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准备分批包机接返在乌中国公民;北约和美国表示不会派遣部队进入乌克兰→

瞭望 2022-05-27

7篇内容

◆ 紧急通知!中国准备分批包机接返在乌中国公民

◆ 北约和美国表示不会派遣部队进入乌克兰

◆ 乌克兰官员:乌军队已失去对切尔诺贝利核设施的控制

◆ 俄就与乌谈判提条件 双方军队在基辅州战斗激烈

◆ 乌克兰局势恶化将助推食品价格上涨

◆ 外交部发言人就乌克兰局势等回答记者提问

◆ 乌克兰局势或“干扰”拜登中期选举选情


紧急通知!中国准备分批包机接返在乌中国公民

来源: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微信公众号


关于请拟自乌克兰撤离中国公民进行登记的紧急通知


当前,乌克兰国内局势急剧恶化,我在乌公民和中资企业处于较高安全风险。为准备分批包机接返有关事宜,现开始人员登记。搭乘包机根据自愿原则。包机派出时间根据飞行安全情况确定,届时将提前通知。

请务必完整、仔细填写后附表格,登记时间截止到当地时间2月27日周日晚12点,登记人员须持有中国护照或旅行证(含香港特区护照、澳门特区护照、台胞证,无护照人员须持有国内身份证)。后续安排请第一时间关注使馆发布的通知。

在此期间,请大家做好安全和疫情防护,以保障人身安全为首要,并提前准备登机物品,以便陆续接到通知后迅速行动。




北约和美国表示不会派遣部队进入乌克兰

新华社布鲁塞尔2月24日电(记者任珂)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24日说,北约无意向乌克兰派遣部队,但已启动联盟防御计划,并敦促俄罗斯立即停止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美国白宫新闻秘书普萨基23日重申,美国不会与俄罗斯交战,也不会向乌克兰境内部署军队。

北大西洋理事会24日上午在北约总部召开特别会议。斯托尔滕贝格在会后的记者会上说,北约在乌克兰没有任何部队,“我们也没有任何计划或意图向乌克兰派遣部队”。但他同时表示,北约正在向联盟东部地区、在北约成员国领土上增加兵力部署。

斯托尔滕贝格宣布,应北约最高军事长官沃尔特斯的要求,北大西洋理事会决定启动北约防御计划,将把北约快速反应部队等力量部署到任何需要的地方。他还说,北约呼吁俄罗斯立即停止军事行动,并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问题

据悉,北约将于25日举行成员国领导人视频峰会,讨论应对之策。

另据报道,普萨基23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强调,美政府已多次表示,总统拜登不会把美军派往乌克兰境内与俄军作战。这一立场是“明确而一贯”的,且没有改变。

俄罗斯总统普京24日清晨发表电视讲话说,决定在顿巴斯地区发起特别军事行动,但表示俄罗斯没有占领乌克兰的计划。(参与记者:邓仙来)


乌克兰官员:乌军队已失去对切尔诺贝利核设施的控制

新华社基辅2月24日电(记者李东旭)乌克兰总统办公室顾问波多利亚克24日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说,乌克兰军队已失去对切尔诺贝利核设施的控制。

波多利亚克表示,经过激烈战斗,乌克兰军队失去了对切尔诺贝利核设施的控制,该核设施已被俄罗斯军队占领。目前核设施状况、核废料管控和储存情况不明。

俄罗斯总统普京24日清晨发表电视讲话,决定在乌克兰东部顿巴斯地区发起特别军事行动。普京说,俄罗斯没有占领乌克兰的计划。塔斯社援引俄国防部24日消息报道说,乌方军事基础设施正受到高精度武器的打击,但俄武装部队不对乌克兰城市进行炮击或空袭,行动不会威胁到平民。

据俄罗斯国防部网站24日发布的通报,俄武装部队在袭击中摧毁了乌克兰74个地面军事基础设施,包括11个空军机场、3个指挥所、18个雷达站等。俄空天军一架苏-25攻击机在行动中因驾驶失误坠毁,飞行员安全弹跳逃生。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位于乌克兰首都基辅以北100余公里处。1986年4月26日,该核电站4号机组反应堆发生爆炸,成为迄今为止世界上最严重的核泄漏事故。事故发生后,以4号机组反应堆为中心向外30公里的范围成为隔离区。切尔诺贝利隔离区自2010年起陆续对外开放。(参与记者:黄河)


