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专访丨浙大校长吴朝晖:“后工业化时代”人才培养需要“范式革命”
点击蓝字 △ 关注我们
◆ 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日前接受《瞭望》新闻周刊专访,阐述了对新时代大学使命的独特理解
◆ 人类从“工业化时代”迅速步入“后工业化时代”,“后工业化时代”的显著特点,是现代数字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带来的经济、社会、文化结构转型升级,技术进步、科技创新成为时代主旋律
◆ 进入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大学的治理结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适应调整,需要一种“结构性变革”
◆ 此文为《瞭望》新闻周刊“高校校长专访”系列报道的第一篇
◆ 从今年第32期至今,本刊已专访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复旦大学校长许宁生、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南京大学校长吕建和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瞭望微信将陆续刊播
原题《“后工业化时代”是大学崛起的好时机 专访浙江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朝晖》
文丨《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俞菀
“希望你们秉承浙大人求是创新的传统、特色与优势,逢时而举,在变化中把握历史机遇,在不变中保持战略定力,让青春之奋斗在百年大变局中成就青年之精彩”……
2019年夏季研究生毕业典礼上,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的这番话,为学子们勾勒了属于这个时代的使命担当。在日前接受《瞭望》新闻周刊专访时,他再次阐述了对新时代大学使命的独特理解。
大学使命发生重大转化
《瞭望》:你如何看待当下的大学使命?
吴朝晖: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际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担当。数字和信息化革命推动着人类从“工业化时代”迅速步入“后工业化时代”,大学的使命传承、治理结构和人才培养路径,都要适应这种发展。
按照工业化发展速度,人类社会可分为前工业化、工业化和后工业化三个时期。“后工业化时代”的显著特点,是现代数字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带来的经济、社会、文化结构转型升级,技术进步、科技创新成为时代主旋律。
未来将是发展重新定义的变革时代,科学技术的突破前所未有,人类生活的改变前所未有,产业形态的变化前所未有,突出表现为大数据、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等颠覆性科技的群体崛起。
西方高等教育始于“工业化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则起步于民族危难、救亡图存之时。
进入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从救亡图存到家国复兴,是大学使命的重大转化,要在这个维度上构划学校的发展路径。就目前来看,中国大学的治理结构、人才培养模式还需适应调整,需要一种“结构性变革”。
“后工业化时代”是大学崛起的好时机。浙江大学近年的多项改革探索,都是面向“后工业化时代”的结构性变革。比如,我们正在构建学科、人才、科研一体化的创新生态系统,大力倡导学科交叉会聚和创新范式转型,在脑科学与人工智能、生态文明与环保创新、设计育种等领域推进“创新2030计划”,力争在“从0到1”的基础研究、“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等方面产生重大原创成果。作为首批获批新增人工智能本科专业的高校之一,浙江大学将于今年招收人工智能专业学生。这个专业将建立起一套全新的教学体系,构建起人工智能这门学问的基石。
《瞭望》:如何看待“后工业化时代”浙大校训“求是创新”的变与不变?
吴朝晖:大学使命的传承创新,既要不忘本来,更要面向未来。从历史脉络来看,浙大前身是创办于1897年的求是书院,这构成了百年浙大精神文化的源头。抗战时期学校西迁办学,时任校长竺可桢先生正式确立了“求是”校训。后来学校又在“求是”基础上,将“创新”增加为校训内容。
“求是”是浙大人的“精神图腾”,120多年来薪火相传。“求是”包含着三项“不变”的精神内涵:一是追求真理,二是知行合一,三是舍我奉献。
可以说,这120多年来,正是在“求是”精神的引领和感召下,浙大涌现了一大批著名科学家、文化大师以及各行各业的精英翘楚,为民族复兴和人类进步做出了应有贡献。如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八一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几大殊荣的程开甲校友,成为指挥我国核试验次数最多的“核司令”。
“创新”是浙大人的灵魂和核心竞争力,为国为民、与时俱进。
早在1998年,浙大就率先提出了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研究型、综合型、创新型大学的目标。我们将创新植入学校的血脉基因,将创新融入办学治校的全过程,就是为了让浙大人的本领,更好地对接风云变幻的时代和国家建设的战略需求。
在新时代背景下,浙大的“创新”包含了三个方面内容:
一是围绕创新人才培养,打造科教融合、产研协同的教育教学模式,匹配国家建设需求,形成“人尽其才”的人才队伍体系。
二是围绕创新驱动发展,聚焦制约国家建设的基础和前沿问题,提供前瞻性思想、颠覆性技术和革命性产业。
三是围绕创新治理模式,完善支持创新的现代大学制度,弘扬科研育人、激励创新的思想文化,形成全球链接的国际创新网络。
正是基于对“求是创新”的深刻认识,浙江大学始终遵循规律和传统,肩负服务国家的使命担当,最终跃居成为全国最好的高校之一。以科研创新为例,十八大以来,浙大获得了我国高校首个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三大奖”一等奖7项、二等项36项,发明专利等创新指标稳居全国高校前列。
“后工业化时代”人才培养需“范式革命”
《瞭望》:你是浙大校长,也是人工智能领域的杰出科学家,基于这两种身份,你对中国教育未来走向有什么样的判断?
