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单霁翔: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的使命与挑战

2014-05-17 单霁翔 瞭望

  4月29日,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成立。这天的成立会议,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感觉都有些特别。我们聚集在有着594岁高龄的紫禁城里,研讨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问题。以往建筑大师们聚集在一起讨论建筑创作方向,文物专家们聚集在一起呼吁文物建筑保护,司空见惯,但是今天大家齐聚一堂,共同研究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问题,这可能就叫做“跨界”,也就是吴良镛院士所倡导的“融贯的综合研究”。

  

  实际上,这一天时、地利、人和的现象本身,就体现出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的本质意义,即文化传承。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行动本身,表明文化遗产的年代界定范围正在逐渐延伸,指定保护的文化遗产类别正在逐渐拓展,判断文化遗产的价值标准正在逐渐深化,成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趋势,而将更多的当代建筑遗产纳入文化遗产保护范畴,必然是一个永久的努力方向。

  

不可忽视的共同遗产

  

  没有哪个历史时期,能够像20世纪这样为人类提供如此丰富、生动的建筑遗产,同时也只有建筑遗产才能将20世纪百年历史进行最为理性、直观的呈现。

  

  专家学者为保护20世纪建筑遗产付出过很多努力,使一些建成不久的重要建筑得以保护。例如1961年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就将建成仅3年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列入其中。1999年召开的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上,吴良镛院士在《北京宣言》中极有针对性地论述了建筑创作与文化传承的关系。

  

  2004年8月,马国馨院士领导的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向国际建协等学术机构提交了一份《20世纪中国建筑遗产的清单》,关注点是要对那些存在损毁危险或需要立即得到保护的建筑予以重视,它们既包括20世纪上半叶的燕京大学、上海外滩建筑群等建筑遗产,也包括20世纪下半叶的重庆人民大礼堂(1954年)、北京儿童医院(1954年)、北京电报大楼(1958年)、厦门集美学村(1934~1968年)等22处现代建筑。

  

  2008年4月,在无锡召开的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无锡论坛,通过了《20世纪遗产保护无锡建议》,同时,国家文物局发布了《关于加强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2012年7月,中国文物学会、天津大学等单位在天津举办“首届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论坛”,会上通过了涉及6方面意向的《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的天津共识》。

  

  今天,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近代遗产、现代遗产和当代遗产,都是人类共同遗产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在濒危遗产报告中,针对一些优秀当代建筑处于被废弃或被改造的境地,表达出对20世纪建筑遗产命运的忧虑。在国际社会的带动下,一些国家也纷纷做出积极反应,开始从战略角度强调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

  

  在美国,通过立法规定凡是在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且有50年以上历史,具有重要价值的建筑物、构造物和其他实物,都列入需要登记造册的范围。目前,美国已经确认和登记,并列入保护名录的历史性建筑和文化遗址有100多万个,其中相当部分属于20世纪建筑遗产。在西班牙的巴塞罗那,20世纪初由高迪创作的具有独特个性的奇异建筑,早在1984年就已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

  

遭到损毁与破坏之因

  

  与那些令人肃然起敬的古代文化遗存相比,20世纪建筑遗产在文化遗产大家庭中最为年轻,正因为如此,人们往往忽略它们存在的重要意义,使20世纪建筑遗产在各地不断遭到损毁和破坏。

  

  首先,缺乏加强20世纪遗产保护的正确认识。对于20世纪建筑遗产的判定不能完全套用古代遗产的标准。一方面,20世纪建筑遗产与其他历史时段的文化遗产相比,内容更为丰富,情况更为复杂,保护的紧迫性更为突出,需要采取更为积极的保护行动,予以审慎对待。另一方面,由于20世纪建筑遗产的概念提出较晚,具有针对性的研究刚刚起步,相关理念尚未成熟,缺少可供参考的现成模式,因此,只能通过不断实践,积极开展相关研究,探索正确的保护途径。

  

  长期以来,不少城市决策者对已有的建筑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轻视,甚至认为传统建筑形式无法为新时代服务,因此需要一场摧枯拉朽的改造。有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房屋建筑的平均使用年限不到30年”。“短命建筑”在我国的出现,很重要的一条原因就是,人们不能以理性的态度对待20世纪建筑遗产。

  

  作为典型案例,1992年7月1日济南老火车站钟楼上精确的机械钟永远停止了转动,伴随着济南人走过80个春秋的老火车站就此尘封。然而在拆除之前,无法计数的市民扶老携幼涌到站前,与这座陪伴着他们走过难忘岁月的建筑合影留念,作最后的告别。1992年之前,老火车站设计者H.菲舍尔的儿子,每年都会带一批德国专家来免费为老火车站提供维修和保养,他还说这座车站再用200年也没有问题。当他听到老火车站被彻底毁掉的消息后,气得老泪纵横,并表示再也不会来济南,也永远不会原谅下令拆除这座建筑的决策者。

