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盛夏这科技三会,意义堪比1978“科学的春天”
◆ 召开于1978年初春的全国科技大会,曾经开启中华民族“科学的春天”;今年盛夏的科技三会,或使中国科技创新迈向繁花盛开
◆ 附文:开启未来30年科技新征程
5月30日,集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一体、4000名代表于一堂的科技盛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发出了向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进军的号角,开启了我国历史上又一个“科学的春天”。
5 月30 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召开 丁林/摄影
迈向繁花盛开的科技创新时代
“1978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召开的时候,我大学刚毕业,没有亲身经历其中,但经常听父辈们讲起,说这次会议对中华民族的意义。如果说1978年的科技工作会议对中华民族来说是一次科学的春天,那么,今年的科技创新大会在中华民族发展和振兴的历史上也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我非常激动参加了这次会议。”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校长王迎军评价说,中国正处在转型的关键节点,科技创新对于中国进一步的发展,对中华民族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从这一点上讲,“科技创新无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这次大会场面空前,决策者、管理者、科技工作者包括科技企业家集聚一堂,共商国家科技创新发展大计。“尤其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就像为我们科研工作者注入了一剂兴奋剂”,与会的“两院”院士、中国科协九大代表们难掩激动振奋的心情。
中国科学院院士谭铁牛用了三个“前所未有”形容领导人的讲话“鼓劲提气”。他说,“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深刻阐述了科技创新和科技革命对国家民族的战略意义,也让大家充分认识到党中央、国务院确实把科技创新放在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我国各方面发展对科技支撑提出了前所未有的紧迫需求;年轻一代在为国家科技做贡献方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曾开创我国珍稀濒危动物白鳍豚研究的著名动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宜瑜,在被称为“科学的春天”到来的1978年,主持成立了白鳍豚研究组,此后他参与了每一次科技大会。“这次大会,是1978年以来规模最大的全国性科技会议,可以说,国家对创新越来越重视。总书记的讲话,也传达出对创新的深切期待。”陈宜瑜说。
从事遥感科学与应用研究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华东对这次“三会”聚首的盛况评价说,“如果说,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使中国迎来科学的春天,那么今天我们可以期待,中国科技创新将稳步迈向繁花盛开的时代。”
直面挑战勇于担当
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九大“三会”同开,党和国家领导人发表重要讲话,在全国掀起了一股强劲的科技创新的“春风”,但在消化病学专家、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樊代明院士看来,创新要自觉更要实干。只有脚踏实地,才能行稳致远。
中国科协九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宣读《关于在科技工作者中开展“创新争先行动”的倡议》,倡议全国的科技工作者做到“短板攻坚争先突破、前沿探索争相领跑、转化创业争当先锋、普及服务争做贡献”,得到两院院士的积极响应。樊代明说,“如果我们这个群体的人都不愿意搞创新了,还能指望谁去搞创新呢?”
多位受访院士表示,搞创新,需要人才、需要培养人才的沃土,“如果我们的教育、科普工作跟不上,不能从小培养孩子们对科学知识的兴趣,我们的人才队伍就会后劲乏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科普的作用,强调“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但现实中,对院士做科普这件事的争议从来没有停止过。有人说这是“大材小用”,有人认为这是院士们的“业余爱好”,更有甚者说院士做科普是“不务正业”。
中科院院士、被誉为“嫦娥之父”的欧阳自远常年坚持做科普宣传。他说科学研究成果更重要的是让公众了解,最终为社会公众服务。他希望更多的专家学者投身到科学知识的传播普及中来,“这也是科学家的责任。”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中科院院士高福表示,“习总书记在讲话中给科学定义的‘三性’(科学研究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道出了科学的本真;给科学家的‘三权’(要让领衔科技专家“有更大的技术路线决策权、更大的经费支配权、更大的资源调动权”),让我们心里更加踏实。”他认为,科学家“对社会中热点、敏感问题进行回应,特别是当没人敢出来说话时,我们要站出来发声,这是科学家的担当。”
“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到202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使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明确了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历史方位、奋斗目标,对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系统部署,是指引我国未来科技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献。
