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鉴|法国何以成为欧盟第一大农业国?
图片来源:全景网
◆ 乡村振兴战略意义重大。发达经济体有哪些经验教训?《瞭望》将陆续刊播记者发自日本、法国、德国的报道,以飨读者
法国何以成为欧盟第一大农业国
在德国当农民门槛高
“故乡名产”能否振兴日本乡村
◆ 法国在二战后数十年间迅速从农业落后国成为欧盟排名第一的世界农业大国
◆ 这得益于高层重视、强调农业的特殊性、细化政策推动均衡发展,以及对农业教育的高度重视
◆ 法国乡村政策呈三个特点:
阶段性、连续性明显,呈现出递进式的政策指向
注意区域平衡
分类分区,政府财政对薄弱地区大力支持
◆ 法国农民教育呈现四大特点:
想当农民需“持证上岗”
农业学校和农业培训点众多
“农学生”补贴高、生源广、数量多
重视满足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以及从业后的再教育
法国何以成为欧盟第一大农业国?
文/《瞭望》新闻周刊驻巴黎记者吴涛 韩冰 徐甜
去年的鸡蛋袭击和今年的现场嘘声都阻挡不了法国总统马克龙对法国农业的“热情”。2月24日,参观者超过60万人次、素有法国“最大农场”之称的法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在巴黎开幕。马克龙莅临开幕式并在博览会上待了一整天,打破了前总统奥朗德10个小时的停留纪录。农博会前夕,他还在总统府接见了700名农民并宣布了一系列农业支持措施。
此前的1月底,法国政府已拟定法律草案,将直接制定农产品销售“价格线”,毫不掩饰要干预市场以保障农民收入,保证农业生产能力。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调研发现,法国在二战后数十年间迅速从农业落后国成为欧盟排名第一的世界农业大国,除了高层领导直接的行动支持,其“法律开道、财税随行”背后的农业特殊理念,递进式规划形成完整路线图,以及超力度重视农民职业教育以培养乡村建设人才队伍等,都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扔鸡蛋和嘘声 挡不住高层“热情”】
法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开幕当天早上9点,冷冽的展馆外人潮涌动,等待进入会场的民众在每个入口都排起长龙。
博览会不仅是农民和市民的“盛事”,也是政府高层展示对农业重视的“秀台”。法国主产小麦、大麦、玉米和水果蔬菜,是欧盟第一农业大国,在全世界也是农业先进国家。
▲ 2月24日,人们在法国巴黎举行的第55届法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上参观
只是,近年来因收入偏低且持续减少,法国农民的抱怨与愤怒不断增长。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2016年法国人均收入38720欧元。然而据法国农业社会保险互助社介绍,50%以上的农民月收入不到354欧元,而且这一比例比2015年还多了五分之一,农民收入下滑明显。2016年上半年该社预防自杀部门接到的求助电话数量同比增长超过50%。就在博览会举行前3天,法国多个地方的农民举行示威游行,抗议此前欧盟和南方共同市场进行自由贸易协定谈判。
为彰显政府对农业的重视,马克龙可以说做足了“功课”。即使去年以总统候选人身份巡视上一届农博会时遭遇扔鸡蛋,这次农博会开幕当天巡视时遭遇部分农民现场嘘声,马克龙依然“执着地”在农博会待足了一整天。
马克龙还要求在博览会后续几天里每天至少有一名部长级高级官员出席农博会,倾听农民的抱怨和诉求,“不仅要摸摸奶牛的屁股,还要把脉法国农业的困难”。
此外,马克龙在博览会开幕前两天还邀请700名年轻农民造访总统府,并发表了一小时有关农业改革发展的谈话。他宣布将采取改革措施促进农业发展,并为年轻农民建立一笔10亿欧元的借贷资金,同时将控制外国资本购买法国土地等。
【强调农业的特殊性】
除了高层的“重视秀”,法国政府也拿出了实实在在的“干货”扶持农业。
1月底,法国农业部在内阁会议上提交了《实现农业领域商业关系平衡及健康和可持续食品法案》。在市场经济的欧洲,法国即将出台的新法案却对农产品毫不掩饰地直接“政府定价”,甚至连商家销售农产品时“买一送一”也将被禁止。这的确让人有些匪夷所思。政府官员对此的解释是:“尽管存在竞争力问题,但政府不质疑法国农业的特殊性。”
法国农业部网站上的公开信息显示,在法案提交前,政府在2017年7月20日至12月21日进行了长达5个月的调研,组织和农业相关的各利益团体进行磋商讨论,并听取民众建议。
农业部部长在对外公开解读这一法案时说,法案第一要旨在于改善农业和食品领域的商业关系平衡,保证食品供应。这需要维持农业生产能力,让农民能够获得公正的补偿,避免让农民们干瘪的钱袋子为卖场巨头们漂亮的财务报表买单。
新法案将以生产成本为基础,重建农产品收购定价机制。买卖合同将由农民提出,而不再是购买方提供。如果实现,这将颠覆过往的定价模式。
法国农业经营者工会全国联合会(FNSEA)反映,法国农民的困难,除了经济危机导致购买力疲软、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等,还因为一些大卖场巨头为抢夺市场,大打价格战。为此,法案制定了两条“价格线”,违者将予以重罚。
一是“促销价格线”:农产品促销价格不得低于原价的34%,也就是商家不能“买一送一”,以此防止过度促销贱卖农产品。而且,促销产品的数量不得超出年销量的四分之一。