吴朝晖:第一个判断,以人工智能为标志的智能增强时代正在加快到来,学校将由封闭走向更加开放,学习将由被动走向主动,学生将由知识获取走向全面发展。只有推行面向21世纪的新通识教育,才能应对变革,回归尊重生命的教育本源,提供更多基于智慧创造、协同合作、意义建构的教育体验,使受教育者适应新时代的教育智慧性、普惠性和颠覆性,成为知识、能力、素质、人格并重的世界公民。
第二个判断,人工智能科技推动教育1.0转向学习2.0,要不断构建教与学互动的新空间。学习2.0是指学习者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中,利用数字化学习资源,以数字化方式进行学习的过程。学习的目标、观念、环境、方法都与传统教育大不相同。学习2.0将由学生、教师、智能机器共同参与,学生是探究者、发现者、合作者,教师是支持者、引导者、组织者。
第三个判断,人工智能的赋能应用将成为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社会教育联动的关键,加快形成终身教育共识。人工智能科技在教育的赋能与应用,将带来全新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可以为加快教育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进一步打破教育阶段的界限,打通人才培养链条,串联起小学、中学、大学、社会的教育形式,使教育走向一贯性、联动性和终身性,形成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社会教育的共同体格局。
《瞭望》:如何看待面向未来大学的“通识教育”?
吴朝晖:面对多样、多元、多变的未来,人才培养需要一场“范式革命”。从高等教育来讲,通识教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将系统回答智能增强时代的知识传授问题、能力培育问题、素质提升问题和人格塑造问题。
浙江大学在人才培养上推行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交叉培养的深度融合。连贯“通”“专”“跨”的通识教育,与“知识-能力-素质-人格”四位一体(KAQ2.0)的教育体系一脉相承、独具特色。
我们的通识教育致力于传授宽厚的知识。未来的知识将更加追求结构的互联互通、链接成网,强调知识的宽广精深、层次嵌套。希望学生在浙大享受全方位教学的新探索,在课堂教育、慕课教学、移动学习、网络平台的创新互动中,建立广博深厚的知识结构、融会贯通的思维方式,形成开阔的见识、深入的认知、跨界的经验。
我们的通识教育致力于锻炼卓越的能力。未来的能力将更加呼唤知识建构,讲求在深层次学习基础上的新智慧建构、方法论建构。希望学生在浙大体会全过程培养的新模式,在第一课堂课内学习、第二课堂校内实践、第三课堂社会实践、第四课堂国际交流的协同培养中,学会思考、学会批判、学会选择,形成预判趋势的洞察力、整合资源的创造力、把握全局的领导力。
我们的通识教育致力于培育全面的素质。未来的素质将更加关注自我激励和交互培养,在自我管理和师长、朋友、同学、校友的榜样示范中养成。希望学生在浙大参与全员育人的新实践,积极发挥主体作用和主动意识,在跨专业、跨年级、跨年龄、跨兴趣的互学共进中,重获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形成沉稳干练的气质、开放包容的胸怀、坚毅果敢的品行。
我们的通识教育致力于塑造健全的人格。未来的人格将更加聚焦思想品德,通过思政教育、专业教育的共同培养,来坚定爱国报国、爱民为民的理想信念。希望学生在浙大感受立德树人的新氛围,在中国特色、国际比较、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的认识领悟中,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正确的价值取向,形成内省自我的本能、关怀生命的情怀、服务社会的信仰。
立德树人的“浙大模式”
《瞭望》:人类进入互联互通的时代,思想文化交流借鉴都非常快。浙大的传承创新发展提供了怎样的启示?
