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视野|从“黄马甲”运动 看法国改革之难

《瞭望》新闻周刊 瞭望 2019-04-11

点击蓝字 △ 关注我们

▲ 法国巴黎凯旋门前的“黄马甲”示威者

 “黄马甲”运动更深刻的根源,是近年来在经济不景气、政府加重税收的背景下,法国中低收入阶层购买力下降而缺乏获得感的困境

 马克龙执政一年多来,推进了一系列整体上削减民众福利水平的改革,虽利在长远,却势必触动大部分阶层的短期利益,民众的不满因此日益累积

 “黄马甲”运动并未得到法国主流舆论的支持,法国社会并未失序,民众生活基本如常,法国政治制度也未受影响

 马克龙目前对内阁掌控力较强,民意起伏虽然反映出他推行改革的阻力较大,但对于他实际执政尚未产生实质影响


“黄马甲”运动凸显法国改革之难

文/《瞭望》新闻周刊驻巴黎记者 韩冰 应强


  火光冲天、烟雾弥漫、作为国家象征之一的凯旋门被任意涂鸦……发生在法国首都巴黎及部分外省地区的“黄马甲”运动抗议示威,12月1日进入第三个周末。当天,在巴黎凯旋门、香榭丽舍大街、“春天百货”等知名景点或购物区,发生了激烈的打砸行径和暴力冲突。


  自11月17日以来,数以万计法国人首次通过社交媒体自发组织,身穿黄色背心走上街头,抗议政府上调燃油税导致油价上涨,并借机发泄对政府削减福利的改革的不满,运动规模之大和隐蔽性之强,一度令法国政府猝不及防。当前,从线上走到街头的“黄马甲”运动持续发酵,已搅动整个法国政坛。


  分析人士认为,“黄马甲”运动一方面反映了法国中下阶层近年来在经济不景气、政府加重税收的背景下,购买力下降而缺乏获得感的困境,另一方面也再次凸显出习惯了高福利的法国社会面对改革阵痛缺乏携手前行共识的痼疾。


  值得一提的是,“黄马甲”运动期间发生的暴力行为虽然激烈,但持续时间较短,范围也主要限于巴黎少数景点或购物区,法国社会并没有失序,民众生活基本如常,法国政治制度也未受影响。


抗议运动发酵搅动政坛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12月1日上午在凯旋门一带看到,很多典型的打砸抢分子——他们大多身着黑色罩头衫,外面套黄马甲,身背装有石块、燃烧瓶的背包,戴防毒口罩——向警察投掷石块,燃烧在路边停泊的车辆,砸碎商店或公交站台的橱窗,甚至在凯旋门的柱子上涂上红色的口号。


  截至当地时间1日晚7时许,在凯旋门附近,被焚毁的车辆、拆毁的路桩随处可见,一些火堆仍在燃烧,空气中弥漫着催泪瓦斯的刺鼻味道。素有“巴黎的灵魂”之称的咖啡馆统统打烊。很多身着黄马甲的年轻人手拎酒瓶三两成群,一些脱下黄马甲的疑似打砸抢分子四散游走。数十辆警车停在凯旋门下,数百名警察全副武装维持秩序,不时发射催泪瓦斯驱散人群。


  据法国《世界报》当日报道,一些外国游客当天看到巴黎街头的暴力场景后被吓哭,有人甚至以为法国爆发了内战。


  法国内政部12月2日提供的数据显示,全国约有13万人参加这一示威活动,较11月17日首轮示威的28万人已显著减少。但由于打砸抢分子借机闹事,打砸行径有增无减。根据巴黎市警察局2日公布的数字,巴黎警方1日逮捕了410多名有暴力行径者,130多人在街头冲突中受伤。


  “黄马甲”运动自11月17日举行第一轮示威以来持续发酵,搅动了法国政坛各派势力,令法国政府和执政的共和国前进党暂时处于较被动局面。


  左派、右派、极右派、极左派等各在野政治势力趁机集体围攻政府和共和国前进党。各在野势力为拉拢选票,既鼓励民众通过“黄马甲”运动表达对政府的不满,又将爆发的暴力行为归咎于政府政策不当。


  多个民调结果显示,目前对“黄马甲”运动的主张持赞同立场的民众占到受访者的七成甚至八成以上,但不少民众对运动期间的破坏行为较为反感。法国主流舆论一方面认为政府应考虑民众的购买力问题,同时也出现一些声音,担心马克龙重蹈往届政府覆辙,迫于街头运动压力而放弃改革。


打砸抢分子借机闹事


  法国一向以街头运动频发闻名,但“黄马甲”运动出现的新苗头是,它完全不是由一向主宰发起街头运动的工会势力所组织,而是民众通过社交媒体串联和自发组织形成。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观察发现,“黄马甲”运动和由工会组织的传统类型街头运动相比明显不同。一方面,运动更加无序和非理性。记者11月24日在香榭丽舍大街的示威现场看到,由于缺乏统一的领导和组织团队,示威人群不仅难以共同喊出清晰的口号,游行队伍也是经常走上百米就散掉。无序的状况给打砸抢分子以可乘之机,也裹挟了更多人情绪过激。当天,香榭丽舍大街上多处公共设施被破坏,示威者们甚至撬起地面上的砖块向警方投掷。


