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今年暴雨偏多,有原因

瞭望 2022-09-17

点击蓝字 △ 关注我们

▲ 这是7月1日拍摄的黄河小浪底洪水调度运用、水库泄洪的场景(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朱祥摄

 “长江2020年第1号洪水”在上游形成;黄河正式进入汛期

今年我国江南、长江中下游和江淮地区进入梅雨期的时间分别比常年偏早7天、5天和11天

◆ 进入5月后,雷电和大风预警分别比过去四年均值增长了103%和81%

◆ 今年6月以来,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持续偏强,西北太平洋对流层低层盛行异常反气旋风场,副高西侧引导来自南海和西太平洋的水汽输送明显偏强,为南方地区持续性降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条件


▍ “长江2020年第1号洪水”在长江上游形成


  新华社武汉7月2日电(记者李思远) 受强降雨影响,长江上游干流、乌江及三峡区间来水明显增加,2日10时三峡水库入库流量达50000立方米/秒。根据全国主要江河洪水编号规定,此次来水达到洪水编号标准,“长江2020年第1号洪水”在长江上游形成。


  鉴于当前长江流域汛情的严峻形势,根据《长江流域水旱灾害防御预案(试行)》规定,长江水利委员会2日11时启动长江水旱灾害防御Ⅳ级应急响应。


  据预测预报,未来一周长江流域将有三次强降雨过程,预计乌江中下游、清江及长江中下游干流附近累计雨量100毫米至150毫米。受降雨影响,向寸区间支流、乌江中下游、三峡区间、清江、汉江中下游、洞庭湖湖区及长江中下游干流将明显涨水,长江干流城陵矶附近地区、乌江中下游及部分中小河流可能发生超警洪水。


  长江委要求,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贵州等地的水利部门要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认真做好防范应对工作,切实做好监测预报预警、水工程科学调度、堤防巡查防守,着力做好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灾害防御,确保水库安全度汛,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 黄河正式进入汛期


  新华社郑州7月2日电(记者宋晓东) 记者从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旱灾害防御局了解到,自7月1日起,黄河正式进入汛期,小浪底水库已按照要求降至汛限水位以下运行。


  据介绍,黄河每年四汛,分别为伏汛、秋汛、凌汛、桃汛。按照规定,7月1日至10月31日为黄河伏秋汛期,其中7月1日至8月31日为前汛期、9月1日至10月31日为后汛期,相应的小浪底水库汛限水位分别为235米、248米。


▲ 2020年7月1日,游客在山西吉县黄河壶口瀑布景区游览观瀑。近日,受上游降雨增多影响,黄河干流进入汛期,壶口瀑布主副瀑布连成一线,再现壮美黄色瀑布群。(来源:东方IC)


  据前期水文气象预测预报,今年汛期我国气候形势复杂,气候状态总体偏差,降水总体呈“南北多、中间少”的空间分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可能多发频发,部分地区可能出现旱涝并存、旱涝急转现象。黄河流域汛期降水偏多,黄河上中游地区出现暴雨洪水的可能性大,可能有较重汛情。


  为做好今年黄河水旱灾害防御工作,黄河水利委员会开展超标洪水防御调度演练,并编制了黄河、渭河、沁河超标洪水防御预案,积极做好水文测报预报、水库调度及各项应对工作,确保汛期黄河防汛安全。


▍ 今年暴雨偏多,有原因

文/光明日报记者 袁于飞

6月份,我国江南、长江中下游、江淮入梅时间较常年偏早,南方地区共出现5次大范围降雨天气过程,暴雨覆盖范围广、强度大,江苏、安徽、湖北等地部分地区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1倍以上。


截至7月2日,中央气象台已连续31天发布暴雨预警。


今年为何暴雨偏多?还将持续到什么时候?公众要注意什么?记者采访了中国气象局的专家。


▲ 6月23日上午,江西北部多地遭强降雨突袭。

中央气象台已连续31天

发布暴雨预警


今年雨水来得早、雨量大,多地刷新历史纪录。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专家陈峪表示,今年我国江南、长江中下游和江淮地区,先后于6月1日、6月9日和10日进入梅雨期,分别比常年偏早7天、5天和11天。


自6月2日以来,中央气象台已连续31天发布暴雨预警。6月26日以来,西南地区东部、江汉、江淮、江南中北部等地部分地区累计降雨量有100~300毫米,湖北恩施、重庆彭水和黔江等局地达400~427毫米。


中央气象台最新预报显示,7月4日至7月6日,西南地区至长江中下游等地降雨将再度加强,上述大部地区有大到暴雨,局地伴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 重庆綦江区

其中,重庆东部、贵州东北部、云南东北部和西北部、湖北西南部和东部、河南东南部、安徽中南部、江苏南部、上海等地部分地区有大暴雨(累计降雨量100~180毫米,局地可达200~280毫米)。


上述地区最大小时降雨量30~50毫米,局地可超过70毫米,最强降雨时段为4日白天至5日白天。


受强降雨影响,重庆东部、云南东北部、湖北中东部和西南部、湖南北部、江西北部、安徽中南部、江苏南部、浙江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区发生暴雨灾害的综合风险高。


其中,重庆东部、云南东北部、湖北东北部和西南部、安徽西部等局地发生山洪、地质灾害的气象风险高;重庆东部、湖北东北部和西南部、安徽西部和南部等地部分地区发生中小河流洪水的气象风险较高。


▲ 工作人员开展救援。新华社发

汛期降雨的时候观察降雨分布图,很容易发现呈明显的带状分布,而且雨带还会上下移动;有形的雨带勾勒出的是常年影响我国天气的“副热带高压”轮廓的一部分。


“影响我国的副热带高压主要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带。”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王永光表示,今年6月以来,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持续偏强,西北太平洋对流层低层盛行异常反气旋风场,副高西侧引导来自南海和西太平洋的水汽输送明显偏强,为南方地区持续性降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条件。


公众出行需关注

临近时段的预警信息


7月2日,北京延庆、怀柔、密云等地山区已出现明显降雨。北京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赵玮分析,由于西南急流带来黄渤海地区充足的水汽,而且辐合条件较好,降水持续时间较长。


7月上旬,华北地区冷空气活动较频繁,北京将进入多雨季节。据目前气象资料分析,7月4日到7月10日北京仍多雷雨天气。


中国气象局的专家提醒,公众和室外防疫工作人员需注意防雷、防雨、防风;出行携带雨具,驾车注意安全。此外,雷雨时可能出现局地短时强降雨、雷暴大风和冰雹等强对流天气,请注意防范。


一直以来,气象部门在做天气的监测预报预警服务,积极推进与自然资源、水利、交通等部门的合作与联动,共同做好灾害防御工作。


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发布的2020年夏季预警大数据报告数据显示,今年进入五月后,雷电和大风预警最多,分别比过去四年均值增长了103%和81%;6~8月,最常见的则是雷电、暴雨预警。


气象专家提醒,当前全国处于汛期,强对流天气多发,常伴有雷雨大风、冰雹、局部强降雨等灾害性天气,公众应该增强自身的防护意识,出行前及时查看气象部门发布的预警信息;请大家密切关注临近时段的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尽量避免在强对流活动期间外出。


延伸阅读


☞ 庚子之夏防大汛!瞭望专访水利部副部长叶建春


长按上图,订阅《瞭望》新闻周刊

瞭望新媒体,给你权威的新闻洞察力

总监制 | 史湘洲

监 制 | 潘燕

编 辑 | 唐朵朵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