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瞭望丨我们需要怎样的人才?如何厚培国家战略人才力量?

《瞭望》新闻周刊 瞭望 2023-04-02
◆ 本条微信刊发《瞭望》“厚培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专题6篇稿件
  • 厚培国家战略人才力量
  • 铺路战略科学家

  • 迎接一流科技人才领军潮

  • 造就高技能人才大军

  • 推动高技能人才队伍高质量发展

  •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

  • 加快人才培养自立自强


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指挥大厅,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技术顾问叶培建院士(左)和同事讨论(2021年2月10日摄) 金立旺摄 / 本刊


厚培国家战略人才力量

文丨《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在轨组装完成,中国航天全年实施发射任务超过60次,发射次数再创新高,探月、探火、探日再出新成果,空间科学研究迈上新台阶……刚刚过去的2022年,中国航天以硬实力演绎中国科技自立自强故事,交出一份世界瞩目的答卷。

不仅航天,量子信息、干细胞、脑科学等前沿方向上的一批重大原创成果,深海、深地、深蓝等领域形成的科技制胜力,一并生动诠释着中国科技力量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这其中,战略人才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

战略人才站在国际科技前沿、引领科技自主创新、承担国家战略科技任务,是支撑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

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迫切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创新驱动,不断改进人才发展环境、激发人才创造活力,为培养造就战略人才队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厚植战略人才成长沃土。集中力量办好一批国际一流的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高校院所和新型研发机构等,投入建设一批大科学装置、发起设立国际大科学计划,大力吸引一批世界知名科技、行业组织集聚,建设一批产才融合孵化器、产业园。在引领工业革命的智能科技、量子计算、大数据、5G等领域,中国不但实现与欧美国家同场竞技,还在部分领域实现了领跑。

壮大人才规模。形成了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科技人才队伍。我国人才资源总量从2010年的1.2亿人增长到2019年的2.2亿人;研发人员总量由2012年的325万人年提高到2021年的572万人年,居世界首位;我国专利申请量连续11年位居世界首位。

夯实战略人才之基。中国已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专业博士生培养数量居世界前列。

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需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一项系统工程,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是自主创新的关键,具有不可替代性。当前,中国正从“下游应用创新”向“上游技术创新”跃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都离不开战略人才这一核心关键。

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是优化我国人才队伍结构的迫切需要。与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相比,迫切需要壮大能够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开展基础研究等方面的战略人才队伍。

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迎来新机遇。当前,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科学中心、人才中心正在由欧美向亚太地区转移。中国打造高质量发展强劲引擎,以“西气东送”“西电东送”“东数西算”等为代表的大科技、大企业、大市场、大系统工程形成全球独有的要素匹配机遇,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战略人才施展才能。

瞄准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党的二十大部署了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和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组合拳,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科技、人才三者内在规律和发展逻辑的深刻把握,是厚培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指挥棒。

以教育优先发展构筑战略人才蓄水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着眼未来竞争,以人才质量为导向,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建设进程,加快建设若干优势学科,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建设新兴学科、加强基础学科等等;探索实行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工科人才的有效机制。

以科技自立自强打造战略人才主阵地。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支撑重大科技突破为目标,我国正加快世界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吸引集聚、培养造就更多战略科学家、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等。

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激发战略人才创新活力。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以人才引领驱动激发战略人才内驱力。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建立跨部门、地区、行业、体制的资源调配机制。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激发用人主体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中的主观能动性,着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

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为吉林大学学生授课(2011年4月10日摄) 摄影 / 本刊

