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制造2025添百亿专项资金,“婴幼儿奶粉质量追溯”等25项入围

2017-10-12 瞭望

◆ 工信部近期发布《通知》,明确了未来一阶段对中国制造2025的资金支持方向

◆ 将主要支持制造业创新能力建设、产业链协同能力提升、产业共性服务平台、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4个方面共25项重点任务

◆ 物联网、新材料、婴幼儿奶粉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短缺药供应保障、食品企业质量安全检测技术、中药材生产信息公共服务等任务入围

综合来源:经济参考报、工信部网站


  工信部近期发布了《2017年工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资金(部门预算)项目指南的通知》,明确了未来一阶段对中国制造2025的资金支持方向,将主要支持制造业创新能力建设产业链协同能力提升产业共性服务平台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4个方面共25项重点任务,涉及物联网、新材料、智能家电及高端消费类电子、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等。


总支持金额有望突破百亿元大关


  《经济参考报》报道,据相关专家透露,此次给予中国制造2025重点任务的资金支持力度非常大,单个项目的资金支持水平在3000万元到5000万元,部分共性技术项目或关键技术项目则将获得超过亿元的资金支持。


  相关专家推算,《通知》中涉及的细分项目超过100个,按照上述资金支持力度,总的资金支持金额将有望突破百亿元大关。


  记者还从广东、湖南、浙江、江苏等多地工信部门了解到,除了中央级别的资金支持,各地也根据各自的产业禀赋和经济转型升级目标,对中国制造2025重点项目给予了一定的资金支持。例如,广东从去年开始就对机器人、轨道交通、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智能成套设备等重点项目给予了不同程度的资金支持,核心项目累积投入资金超过10亿元。目前,除了西藏等少数地区外,全国大部分省市区均出台了各自的中国制造2025资金支持计划。据不完全统计,“十三五”期间各地对中国制造2025重点项目的资金支持总额将超过100亿元。


  此外,记者还获悉,工信部、发改委、财政部、银监会等部委还在积极协调各类金融机构,为中国制造2025重点项目提供包括贷款、投资、债券、租赁等在内的综合金融服务。目前,工信部已与国开行达成协议,以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为抓手,通过市场化操作,选取试点示范项目并提供资金支持。据悉,“十三五”期间,国开行将为中国制造2025实施专项提供不低于3000亿元融资,并提供贷款、投资、债券、租赁等各类金融服务。


哪些项目入围?


  根据工信部网站发布的《2017年工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资金(部门预算)重点任务汇总表》,这25个项目入围(附部分介绍,详见文末【阅读原文】


1 制造业创新中心能力建设

重点支持机器人、信息光电子、印刷显示器件与材料等领域制造业创新中心测试验证能力、中试孵化能力及行业支撑服务能力等方面的创新能力建设等


2 通信设备产业链协同推进支撑能力建设

建立通信设备产业链研究机构、整机企业、芯片及元器件企业上下游协作机制


3 基于NB-IOT的产品产业化与应用推广

开发适用于智慧城市应用领域的NB-IOT智能终端及应用系统等


4 智能健康管理设备产业创新及应用推广

解决智能健康管理设备生理传感器、系统等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形成通用解决方案并开展规模应用等


5 智能制造与感知器件创新能力建设

围绕智能制造、智能硬件及工业控制等领域,开展核心芯片、IP、软件算法、解决方案、终端产品的开发和应用推广能力建设,为小微企业、初创企业和创业团队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等


6 变频器用关键芯片、模块及检测能力建设

面向变频器应用需求,开发定制化的32位MCU、IGBT芯片(600V、15A/20A/30A)、驱动电路及智能功率模块(IPM)并实现产业化


7 重点新材料产业链技术能力提升

重点支持高性能结构钢,超薄精密不锈钢带(钢管),长碳链耐高温尼龙产业链技术能力提升等


8 工业控制系统核心技术能力提升

围绕电力、轨道交通行业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需求,建设工业控制系统共性技术支撑设施,形成5款以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集成访问控制、协议加密、行为监测、安全审计等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功能的核心技术设备及产品


9 典型行业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解决方案应用推广

选择化工、汽车等条件成熟、需求迫切、带动性强的典型行业,建立贯穿工业控制系统规划、设计、建设、运行、维护等全生命周期的行业安全防护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操作模式、应用机制和安全防护解决方案


10 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建设

围绕重大活动期间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保障工作需求,支持重点科研机构强化工控系统安全标准试验验证、风险评估、预警通报、联动响应、跟踪溯源、处置支援、仿真演练等能力


11 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

  • 依托国家食品工业企业质量安全信息追溯公共服务平台,引导婴幼儿配方乳粉骨干企业按统一规范要求实施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及相关改造

  • 可追溯产品覆盖婴幼儿配方乳粉总产量的40%以上


12 食品企业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示范中心建设

改造完成后,项目单位能够对原料质量安全标准的相关检验项目、主要掺假物质的定性或定量检验项目以及产品质量安全国家标准要求的检验项目进行检验,检验技术、检验手段达到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


