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专题 | “美丽”扶贫路
◆ 以前,贫困地区的群众对家乡山水的“吐槽”中带着找不到脱贫门路的无奈,如今,旅游经济让过去入不敷出的日子一去不返,乡亲们不再外出打工,生活态度更加积极…
◆ 《瞭望》推出《“美丽”扶贫路》专题,在对湖北、甘肃等全国10省的调研中,探讨旅游扶贫的现状、发展及问题
◆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整组报道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韩冰
这个春节,对一些刚刚脱贫的农民来说,显得有些不一样。
在安徽省岳西县,贫困户刘大闯,守着家里400多只土鸡,满心期待来年旅游旺季的到来。
在江西省井冈山市,张成德算了算,自家的“成德农家宴”一年赚了十多万,主动放弃了低保。
在甘肃省渭源县,朱桂琴忙着为农家乐腌制腊肉和山野菜。她家的农家乐开业3个月就赚了一万多元,入不敷出的日子一去不返了。
这些,都是旅游扶贫带来的新变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美丽中国要靠美丽乡村打基础,发展生态旅游经济、建设美丽乡村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要把扶贫开发与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的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
十八大以来,旅游扶贫已经成为精准扶贫、产业扶贫的重要抓手。春节前夕,《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分赴10个省(区)采访调研旅游扶贫情况,发现绿水青山不再是“穷山恶水”,而是变成了群众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以旅游业为抓手,贫困地区种养业、手工业等一起发力,贫困群众在政府引导、企业帮助、金融支持、能人带动之下,自力更生,辛勤劳动,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增收致富共赢、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并重的脱贫路。
在好风景中挖出金山银山
在我国,旅游资源丰富地区与贫困地区多有重合。《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随着绿色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不少贫困地区换个眼光看家乡,在绿水青山中挖出了金山银山。
新疆乌苏市南部佛山脚下的数万朵郁金香含苞待放 李京/摄
“风景好有什么用?还不是穷。”本刊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以前,贫困地区的群众对家乡的山水的“吐槽”中带着找不到脱贫门路的无奈。旅游扶贫的实施,首先来自于发展理念的转变。以甘肃省定西市为例,在陇中地区多以发展农业扶贫而闻名的情况下,换个眼光看自己,在渭河源头发展旅游,为昔日身处“老天爷胳肢窝”偏僻之地的群众,找到了脱贫的新路。
尝到了甜头,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和脱贫致富之间就形成了良性循环。在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壮观的梯田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当地村民尝到农业生态旅游的甜头,更加注重维护梯田景观。
在旅游扶贫的过程中,不少贫困乡村借旅游“东风”一改破落凋敝的村容村貌,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甘肃省彰县大草滩镇新联村曾是“人没院子猪没圈”,在建设农家乐的过程中,县里补助建房款,还配了家具,整个村庄道路硬化,小河上架起拱桥,路边修起凉亭。
福建省政和县石屯镇石圳村曾是远近闻名的“垃圾村”,后来,村里开展卫生保洁活动,整治环境,挖掘村子丰厚的历史文化走上了发展乡村旅游的道路。
乡村旅游、全域旅游,不是只看美景,还要看深厚的历史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在旅游扶贫中,历史文化展示、民间手工艺品销售、民俗文化活动等,都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传统文化、民俗传统在旅游发展中得以传承、发展。
云南省澜沧县酒井乡勐根村老达保村民小组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拉祜族口传史诗“牡帕密帕”的传承地,村民能歌善舞。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传统的干栏式木屋特色民居得以完整保留,民族歌舞更是发扬光大。
旅游扶贫带来千变万变,最大还是人的改变。不少地方,乡亲们看到旅游产业大有前途,不再外出打工,回到了家乡;更多人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生活态度更加积极,勤劳致富的观念深入人心;一些乡村能人在脱贫致富中“先行一步”,也想着把自己的好办法,介绍给村里人。
