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传统文化的教育阵地
■复兴传统文化教育必须是国家行为 ■传统文化与学校教育的对接存难题 | |
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校教育中迈出关键一步——近日,中国国学文化艺术中心传来消息,其研发完毕的全国25个省份共500册省级版中小学传统文化教材,将集体亮相2015年全国书展。
这是我国首次大范围、大规模推出标准化中小学传统文化教材。该教材以“青少年完美人格”为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并经专家组研讨论证,制定出较为科学系统的课程结构,明确了不同年级应掌握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深度。
中国国学文化艺术中心执行主任张健告诉《瞭望》新闻周刊(微信号:OutlookWeekly1981):“以前,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只是出现在语文、历史等有限课程中,零散且不成系统,教学也容易陷入‘只读儒家经典’、‘只以诵读为上’等的教学误区。该教材有望改变这一局面,并可能成为全社会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新起点。”
学校是继承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渠道。学校,特别是中小学如何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早已引起有关部门重视。据本刊记者了解,教育部在“十一五”、“十二五”期间都曾进行相关课题研究。
2014年3月26日,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下称《纲要》),对加强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行了整体设计,并提出重点举措。《纲要》明确,要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全面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队伍水平,着力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多元支撑。
张健评论说:“教育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说在古代社会,传统文化的传承主要依靠的是教育,那么今天也同样需要依靠教育,否则文化认同、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将无从谈起。”
传统文化热升温
近年来,传统文化热在民间持续升温,显示出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高度认同。
比如,电视荧屏频繁展现传统之美。从河南卫视的《汉字英雄》,到河北卫视的《中华好诗词》,再到中央电视台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谜语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等,传统文化在电视荧屏大放异彩,赢得了收视率和口碑的双丰收。
研究者指出,这些原创节目虽然制作成本不高,但因为节目本身接地气,特别是由于汉语承载着国人共同的文化密码和价值观,这种文化黏合剂不仅提升了文化自信,而且有助于消弭社会裂痕,形成牢固文化纽带,因此获得追捧。
又如,各地兴起国学传播热潮。从2013年开始,山东省泗水县开始“乡村儒学”试验,由书院的专家学者们开设儒学讲堂,用通俗的语言向当地百姓讲授儒学思想,帮助村民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能量。成都、贵阳、昆明、重庆等西南4城市联合举办国学吟诵活动。
《人民日报》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累和储存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和力量,具有最广泛的社会认同,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滋养。通过各种形式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解决社会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更是凝聚社会共识、推进社会全面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深厚力量。”
再如,无论是民办教育机构还是公立教育机构,也无论大学、中学还是小学、幼儿园,学习传统文化已经蔚然成风。各种名目、各种形式的私塾教育、国学讲堂等有如雨后春笋,甚至出现了让儿童专门读经的国学教育机构,凡此种种,无不显露出国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此外,学界对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热情也日益高涨。2014年12月13日,新中国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全国性教育团体——中国教育学会成立传统文化教育中心。此前,中国教育学会许多分支机构在开展学术研究和提供专业服务过程中,虽然对传统文化教育有所涉及,但还没有一个专门的机构针对传统文化教育开展系统的学术研究,并为基层教育单位提供全面、专业的服务、指导。
“复兴传统文化教育必须是国家行为”
面对民间的传统文化热潮,张健十分清醒:“民间对传统文化的复兴做了很多工作,但其力量终归有限。中国约有三四亿中小学生,仅靠民间力量能够培养多少?在我看来,复兴传统文化教育必须是国家行为、政府行为,也就是说,传统文化需要以课程的形式更系统地进入中小学课堂。”
张健分析说,在当代社会,学校教育始终是最重要的、占据主导地位的教育途径。学校教育的正规性、系统性和高效性,也决定了传统文化教育要健康、有效、可持续地开展,就要充分利用这个途径。当代学校教育体系,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更需要充分接纳传统文化的内容,通过在当代教育中增加或融入传统文化内容,来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然而,就目前而言,学校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对传统文化内容的吸收仍显不足。张健甚至直言:“百多年来,我们的教育是在动用国家行政的力量推行西方文化和知识体系,至今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否独立拥有课程体系都存在巨大争议,这不能不说是民族文化的莫大悲哀。”
