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丨欧洲大选年变数大,中国如何应对?
▲从巴黎圣母院顶部俯瞰塞纳河及周边建筑(唐霁摄/本刊)
◆ 荷兰、法国、意大利、德国等国家进入选举季,其极右翼政党参选带来变数
◆ 欧洲政坛的不确定性,将成为未来一段时期影响世界经济的主要风险之一
◆ 中国宜未雨绸缪,维护对欧关系稳定和合作大局
作者单位: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
2017年,荷兰、法国、意大利、德国等欧洲主要国家陆续进入选举季,这些国家的极右翼政党参选给选举带来变数,加上英国将于3月底前正式开启“脱欧”谈判,希腊也再度面临债务违约风险,欧洲的政治经济环境可谓隐忧重重。虽然预计2017年全球经济、贸易增长将有所回稳,但欧洲政坛的不确定性将成为未来一段时期影响世界经济的主要风险之一。
欧洲主要国家政治不确定性增加
其一,英国“脱欧”谈判短期内难以完成。英国政府将在3月底正式启动“脱欧”谈判。一旦启动谈判,主动权将由英国转向欧盟,欧盟对此态度强硬,谈判充满波折在所难免,近期欧盟方面就提出英国“脱欧”需缴纳400亿~600亿英镑的费用。因此,谈判不但在两年时限内完成难度较大,加上可能与欧洲大陆选情联动,或引发更大政治不确定性。此外,英国“脱欧”公投后主张留欧的苏格兰、北爱尔兰出现寻求独立声音,未来英国政局稳定面临挑战。
其二,荷兰出现极右翼政党支持率领先选情。荷兰议会选举将于3月15日举行,其选举结果无疑具有风向标作用。最新民调显示,由基尔特·威尔德斯领导的极右翼政党荷兰自由党支持率领先,有望成为议会第一大党,不过以目前的支持率计算,尚无法达到单独组阁所需的半数以上席位。因此,选举结果可能是自由党联合其他小党组阁,或者由其他党派组建联合政府,而将自由党排除在外。
其三,法国勒庞进入第二轮选举可能性大。法国两轮总统大选将分别于4月23日和5月7日举行,议会选举将在6月11日和18日举行。作为欧盟与欧元区核心成员国,法国民粹主义政党如果赢得大选有可能造成欧盟实质性崩溃,对欧洲乃至全球经济的冲击将超过英国“脱欧”。
最新民调中,独立候选人埃马纽埃尔·马克龙的支持率首次超过极右翼政党国民阵线主席玛丽娜·勒庞,陷入“空饷门”的共和党候选人弗朗索瓦·菲永差距较大,位列第三,第二轮很可能出现年轻的马克龙与老到的勒庞对决。尽管法国总统大选第二轮选举素有左右联合阻击极右的传统,民调也显示勒庞最终难胜出,但如果法国在大选,尤其是在第二轮投票前爆发恐怖袭击或左右翼政党联合支持的候选人爆出新丑闻,都可能对大选结果造成重大影响。
其四,德国默克尔连任难度增大。德国将于9月24日迎来联邦议会选举,将决定默克尔的去留。近年来德国在欧洲多重危机中一直扮演中流砥柱的角色,总理默克尔也成为确保德国“政治正确”以及欧洲一体化大方向不发生逆转的有力捍卫者,德国经济保持稳健增长也令其在执政以来的第四次联邦大选中占据优势。然而受难民政策和全球民粹主义思潮抬头影响,默克尔的支持率跌至历史最低水平。
目前看,尽管德国大选也面临极右翼党派德国选择党势力扩大的问题,但其支持率远低于执政的联盟党和社民党,默克尔连任面临的最大挑战来自社民党候选人舒尔茨。近期民调显示社民党支持率均高于联盟党,左翼的“红红绿”联盟(社民党、绿党和左翼党)的总和得票率已经逼近甚至超过执政所需的多数票。如果社民党联盟政府执政,虽然不会改变德国对欧盟和欧元区的支持态度,而且其偏向扩大财政支出的政策有利于德国经济增长,但默克尔连任失败无疑将增大德国和欧洲未来的政治不确定性。
其五,意大利“五星运动”或将组阁执政。在年初意大利宪法法院完成对选举法的修改后,原定2018年举行的选举预计提前至今年6~9月间举行。目前民调显示,民粹主义的“五星运动”和现议会第一大党民主党支持率相当,均为30%左右。且前者支持率还呈现进一步上升之势,而民主党则面临党内分裂风险。
虽然意大利的多党制格局以及宪法法院关于取消第二轮选举的裁决意味着即便“五星运动”赢得大选也很难在议会中一党独大、单独组阁,但其仍可能联合其他右翼政党组成联合政府。由于“五星运动”主张限制移民,反对欧盟权力扩大,并主张就退出欧元区举行全民公投,如果该党赢得大选执政,很可能推行其一贯坚持的反对欧元及欧洲一体化的主张。
此外,目前希腊债权方正针对第三轮救助进行第二次审查,但IMF和欧盟以及欧盟内部对希腊债务问题看法存在较大分歧,IMF表示在希腊及其欧洲债权人未就更深度的经济改革和减免大量债务达成一致的情况下,将不会再为希腊提供救助,而希腊债务将陆续于6月和7月到期,这将增大其面临的违约风险,可能引发希腊新的政治动荡甚至造成希腊退出欧元区。
对国际经济环境影响分析
综合主要国家选情,欧洲大选之年将可能出现三种情形:
第一种情形:极右翼政党未能上台,欧洲延续现有政治格局。在这种情景下,荷兰、意大利选举均由现执政党赢得议会多数并顺利组阁;法国极右翼政党总统候选人勒庞在第二轮选举中落败;德国默克尔击败舒尔茨赢得连任。
由于现有政治格局得以延续,民粹主义政党势力上升势头得到暂时遏制,欧洲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以及近期经济复苏向好的势头有望保持。而且,随着经济改善和通胀有所回升,欧洲央行将维持现有货币政策不变。但同时,欧盟在对英“脱欧”谈判中也将采取更强硬姿态,由此造成欧洲经济在英国退出欧盟单一市场后面临更大风险。
