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球连线丨乌危机暴露西方媒体种族偏见

瞭望 2023-04-01

 西方媒体一些记者在分析乌克兰局势时,时常以“欧美中心论”视角,体现出居高临下的优越感


  新华社北京3月14日电 “金发碧眼”“白种人”“这些逃离战火的人不像叙利亚难民那样”“这里不是阿富汗,这里不是伊拉克,战事竟发生在文明的欧洲”……近一段时间以来,这些词句不时出现在一些西方记者对乌克兰危机的报道中,暴露出根深蒂固的种族偏见与双重标准,让中东等地人士感到愤慨。


  

种族偏见

  

  不少西方记者在报道逃离战火的乌克兰民众时,把长相、肤色、种族、宗教信仰作为评判标准,将乌民众与中东、北非难民做比较,潜台词是前者比后者“更优质”,“更不应该”承受这一切。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记者凯莉·科维利亚在一档节目中说:“坦率说,这些不是来自叙利亚的难民,他们(乌克兰人)是基督徒,他们是白人,他们与我们很相似。”

  

  法国商业调频电视台记者菲利普·科尔贝在报道中说:“我们现在谈论的不是叙利亚人逃离战争,我们谈论的是长相与我们相近的欧洲人为了保命驾车离开(乌克兰)。”

  

▲ 3月11日,人们在乌克兰基辅州伊尔平通过人道主义通道撤离。新华社发(迭戈·埃雷拉 摄)

  

  伊拉克大学新闻系教授穆罕默德·朱布里指出,在伊拉克、叙利亚、也门难民问题上,在巴勒斯坦土地被长期占领问题上,西方经常保持沉默,仿佛这些地方的人民低人一等。

  

优越感

  

  西方媒体一些记者在分析乌克兰局势时,时常以“欧美中心论”视角,体现出居高临下的优越感。他们对于这场冲突发生在欧洲感到不可思议。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记者查理·达加塔在乌克兰首都基辅出镜报道时说,这里“不是一个如伊拉克和阿富汗那样冲突持续几十年的地方”,“你知道,这是相对文明的、相对欧洲的城市”。

  

  英国《每日电讯报》记者丹尼尔·哈南写道:“他们(乌克兰人)长得与我们太像了,所以如此震撼……战争不止发生在贫穷和边远的地方……”

  

  法国商业调频电视台一名评论员说,身处21世纪的欧洲城市,有巡航导弹发射,“好像阿富汗或伊拉克,你能想象吗?”

  

▲ 3月11日,两名老人在乌克兰基辅州伊尔平等待撤离。新华社发(迭戈·埃雷拉 摄)

  

  伊朗《德黑兰时报》日前刊文质疑西方媒体的逻辑。文章指出,西方媒体似乎认为,战争只发生在“不文明”的地区,实际上,那些发生在西亚和北非的战争,绝大多数是自认为“文明”的西方国家挑动的。

  

  印度资深记者莫汉说,种族优越感是西方媒体歧视性报道的根源,这“非常令人失望和愤慨”。

  

  总部位于纽约的阿拉伯与中东记者协会发表声明,谴责西方媒体认为战乱发生在中东“才算正常”的偏见。协会主席霍达·奥斯曼说,电视直播中评论员随意、自发的观点显示出他们的偏见,这在国际新闻报道中应当避免。

  

这是2月27日清晨拍摄的乌克兰基辅空旷的街道。新华社记者 李东旭 摄

  

  肯尼亚国际问题学者卡文斯·阿德希尔说,非洲国家一直受到西方媒体负面报道的影响,非洲人早已厌倦了那些错误、虚假和充满刻板印象的报道。

  

  津巴布韦中非经济文化交流研究中心研究员德拉米尼表示,新闻记者需要全方位了解其他国家及其民众,而西方媒体常对有色人种抱有偏见,它们的种族主义立场通常源于无知。


总策划:周宗敏

策划:班玮 袁炳忠 白林 应强 姜岩 张浩

监制:关心国

统筹:冯武勇 闫珺岩 赵卓昀

记者:董亚雷 高文成 张玉亮 郑一晗 吴丹妮 白林 姜磊 吴昊 朱雨博

视频:姜磊 张玉亮 白林 吴昊 朱雨博 吴丹妮 道格拉斯·马丁内斯(报道员)

剪辑:孙硕

编辑:张远 赵卓昀 刘健 金正 王丰丰 张曼 刁泽 孙浩

新华社国际部制作

新华社国际传播融合平台出品


长按上图,关注【瞭望微信】

延伸阅读

☞ 外交部就美在乌生物实验室六问美方

☞ 卫星调查:乌克兰的美国生物实验室

☞ 美副国务卿承认乌克兰有“生物研究设施”

☞ 乌克兰危机升级会否扼住欧洲能源“咽喉

总监制 | 史湘洲

监 制 | 杨 越

编 辑 | 喻千桓


如有收获,请点一下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