铺路战略科学家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徐欧露
关键少数。这是战略科学家最高频的标签。
战略科学家是能够提出和解决全局性、根本性、前瞻性的科学问题,攻克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大科技难关,提出科学技术未来发展方向、发展思路和发展重点的科学家。
紧迫性。这是提到战略科学家同样高频的标签。
当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战场,无论是从跟随到领跑的创新飞跃,还是凭借“头雁”地位助力形成人才聚集效应,都需要战略科学家引领。“全球进入大科学时代,科学研究的复杂性、系统性、协同性、不确定性显著增强,战略科学家引领开拓科学前沿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党委书记吴善超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说。
2021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大力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成为重要谋划议题之一。
“战略人才成长大致可分为学校教育、实践造就两个阶段,后者更为重要。”吴善超说,在战略科学家的发现培养上,有三个关键:一是对战略科学家“培养”的整体性系统性顶层设计;二是从实践中探索出一套发现、培育、成就战略人才的路径;三是搭建、用好战略科学人才平台。
【迭代路径——创新生态】
战略,是战略科学家的核。
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郭铁成看来,战略科学家中的“战略”一词有双重含义:一是指国家的发展战略,科学家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二是指科技自身的发展战略,科学家要提出和解决世界性的科学问题,开辟新领域、新学科,促进科学技术的现化化。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杰认为,战略思维至少应包含空间与时间两个维度,前者是全局观念,后者是前瞻思维。
在他看来,全局观念是指突破本专业、本行业的局限,站在更高的角度从整个国家的利益考虑科技发展问题。例如,引发全社会用水重大改革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综合报告》,就是钱正英等战略科学家全局观念的典型体现。这份报告站在全局的高度对水的认识和管理提出了新的理念,提出要先保证生态环境必需的用水,然后再分配经济用水等战略建议,促使我国从传统的以供水管理为主转向以需水管理为目标,进行了全社会提高用水效率的重大改革。
李国杰认为,战略科学家的另一个特点是具有超出一般学者的前瞻判断力。主要是源于长期在科研第一线工作的知识积累与经验沉淀。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和跨学科理解能力的科学家才会有预见未来的眼光。
当很多人还在2.0时代徘徊的时候,黄大年已站在了4.0时代——有人对黄大年如此评价。这位地球物理学家,关注未来几十年在航空地球物理领域要达到的目标——巡天探地潜海,向深地深海深空进军。在他的推动下,中国的深探事业用5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20年的路。他的战略设想涉及卫星通讯、汽车设计、大数据交流、机器人研发等前沿学科领域,在传统学科基础上衍生出新的学科方向,这样的成果一旦实现能带动上千亿元的产业项目。
我国对战略科学家的主要培养路径是,遴选有潜力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顶尖科学家到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的战略位置担纲领衔,在实践中提高全局视野、跨学科理解能力、组织水平等,锻炼成为战略科学家。这条路径先后培养出了人造卫星和深空探测开拓者孙家栋、对海探测新体制雷达奠基人刘永坦等一批战略科学家。
“直到今天,这条培养路径还在新型举国体制下发挥着重大作用,是一条成功的战略科学家培养路径。”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教授尤延铖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出台大量有利于科技人才发展创新的政策。如重大科研计划项目的揭榜挂帅、赛马制,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也陆续展开,科技人才发展环境不断得到优化。”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人才所副所长石磊说。
通过对战略科技人才近十年的研究,郭铁成和团队总结了战略科学家的一系列特征。如战略科学家的行为是由兴趣、志向、使命感、价值观这些高阶需求主导的,战略科学家具有边际感知、出离思考、会聚研究的思维特点。又如,存在战略科学家生态聚集规律——战略科学家的出现不是偶然、散发,也非设计安排,而是生态化发生。
“战略科学家对个体素质要求极高,不能照搬其他人才培养的办法,须从科研规律和人才发展规律出发,建设创新友好的人才生态,完善培养路径。”郭铁成说。
吴善超说,今天的战略科学家培养路径在迭代,比如要求人才更加强化市场意识,熟悉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规律。
尤延铖从大兵团作战能力这个战略科学家的“特征”谈到,过去的大兵团主要强调科学层面不同专业、学科的交叉配合,而随着科技创新与产业变革联系愈发紧密,战略科学家的组织领导,还得扩展到商界、工业界、政界等更宽层次。“战略的层次在不断扩大,从科学到产业,从国防到民生,从中华民族的发展一直到全人类的未来。”
当前,全国多地都将建设战略科技人才力量作为重中之重。湖北出台10条政策措施,支持战略科技人才后备力量。山东实施战略科学家负责制,采取“一事一议”“一人一策”等方式按需支持。四川计划到2025年,形成一支250人左右的战略科学家及后备人才队伍。
【扩展焦点——重识梯队】
形成战略科学家成长梯队,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是当下的焦点。
郭铁成和团队对战略科学家创新年龄峰值的研究显示,重大创新的峰值出现在35~45岁,重大创新思想种子的孕育峰值是20~30岁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组织实施中已全面实施青年科学家项目,进一步扩大对青年科学家的支持范围和力度。“十四五”首批启动重点专项2021年指南中,有43个专项设立青年科学家项目,约占“十四五”首批启动重点专项的80%。