探索旅游扶贫的有效模式
在《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调研的省(区),旅游扶贫的模式也不尽相同。从参与主体来看,有“政府、企业、银行”或“政府、企业、群众”三方共建、“公司(合作社)+农户”、“景区+农户”等模式;从产业延伸看,有“产业+旅游”、“旅游+特产”等。
路子各有不同,但总结成功的旅游扶贫经验,大致不能少了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政府要积极作为。
政府鼓励、支持、引导旅游扶贫发展,要落到实实在在的工作上。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较低,政府既要做好规划、定位清晰,避免“散、乱、小”和同质化竞争,又要整合资源,推动旅游产业发展。
陕西省镇安县青铜关镇丰收村57户农家乐带动村民日子蒸蒸日上,而丰收村从景观的整体设计,到停车场、游乐场、观光农业等配套设施布局,都是在县政府帮助下规划的。老达保的拉祜族歌舞“走红”,也离不开当地政府在道路、房屋、演出场地等方面的规划设计和投入。
其次,社会力量、金融机构要积极参与。
贫困地区不仅群众自有资金极为有限,缺少经营经验和风险承担能力,地方财政也不宽裕。引入经营经验丰富、有投资能力和投资意愿的企业参与旅游扶贫,可以用社会力量“撬动”脱贫进程。这些企业,与贫困群众建立起参与和分享机制,确保群众共享旅游发展红利。金融机构积极参与,为贫困户提供乡村旅游的“启动金”,同样可以事半功倍。
在福建南平,“百企百村”帮扶专项行动动员组织旅游企业与当地旅游扶贫重点村及建档立卡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共谋发展,不仅惠及贫困群众,也给企业发展找到了新机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发现,一些企业看中了农村的土特产、手工艺,组织村民做手工布鞋、种养绿色食品等,优先收购并保证收购价格,切实增加了村民收入。
第三,群众是旅游扶贫的真正主体。
要让贫困群众多途径、深层次参与旅游发展,才能实现旅游扶贫的最终目的。参与形式,既有在景区务工、为农家乐提供劳务服务等“劳务输出”模式,也有售卖农副产品、手工艺品、展示民俗文化、歌舞技艺等“旅游+”模式,还有土地流转、入股分红等模式。
提高贫困群众在旅游发展中的致富能力,必须加强培训和引导。陕西眉县发展乡村旅游以来,举办专门培训班,专人指导帮建农家乐,专家教授村民烹饪,改变了村民原先落后的生活习惯和单一的传统农业技能,让他们变成了能经营宾馆、餐厅的旅游服务者。
“人穷志不能短,扶贫必先扶志。”不管以何种方式参与旅游扶贫,艰苦创业、勤劳致富的志气,都是旅游扶贫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旅游不是扶贫“万能药”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尽管旅游产业给贫困地区提供了一条脱贫快车道,但一些地方在发展旅游扶贫的过程中,也走过弯路、遇到过困难。例如:
有的地方乡村旅游缺乏规划,各地各自发展,同质化、低水平现象比较突出;
少数地方,乡村旅游搞得较好的,多是村里的“能人”,而缺乏资金、技术的贫困群众却落在了后面。
有的地方,贫困户紧靠大景区,大景区游客来来往往,贫困群众却缺乏参与途径,没有公平分享到旅游发展的红利;
有的地方,旅游项目论证不足,盲目上马,投入巨大的旅游景区,最终因为定位不准、特色不明,游客稀少,成了“烂尾楼”;
还有的地方,旅游景区建设得不错,而配套基础设施投入不足,道路、停车、住宿、厕所等,难以给游客良好体验。
这些问题不是当下旅游扶贫的主流,但仍然提醒我们,旅游扶贫不是旅游局扶贫,考验的是党政机关、党员干部统筹谋划、科学决策、精准施策的能力和水平。
首先,旅游扶贫应与区域发展密切结合。
应借旅游扶贫的东风,提升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贫困群众生活水平。旅游是撬动其他产业发展的杠杆,结合旅游发展和需求,不少贫困地区的现代农业、健康产业、食宿娱等服务业都得到了发展契机,形成了良性的产业发展链条。
其次,旅游扶贫应确保落实到贫困户参与、共享和脱贫上来。
这要求党政机关“精准施策”,建立多层次的参与和共享机制,不管是直接从事旅游接待,还是从事农副产品种养销售等,都要确保贫困户都能通过不同渠道、不同形式增收致富。
最后,旅游扶贫虽好,也并非是“万能药”。
按照党中央开出的扶贫攻坚药方,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教育扶贫……脱贫的路有千万条,究竟哪一条是通向全面小康的康庄大道,切不可盲目跟风,拍脑袋决策,还需要当地干部群众群策群力、实事求是、科学决策。LW
刊于《瞭望》2017年第6-7期
☞ 瞭望专访丨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副组长刘永富:确保脱贫攻坚首战必胜
扫描二维码,关注瞭望微信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整组专题
给你权威的新闻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