第二种情形:非核心国家极右翼政党执政,但法德传统政党仍赢得大选。比如,荷兰或意大利议会选举中民粹主义政党赢得议会多数席位,选择与其他政党组成执政联盟;法国马克龙或菲永当选总统;德国默克尔赢得连任。
由于未能完全控制议会,荷兰或意大利极右翼政党关于公投“脱欧”和限制移民等极端政策得到落实的可能性较低。同时,法、德维持政局稳定也有利于维护欧盟和欧元区的统一。但为进一步遏制民粹主义上升势头,欧洲移民政策会有所收紧,并适度扩大财政支出,国际金融市场短期内可能因极右翼政党执政而出现一定动荡,但欧洲经济总体仍保持改善势头。
第三种情形:法国极右翼政党赢得大选,欧洲一体化受到严重冲击。如果法国勒庞最终胜出,将成为今年最大的“黑天鹅”事件,鉴于法国在欧洲的核心地位,将造成欧元区面临实质性解体的风险。即便该党在之后的议会选举中未能获得多数,“脱欧”公投受到抵制,其胜选也将极大提振欧洲民粹主义思潮,疑欧退欧情绪在欧洲进一步蔓延。
受其影响,德国选举不确定性会显著提升,极右翼政党选择党虽难以撼动联盟党和社民党的地位,但在地方和议会选举中所占席位可能大幅增加,因移民政策而备受质疑的默克尔连任难度增大。一旦如此,将加剧欧洲内部分裂,欧元区或将面临解体风险,欧洲经济势必遭受重创并将对全球经济造成冲击。
维护对欧关系稳定和合作大局
为有效应对欧洲大选可能出现的各种结果,宜未雨绸缪,维护中国对欧关系稳定和合作大局。
坚定推进对欧战略合作。中美、欧美关系都正面临再调整,欧盟面对内外困境对建立与中国更为紧密关系的期待有所增加,在此背景下,无论欧洲政局出现何种变化,加强对欧战略合作于中国而言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应进一步完善中欧间以高级别战略对话、经贸高层对话、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为三大支柱的合作架构;
密切跟踪各国选情及各党派的政治诉求,更加注重加强中国与欧盟成员国政府及主要政党间的双边交流,积极寻求利益共同点,培育欧盟内部的友华力量,针对不同竞选结果情景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以合作化解中欧经贸摩擦。民粹主义力量崛起势必导致贸易保护主义在欧洲国家升温,尤其是如果极右翼政党上台,可能采取更为极端的贸易保护政策。
当此,应更加重视发挥中欧经贸关系的“压舱石”作用,借鉴解决光伏、通讯产品贸易争端的经验,推动中欧以合作方式化解经贸摩擦;
适度加大对欧盟政策倾斜,扩大从欧洲国家产品进口,放宽对欧盟企业的准入,扩大服务业对欧开放,并推动欧盟放宽高技术产品对华出口限制,加快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研究推进中英自贸协定谈判,以夯实中欧、中英互利共赢的经济基础。
扩大对欧战略投资。尽管欧盟对中国赴欧投资审查日趋严格,但与美国屡次以国家安全为由否决中国企业的收购相比,欧盟对于中国企业仍相对开放,而且对于涉及非高技术和涉及国家安全领域的投资持相对欢迎态度,即便是民粹主义政党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能够在当地创造就业的外国企业投资。
宜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与欧洲投资计划深度对接,以加强对德、法及中东欧地区国家的经贸关系为重点,构建中国进入欧洲市场的新通道;
加大对欧产业投资,打造双边乃至域内一体化产业链,以经济合作促进政治互信和文化交流,构建互利共赢的共同发展圈。
把握自贸区建设的制度窗口期。美国宣布退出TPP后,美国与欧盟的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TTIP)前途也更渺茫,这无疑有利于提高中国在对欧贸易投资谈判中的主动权。同时,在美国、欧洲内部“逆全球化”思潮蔓延、对外更趋向于采取本土主义政策的背景下,作为全球第一贸易大国,中国在全球贸易版图中的分量和地位显著上升,尤其外向型经济国家对中国经济的倚重将进一步增强,表明未来一段时期中国推进自贸区建设迎来重要窗口机遇期。在美国退出TPP后,澳大利亚等国已表示对中国加入TPP持开放态度。同时,中国参与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谈判及主导推动的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正成为亚太国家寻求推动自由贸易的更为现实的可替代方案,中国在亚太地区自贸区建设中的话语权必将得到提升。LW
刊于《瞭望》2017年第11期,原题《应对欧洲大选年对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
扫描二维码,关注瞭望微信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瞭望APP
给你权威的新闻洞察力
觉得不错,请点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