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丨职业变迁40年
◆ 1999年,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发布,将中国职业归为8个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1838个细类(职业)
◆ 2015年,新修订的职业大典再次向社会公布,将职业分为8个大类、75个中类、434个小类、1481个职业
◆ 与1999年版相比,新大典维持了8个大类、增加了9个中类和21个小类,新增了347个职业、取消了894个职业
◆ 谈及40年来的职业变迁,受访者用“现代化、高级化、职业化”加以概括
◆ “将来,人类最有前途的劳动领域是非规则性智能劳动和非规则性体力劳动。”
◆ 40年间,职业的消失、细化与新生,无不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
◆ 此前图闻报道
原题《在细化与新生中重构——透视40年职业变迁》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程姝 徐欧露
改革开放40年,不仅中国的经济体量实现了跃升,社会分工也随之改变。40年来,“工、农、兵、学、商”为主的单一职业体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的职业体系在细化与新生中逐步重构。
2015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颁布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下文简称“职业大典”),新增了347个职业、取消了894个职业。
“影响职业变迁的核心因素就是生产力。”北京大学中国职业研究所所长陈宇说,自中国在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以来,全社会生产力得到了空前释放,经济实力持续跃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也让职业分工愈加细化,职业结构出现内部分化。
40年来,在职业变迁的增减中,既有生产力提高、需求升级带来的传统职业的细分与变迁,也有科技进步催生出的职业更替。
“职业的变迁映射着社会的发展。”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张国英说。40年间,职业的消失、细化与新生,无不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
产业结构驱动职业之变
改革开放40年,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产关系,在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社会分工、职业结构也随之发生巨大变化。
粮油管理员、物资供应员等在计划经济时代曾风光一时的“特色职业”逐一消逝,“无人机飞手”、程序员、电竞指导师、网店卖家……这些40年前未曾预料到的职业如今却在走红。旧职业消逝、新职业生长的背后,是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产业布局的调整。
“改革开放的前30年,经济建设是重中之重,我们主要是靠低成本廉价劳动力打赢了全球经济竞争和就业竞争这一仗。”陈宇说,在这一阶段,生产、建设和服务第一线的技能劳动者贡献巨大。
▲1986年5月,在郑州市邮电局人工电话交换机工作大厅内,几十名接线员在紧张忙碌着。(新华社记者 王颂 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的现代化转型是以工业为经济高速增长点的。这就使得劳动力市场结构发生了迅速变迁。例如,珠三角的‘三来一补’企业属劳动密集型企业,造就了许多熟手工人。”张国英说。
张国英认为,产业结构是就业结构的物质基础,决定着就业结构和就业总规模,其变化直接引起就业结构的变化。“从全国整体来看,我国职业结构仍以农业生产为主、以物质生产为主。”
但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主要年份产业就业人员数统计,自1978年以来,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例逐步下降,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员比例逐步上升。从1994年开始,第三产业就业人员的比例超过了第二产业。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近些年来,提供实物产品的第一、二产业‘减员增效’,生产效率提高,劳动力减少,节余出来的劳动力大量进入了第三产业,使得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员提质’。”陈宇说。
2015版职业大典在涉及第一产业的“农、林、牧、渔业生产及辅助人员”大类中减少了6个小类、83个职业,随着农业科技化、机械化、现代化的进程,农业职业类型的数量有所下降。
一批不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农业职业类型逐渐消失,与此同时,一些传统农业职业发生了新的变化。例如,啤酒花生产工已消失,传统的农民转化为农机师、农艺师。此外,由于知识经济和产业绿色化的影响,生态农业技师和技工、生化实验技师等一批新职业产生。
在陈宇看来,科学技术的任何发展都会给第二产业的职业群带来新变化。在2015版职业大典中,涉及第二产业的“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大类中减少了24个小类、526个职业。
“社会分工变化、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生产技术、工艺的革新是第二产业职业变迁的主要原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标准处处长葛恒双举例说,数字化技术的出现把以往企业中相互独立的工程设计、制造、经营管理等过程,在计算机及其软件和数据库的支持下,构成一个覆盖整体的有机系统。“例如,工程技术人员在制造业中日益增多,同时也使得一些生产一线的人员如车工、钳工等大幅度减少。”