13 中药口服制剂大品种先进制造技术标准验证与应用

  • 选择常用中药口服制剂大品种,支持提高生产全过程的数字化、绿色化水平,保障中药产品的安全有效和质量均一

  • 通过项目实施,能够形成一批中药口服制剂先进制造技术标准并推广应用,在行业内有良好示范效应

  • 主要药材须来源于中药材规范化规模化生产基地,来源可追溯


14 中药注射剂大品种先进制造技术标准验证与应用

  • 选择物质基础明确、临床安全性要求高的中药注射剂大品种,支持企业提高生产全过程的数字化、绿色化水平,保障注射剂产品的安全有效和质量均一

  • 主要药材须来源于中药材规范化规模化生产基地,来源可追溯


15 信息物理系统关键共性技术测试验证能力提升

  • 围绕信息技术与传统行业融合的特定需求,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合作,面向典型流程、离散工艺及关键环节,建设单元级、系统级信息物理系统测试验证基础参考环境,实现不同物理实体的数据相连、实体互通和互操作

  • 建设不少于10款专业软件库、应用模型库、产品知识库、测试评估库、案例专家库等基础数据和工具等


16 面向特定行业应用的专业性信息物理系统测试验证床建设

面向钢铁、石化、电子等行业信息物理系统设计、仿真、制造、运维、服务等关键环节面临的信息物理系统应用需求,支持大型企业或科研机构联合上下游,建立单元级、系统级信息物理系统行业测试验证环境等


17 中药材技术保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

建设包括全国性平台和区域平台在内的完整的全国中药材生产技术服务体系,形成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关键技术动态数据库服务系统、中药材GAP生产基地管理云服务系统等


18 中药材生产信息公共服务能力建设

建设由信息采集处理中心和1000个信息站点(已建成1/3)组成的全国性中药材生产信息服务网络,对中药工业百强企业服务覆盖率达到80%,提供准确、及时、全面的中药材生产信息及趋势预测,促进产需有效衔接,防止生产大起大落和价格暴涨暴跌。


19 中药材供应保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

  • 分区域建设中药材供应保障公共服务体系,形成行业第三方检验检测能力,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产需对接,提高全产业链供应保障服务能力

  • 能为100家以上中药企业提供中药材快速鉴别、有效成份和有害物质检验检测等方面的专业化服务


20 短缺药供应保障能力提升

  • 建设小品种药品集中生产基地。选择2家小品种药品集中生产基地,实现40个左右小品种稳定生产。

  • 儿童药专用技术开发和产业化能力建设。针对儿童药专用剂型缺乏、用药剂量难以精准计算等问题,支持相关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建设1个儿童药专用技术开发和产业化平台,开发5项儿童药专用技术,实现10个儿童药专用剂型产业化,提高儿童用药顺应性,解决儿童用药剂量“基本靠掰”问题。

  • 短缺药品生产供应监测预警信息体系建设。


21 新材料测试评价平台建设项目

按照“主中心+行业中心+区域中心”模式,整合优势测试资源,补充仪器、设施、装备等测试评价条件,完善新材料测试评价方法及标准,搭建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测试评价平台,整合形成新材料测试评价服务体系等


22 新材料生产应用示范平台建设项目

  • 面向国民经济、国防安全重点领域,针对新材料供需衔接、产用合作等短板,以新材料生产企业和用户企业联合为主,吸收产业链相关单位参加,通过各方共同投入,建设生产应用示范平台

  • 2017年重点在核能材料、航空发动机材料、航空材料等领域建设3家左右平台


23 大中型高压电驱动系统质量可靠性技术推广应用

针对目前高压高功率密度电驱动系统、高压高速电动机系统普遍存在的定子绕组绝缘结构设计能力低(包括材料与制造工艺)、机械结构差(强度与刚度)、通风散热结构不合理、振动与噪声大,以及高压控制装置的电磁兼容水平低等行业非竞争性可靠性共性质量技术问题,形成可靠性设计仿真分析及可靠性试验验证能力,提出可靠性设计及共性质量问题解决方案,并在行业内进行推广应用


24 智能家电及高端消费类电子产品可靠性设计技术推广应用

针对智能电冰箱、变频空调、智能电饭煲、智能马桶盖、服务机器人、汽车电子产品、电动平衡车、主动安全类车用电子产品、智能辅助驾驶产品、智能语音\图像\视频识别产品等智能家电及高端消费类电子产品特性,开展产品可靠性设计、关键元器件选择、故障和失效分析、特殊过程控制等规范编制与案例提炼工作,解决行业非竞争性共性质量问题,形成行业级的技术标准规范


25 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能力建设

 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开展产品可靠性、稳定性、一致性、安全性和环境适应性等方面的基础支撑服务等


任务总表详见文末【阅读原文】

延伸阅读

☞ 专访工信部部长:“2025”推进情况如何

☞ 透视实体经济:为大国命脉而战

☞ 四位工程院院士告诉你,中国物联网的发展挑战与前景

☞ 说起互联网你会想起BAT,说到物联网你会想起谁?

☞ 刚刚发射的“天舟一号”,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 天宫二号,对中国载人航天意味着什么?

☞ 反思国产大飞机研制历程,C919未来之路还有多远

☞ 港珠澳大桥全线贯通在即 “中国制造”撑起超级工程“世界之最”

☞ 瞭望丨十八大以来,中国制造是如何践行强国战略的?

长按上图,关注瞭望微信


瞭望新媒体,给你权威的新闻洞察力

总监制 | 王磊

监 制 | 潘燕

编 辑 | 喻千桓


觉得不错,请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