他解释说,自1912年蔡元培就任中华民国教育总长,通过强有力的行政力量将中华传统文化“剔除”出教育体系之后,加之“文革”十年彻底否定自己的民族文化,导致百多年来,学校课堂上几乎没有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席之地,中西方文化的内容在教育体系上出现了严重的不对称。
“如果说蔡元培的决策是基于当时时代背景的考量,是正确的,那么现在的时代背景已经发生改变,教育内容也需要进行调整。”张健说,“因为一个严峻的事实是,在这种不对称的教育体系下,国人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已经缺乏了解乃至心生隔膜,有些人甚至认为只有西方的发展模式是对的,也只有西方的社会制度是对的,因此他们一听说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就立即表示反对。这就好比一块糖,我告诉你糖是甜的,但你没有吃过,那我怎么形容你也不会知道。我觉得他们反对其实是因为他们中的很多人并没有认真了解过我们自己的文化传统,也并不知道孔子、孟子、庄子究竟说了些什么,所以我们需要尽快着手把相关内容系统传授给学生。”
张健认为,在中小学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目标,也不应局限在学习本民族的文化传统,而应落脚在培养学生的完美人格,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行为规范、深邃的哲学思想、质朴的道德操守和高雅的审美情趣”。
在张健看来,教育要以人的道德品质为核心,因为善良、质朴的道德操守不仅是维系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础,也是积聚经济建设成果的重要力量。“曾国藩曾说,‘大抵仕宦之家,子弟习于奢侈,繁荣不能延及一二世;经商贸易之家,勤勉俭约,则能延及三四世;而务农读书之家,淳厚谨饬,则能延及五六世;若能修德行,入以孝悌,出以忠信,则延泽可及八至十世’。这说明,我们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积累下的物质财富,要想传承下去,必须注重‘修德行,入以孝悌,出以忠信’,否则就可能变成一笔浮财。”
破解学校教育难题
而传统文化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对接尚存不少难题。
一是教育内容的系统性、整体性不足。由于一些地方和学校对传统文化的教育理念认识不到位,对教育内容缺少系统规划,对教学环节缺乏整体设计,导致众多课程各自为战,课内课外无法衔接,课程门类孤立化、教育内容碎片化、教学设计随意化等现象比较普遍,大大降低了教学效果。
比如,从教学内容看,有的以蒙学为主,主要讲授“三百千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千字文》),有的侧重儒家经典,偏好品读《论语》《大学》,也有的把重点放在唐诗宋词或《古文观止》等文选研读上。而从课时安排看,有的学校有专门课时,更多的学校则是利用早读、课外活动等边角余料时间完成。
张健认为,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综合性学科,应该有自己独立的课程体系,而不能仅仅依附于语文、历史等课程。“我们在上学的时候都学过文言文,有的人甚至认为传统文化教育就是文言文教育,但实际上,文言文教育只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分支,它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哲学、艺术等方面涉及有限,因此,文言文教育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传统文化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当是由儒学经典、民族艺术、民俗文化三部分共同组成。
二是从事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师资力量不足,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升。在张健看来,当前传统文化教育最致命的问题就是缺乏老师。“我们的课题是从汉文化的海外传播开始起步的,那个时候我们就发现,国外真正需求的并不是能教汉语的老师,而是能够传播汉文化的教师,这个问题直到现在也没能解决。我们注意到,很多海外华人的第二代、第三代能够胜任汉语教学,并且他们的英语非常好,跟当地人的融合也很不错,但他们因为缺乏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所以他们无法系统完整地向外国人介绍中华民族的文明、哲学、艺术,也无法帮助外国人了解中华民族究竟是怎样想事情、做事情的。”
三是教育教学方法相对落后,对学生缺乏吸引力,重知识讲授、轻精神内涵阐释的现象比较普遍。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有些学校以应试教育为导向,偏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灌输,单纯地让学生记忆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相对缺少对传统文化蕴含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人文涵养的深入挖掘和宣讲。
张健说,现在有的中小学学生不喜欢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主要原因就是他们感悟不到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一些教师也缺乏对传统文化精髓进行现代阐释的能力,偏重于诗词的背诵以及对历史人物、故事的讲解,这就容易造成青少年与传统文化之间的隔阂,甚至被认为是给中小学生们增加了“负担”。
四是教育途径狭窄,全社会关心支持的合力有待形成。目前,大部分地区和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主体还是教师,场所也还局限在校园,手段也主要依赖课本,还没有完全形成全社会参与、多元化支撑的良好态势。张健表示,其实传统文化本身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和生动的形式,学生了解、掌握传统文化知识的途径也应该是多渠道、多方位的。学校可通过举办各种传统文化活动,如书法、国画、茶道、武术等挖掘学生兴趣,提升学习热情。LW
《瞭望》2015年第7-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