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科技整体能力持续提升,一些重要的领域方向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某些前沿方向开始进入并行、领跑阶段,正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科技进步贡献率已稳步升至55.1%,一系列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正深刻影响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国已经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但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相比,我国发展还面临重大科技瓶颈,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格局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科技基础依然薄弱,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创能力还有很大差距。现行的科技管理体制机制、科研评价体系、人才管理机制等在很多方面束缚羁绊了科技创新。直面这些问题并通过深化改革破除束缚创新的桎梏,为科技创新“松绑”是两院院士和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呼声。
从事科研工作近40年的王迎军院士坦承,“现在确实有些工作做起来不是那么容易,可能会受到一些限制;有一些导向对创新驱动不是特别适宜。习总书记在讲话中谈到制度创新,强调科技创新、制度创新要双轮驱动。我相信那些制约科技发展的问题会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得到解决,这也是科技工作者最大的愿望。”她说,“希望通过这次历史性的会议,能使我们的科技体制机制更科学、更实事求是,让我们的制度更好地推动科技的发展,对我们的民族复兴起到更大的作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春理工大学教授姜会林直言,科研经费管理是个“老大难”问题,其中涉及争取科研经费、使用科研经费、审查科研经费等内容。确保科研经费花得出、用得好,是科研经费管理的最终目标。但在实际工作中,科研管理前置使科研经费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只有尊重学术规律,让科研人员有更大的经费支配权,才会进一步激发科研活力。”
中科院院士何祚庥、郝柏林等认为,评价体系问题一直困扰着科技人员,非常不利于科技人员静心致研。应该切实改革评价体系,根据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科技人员的不同定位,采用分类评价方式,这既符合现在社会发展多元的趋势,也能让科技人员有信心、有环境去做创新工作。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所长王贻芳认为,科技管理工作一定要尊重科研发展的规律,要转变思想观念,改变科技管理前置的现状,要相信科学家,真正做到习总书记讲话中说的要“允许科学家自由畅想、大胆假设、认真求证。不要以出成果的名义干涉科学家的研究,不要用死板的制度约束科学家的研究活动”。
一向直言的郝柏林院士表示,政府科技管理部门要抓战略、抓规划、抓政策、抓服务,不能用经济杠杆管理科研项目管理科技人员,要相信广大科研人员的自我约束能力。
多位受访的院士表示,深化科技改革仍然在路上,而且任重道远。只有彻底清除创新路上的各种羁绊,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才能激发出科技人员的创新热情。
增强自信创新再发力
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我们在科技创新方面有新理念、新设计、新战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夯实科技基础、强化战略导向、加强科技供给、深化改革创新、弘扬创新精神,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这三个“面向”“五大任务”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中国科技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我们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坚实基础。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担负起中华民族复兴的重任,根本在创新。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创新关键要靠科技。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
“创新要靠科技力量,要靠科技人才。但现在有些科技人员,对我们的创新缺乏自信,有的人更认为我们经济发展了,没必要搞自主创新,可以购买国外的先进产品。这种想法非常要不得。”一位院士告诉记者,我们一定要坚定创新自信,提高原始创新能力的建设,否则,我们国家就会被人牵着鼻子走,国家发展就会处处受人掣肘。
让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左宁感到不安的也是这个问题。她说,总书记和总理在讲话中都谈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问题,这里面,再创新是非常关键的一环。但是,现在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自主创新的重要性,觉得花钱买技术是一件省事又省力的事情。一旦技术落后了,再买一个过来就是了。
陈左宁认为,这是一种非常可怕的想法。“有些科研人员对自己没有自信,觉得我们和人家差了那么多年,赶是赶不上的,只能跟着人家。这样的心态对我们科研工作非常不利。习总书记强调要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要坚定自主创新的自信。中国目前非常需要这种精神。”