为解决青年科研人员面临的崭露头角机会少、成长通道窄、评价考核频繁、事务性负担重等突出问题,2022年8月,科技部、财政部等五部门发布《关于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的通知》,核心关键瞄准——挑大梁、增机会、减考核、保时间、强身心。
针对“挑大梁”,《通知》提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40岁以下青年人才担任项目(课题)负责人和骨干的比例提高到20%。开展基础研究人才专项试点工作,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基础科学前沿,长期稳定支持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突出成绩且具有明显创新潜力的青年科技人才等。
针对“增机会”,《通知》提出,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和中央部门直属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用于资助青年科研人员的比例一般不低于50%。推动有条件的科研单位设立职业早期青年人才培养专项。
为进一步形成战略科学家成长梯队、为战略科学家培育提供更广阔的空间,郭铁成认为,人才研发定制计划可以不设项目指南,以研究者为中心,研究人员自行发掘主题,经过主题征集、磋商,确定科研项目。“这种做法适用于面向未来的‘无人区’研究,符合战略科学家开创性的思维特点。”
他认为,还可以以某一学科或领域为基础,会聚多学科、多领域人才,培育各个学科人才协同、交融、交叉创新的生态,符合战略科学家会聚研发的特点。
这意味着,“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的平台、基本模式、基本路径,都可以根据原创研究探索性强、难以准确预测等特点提供有力的保障。”吴善超说。
探索已在推进。如2020年5月施行的《上海市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提出,可能产生颠覆性创新成果但意见分歧较大的非共识项目,项目主管部门可以采用定向委托的方式予以支持。同时提出,按照鼓励创新、包容审慎的原则完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监管措施,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
【更新资源——深耕市场沃土】
2022年12月23日,随着云端机器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广州基地揭牌,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又增一员。
自2017年科技部公布首批以来,已陆续依托百度、阿里云、腾讯、科大讯飞等十余家公司,建设自动驾驶、城市大脑、医疗影像、智能语音等领域的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与以往不同的是,该平台重点由人工智能行业技术领军企业牵头建设。
市场,正成为创新平台的关键方之一。
2022年9月6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意见》,强调政府、市场、社会有机结合起来,科学统筹、集中力量、优化机制、协同攻关。
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企业已经成为科技创新方面的主体,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2021年,企业R&D(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全国的比重达76.9%。
尤为重要的是,“未来重大战略发现,需要真正把握‘第一性原理’,不只在眼界所及的地方讨论,还要贴近终端的真实需求,这会发现很多没想到的东西。而市场和企业有更贴合需求的内生动力。”尤延铖说。
尤延铖以汽车举例。以前谈到汽车产业升级,主要从燃油车基础上考虑怎样省油、提高性能。电动车的出现直接切换了赛道,引领一批新技术勃发。
“汽车下一步突破在哪?”他问道,“人类未来需要的交通格局是什么样子?为什么一定是汽车?从根本上改变人类交通文明形态出发,去思考需要什么样的产品、技术,进而要做哪些基础科学研究。这是一种切换路径的关键战略考量。”
尤延铖认为,高校和科研院所有潜力的战略型科技创新人才锻炼的“土壤”,可更多基于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这样的“土壤”正得到不断“浇灌”。除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等的建立,从跨行业合作机制,到人才流动机制,再到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一系列政策密集出台。
仅2022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提出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支持事业单位科研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离岗创新创业。
3月,科技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相关自主权的若干意见〉问答手册》指出,兼职创新、在职创办企业人员继续享有参加职称评审、项目申报、岗位竞聘、培训、考核、奖励等各方面权利。
8月,科技部、财政部发布《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行动方案(2022—2023年)》,提出加大科技人才向企业集聚的力度。推动企业招收更多高水平科技人才,扩大企业博士后招收规模。
10月,科技部发布《“十四五”技术要素市场专项规划》指出,探索建立科技人才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流动机制,完善校企、院企科研人员“双聘门”或“旋转门”机制,畅通高校院所和企业间人才流动渠道……
尤延铖认为,综合考虑战略性人才、高校和科研院所、新型科技企业、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四个方面的需求,可以以“创新+创业”“科技+资本”“战略+科学”的范式,在产学研深度融合中探索战略科学家培养新路径。