  

  同样作为典型案例,几年前,长春市领导说他们的城市是一座年轻的城市,连一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都没有,但是当我们提出了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的建议并得以采纳后,长春拥有了很多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成于20世纪50年代的长春汽车制造厂和长春电影制片厂,也成为重要的保护对象。

  

  其次,缺乏实施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的法律保障。今天,涉及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和管理的法规制定相对滞后,人力、财力等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少,学术研究和基础工作相对薄弱。另一方面,面对全国城镇化的加速进程,面对一个接一个的城市建设目标,20世纪建筑遗产的保护形势日趋严重,由于缺少法律保护,越来越多的20世纪建筑遗产在城市广场建设、城市道路拓宽和“旧城改造”中被拆毁。

  

  在当前建设大潮的冲击下,如果不采取紧急措施,一大批20世纪建筑遗产将继续遭遇拆除的厄运。由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列入《20世纪中国建筑遗产的清单》中的建筑,迄今仍有近半数尚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法律保护的力度欠缺。目前,在受法律保护的建筑遗产中,20世纪建筑遗产所占比例很小,在多数城市和地区,这一保护行动尚未开始。如果没有清醒的认识和公众的支持,20世纪建筑遗产必然会面临比早期建筑遗产更严峻、更危险的局面。

  

  第三,缺乏实施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的成熟经验。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存在着不能回避的技术难题。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不仅面对大量专业性强、科技含量高的新型对象,而且各种行业类、专业类和专题类建筑遗产的大量涌现,必然突破文化遗产保护原有的体系和格局,为保护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

  

  进入20世纪,全球开始广泛采用新型材料和新的施工体系,当越来越多的建筑师们抛弃传统的建筑方法,开始兴致勃勃地采用新型材料,设计新型结构,甚至采取批量生产方式进行房屋建设时,他们对这些材料的性能和结构的长期稳定性并不完全了解,这就意味着在许多情况下,在这些建筑材料和施工方法被广泛使用之前,相关的技术标准并没有建立或尚不成熟。事实证明,20世纪建筑遗产相对老化的速度较快,材料性能寿命较短。其中最典型的当属早期混凝土材料,往往因为不符合相关标准,造成腐蚀问题,导致建筑材料过早退化。

  

  第四,缺乏20世纪建筑遗产合理利用的科学界定。20世纪建筑遗产往往是正在使用的“动态遗产”,由于不具有保护建筑的合法身份,产权人或使用者为满足当前需要而对其经常加以变动,处理不当就会影响20世纪建筑遗产的整体风格和建筑质量,甚至伤害城市民众的集体记忆。文化遗产的价值在于它的真实性和完整性,20世纪建筑遗产的保护同样要求其周边环境与本身的历史氛围相协调,形成和谐的整体,需要对建筑遗产背景环境提出控制要求。

  

应对挑战之策

  

  20世纪遗产保护在近年来才提上重要议程,这一新领域的开拓,突破了传统文化遗产保护的概念,扩大了文化遗产保护的视野,丰富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内容,并且正在推动着相关学科的研究。同时,正因为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多问题有待于人们去探索,去认识,去解决。

  

  一是提高20世纪建筑遗产的保护意识。尽管21世纪的到来,促使人们对20世纪的成功与失败进行重新评价,但是不得不承认,对于20世纪遗产的价值认知还处于较低水平,认识上的不到位,导致不少优秀的20世纪遗产遭到破坏,从城市的记忆中消失。例如,建于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的“国庆十大工程”,集中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建设成就,凝聚着一代建筑师的智慧,浸透着一代建设者的汗水,也标志着我国的建筑技术和创作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然而,在“国庆十大建筑”是否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问题上始终存在争议。

  

  在国际上,一些国家纷纷将本国的20世纪著名建筑师的作品列为文化遗产加以保护,这些建筑大师的优秀设计作品一经诞生就开始凝固,随着时间的流逝,成为未来文化创造的典范。在我国,也有一些曾活跃在20世纪建筑设计领域的著名建筑师。例如20世纪20~30年代,在南京就曾会聚了吕彦直、刘敦桢、杨廷宝、陈植等一批当时我国最优秀的建筑师,他们进行了广泛类型的建筑设计活动,形成了一批用现代建筑技术建造的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开展了创造新民族形式建筑的探索,从而打破了外国建筑师对建筑设计市场的垄断,同时,也使千百年来依靠经验的建造方法,逐渐走上了科学设计的道路,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应作为重要的20世纪建筑遗产加以保护。

  