“第三产业是创造新职业的‘专业户’。”陈宇认为,改革开放40年,无论从人员比重还是从增长幅度上看,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数量的发展都已超过第二产业,这既是第三产业“增员提质”特征的体现,也是第三产业的消费性服务和生产性服务范围不断扩大,内容不断深化,服务质量大幅度提高的要求。
2015版职业大典中,涉及第三产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大类中,职业数量分别增加了11个和81个。
“服务业职业数量的大幅增加反映了近年来我国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也反映了在高效、精致、集约化生产的农业现代化环境下,农业人口减少,逐步实现城镇化的过程。”葛恒双说。
值得注意的是,2015版职业大典还首次对环境监测员、太阳能利用工、轮胎翻修工等127个绿色职业进行了标识。反映出近年来职业结构调整中的一个重要现象:众多绿色职业出现和职业的绿色化转型。
从单一到多元
在改革开放初期,人们的职业选择仍处于“统包统配”“毕业分配”“安置工作”状态,“计划经济时期,人们很难获得职业横向流动的机遇。”陈宇说,市场经济则赋予人们自主择业、创业、自由流动的权利,激发了劳动者的主动性、创造性,给职场注入活力。
▲1994年,腰挂BP机、手持“大哥大”的藏族女商人拉珍正和四川的客户洽谈生意。(新华社记者 土登 摄)
而信息时代也给雇佣劳动关系带来变革。“一个人不再固定从事某一项职业,可以身兼多职,实现劳动和职业的多元化。”陈宇说,近年来,拥有多重职业的“斜杠青年”得到更多理解,“铁饭碗”不再是年轻人的唯一目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诠释着当前人们就业的特点。
在张国英看来,改革开放前三十年,经济高速发展,职业结构更多是为了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职业结构更多地反映了人们的社会需求,如保险、健身、美容、生态农业等行业的发展。
“科技水平的提升,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导致了需求的变化,让劳动分工更加细化。”葛恒双说,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反映在职业领域,就是传统的“专业技术人员”“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呈现越来越细化发展的趋势。
例如,传统的厨师职业,细化为中式烹调师、中式面点师、西式烹调师、西式面点师四个职业;再如,过去街头巷尾常见的剃头匠,已被美发师、美甲师、美容师、形象设计师等一系列职业替代。
▲2016年10月3日,江苏苏州白塔东路一家“宠物宾馆”的工作人员为寄养的小狗修剪毛发。 国庆长假期间,江苏苏州许多市民走亲访友、外出旅游,提供宠物寄养服务的“宠物宾馆”生意十分火爆。(新华社发)
“服务业发展程度的高低能够显示一个国家的生活质量。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更高,在服务业领域,将会有大量的新职业出现。”陈宇说。
未来已来
随着信息时代到来,也让劳动力市场产生了新的变化。
一方面,互联网技术、云计算,以及终端设备为代表的全球化网络数字技术,推动着中国制造业升级,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无论是共享经济、互联网金融,还是电子商务、个性化定制,都带动着新职业的出现:快递员、数据分析师群体不断扩大,网约车司机、酒店试睡员方兴未艾。
另一方面,信息时代也给职业结构变迁埋下伏笔。“工业时代的生产模式是大规模、标准化、低成本的,而信息时代则是全覆盖、个性化、高价值的生产模式。”陈宇说,这意味着,高技能、高技术、高创造的劳动和职业将取代传统体力劳动,成为发展新动力。
2016年,人工智能Alpha Go战胜韩国围棋选手李世石,在陈宇看来,这是新标志,“世界到了新生产力革命的前夜,人工智能将是下一个生产力的核心。”
在北京举办的2018世界机器人大会上,人工智能最新产品纷纷亮相,机器人不仅可以调配新鲜咖啡、写毛笔字,还能看病、辅助手术、演奏乐曲。
在他看来,过去,劳动划分为简单劳动、复杂劳动、脑力劳动、体力劳动。但在人工智能的背景下,劳动将进一步分为四种类型:
一是规则性体力劳动,重复单一动作,不需智能;
二是规则性脑力劳动,如计算报表等;
三是非规则性智能劳动,包括专业性思考、复杂性对话、综合性平衡、原创性创新;
四是非规则性体力劳动,既包括篮球、足球等复杂运动,也包括便利店值守等简单劳动。
“将来,人类最有前途的劳动领域是非规则性智能劳动和非规则性体力劳动。”
“未来将在智能制造、物联网、电竞等领域催生出更多新兴职业。”葛恒双大胆预测着未来职业的变化。
▲2018年3月10日,一名来自广东的游客在拉萨街头直播。网络直播属于一个新兴职业(新华社记者 觉果 摄)
面对已经出现或者即将出现的新业态、新职业,多位受访专家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应及时建立新职业的行业规范。
“在新职业中产生了一些行业乱象,主要原因在于行业规范尚待建立。”张国英举例说,如在互联网时代,谁都可以成为网红,但应该传播的内容,应该有相应的行业规范;再如,人们对家庭服务员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但这一行业的执业资质仍需进一步明确完善,等等。
“目前,新兴职业的行业规范制定与监管相对滞后。一些新职业需要多个部门去监管,这就涉及到如何跨部门联动协调。”葛恒双说。陈宇建议,有关劳动保护、保障劳动者权益方面的法律法规应及时建立健全。
展望未来,“机器换人”成为一些人对职业与生存的隐忧。陈宇并不悲观,他认为,“未来我国的就业形势肯定会有变化,但主要是结构性的变化,而不是绝对就业量的减少。”换言之,人工智能的到来,或将是倒逼就业结构深度调整的机遇,使低价值劳动密集型生产向价值更高的岗位转移,重复性劳动向创造性劳动转移。