吴朝晖:浙江大学的122年,是在兴学图强中诞生,在抗战烽火中崛起,在国家建设中奉献,在改革开放中跨越,在争创一流中奋进。特别是在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融合发展的20多年里,我们努力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被教育部誉为“全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面旗帜”,实现了全面进步。
改革开放的40多年里,我们优先推行理想信念教育,建成了浙江大学延安培训学院、马兰工作室等一批红色教育基地,坚持扶贫支教20多年,学生争相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领域贡献力量,涌现了包括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中央军委一等功获得者等在内的一大批新时代楷模。
近20年来,浙江大学的“本研比”实现根本性优化,不断与世界对标接近。近5年,浙大学子各学科竞赛获奖总数居全国高校第一,2018年获国家教学成果奖总数居全国高校第一;科研方面,学校科研经费持续突破20亿、30亿、40亿元关口,发明专利数、SCI论文数等保持着领先优势,建成了以前沿科学中心、协同创新中心、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为代表的一大批国家平台。
浙大的学科优秀率逐年攀升,高峰学科大量涌现,A类学科数、学科优秀率分居全国高校第一、第二,进入世界前千分之一的学科数居全国高校第一,进入世界前100、万分之一的学科数均居全国高校第二。在队伍方面,高层次人才规模呈现连续快速壮大态势,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高层次人才数量翻番,“两院”院士人数增加了50%。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20年,浙江大学积极推行基于创新的创业教育,打造了创新创业“金名片”。学校积极融入创新创业的时代浪潮,持续推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完善协同管理、课程教育、实践训练、孵化落地等环节,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工业技术研究院、国家大学科技园、校友总部经济园、紫金众创小镇等产学研重大平台,培育了一大批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技术创新型企业。
截至2018年底,浙江大学在上市公司担任创始人、董事长或实际控制人的校友有160名,执掌海内外约170家上市公司;学校承办了“互联网+”“创青春”等重大创新创业活动;浙大学子在国际基因工程机械大赛、机器人世界杯等赛事中频频荣获最高奖。
《瞭望》:你对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有哪些思考和实践?
吴朝晖: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需要针对大学的特质确立战略性的路径。以浙大为例,我们通过打造一流的教育教学、构建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推进一流学科的创新发展、实施全球开放发展战略、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等“五大战略”,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旗帜鲜明地将服务社会作为学校的当然使命,主动对接创新驱动发展、军民融合发展、乡村振兴、健康中国、法治中国、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深化与国内重点省市的战略合作,构建了工业技术转化、农业产业技术推广、高水平医疗服务、高品质继续教育等体系,形成了服务社会的浙大模式。
我们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等,全面提升高校对外交往能力,深化了与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等世界顶尖大学的实质合作,与世界一流大学共建了两个国际联合学院,在联动高端教育资源上形成了独特优势,成为国家开放办学的标杆。如我校建立了涵盖200多所大学的全球合作网络;推出了“世界名校交流计划”,设立了学生海外交流项目400余个,本科生海外交流率超过70%。
塑造灵魂始终是大学的重要使命,高水平大学是文化艺术的重要源头,纵观世界一流大学,大多都拥有一流的文博和艺术学科。不久前,浙江大学成立了艺术与考古学院,以“5系+1馆”为主要建设架构,进一步形成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社会服务于一体的艺术与考古学科生态体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文化艺术提供了思想源泉和丰厚滋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新时代文艺创作提供了丰富灵感和广阔舞台,社会大变革、大转型也对文明大发展、文化大繁荣提出了新的时代课题。在全球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过程中,高水平大学必须打造一流的思想文化高地。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应运而生,这是学校立德树人、繁荣振兴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举措。LW
刊于《瞭望》2019年第32期
延伸阅读
瞭望新媒体,给你权威的新闻洞察力
总监制 | 史湘洲
监 制 | 潘燕
编 辑 | 唐朵朵
如有收获,请点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