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中国年:让“正确义利观”影响国际新秩序构建
◆ “全球化时代”,国家至上等特征没有根本改变,国际政治本质上仍是“丛林政治”
◆ “正确义利观”,一方面强调爱国主义价值,维护国家利益;另一方面又要主持国际正义,设法改变不合理的国际秩序,树立有感召力的国际形象
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G20杭州峰会的脚步声越来越近,全球都对杭州峰会能够促进世界经济重焕生机充满期待。
作为这次峰会的主席国,中方把“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作为峰会主题,并在议题上设置了“创新增长方式”、“更高效全球经济金融治理”、“强劲的国际贸易和投资”、“包容和联动式发展”四大板块,希望与各方一道,寻找共同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中方设置的主题议题,得到各成员高度认同与支持。而从中人们看到的,不仅是主题议题所体现出的长期性和战略性,以及展现出的宽广视野和雄心水平,也可以看到其中所折射出的在全球治理上的中国价值观。
国际政治本质上仍是“丛林政治”
中国的和平崛起之势影响着全球,一些外部势力对中国的战略围堵也日趋增多。中国面临的外部压力增大。尤其是近期,南海仲裁、“萨德”入韩、日本修宪等问题,让中国周边噪声不断。美国作为幕后主使,加紧战略东移和围堵中国的步伐。
足见,中国国际地位提升的同时,面临着严峻的国际战略环境的压力。中国以何种价值观面对世界,成了一个紧迫问题。这种价值观不仅是凝聚国民士气的重要黏合剂,也是塑造国际形象、抢占国际话语权的战略手段。
新形势下,只有正确认识国际政治的本质,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正确的战略原则,才能切实维护自身安全,最大限度营造和平发展的外部环境。
现代国际关系是西方历史的产物,从一产生起就带有强烈的崇尚弱肉强食、缺乏是非感的“强权政治”本质。在西方眼中,国家间历来是强者为尊。因此,为了在国际斗争中占据优势地位,每个国家都设法增强自身实力,同时削弱对手力量。国家间利益的差异性乃至冲突性,决定了国际间较量和斗争的常态性,并且超越种族、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等看似牢不可破纽带的束缚。
近些年,随着经济全球化推进,各国经济相互依存度日益增加,国际性组织层出不穷。这使一部分人对当前国际政治产生新的观点,有的认为全球化会导致各国互利双赢,有的认为全球化会使国家利益淡化,并使世界更加和平。尤其是美国学者弗里德曼写的《世界是平的》一书,更是认为世界正日益平面化,全球化已成为一种取代冷战体系的国际体系。
而时至今日,全球化趋势的增强并未实现世界各国的共赢,也未让世界更加和平。从经济角度看,西方新技术和资本在不断将世界碾成一块“没有边界的平地”,但对诸多发展中国家来说,这意味着什么呢?自1994年乌拉圭回合达成协议以来,世界贸易大发展,可是穷国与富国之间的收入差距,却由20多年前的30:1拉大到现在的70:1。事实似乎在提示,世界不是平的,而是处处折射着国家利益的博弈。
全球化和经济相互依存,但并不意味着各方面冲突的可能性越来越小。经济的本质是政治。冷战结束后的这些年是全球化进程发展最快的时期,但这一时期,美国几乎每隔几年就发动一场地区战争:1991年海湾战争、1998年科索沃战争、2001年阿富汗战争、2003年伊拉克战争、2011年利比亚战争。这些战争起因迥异,但均明显带有用军事实力维护经济霸权的目的。
“全球化时代”,国家至上、生存发展、国家自助等特征没有根本改变,国际政治仍未摆脱弱肉强食、以邻为壑的“丛林政治”特性。西方国家常常借助民主、自由、人权、普世价值等道义幌子掩盖其利益追求。这就是西方政治中常强调的“软权力”,美国外交更是注意将输出价值与追求利益融为一体。
坚持“正确义利观”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时又是社会主义国家和崛起中的大国,中国的核心价值观不可能重复西方“逢强必霸”的旧思路。两年前,中国国家领导人明确提出“正确义利观”的大概念,强调我们在国际合作中要注重利,更要注重义。只有义利兼顾,才能义利兼得;只有义利平衡,才能义利共赢。
这种“正确义利观”的含义,一方面强调爱国主义价值,维护国家利益;另一方面则是主持国际正义,设法改变不合理的国际秩序,树立有感召力的国际形象。