俄就与乌谈判提条件 双方军队在基辅州战斗激烈

新华社北京2月24日电 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24日表示,如果乌克兰做好了就其中立地位以及不在其境内部署武器进行谈判的准备,俄愿同其谈判。乌克兰总统办公室顾问波多利亚克当天说,两国军队在基辅州发生激烈战斗。

佩斯科夫24日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俄方希望能解决包括乌克兰中立地位以及乌克兰不在其境内部署武器等“红线问题”,并就这些问题同乌方谈判,关键是乌领导层是否做好谈判准备。他说,俄针对乌克兰采取特别行动的目的是使乌“非军事化”,以保障俄方安全。

俄国防部新闻发言人科纳申科夫当天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俄武装部队支援下,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的当地武装突破了乌武装部队防御线。科纳申科夫说,俄国防部长绍伊古已下令,要求为那些放下武器的乌军人建立从交战地区撤离的安全通道,以便他们能平安回家。

另据塔斯社援引俄国防部24日消息报道,乌军事设施遭到高精度武器打击,但俄武装部队不对乌城市进行炮击或空袭,不会威胁到平民。

乌武装部队总参谋部发表声明说,截至当地时间24日13时,俄军对包括乌首都基辅鲍里斯波尔国际机场在内的多处地点进行了30余次袭击,同时称俄军在敖德萨登陆的消息不实。乌克兰联合力量行动司令部当天也发布消息称,俄军攻击了乌军位于斯塔罗比尔斯克郊区的阵地,战斗仍在进行。

美国国务院24日在美驻乌克兰大使馆网站上发表声明说,美国已于当天中止在乌克兰的领事服务。美政府将无法协助美国公民撤离乌克兰,针对在乌美国公民的领事服务将由美国驻匈牙利、摩尔多瓦、波兰、罗马尼亚和斯洛伐克等国的大使馆提供(参与记者:李东旭、华迪、邓仙来)


乌克兰局势恶化将助推食品价格上涨

来源丨新华社


乌克兰一直有“欧洲粮仓”之称。业内人士认为,乌克兰局势恶化干扰粮食供应链,将助推食品价格上涨。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23日援引采购技术企业Keelvar公司首席执行官艾伦·霍兰的话报道,局势恶化将“重创”粮食供应链。乌克兰出产小麦、大麦和黑麦,还是玉米出口大国。

霍兰说:“尽管收割季节在几个月后,但持续冲突仍然可能引发今年秋季面包短缺。”

不仅欧洲依赖于乌克兰粮仓。中东和非洲一些国家同样依赖于乌克兰小麦和玉米。采购业集团总裁道恩·丘拉说,乌克兰向这些地区供应粮食受阻,可能影响这些地区粮食安全。

过去一段时间,小麦和玉米价格已大幅上涨。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小麦期货价格自今年年初以来上涨大约12%。玉米期货价格同期上涨14.5%。

咨询机构科尔尼公司高级合伙人佩尔·洪说:“额外(粮食)价格冲击只会加剧食品价格上涨。”(卜晓明)

外交部发言人就乌克兰局势等回答记者提问


新华社北京2月24日电(记者王宾、董雪)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24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就乌克兰局势等回答了记者提问。


【“希望各方不要把和平大门关上”】

在回答有关问题时,华春莹说,乌克兰问题有着非常复杂的历史背景和经纬,演变到今天这种局面,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她说,中方注意到24日俄方宣布在乌东地区开展特别军事行动,俄罗斯国防部称其武装力量不会对城市实施导弹、航空和火炮袭击。中方密切关注当前最新事态的发展,呼吁各方保持克制,避免局势失控。

“我也想再次强调中方的一贯立场。各国安全应该是共同、合作、可持续的安全,各方的合理安全关切应该得到尊重和解决。我们希望各方不要把和平大门关上,继续致力于对话、协商、谈判,努力尽快缓解事态,不要使局势进一步升级。”华春莹说。

【“美方在不断推高紧张、煽动战争”】

有记者问:在23日的记者会上,中方批评美方在乌克兰推高紧张、制造恐慌,最近24小时的事态变化是否说明,美方的警告其实是有根据的?中方是否应该早些倾听美方警告并请本国公民自乌克兰撤离?

“美方一段时间以来一直在不断推高紧张、煽动战争。”华春莹说。

她说,当时如果各方都多做劝和工作,多尊重和照顾彼此安全关切,合理妥善解决,使局势软着陆,那今天情况会是怎么样?美方放出消息称16日俄方大规模侵入,俄方称这是虚假消息。“你是愿意看到美方喊‘狼来了’成真?还是真正出自对乌克兰人民以及地区和平安全的关心,希望事情消灭于萌芽状态,不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呢?”