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持续提升,全社会创新意识和能力日益提高,但对创新不自信的现象仍然存在,在很多领域,我们仍然处在跟踪、模仿阶段,亦步亦趋,不敢超越,甚至“养成”了路径依赖。但现实证明,中国要发展,必须要把科技创新的主动权始终牢牢抓在我们自己手里。
很多技术产品不是花钱就能买来的,这一点,中国电子科技集团首席科学家、空警2000总设计师陆军感触最深。是他率领团队克服多重困难,最终设计出中国第一架自主研制的预警机,打破了国外对我国的封锁,并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以色列、瑞典之后世界上第四个预警机出口国。
刚刚获得第11届光华工程科技奖青年奖的孙泽洲也深有感触。作为嫦娥三号探测器总设计师,他认为嫦娥探测器的每一次研制和发射,都是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检验。“发展中国的空天事业只能靠我们自己,靠我们自己的科技人员。”
一切科技创新活动都是人做出来的。科技创新关键是人才的创新。我们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关键是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目前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突破8100万,把这支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队伍培养好、建设好、维护好,给予科技人才应有的精神和物质回报,把人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创新动力才会持久,创新成果才会不断涌现。
创新驱动发展,体制机制是保证,归根结底要靠改革。现有的科技成果产权制度、收益分配制度和转化机制相对滞后,科研项目管理机制、评价机制等仍显僵化,亟须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破除束缚创新的桎梏,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
2015年,《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发布,科技改革再度提速;作为中国科技创新的“火车头”,中国科学院提出“率先行动”计划,为国立科研机构的未来发展谋划出宏伟的蓝图;从修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到印发《实施若干规定》,再到发布《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调动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积极性的枷锁正被一步步破除。在中华大地上掀起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正在铸造新时期的“中国引擎”。而多重的政策保障和持续的深化改革,将为创新发展保驾护航。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这是对科技创新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举措。以国家实验室建设为抓手,以重大科技任务攻关和国家大型基础设施为主线,围绕国家目标和紧迫战略需求,建设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一体的国家实验室,就能有力强化攻坚克难引领发展的战略科技力量,并同其他各类科研机构形成功能互补、良性互动的协同创新新格局,打造抢占国际科技制高点的战略创新力量,推动我国在未来发展中后来居上,弯道超车。
近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颁布,明确了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即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这次科技界的盛会,吹响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科技创新托起了民族复兴的希望。
不辜负创新的时代,是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心声,营造创新氛围、厚植创新文化、培育创新人才更是科技界的共同期盼。“我相信,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指引下,我国一定能逐步解决创新中遇到的问题,跨入世界科技强国行列。”中国科协九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赛娟的话,说出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心声。LW
开启未来30年科技新征程
文/潘教峰(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
5月30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是一次必定载入史册的盛会,吹响了向世界科技强国进军的号角。这次大会承续新中国60多年科技事业的发展壮大,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启了我国未来30年科技发展的新征程。
百年宏略,每逢大事有决断。在国家发展的历史关头,中央都从国家全局和长远发展利益出发,把握时代脉搏,应对问题挑战,提出科技发展的大政方针和国家战略。从向科学进军到科学的春天,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再到创新发展新理念,从科教兴国战略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从创新型国家到世界科技强国,这一系列的方略指引和推动着中国科技事业从奠定基础、打破封锁、建立体系,到改革开放、奋起直追、全面提升,再到自主创新、重点跨越、塑造引领,走过了60多年辉煌发展历程;确立了未来30年科技发展的目标方向和路线图,将指引和推动中国科技谱写新的历史篇章。
当今中国,科技创新已成为支撑国家发展、保障国家安全的关键力量和锐利武器,不断丰富和充实着我国经济社会中的知识元素,扮演着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发动机的角色。中国也已成为举足轻重的世界科技大国,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不断改写着国际科技与经济的版图。