  二是开展20世纪建筑遗产的科学评估。面对数量庞大的20世纪建筑遗产,正确加以选择,进行价值判别,确定保护对象,建立保护和修复体系,既是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的重要前提,也是当前刻不容缓的任务。对20世纪遗产进行科学评估时,应当客观而宽容,应当为后人保留延续的空间。健全的科学评估原则是构成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的有效基础。对于20世纪建筑遗产的选择和判别,需要改进传统的调查方法和评估标准,建立科学的价值评估理论、筛选办法和甄选过程,在全面调查、摸清家底的基础上,为各类20世纪建筑遗产登记造册,根据保存状况划分风险等级。

  

  三是探索20世纪建筑遗产的保护方法。20世纪50年代以来,建筑技术的进展日新月异,与各类科学技术的关系更加密切,新型结构理论的产生、新材料新设备的应用,高层建筑和大跨度建筑的发展,均体现出科学技术的威力。这些都对今天选择20世纪建筑遗产的保护方法产生深刻影响。面对数量庞大的、列入保护范围的新型建筑物或建筑群,如何建立和运行保护与修复体系,对于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来说,是艰巨而不能回避的新课题。

  

  四是实施20世纪建筑遗产的合理利用。如何在文化价值与使用价值之间决定取舍,如何寻找保护历史记忆与挖掘使用功能的平衡点,是不能忽视的现实问题。20世纪建筑遗产的保护,应与城市环境整治和地区功能提升相结合,与市民公共活动和培养健康情趣相结合、与城市文化建设和特色风貌保护相结合,以提升20世纪建筑遗产对城市文化的贡献度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力。2014年中国文化遗产日主题“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其意义在于20世纪建筑遗产绝不是束之高阁的“古董”、秘不示人的“宝贝”,更不是远离百姓、没有生命的“化石”,而是直接关乎民生幸福指数的文化资源。

  

具有迫切的时代意义

  

  在2013年11月中国工程院主办的“中国当代建筑设计发展战略高层论坛”上,主持该报告的程泰宁院士正视中国建筑界面临的态势指出:飞速发展的城镇化进程、复杂多变的文化背景等,构成了研究当代中国建筑设计发展战略所必须面对的现实语境。结合程泰宁院士的报告,我越发感觉成立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在当下具有迫切意义。

  

  一是中国新型城镇化“人文城市”建设目标,守望“乡愁”的需要。正如《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指出,发掘城市文化资源,强化文化传承创新,把城市建设成历史底蕴厚重,时代特色鲜明的人文魅力空间是美好愿景。新型城镇化力戒“贪大”、“求洋”、“追新”,新型城镇化也并非仅仅解决人、地、钱多方面问题,城镇化不只是砖瓦砂浆,它最大的把握在于文化内涵的提升,乡愁是一种广阔的文化情怀、乡愁是一种文明的力量、乡愁更是建筑师和文物保护工作者应拥有的文化境界。

  

  二是中国20世纪建筑设计思想与理念遗产传承的需要。中国现代建筑教育自20世纪初开始萌芽,传统建筑业由工匠师徒的薪火相传延续着变化,出现了现代知识分子型的建筑师群体。蔡元培先生认为美学体系中,建筑的地位极高,丰子恺几乎成为最早介绍西方建筑思想的中国艺术家,他率先提出合理的建筑要“经济”、“便利”、“美观”,或许是新中国50年代初“适用、经济、美观”的早期表述。优秀的建筑师关键是设计思想,因此传承作品,最重要的不仅仅是留下建筑外壳,更要传承建筑师的设计遗产。

  

  三是通过对20世纪建筑遗产的回望增强建筑设计自信的需要。近20多年,中国经历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城镇化进程,但是城乡建设存在的问题不能不正视,由于建筑成为了房子,致生活方式设计简单化;由于处处都是地标性建筑,民众喜爱的建筑反倒已无踪影;由于城市失落了真正的历史,所以必须警惕功利之风对城市文化的摧毁。通过20世纪建筑遗产的保护,中国建筑师必将增强自信,不向金钱媚俗、不向权势折服、不向西方膜拜,努力创造广大民众喜爱的,经得住历史检验的时代建筑。有文化底气才能拥有自信,才能使建筑创作扎根于本土之上。

  

  四是面向社会公众解读并传播中国建筑文化的需要。传承发展20世纪建筑遗产是每个国家建筑的命题,重要的是要使之逐步转化为国民观念,其根本任务要靠普及建筑文化教育来达到。从2006年线装书局整理出版的梁思成著《中国建筑艺术二十讲》较系统地看到,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同时是普及建筑文化的大家。建筑是什么、什么是建筑艺术、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如何理解建筑的民族形式等,他用通俗的语言告诉社会公众,无疑梁思成先生是中国建筑界与文物保护界学人的榜样。向公众普及20世纪建筑遗产,无疑将成为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在未来应努力的方向。□(作者为故宫博物院院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瞭望》2014年第19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