几年的单位,我从“高高在上”的官方一头扎进了“乙里乙气”的律所,成了一名知产律师。


做足了各种内心戏,设想了无数的可能性,当真的在另一个时空走过分分秒秒,还是难免惊涛拍岸的冲击感。从第一次见到“客户”这种生物到每天笑称“甲方爸爸”,从第一次被裁判结果啪啪打脸到对各种不确定性的充分认知,从第一次压力大到浑身发抖到能不卑不亢的泰然处之,从第一次加班至半夜到天天过美国时间,从第一次被95后的新同事们碾压智商到和圈里圈外的大小朋友们推心置腹……这些其实都只是开始。


正如汉坤的slogan所言,律师要做solution provider而不是problem finder。除了角色的转换,更多是思维方式的变化。放弃“我是来学习的”这种学生思维,以终为始的考虑如何解决问题,也许才是我这几年最大的转型吧。从处理好一个业务问题,到处理好一个客户的多种事务,再到管理自己的时间精力和各项资源、协调好团队内部以及多个客户的各项事务。所有这些无一不是转型再转型,我始终在路上。焦虑如影随形,但我学会了和它和谐相处。把挑战当有趣,把压力当日常,能够精益求精,也适时抓大放小。


敢于痛快的赢,也能坦然的输,更要不屈不挠的继续前进。终于我发现,惊涛拍岸后我并没有粉身碎骨,落回大海仍是那一汪蔚蓝,随时都可以变成浪花继续撞向岸边。无比感激遇到的每一个人,虽来路辛苦,还是觉得自己是那个幸运儿。当审查员时当事人的认可,做律师时客户的肯定,新朋旧友的鼓励和安慰,家人的呵护和支持,都让我愿用无尽的诚心回馈这个世界的善待。


最后用一句很俗的话和大家共勉:认清生活真相之后请依然热爱生活吧,热爱,真的可抵岁月漫长。




于雯竹

世泽律师事务所 合伙人






我做知识产权律师已经12年多了,主要处理商标、版权、域名、反不正当竞争相关的非诉和诉讼案件。这是一个非常窄的领域。虽然之前有一些转行的机会,最终我还是决定继续专注于这个领域。而支撑我这12年多的坚守的,可能是研究知识产权案例的乐趣、和每次在案件中取得胜利的成就感。


我是一个很幸运的人,我的求学和职业生涯的前十几年可以说是一帆风顺的——北大日语本科、香港中文大学JD(法律博士)、斯坦福大学知识产权专业LLM(法律硕士)、Baker & McKenzie等IP领域头部外所+内所工作十多年——这些经历足以让我继续在IP领域头部外所或内所继续做一名授薪合伙人,无需担心案源压力,拿着还算不错的薪水直到退休。作为一个没有野心、满足于做一辈子打工仔的人,这曾经是我的全部职业规划。


但是,兜兜转转好几年以后我意识到,由于我的经历比较独特,只有做独立合伙人才能做到我多年来真正想做的事情。然而,决定转型做独立合伙人以后我意识到,之前十多年看似光鲜的一线外所+内所生涯,其实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充分培养了我在知识产权领域的专业能力以及处理重大复杂案件的经验、但另一方面让我在毫无案源压力的温室环境里呆了太久。所以,我从授薪合伙人到独立合伙人的转型,其实是从零客户、零创收开始的创业。我非常享受这个从零到一的过程,享受这段成败未知的旅程。


最后,在3月8日这样一个庆祝女性独立和自由的节日,祝知识产权行业的女性朋友们节日快乐,找到自己的幸福和热爱,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周少姗

网易游戏 资深法律顾问







2022年是我在互联网大厂从事法务工作的第十一个年头。在这十一年里,我经历了人生各个重要的阶段,结婚、怀孕、生娃、工作转型。与其说是我在公司完成了多种身份的置换,不如说是公司陪伴并成就了我的蜕变。而今想来,只有感恩,感恩自己薅秃了头发仍没有放弃机遇,感恩坚持遇到了最好的自己。


2014年我原来所在的法务团队进行了业务剥离,工作内容从原来的合同合规,全面覆盖到知识产权、诉讼、投资等方方面面。正当我准备撸起袖子大干一场的时候,我发现我怀孕了两月有余。2015年初夏,待我产假归来,部门已经从原来的小团队发展成几何倍的人员增长,所有业务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而彼时部门的商标法律事务岗位急需法务支持,领导出于对我的信任,指派我从合规业务,转型做知识产权业务方面的支持。