王爱勤(右二)等在甘肃临泽县混维凹凸棒石黏土矿区讨论有序开采工作(2017年4月摄) 受访者供图

迎接一流科技人才领军潮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扈永顺
2022年底,在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甘肃省黏土矿物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内,王爱勤研究员正带领团队开展混维凹凸棒石黏土产业化技术攻关试验。作为甘肃省科技拔尖领军人才,他正在探索助推甘肃凹凸棒石产业发展的全新模式。
凹凸棒石,又名坡缕石,具有独特的一维棒晶形貌和孔道结构,具有优良的吸附和增韧补强等性能,能够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工、建材、农业、环保等领域。
2017年,《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江苏省盱眙县第一次见到王爱勤。彼时,他已经突破凹凸棒石棒晶束无损解离关键核心技术,摸索出了产业发展的盱眙模式,助力盱眙县将凹凸棒石年产值从2010年的4亿元提高到2016年的20亿元。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甘肃人,王爱勤决心继续“点石成金”,领军甘肃凹凸棒石产业发展,将杂色混维凹凸棒石黏土“丑小鸭”变成高附加值产品“白天鹅”。
2018年,甘肃省科技厅启动了首批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经费资助强度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相当。王爱勤主持的“多维度凹凸棒石构筑功能新材料应用基础研究”项目成功入选,解决了甘肃混维凹凸棒石产业化进程中致色金属离子赋存状态和结构性转白等关键科学问题。随后在“揭榜挂帅”项目的支持下,与企业合作建成了砖红色混维凹凸棒石黏土转白生产线,为高值利用提供基础原料。
从江苏到甘肃,王爱勤引领国际凹凸棒石研究不断突破,实现了科研成果的高值转化,还领军甘肃凹凸棒石产业发展,成就了报效家乡的愿望。随着更多像王爱勤一样的科技领军人才涌现出来,创新力量正不断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更强劲动能。
【三个特质体现领军能力】
听起来有些陌生的凹凸棒石在很多领域有独特运用。例如,我国畜禽饲料存在霉菌毒素污染现象,利用凹凸棒石能够实现对毒素的定向吸附,而饲料中的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几乎不受影响。多方面的应用让凹凸棒石储量丰富的地方产业化潜力巨大。
王爱勤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不同于盱眙高纯凹凸棒石,甘肃临泽县的混维凹凸棒石黏土多呈红色,同时伴生多种其他矿物,此前由于“颜值低”难以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制约了当地凹凸棒石产业规模化发展。王爱勤带领团队在突破湿法低品位凹凸棒石转白的同时,还发明了伴生矿的同步转化关键技术,为临泽县实现凹凸棒石高值化应用找到了一条路径。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需要越来越多像王爱勤一样的科技领军人才,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奋力实现更多从0到1、从1到100的突破。
在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党委书记吴善超、创新人才所副所长石磊等专家看来,科技领军人才通常具备三个特质:一是卓越的科研能力;二是良好的团队组织管理能力,主持重大科研项目,推动科研成果产生经济社会效益;三是恪守学术诚信、学术道德和学术伦理。
云计算是支撑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核心技术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华中科技大学教授、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吴松近年来带领团队主持了云计算领域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研发了云原生体系的技术基石——高性能容器系统软件栈,在容器隔离机制、容器镜像管理、容器在线迁移、容器操作系统内核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并入选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成果广泛应用于阿里云等领军企业,取得了重大经济社会效益。
华中科技大学相关负责人介绍,吴松充分发挥领军作用,在关键技术路线的分析与判断上,起到了“掌舵”作用。吴松带领团队建立了全生命周期虚拟机在线迁移模型,该模型从体系结构、系统软件、服务机制三个层面构建了面向多租户资源竞争的云计算基础理论与核心方法,为云计算夯实发展底座。
“除了科研能力,要成为科技领军人才,必须严守学术道德关。我们在评选基础研究领军人才时,采用的是小同行专家对候选人才的代表作进行评价,技术创新则通过市场、行业评价,避免学术造假等问题。”浙江省科技厅相关处室负责人告诉记者。
【人才是用出来的】
在受访专家看来,人才是在使用中成长的。领军人才需要在一线实践中培养造就,在科技创新事业实践中一体化部署领军人才发现、培养、使用、激励等工作,在国家重大科技计划、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创新基地建设等重大任务中,发挥科技领军人才的引领作用。
首先,加快完善和落实项目立项“揭榜挂帅”“赛马”等人才使用机制,通过给予技术路线和经费使用等方面的自主权让揭榜人成为“帅”。
通过推行技术总师负责制,陕西省的“两链融合”等重大项目,由技术总师负责把控项目研究方向和技术路线、编制实施方案、分配项目资金,充分赋予领军人才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经费支配权、资源调度权,激发领军人才创新活力。在技术总师负责制下,陕西省已经解决了在稀有金属材料、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高端数控机床方面一系列“卡脖子”技术难题。
其次,充分向用人主体赋权。浙江省科技厅相关处室负责人认为,应该由用人单位在使用人才过程中评选出领军人才,党委政府对认定的人才进行长周期的横向、纵向评价,横向看人才在领域中的学术地位,纵向看人才的成长变化。
近日,在2022宁波人才科技周开幕现场,首批由甬江实验室自主评审入选甬江人才工程的8名人才代表上台接受颁证。这也标志着宁波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据悉,2021年底,宁波以授权松绑、激发活力为核心,在浙江省率先实施人才项目自主评价机制,充分向用人主体授权,激发创新活力。
第三,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在人才梯队、科研条件、管理机制配套方面完善政策,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陕西省推行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将职务科技成果从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系中退出并进行单列管理。目前已有21794项科技成果单列管理,破解了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不敢转、不想转、缺钱转的难题。例如在西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宫永宽教授团队研发的“抗污染过滤膜及含油污水分离净化技术”破解了含油污水的油水分离难题,在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的政策推动下,宫永宽将技术成果以1200万元转化入股成立新公司。
浙江省2022年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负面清单+包干制”改革工作的通知》,在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重大项目中全面推行“负面清单+包干制”改革,推动构建项目实施、资金使用、项目管理“三类包干”。2020年以来,纳入改革试点的项目超过八成由40岁以下青年科研人员承担,聚焦重大基础科学问题加快发展底层理论和根部技术,原创成果加速涌现。如浙江大学易聪研究员获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试点项目资助,参与发现了新型聚集体自噬受体CCT2介导固态蛋白聚集体的清除新机制,相关成果在国际顶级期刊《细胞》上发表。
【充实领军人才后备军】
青年人才是最有创新激情和创新活力的群体。科技自立自强需要为青年科技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充实领军人才后备军队伍。
当前,多地多部门已经展开了形式多样的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工程,并取得了成效、形成了经验。
在浙江省嘉兴市,“创新嘉兴·精英引领计划”是嘉兴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的一项人才工程,并于2021年增设青年人才项目。2021年“创新嘉兴·精英引领计划”领军人才集中评审中60%为80后和90后青年人才,平均年龄为38.5岁。近三年,嘉兴累计引进大学生超过31万人,并且实现年均20%以上的增速。
“人才项目的申报,给予我们资金上的支持;配套的人才政策,解决了人才团队生活上的后顾之忧。相关职能部门务实高效的组团服务,提高了项目落地、推进的速度。”嘉兴市引入的哈佛大学博士裴颢说。
“青年科技人才最有潜力。近年来我们更加关注年轻人才成长,加大支持力度。浙江省36~45岁科研人员占比逐年增长,达到了28%,人才储备效果明显。”浙江省科技厅相关处室负责人介绍。
2022年11月,清华大学发布了《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实施人才强校核心战略的若干意见》,明确到2025年,学校要培养和引进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领军人才。具体举措包括探索博士后分类管理模式,为有潜力的博士后量身定制“未来教师”计划,培养教师队伍后备军;畅通人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努力营造良好氛围,让青年教师静心育人、潜心科研、幸福生活。
近年来,中国科协推出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旨在稳定支持有发展潜力的32岁以下的青年人。
陕西省为支持青年科技人员担当重任,每年遴选支持150名35岁以下的青年科技新星,100名45岁以下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50支由科技领军人才领衔的科技创新团队,支持青年人才在重大科研项目中挑大梁、当主角。
人才评价是人才培养、使用、激励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具有“指挥棒”和“风向标”作用,直接影响科技人才的创新活动和创新成果。吴善超、石磊等专家建议,继续坚持“破四唯”和“立新标”并举,构建以创新能力、价值、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引导战略人才力量服务国家科研任务,促进潜心研究。