坚持爱国主义,在涉及国家核心利益、民族大义等原则性问题上一定是寸步不让。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是两类问题:前者是民族、国家问题,后者则更多是治理问题。即便在全球化背景、许多生产要素实现自由流动情况下,真正与人们利益切身相关的国民收入分配,仍是以国家为单位进行的,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始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旦失去国家庇护,个人的力量微乎其微。这就是“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的道理。
在人的各种社会身份中,国民身份是最重要的个人认同,热爱祖国、维护祖国是每个国民的首要责任和义务。纵观世界,几乎所有成功国家,都把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作为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将维护本国利益放在对外政策的首要位置。
需要注意的是,从目前情况看,由于中国作为现代民族国家参与世界交往的经历相对短暂,一些人对西方崛起的内在规律了解不足不透,对“全球化”、“国际接轨”、“普世价值”等说法十分着迷。实际上,这些提法混淆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的本质差别。如果在国际斗争中照搬这样的思维方式,其结果会是损害乃至牺牲国民和国家利益。
维护世界公平正义
中国的国际价值观强调维护世界公平正义,致力于塑造国际新秩序。在国家综合国力中,道义与实力如鸟之两翼,缺一不可,具有国际道义的外交可以成为国家力量的倍增器。
一个国家的外交理念如果没有道义原则,忽略甚或抛弃公平正义,一味奉行唯利是图、损人利己的实用主义原则,必然导致行为短视和机会主义。
英国军事理论家、战略家利德尔·哈特说:“一个国家越是不尊重道义,就越是对物质力量敬畏。”这种短视行为不仅会使国家威望和国际影响力最终大打折扣,而且会从根本上侵蚀、瓦解自己的国家利益。对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来说,倡导公平正义与维护国家利益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
公义为体,功利为用,无论何种社会形态及社会制度,“体用”关系一旦颠倒,必会导致社会失衡。近些年在全球跨文化交流中的唯一共识,就是将“公平正义”视为可以共同接受的价值追求。历史证明,不论古今中外,公平正义是为各个民族普遍接受、普遍欢迎的。
中国的国际定位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公平正义。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从一开始就是反对强权政治和欺压弱小的正义哲学。“一个民族当它还在压迫其他民族的时候,是不可能获得自由的”,因为“它用来压迫其他民族的力量,最后总是要反过来反对它自己的。”这些观点体现到国际关系中,就是提倡国家平等和国际正义。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由此决定了中国要想繁荣富强,就必须反对任何弱肉强食的强权政治思维,共同反对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公平正义原则相互契合,构成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的重要原则。两年前中国领导人在第四次亚信峰会期间强调要坚持和践行共同、综合、合作和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对构建国际新秩序提供了重要的价值基础。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也得益于与世界其他国家,包括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联系。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处理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关系时,同样需要新的价值观支撑。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提升,中国的角色发生着转变,客观上要求中国提出自己对全球治理的理念,并用创新性的价值观来指导自己的对外行为,并为世界勾画公平公正的发展蓝图贡献力量。9月初,将在杭州召开的G20峰会,正是展现中国对全球经济贡献治理新理念新主张新方略的良机,在各项议题的中国方案中也必然渗透着中国的价值观。LW
刊于《瞭望》2016年第34期
☞ 关注瞭望微信,回复“G20”获系列报道
转发请注明【来自瞭望微信】
点击【阅读原文】 下载瞭望客户端
更多精彩,请订阅《瞭望》新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