回想起我当初接到转岗的指示,没有一丝意外,反而有一种莫名的期待和雀跃。但毕竟以前没从事过商标实务,对我来说无异于在职场中重新站到了起点。在公司里,一方面,面对的是新旧同事间的信任重建,另一方面,面对的是商标专业知识的快速咀嚼和消化、商标流程工作的快速上手;在家里,且还有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在等待着母亲的关怀和照顾。很多个晚上,我几乎都是哄完孩子睡觉后,夜深人静时一遍一遍看着法条和案例,就这样度过了回岗后最艰难的时期。那会对自己的戏谑就是,“勤勉打工人,公司上日班,回家上夜班”,这大概是所有职场妈妈的常态吧。薅秃了头发的焦虑,和嚼碎往自己肚子里咽的苦涩,巴不得一分钟能掰碎成两分钟用,忙到无暇顾影自怜,为工作和家庭殚精竭虑。


正因为自己知道专业的深耕没有捷径,解决焦虑的方法只有往前冲,得益于家里亲人的支持,让我毫无后顾之忧地闯过了转型的阵痛期。从对商标的一知半解,到后来迅速掌握了商标实务,推进了游戏业务的商标数据库从0到1的构建,从容处理国内外商标布局和风险把控工作,在团队协作中处理了诸多疑难商标问题。从转型一年后团队授予的“飞跃进步”奖,到两年后的“优秀员工”,在这个被团队认可和接纳的过程中,我也认真地认可和接纳了自己从大厂“老人”到转型“新人”的身份转变,真切地感受到我对商标工作的热爱,就这样抵过了岁月漫长。职场妈妈用实力证明了女人的韧性,在重压下所激发的潜力是不能被忽视和小觑的。


过去我很信奉“为母则刚”,是对于自己产后重返职场又面临转型的信念支撑。但如今回望,我认为这最多只是万千女性职场中的一种表现,而不是一种信条。因为无论是什么社会角色,无论在什么年龄,女人在机遇来临时,出于对自身职业生涯的敬畏,永远都是会披荆斩棘地往前冲的。永远不要给自己设限,即便如履薄冰,即便一地鸡毛,遇事不怕事,从来都是“干就完事”了。


就像罗曼罗兰说的,“每个人的生活经验都是由自己去体会的。如果你有勇气,一切都会顺利。”


与诸位正经历转型期的你共勉。




张维维

三七互娱 知识产权总监






笔者在即将从西南政法大学毕业之际,由于对自己的职业选择尤为茫然,所以选择了先去广州的一个基层法院实习,看看自己的兴趣所在。而就在那时候,因为在基层法院一线实习的经历,让我地发现了国家当下特别重视对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在各行各业的兴起,这便让我心中萌生了要成为一名知识产权律师的念头。


因此,2013年,笔者在香港城市大学攻读完硕士研究生后,便选择了走专业化律师路线,因为笔者相信“唯有在某一领域精耕细作才能得到认可”,于是便进入了知识产权专业律所--万慧达律所,该律所有着20多年的历史,服务于全球数千家企业,其中外国企业居多。我在万慧达律所从一名律师助理开始做起,承担着网络及实地调查取证、公证、案情调查分析、行政执法维权等法律基础工作,直到成为一位知识产权专职律师,并且参与经办的多个知识产权案件入选各地法院典型案例。在律所的五年期间,我专注于知识产权领域,感谢这五年时间的精耕细作,我已熟练地掌握了本领域的法律基础、行政执法、民事诉讼及仲裁等办案流程及技巧,锻炼了与客户、司法系统等各方面打交道的能力。


但作为法律人,能力的提升必然是永无止境的,所以在2018年1月,笔者开始为职业生涯的第二个“五年计划”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选择进入企业当一名in-house。


机缘巧合,特别感谢三七互娱集团法务部负责人赖总的给了笔者机会,有幸加入三七互娱法务部大家庭,开始了法律人打怪升级的2.0时代。进入企业后发现企业法务与专职律师有个很大的区别,就是当职业律师的时候所汇报的对象是全球各个企业的法务,因此,同行从业者之间的交流十分顺畅,也更为理解律师的工作。而进入企业以后,发现所面对的客户是管理层及业务部门,需要有很好的化繁为简向业务部门说明法律后果,为业务部门在商业利益与法律风险之间找到最好的衡平点,以更好地为企业保驾护航,创造利润,实现竞争超越。三七互娱深知作为一家以网络游戏研发及运营发行为核心主营业务的企业,知识产权作为公司最重要的资产,其管理及运营对于公司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在笔者进入三七互娱后,得益于在知识产权律所的专职工作积累,赖总指派笔者带领团队为集团在商标、版权及专利模块进行流程化、规范化统一归口管理,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我将不忘初心,一如既往地为知识产权事业挥洒更多的汗水与青春。