葛恒双建议,相关部门、组织要给予劳动者更多的培训和受教育机会,积极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应对新出现的用工形式,鼓励新业态发展,拓宽职业发展空间。
面对新技术对传统工作岗位的颠覆和新岗位的创造,受访专家建议,劳动者也需要进行人力资源的自我开发、更新知识。“劳动者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核心能力,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劳动者的核心竞争力始终是勤奋、好学、创新,使自己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与职业变化。”陈宇说。LW
40年职业“棱镜”观变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程姝 徐欧露
“您是做什么的?”这是许多人初次见面时常用的寒暄。进入社会,某种程度上,我们是被职业定义的。
于个体而言,职业是谋生的手段,是实现价值的途径;于国家社会而言,经济体制、产业结构和科技水平决定着社会的职业构成,而职业的兴衰变迁,亦是时代发展与进步最具人格化特征的注脚。
改革开放40年来,“做什么”的答案已经发生了巨变。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变革让社会分工更加细化多元。发展理念的升级更新、科学技术的迭代跃升、社会公共事业蓬勃发展,都改变着既有的劳动关系,也创造着全新的社会职业。
上世纪80年代,万物苏醒,快意生长,“商品经济”的合法地位被确立,人们怀着想要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的朴素愿望,开始了改变命运的探险,个体户、私营企业主如雨后春笋不断冒出。当时,《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显示,最受人们欢迎的三个职业分别是出租车司机、个体户和厨师。而渴望知识、重视科教,也让教师成为当时受欢迎的职业之一。
上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正值青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视野不断拓宽。全社会创业热情被点燃,“下海”成为这个时代职业变化的主题词。同时,中国对外开放步伐加快,提升了外企工作的吸引力。这一时期,有研究指出,最受人们欢迎的职业是企业家、管理者、职业教师。
进入21世纪,每个行业都将被“互联网思维”搅动起来。“程序员”是中国职业变化的又一个标志,越来越多的职业“联系”上了网络。同时,产业结构调整,人们需求多样,各领域创造力勃发,也促动了社会职业结构向高级化发展,如金融、物流、咨询等行业孵化而生;与人们精神文化生活密切相关的影视、文化、教育培训产业兴旺蓬勃;与健康、美丽、养老有关的生活服务业欣欣向荣。
2016年,招聘网站的数据显示,毕业生期望就业的前三行业变为IT、互联网和通讯。如今,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日新月异,传统制造业更趋转向服务业,个人追求更加纷繁多彩,万物互联模糊了职业界限,让选择更具想象空间。
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标准处处长葛恒双认为,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系列重大社会变革和科技创新从根本上改变着社会生产和服务的分工结构,影响到职业发展与体系变迁以至职业活动的内容和方式。
从职业数量和种类的变化看,1999年,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与其他部委发布了我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下文简称“职业大典”),将中国职业归为8个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1838个细类(职业)。16年后,2015年新修订的职业大典再次向社会公布,将职业分为8个大类、75个中类、434个小类、1481个职业。与1999年版相比,新大典维持了8个大类、增加了9个中类和21个小类,新增了347个职业、取消了894个职业。
谈及40年来的职业变迁,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张国英用“现代化、高级化、职业化”加以概括。
这位一直研究职业结构变迁的学者解释道,现代化是指,职业结构均衡,由“金字塔形”向“纺锤形”转变。农、林、牧、渔、水利业从业人员占比不断缩小,商业、服务业人员,办事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等“中间层”比例不断上升。
高级化是指非农化和“白领化”的趋势。蓝领阶层占比降低,白领阶层占比增长,大量人口流动到了较高层级的职业。
职业化是指分工逐渐精细,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尤其是,职业含金量增加,受过良好教育、掌握技术的人更受欢迎。
40年间,曾经活跃街头的自行车修理匠、收购员成为回忆,职业游戏玩家、网店卖家、宠物医生、营养师、私人教练、衣橱整理师走进生活;有人对职业的选择“从一而终”,但职业内容已天翻地覆,新生一代有的习惯跳槽、转行,“斜杠青年”们甚至拥有多个职业;“铁饭碗”不再是最高目标,独立自主的职业观念悄然生发……可以预见,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将有更细分的市场需求,进而不断催生出一些新兴职业。
职业就像一枚“棱镜”,观察它的变迁,可以看到生产力、生产关系、职业观、生活方式的变迁,可以看到社会转型的历程、技术进步的喜悦、战略调整的决心,更可以看到这个国家笃定向前的坚实步伐。LW
刊于《瞭望》2018年第48期
延伸阅读
瞭望新媒体,给你权威的新闻洞察力
总监制 | 史湘洲
监 制 | 潘燕
编 辑 | 唐朵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