华春莹说,中方从一开始就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劝说有关方不要推高紧张、煽动战争。中方做法是负责任的。而那些跟在美国后面煽风点火,等火烧起来了以后却指责别人的,才是不负责任的行为。作为始作俑者,点火者应该考虑如何以实际行动尽快把火扑灭。

【“美方没有资格告诉中方怎么做”】

有记者问:美国务院发言人普莱斯就乌克兰问题表示,中国应该尊重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原则,中方有义务敦促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作出让步,但中俄关系发展方向令人担忧。你对此有何评论?

“关于如何尊重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问题,美方恐怕没有资格告诉中方怎么做。”华春莹说。

她表示,对于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问题,中国人民有着特别真实而深刻的理解和感受。近代以来,中国遭受过八国联军和外国殖民侵略,有着对于丧权辱国的刻骨铭心的悲惨记忆。就在并不遥远的20多年前,中国驻南联盟使馆被北约轰炸,造成3名中国记者牺牲,多人受伤。北约还欠着中国人民的血债。而今天我们依然面临美国伙同其几个所谓盟友在涉疆、涉港、涉台等问题上肆意干涉中国内政、破坏损害中国主权安全的现实威胁。中国也还是唯一一个还没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正因为如此,中国一贯坚决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原则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坚决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她说。

华春莹表示,美国在建国不到250年的时间里,只有不到20年没有对外发动军事行动,而军事干预的名义有时是民主,有时是人权,有时索性就用一小瓶洗衣粉,有时甚至就编一个假消息。“这样的国家对于尊重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理解肯定是和我们不一样的。对此,国际社会也都看得十分清楚。”

“至于美方暗示俄罗斯有中国背后支持才行动,相信俄方会很不高兴听到这种说法。”华春莹说,俄罗斯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是独立自主的大国,俄方完全基于自身判断和国家利益独立自主制定并实施自己的外交战略。

华春莹同时强调,中俄关系建立在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基础上,同美方以意识形态划线,拉帮结伙搞“小圈子”和集团政治、制造对抗分裂有根本和质的不同。对于非友即敌的冷战思维和拼凑所谓“同盟”和“小圈子”的做法,中方不感兴趣,也无意效仿。

华春莹说,中俄加强战略沟通协调,坚定维护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协调作用的国际体系,坚定维护包括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在内的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恰恰是负责任的表现,是维护国际战略安全与稳定的积极因素。

【提醒在乌中国公民:“如遇问题,使馆会全力帮助”】

在回答有关中国在乌公民情况的提问时,华春莹说,中国驻乌克兰使馆已经发布了安全提醒。鉴于当前的形势,提醒在乌克兰的中国公民和中资企业注意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以免发生意外伤害。中国驻乌克兰使馆也同当地留学生和中国商会等保持着联系,提醒他们要关注中国使馆第一时间发布的消息,提醒在乌中国公民不要前往局势不稳定的地区。

此外她还呼吁在乌中国公民,此时要体现出中国人民历来团结奋斗、互帮互助的优良传统。如果遇到困难,希望大家能互相帮助,互相伸出援助之手,在这种困难时刻相互温暖,相互帮助。另外使馆也提醒中国公民不要恐慌。如果有人遇到问题,使馆会予以全力帮助。


乌克兰局势或“干扰”拜登中期选举选情

来源丨新华社

生活在美国第三大城市芝加哥的珍妮弗·劳近来发现,当地电台关于乌克兰局势的报道越来越多,让她一听到就恼火得想关收音机。

这名现年51岁的家庭主妇自称中间选民,曾投票支持现任总统、民主党人约瑟夫·拜登。但对拜登政府眼下对乌克兰局势的处置,她心有不满。

劳告诉美联社记者,她认为美国介入海外战争不过是为了赚钱,而她作为普通美国人,更关心本地犯罪率攀升、枪支泛滥、系统性种族歧视等问题。

“我感觉在美国、在芝加哥每天都在上演战争,”她说,“情况很可怕,而我感觉没有人帮助我们。”

生活在田纳西州约翰逊县的67岁退休老人爱德华·埃勒与劳看法相似。他说,与其把美国纳税人的钱大笔花在“阻止一场与我们无关的战争”上,白宫更需要聚焦于降低油价等问题。