寄语:祝所有女性法律工作者节日快乐,保持热爱,不忘初心。




朱玉子

北京浩天律师事务所 合伙人







今年是我在律所工作的第16年。从业十多年,可圈可点的感触颇多。例如:大概在进入律所的第4年左右吧,有位境外客户委托我们分析论证一起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侵权案件。拿到案卷资料后,我们按常规进行了法律法规和司法实践的调研。但说实话,作为一位地道的文科生,我对其中涉及的技术问题知之甚少。除了自己抓紧时间恶补相关知识外,我们还多次和拥有计算机文凭的同事沟通讨论。此外,我们还专程向中科院某研究所的专家进行了请教。完成这个项目后,我认真地进行了总结,并在工作日志上留下了好几点心得,比如:


1. 尽量提升自己的科技知识。众所周知,知识产权和科技息息相关。就拿版权来说,无论是早些年的深度链接、IPTV,还是目前引起广泛讨论的NFT、元宇宙等等,其中涉及的版权问题都离不开相应的技术。如果自己能理解、掌握一些科技问题,必定能让自己快速地进行独立自主思考。


2.重视团队合作,不耻下问,同时保持自己独立思考、勇于表达、敢于争论的习惯。良好的团队合作关系,既能保证法律服务的质量,又能促进团队的整体上升,形成良性循环。而独立思考、勇于表达、善于表达,更是法律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


3.实时跟进司法实践,学以致用。司法实践既是对法律法规的具体运用,也是对知识产权立法滞后性的必要补充。因此,司法实践对一些非普遍性、复杂性、以及前沿性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例如,通过目前的司法实践,我们可以了解法院对区块链技术取证的各种要求,对行业专家、经济学专家等在侵权、赔偿等认定方面的考量,等等。


在国家统筹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环境下,我们相信:知识产权法律业务一定会再创高潮。我们衷心希望每一位知识产权法律工作者都能积极拥抱机遇、迎接挑战,我们也必定会收获满满。




张  颖

北京云亭律师事务所 创始合伙人








首先,感谢知产力的邀请,很荣幸能够参与这次的活动,和同行业的女神们一起分享工作和生活。我是张颖,北京云亭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之一。


我2007年考过司法考试至今,已经有十五个年头了,除却在代理机构的几年,后面一直在律所工作,以至于到了2018年底我们成立了自己的律师事务所—云亭。云亭所是我后半生的事业,也是我后半生的热爱。


2017年下半年,我犹豫是否要出来做独立合伙人的时候,我现在的搭档,也是云亭所的另外一位创始合伙人李舒律师,跟我说,你别犹豫了,出来干就完了,你要是实在担心没有客户,我们这客户多的是,你愿意做,肯定饿不到你。讲真,他这句话给了我最后独立的决心,于是在2017年国庆节后,和云亭的两位搭档一起成为了北京国贸一家律所的合伙人。虽然我出来之后,也并没有需要李舒律师给我业务,但是他确实给了我非常大的帮助,告诉我怎么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律师,怎么对待客户,怎么写作来展示自己的专业,又怎么样有效的办理案件。


读书改变命运,读书不仅给了我文凭,还给了我好的师门和搭档。我认识李舒律师是因为我们共同的导师北京大学的易继明教授,李舒律师虽然入门比我早,但是年纪比我小,喊我一句“师姐”,我受之有愧。另外一位共同创业的小伙伴,唐青林律师,也是业内顶顶有名的商业秘密专家,商业秘密专著都出了三本。唐律师的年纪比我们稍长一些,这年长几岁的宝贵经验,让云亭的成长更加稳健!


2021年底,我们完成了第一个三年计划,律所也从之前的首东国际半层七百平的面积拓展到了现在位于国贸商圈的瑞赛大厦的16/17/18三层,两千余平,执业律师也已经六十余人。这个三年的进步,是云亭人共同的努力,在开业之初,我们规模小人口少,但是靠着每一位云亭小伙伴的专业、进取和努力让更多的客户看到了我们,认可了我们。这里也感谢客户的信任,给到了一个刚开业的新所的信任,敢于委托我们做事,到了今日我们也能自豪的说一句,我们没有辜负每一份信任!