  另一方面,凸显出相关法规漏洞。按照法国相关规定,抗议示威活动应提前在警方注册报备活动时间、游行路线等情况,并须获得警方批准。“黄马甲”运动并无团体或个人向警方报备,是一场违法的抗议示威活动。可是,法国相关法规仅有对违法示威活动的组织者进行处罚的规定,却无处罚参与者的规定。


  在法国,所谓的打砸抢分子多有极右或极左等极端政治倾向,有一部分则没有明显政治倾向。他们在大型示威抗议活动中往往扮演和警方冲突、破坏公共财物的角色。在以往由工会组织的活动中,他们虽常能吸引公众眼球,但由于工会本身组织和动员能力较强,这些打砸抢分子很难喧宾夺主。“黄马甲”运动本身就是网民通过社交媒体自发组织起来的,法国一向注重维护人权,警方又缺乏强硬压制打砸抢行为的手段,这给了打砸抢分子蓄意借机闹事的机会。


凸显中产困境下推行改革之难


  “黄马甲”运动发生的诱因是油价上涨,背后更深刻的根源,则是近年来在经济不景气、政府加重税收的背景下,法国中低收入阶层购买力下降、缺乏获得感的困境。


  法国智库“法国经济形势研究所”11月20日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2008至2016年间,由于经济不景气,政府为防止贫富差距拉大而采取加大各种税费负担等措施,法国所有家庭年购买力平均下降达440欧元。从报告看,最富有的5%的家庭虽然收入下降,但其富裕程度决定了他们承受能力较强,最贫穷的5%的家庭则可以享受各类补助,作为夹心层的中低阶层受到的加税冲击影响是最大的。


  另据法国市场调查机构益普索最新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超过四分之三的受访者认为,在现任总统马克龙领导下,中产阶层的税负相较于富裕阶层和贫穷阶层更重。法国政治学家、政治创新基金会负责人多米尼克·海尼耶日前公开表示,此次“黄马甲”运动一个特别值得注意的信号是,它反映出生活方式受到影响的中产阶层对于现状的不满。


  另一方面,“黄马甲”运动虽然出现了新的组织形式,但其与工会势力组织动辄用街头运动向改革施压的做法在本质上并无不同,再次凸显了民众和政府之间、社会各群体之间在改革阵痛面前,缺乏携手前行共识的痼疾。


  马克龙执政一年多来,推进了一系列整体上削减民众福利水平的改革,如推进劳动法改革、提高普遍化社会捐金(CSG)、改革国有铁路公司等等,同时取消了“巨富税”、资产转移税等税种,鼓励法国人将目光从“分蛋糕”转向“做蛋糕”。


  这些改革利在长远,却势必触动大部分阶层的短期利益,民众的不满因此日益累积。最新民调结果显示马克龙的民意支持率已跌至约25%。在此背景下,民众通过“黄马甲”运动,借抗议油价上涨之名向马克龙改革施加压力的意图十分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黄马甲”运动并未得到法国主流舆论的支持。就连立场向来支持保障民众福利的左派报纸《世界报》都刊发报道说,10月份法国燃油价格明显上涨的主要原因在于全球范围内原油价格上涨,政府上调燃油税引起的涨价仅占法国此次油价上涨部分的三分之一。


  分析人士指出,政府此次上调燃油税确有苦衷,在经济尚未恢复坚实、快速增长的当下,法国需要开辟财源来改善财政状况,为持续推行改革奠定基础。


改革大方向应会坚持


  对持续发酵的“黄马甲”运动,法国政府一面安抚民众情绪,强调会“倾听”并“理解”人们的不满,避免事态激化。11月27日,马克龙发表公开演讲,宣布了在未来十年内将在能源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另一方面,对抗议示威中的不理性行为马克龙态度强硬。马克龙11月24日发布推特,谴责部分示威者的暴力行为。12月1日他在推特上宣布,将于2日在返回法国后召开部际联席会议商讨解决相关事务。同时强硬表态,他始终尊重争议、倾听反对声音,但永远不会接受暴力行径。他谴责暴力分子说,他们想要的只是混乱,这些人将会被绳之以法。


  12月4日,法国总理菲利普宣布,政府将延期6个月上调燃油税,同时暂缓实施统一柴油税和汽油税等措施。此外,政府还将就税收和公共开支等问题组织广泛讨论。但就改革大方向而言,舆论认为,马克龙应该会继续坚持既定步伐。一方面,他对于目前发生的状况早有心理准备,去年上任之初他就曾在内部会议上表示,要做好应对民意支持率暴跌的准备;另一方面,去年劳动法改革前后,民意支持率先跌后升的经历,也为他积累了执政底气。


  分析人士认为,马克龙目前对内阁掌控力较强,内政部长、国防部长、环境部长等重要职位都是他的亲信或较为坚定的支持者,他所在的共和国前进党在国民议会的多数席位也依然稳固。因此,民意起伏虽然反映出他推行改革的阻力较大,但对于他实际执政尚未产生实质影响。


  今年以来,法国经济增长不尽如人意,失业率降低速度逊于预期,马克龙仍需要在经济上有所作为,以扭转被动局面。LW


刊于《瞭望》2018年第50期

延伸阅读

 “黄马甲”运动背后的法国中产困境



长按上图,订阅《瞭望》杂志

瞭望新媒体,给你权威的新闻洞察力

总监制 | 史湘洲

监 制 | 潘燕

编 辑 | 喻千桓


很有收获,点个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