贯彻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当前应抓好起步开局,长远要谋全局断大势,关键是调动人才积极性。
面向未来30年新征程,起好步、开好局。对中国科技发展的现阶段,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判断:“一些重要领域方向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某些前沿方向开始进入并行、领跑阶段,正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这个判断,对我们立足国情,校准起点,起航扬帆远行,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至关重要。
可以说,当前我国科技正在爬坡过坎,任务艰巨复杂,应以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为主线,着眼实现第一步战略目标,系统梳理各方面已出台的各项有关规划、政策和措施,优化完善整体布局,推进科技领域的“放管服”改革,制定少而精、真正管用有用的政策,做好时序安排,形成以纲要为统领的规划体系、制度体系、政策体系和“施工图”。要大处着眼、小处发力,统分有序、合力推进,加快促进科技质的飞跃,加快促进系统能力提升,为实现第二步和第三步战略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始终坚持全球视野、世界眼光,善谋全局、善断大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技术是世界性、时代性的。”科技的国际竞争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比赛。我们在创新,别人也在创新,发达国家更是凭借先发优势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在创新,比拼的是创新的速度、耐力和持续性。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我们就要比别人创新得更快、更好、更持久,所以“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国际竞争形势瞬息万变,科技领先者从来都是走在别人没有走过的路上。这就要求我们始终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准确把握科技发展趋势,研判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方向和重点。
面向现代化建设,在实施好纲要部署的9个重点领域技术发展方向以及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的同时,应持续深入开展科学前瞻,进行技术预见,制定和适时更新至2050年各重要阶段的重点领域科技发展路线图和关键产业技术路线图,不断凝练重大科技问题,不断提出新的前沿方向,敏锐反应、超前布局、持续攻关。
开展我国与世界主要国家科技创新的比较研究,重点是竞争态势、核心能力、科技布局、战略重点、创新管理、科技投入、知识产权等,把握国际科技发展战略和政策走向,结合我国发展的阶段特征,适时调整完善创新策略。
善用优势,出奇制胜,利用我国巨大的市场优势、旺盛的需求优势、紧迫的环境承载压力,需求驱动创新、问题牵引创新、压力倒逼创新,找准科学和技术的“中国问题”,把握弯道超车的历史机会,不断产出超级杂交水稻、高速铁路式的重大创新成果,再做出像造纸术、指南针、火药那样足以影响人类文明发展的重大成就,在人类知识体系中形成中国源流的学派。
着力调动人才积极性,让科研人员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创新驱动根本上是人才驱动。尊重知识,首先要尊重人才。“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只有把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激发出来、调动起来,才能迸发出无穷的创新力量,支撑起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宏伟大业。当前应从科研人员最为关切的经费使用、成果评价、薪酬激励、项目管理等方面的难点和痼疾入手,改革不合理的体制机制和制度规定,以人为本着力构建创新友好的环境,让科研人员真正能安心致研,自由地创造,自主地探索。
国务院常务会议近日决定大幅提高中央财政科研项目中的人员费比例,提高用于人员激励的绩效支出比例。科研经费使用中的难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
应深化科技评价改革,大力减少各类评审评估,改变不少科研人员“不是在评审中就是在参加评审的路上”的怪状,让科研人员从过多的评审和被评审中解放出来,获得更多的科研时间。切实扭转实际普遍存在的以SCI论英雄的现象,少一些简单数SCI论文及影响因子的形式主义评价,建立以影响力和应用效果为标准的成果评价方法,重点评价成果的科学价值、技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引导科研人员更加重视创新的质量、价值和实质贡献。
完善科研人员薪酬和收益分配政策,体现智力劳动的价值,获得与其创造性劳动相应的回报。适当的奖励和“冠名”有利于人才的激励,但过犹不及,应少一些“贴标签”式的激励。引导人才树立正确的名利观,不断挑战自我,不能总是“一招鲜吃遍天”,鼓励他们在永不停息的创新实践中不断作出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深化科研项目管理改革,克服行政管理的弊端。一线科研人员对研究前沿最敏锐,对具体科研项目实施最在行,应尊重他们的创新自主权,少一些对他们微观具体科研活动的干预,多做营造环境、供给政策、提供服务的事。科技创新是挑战人类认识和智力极限的创造性活动,充满着不确定性和风险性,不能用工业化过程中形成的标准化管理规则管理科研,不能用行政管理的方式管理科研,应积极探索符合智力劳动特点的知识管理、创新管理新模式,不断提高科研治理能力和水平。
展望未来,承载着国家意志、人民期盼、时代要求的中国科技航船,将沿着“三步走”的路线图和航向标,势不可当地驶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
刊于《瞭望》2016年第23期,原题《又一个“科学的春天”》
欢迎关注瞭望微信
点击【阅读原文】 下载瞭望客户端
更多精彩,请订阅《瞭望》新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