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丨守住底线是为了争取发展高线
◆ 坚持底线思维,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的重要创新
◆ 一旦底线失守,对事业、对国家、对民众的伤害,都是巨大的
◆ 在抓发展的过程中守住底线,在守住底线的前提下抓发展,是应有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
◆ 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一些领导干部只将前提当目标,仅在被动地守底线上花气力,少在抓发展上下真功夫
◆ 抓改革抓创新抓发展当然会有风险,但不抓改革不抓创新不抓发展则风险更大
文丨杨桃源
坚持底线思维,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的重要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底线思维,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
坚持底线思维,是应对错综复杂形势的科学方法,更是推动新一轮改革的大智大慧。当下,我们是在国际金融危机仍未走出谷底,国内发展矛盾“三期叠加”,国际国内的发展风险相互影响,各类矛盾相互交织,发展的环境、走向、趋势十分错综复杂的形势下深入推进改革开放的。而改革本就是在看似无路的困境中杀出血路、冲出新路。这样的改革,当然不能盲人骑瞎马、深夜临深渊,必须对各种已知的和可能出现的风险,做清醒的评估,并有充分的预案。
底线思维,讲的就是对可能出现的最坏情形有预见、有准备。毛泽东同志经常强调,“在最坏的可能性上建立我们的政策”,“把工作放在最坏的基础上来设想”。今天,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困难和风险,领导干部守住发展底线无疑是一项重要任务。
也许,有人会问,守住底线真的那么重要吗?答案是肯定的。一旦底线失守,对事业、对国家、对民众的伤害,都是巨大的。要不然,中央怎么会如此三令五申,不厌其烦地告诫各级领导干部要守住底线?
也许,有人还会问,还有比守住底线更重要的吗?答案同样是肯定的。发展是比守住底线更高更重的要著。各级领导干部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应牢牢记住,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抓发展的过程中守住底线,并在守住底线的前提下抓好发展。这是应有的思维逻辑和工作方法。
当前,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一些领导干部只将前提当目标,仅在被动地守底线上花气力,少在抓发展上下真功夫。由于对守底线的目的认识不全不深不透,因此一味担心底线失守,于是墨守成规,谨小慎微,前怕狼,后怕虎,遇到问题能拖就拖,面对矛盾能躲就躲,该做的决策不敢不失时机地做,该下的决断不敢当机立断地下,该改的旧章不敢大刀阔斧地改,该闯的险滩不敢义无反顾地闯,该试的顶层设计新策不敢放开手脚去试,总之,一事当前,总要踌躇了再踌躇、掂量了再掂量,不管任务如何紧要,就是甩不开膀子、撸不起袖子,不能进入加油干的状态。
爱好球类比赛的人大抵知道,只会防守,不会进攻,这样的防守是消极防守,是赢不了比赛的,是注定要输球的。“十防九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抓经济社会发展也是这样,只想守成,不思进取,守成亦难。
征诸今天的现实,我们之所以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之所以还有这样那样的风险隐患,主要是因为深化改革尚不到位,发展质量还有待提高,还存在不少发展短板。发展中出现和遇到的问题,只有靠发展才能解决,实现了更有质量、更有温度、更符合人民期待的发展,才能有效提升经济社会整体发展水平。
抓改革抓创新抓发展当然会有风险,但不抓改革不抓创新不抓发展则风险更大。在仍然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抓改革、促增长、惠民生、保稳定、防风险等任务千头万绪、十分繁巨。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大前提下,既会“弹钢琴”,确保各项工作都能按部署如期完成,又会牵住牛鼻子,在众多矛盾中扭住主要矛盾。
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就是发展问题上要牵住的牛鼻子,而这方面的差距则是当抓的主要矛盾。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须以五大发展理念和眼光统领发展,以更有质量的发展破解难题,在发展中化解各类矛盾和风险隐患。
创新发展居五大发展理念之首,改革是发展的动力。要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深水区将各项改革推向纵深。必须看到,有关“四梁八柱”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大部备齐,方向明确、措施得当,关键是要按中央规定的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把各项改革抓紧、抓实、抓细、抓好,以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奋发进取,用改革充分挖掘潜力、激发动力、释放活力,扎扎实实推进五大发展。
《大学》有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里的“止”,就是一种底线要求。知“止”,就是树立底线思维,安不忘危、未雨绸缪、防患未然。知“止”,是为了能“得”。要实现能“得”,就必须以“蹄疾而步稳”的改革创新争取五大发展高线,让发展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更上层楼,使人民群众有更大的获得感。LW
刊于《瞭望》2017年第8期
扫描二维码,关注瞭望微信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瞭望APP
给你权威的新闻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