当拜登政府全力渲染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战争风险、强调支持乌克兰对维护所谓“美国根本价值观”的意义时,劳和埃勒的看法代表了不少普通美国人的态度。

美国今年11月将迎来国会改选,即中期选举。分析人士指出,拜登和国会民主党人本要聚焦选民关注的问题,备战中期选举,但乌克兰局势可能会“干扰”选情。

【选民关心别的】

美国公共事务研究中心18日至21日开展的一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只有26%的美国民众认为美国应在化解俄乌冲突中扮演主要角色,认为美国应扮演次要角色或不应插手的比例分别为52%和20%。

美联社23日报道这项民调结果时解读,这一结果对拜登及其民主党同僚是“一个提醒”:尽管拜登政府在未来数月可能被乌克兰局势牵扯精力,但在即将到来的中期选举中,选民最关注的更可能是事关普通民众“钱袋子”的议题。

公共事务研究中心去年12月公布的一项民调结果显示,美国民众眼下最关心经济问题,包括不断攀升的通货膨胀率。

美国劳工部本月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7.5%,创40年来最高水平。

通胀已经成为美国经济眼下最大风险因素,对拜登的支持率及民主党的选情构成严重威胁。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本月10日发布的民调结果显示,满意拜登执政的美国民众仅四成出头,不满者近六成。

除了经济,新冠疫情、社会安全等问题也受到民众普遍关注。伊利诺伊州民主党籍联邦众议员迈克·奎格利说,他接触的选民通常对乌克兰不感兴趣。眼下要向选民传递“乌克兰局势对美国事关重大”的信息“异常艰难”。

民主党策略师史蒂夫·埃尔门多夫说,如果拜登在处置乌克兰危机中展现出坚毅和能力,或许能够提升他的支持率,有助民主党选情,但眼下美国民意更多取决于应对疫情成果而非乌克兰局势。

共和党策略师斯科特·里德说:“乌克兰局势对拜登而言已经成为一个实实在在的干扰,使他偏离通胀、油价、边境(难民)等选民关心的问题。”

【处置认同率低】

路透社23日援引白宫幕僚的话报道,为备战中期选举,拜登刚在一个月前制定计划,打算走出白宫,到美国各地去“与民众面对面”,以拉升他下滑的支持率。不过,随着乌克兰局势趋紧,他眼下“深陷外交政策挑战,无法进入选举周期”。

从民调结果看,拜登政府对乌克兰局势的应对并不让美国民众满意。公共事务研究中心的民调显示,目前有43%的民众认同拜登对美俄关系的处理,比去年6月民调中49%的认同率有所降低。对于拜登政府近日不断披露美方情报以支持其对乌克兰局势的行动,只有23%的受访者表示对美国情报机构“大有信心”。

一项由路透社与民调机构益普索集团23日共同发布的民调结果显示,近半数美国人不认同拜登对乌克兰局势的处置。特别是在共和党人中,认同率只有12%。

路透社分析,为在中期选举中夺回国会控制权,共和党人已经在阻碍拜登实施抗疫举措、推进国会立法等方面大做文章,批评拜登对俄罗斯在俄乌边境动作的回应“太少、太迟”。俄乌紧张关系进一步升级背景下,如果拜登的应对显得被动无力,共和党可能加大对他的抨击力度。

【行动多有顾虑】

另一方面,拜登就乌克兰局势采取行动时有多重顾虑。其中之一是,俄罗斯与乌克兰关系趋紧加剧市场对能源供应的担忧,刺激国际油价进一步走高。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24日盘中突破每桶100美元,为七年多来首次破百,可能导致美国市场汽油价格上涨,进一步引发民众不满。

路透社援引白宫幕僚的话报道,拜登22日在白宫就乌克兰局势发表讲话,宣布对俄罗斯实行经济制裁时,在讲话中“小心翼翼”地加入警告民众能源价格可能因美对俄行动而上涨的内容。他此前还多次表明,不会向乌克兰直接派兵。

拜登的小心谨慎显然出于对民意的顾虑。在路透社与益普索集团的民调中,超过六成民众反对美国出兵乌克兰,而反对美国发动空袭的民众也占大多数。只有大约半数人认为,对俄制裁即便导致油气价格上涨也是值得的。(郜婕)


长按上图,关注【瞭望微信】

延伸阅读

☞ 乌克兰进入战时状态,多方表态;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发布提醒→

☞ 俄罗斯决定在顿巴斯地区发起特别军事行动



总监制 | 史湘洲

监 制 | 杨 越

编 辑 | 唐朵朵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