张月梅

月梅工作室 创立人







在2004从部队转业进原商标评审委员会工作之前,我连一分钟都没想到过我会成为一名商标从业人员,更没想到成为今天商标普法的“张老师”。现在回想起来,一切都是上天安排 ,一切也都自然而然,这得益于我一贯以来对待工作的态度:工作都是为自己做的,要尽可能做好。


1999年部队开展军队律师制度,我们部队还没有律师,领导建议我去考,我就认真学习,当年通过了律师资格考试。这为我后来从事商标评审工作奠定了基础。到评审委之后,身边同事都是法律高材生,这让我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连学习边工作。我认真对待每一个案件,因为每一个案件都是我工作的一部分,而工作是我人生经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要对得起自己的人生。


后来在工作中发现有相当多的企业和创业者对商标基础知识不熟悉,犯了一些常识性错误而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我开始于2014年撰写商标普法文章。写作是我热爱的事实,认真对待文章更是理所当然。经常有朋友说我的文章讲起来通俗易懂,这是我努力追求的效果。我会想着读者的需求来安排内容,也会把句子反复修改以期简短易读。然后,写着写着,我就变成了张老师。


现在我已是五十而不惑的年龄,早已完全接受自己才华平平且精力有限的事实,深知无论如何努力我也终将是那个芸芸大众中普通的一员,我唯一能做的依然是成为真实的自己,让自己变得比过去的自己更好一点。而认真对待工作,让自己所做的事对他人有益,应该是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这事上没有白做的事,每做一件都会带着另一件发生,在职业生涯中尤其如此。唯有把每件事都看成是自己的事,才有可能毫无怨言地认真对待,做不到最好,也可以做到尽可能好。然后,慢慢地,自己也好了起来。


而且,生而为人,终究要学会爱自己,才可能爱这个世界,认真对待自己手头的事,就是爱自己的实在行动。一个人对世界的贡献,也是从做一个更好的自己开始,这样自己的出现,才能成为别人的礼物。




邹  雯

己任律师事务所 合伙人








最近五年,我的人生几乎一直在转型。自2017年从法院离职开始,先是转型做律师,律师学了点皮毛就忙不迭的开始建团队,学习管理团队、培养年轻律师。团队稍稍稳定下来创建了新律所品牌,又要学习搭建管理体系、招募合伙人。在我看来,转型的过程中难的其实是做决定,一旦决定做了,剩下的就再无难事了。


关于职业被人问的最多的问题是,为什么要辞职做律师。这确实也是最难做出的一个决定。在决定之前,这个念头在心里已经长了很久的草。彼时,身边每有体制内的朋友或同事交辞职报告,内心的草都会疯涨一波。当然正是因为有较长的考虑期,就各种因素、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了相对周全的思量,所以最终做出决定的时候,也没太挣扎。当时还有一个好友跟我说,你一旦做过一个艰难的决定,后面的都会容易得多。我深以为然。也正是得益于这次的经历,在后来面临抉择时,人更加清醒和果断。这也是成长带来的力量。


初入律师行业,我连发邮件的注意事项都不知道,开始写文件时也打怵。用心写了第一份,发现从前的训练、养成的逻辑思维和表达,依然好用,信心就全回来了。初见客户不太会聆听,跟着其他合伙人开几次会,也就慢慢知道怎么发掘客户的需求。每一件事情,一旦开始学习、开始认真去做,后面都是顺其自然的事情了。印象深刻的是入职第二个月参加一个大型会议。头一天临上飞机得知我有20分钟发言的机会,没做多想就同意了。那晚抵达上海已经九点了,跟同一发言主题的两个嘉宾碰了一下配合的细节,就回到酒店做PPT。因为没有足够的时间准备,有一刹那非常恐慌。向前辈求助获得的建议就是,尝试去模仿一位你喜欢的演讲嘉宾的风格,很快就能不紧张。正是有了这次发言的成功体验,后来的活动能坦然应对。而保持每年二十场左右的发言频次,也就自然能找到好状态了。


再回归到女性的立足点,我的观察是女性有一些特质,会在做决定的时候带来障碍,但是会在转型的过程中带来便利。面临转型抉择时,女性考虑的因素会更多、面临的压力会更大,因而更容易有畏惧心理。但是女性天然的敏感、细致、勤奋、思虑周全都会让职业转型进行得更顺利。所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送给所有考虑职业转型的知产女性的寄语就是:


勇敢的做出决定,相信这就是你职业转型中最难的一件事,在此之后再无难事可言!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知产力立场)图片来源 | 网络



往期热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