二是“亏本转卖线”:商家销售农产品时,价格必须至少高出农产品收购价10%。这是为了避免农产品“丰产不丰收”。
【细化政策促区域平衡】
二战前的法国一直是欧洲地区的农业落后国家。二战后,法国通过持续不断的乡村振兴政策,其中包括“乡村复兴区”等分类分区分阶段规划建设,在短短数十年间迅速跃升为欧盟第一农业强国。农产品出口一度是法国外贸顺差的主要来源。
截至2015年,法国农业用地面积287269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52%;农村人口1364万人,从1990年起一直下降,如今占全国总人口的21%。《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近期在法国传统农业区布列塔尼卡莱镇采访,该镇曾是布列塔尼的农业核心区,但近两年经济颓靡。即使如此,留给记者的也是一幅山青水绿、建筑有序、干净整洁、清新自然的优美田园风光景象。
法国乡村政策的特点,一是阶段性、连续性明显,呈现出递进式的政策指向。欧盟农业研究人员翁芳芳说,法国的乡村政策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1945年到1967年,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生产力;
1967年到1982年,重点建设基础设施,设立全国农村再生基金(FIDAR),投资公路、铁路等设施建设;
1982年到1996年,推进各大省区个性化、特色化农业发展;
1996年后,推动乡村振兴,发展旅游,提出追求卓越乡村。
二是注意区域平衡。法国曾专门出台一项国土开发政策,以解决三个不平衡问题。其一是巴黎和外省之间的不平衡。为此,国家指定很多大城市为“平衡的大都市”,以针对巴黎进行平衡。其二是城乡之间的对立失衡。政府对此采取工业化补偿等措施,法国图卢兹和波尔多附近的阿基坦大区的航空谷就是这一措施的结果。其三是东部城市化、工业化和西部农村之间的鸿沟。对此,政府让一些企业去西部建立工厂,并通过交通基础设施国家计划(SNIT)来发展交通基础设施。
三是分类分区,政府财政对薄弱地区大力支持。“法国1996年建立了1.2万个乡村复兴区,然后为这些复兴区提供扶持政策,比如豁免雇主的社保金和税收、进行财政补贴、放宽一些政策限制和鼓励跨社区跨市镇发展等。这让法国的乡村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翁芳芳说。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高度重视农业教育】
在法国,农民的教育问题受到超乎寻常的重视,2017年法国农业部的财政预算有三分之一用在了教育上。经过持续数十年的全力经营,法国已建立起多层次、多元化的农民教育和再教育体系。农业高等教育学生人数40年间翻了三倍,并且生源越来越多样化。这让法国乡村发展“不缺人、不少智”。
经过数十年持续不断的完善,法国农民教育呈现四大特点:
首先,想当农民需“持证上岗”。在国内,民间常说一句话:“什么都干不了,回家种地去吧”。但在法国,想要从事农业经营农场,必须先获得农业专业证书,否则当农民的资格都没有。
这一证书的获得,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正在上学的学生或者已经毕业的人员可以通过集中学习或者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的方式,参加农业职业中专和技术高中学习获得;已在农场工作超过3年的,可索取政府专门机构提供的相关材料并在通过考试后获得相关农业文凭认证。
其次,农业学校和农业培训点众多。法国农业部网站资料显示,2017学年法国全国有806个农业教育机构、371个学徒培训点和495个成人教育培训点。
第三,“农学生”补贴高、生源广、数量多。法国政府为每个学农的学生提供大量补助。法国农业部说,其2017年投入农业教育的资金约17亿欧元,占预算的三分之一,其中11亿欧元用于发放补贴、奖学金等。在公立学校,农业部对每个农业专业的中学生投入近9500欧元,对攻读工程师、园林设计师或兽医专业文凭的学生则人均投入1.44万欧元。
这使得农业教育在法国越来越受欢迎。法国农业部提供的数据显示,1975至2015年间,学习农业的学生增长了近70%,农学、兽医、园林等农业高等教育专业的学生几乎翻了三倍。来自农民或者涉农机构员工家庭的学生比例,也从1985年的占40%降至如今的10%。截至2017学年,包括中学生、大学生、学徒、实习生和接受成人教育的实习生这五类学生在内,法国学农的学生超过46万人。
最后,重视满足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以及从业后的再教育。法国农业教育体系分成两大部分,一部分负责提供基础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另一部分则专门从事农业高等教育。在中国,从业后的再教育相对难度较高,农业教育以院校教育为主。但在法国,无论是年轻学生还是成年人,只要对农业学习感兴趣或想从事农业行业,都完全不用为找不到接受农业教育或培训的机会而发愁。据统计,法国2017年的46万农学生中,继续教育的学生达25.04万人,占比超过一半。LW
刊于《瞭望》2018年第15期
延伸阅读
静读时代,感悟生活
叹茶,瞭望微信晚间副刊
总监制丨王磊
监 制 | 潘燕
编 辑|喻千桓
觉得不错,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