一汽 -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高级技师金涛正在操作焊接机器人(2021年5月摄) 许畅摄 / 本刊

造就高技能人才大军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刘苗苗


2022年12月28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公布第十六届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名单。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被誉为“工人院士”,是国家对高技能人才的最高奖励。
在30名获奖者中,李辉是其中之一。李辉是南方电网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昆明供电局的继电保护员、特级技师。他带领团队围绕电网设备全生命周期开展专业工作,已排除15项重大隐患、攻克7项生产技术难题、完成56项创新课题,实现50项专利成果,创新成果转化孵化26项。
自2019年以来李辉团队就有12项成果完成转化应用,其中“不停电快速调电装置”登录南网商城完成销售371万元,“智能矢量测量分析仪”专利使用费为企业创收20万元,“保护装置定值智能校核系统”应用在电网智能运维系统,完成销售60万元。
像李辉这样,具有高超技艺和精湛技能,能够解决现场疑难问题,还能立足岗位开展创新创效活动的高技能人才,正在成为制造业企业的重要竞争力之一。正是这份竞争力让李辉领衔成立了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成为全国示范性劳模及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带头人。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高技能人才已超6000万,其中高级工4700万人、技师1000万人、高级技师300万人。相较2010年底,高技能人才总量翻了一番。
但高技能人才仍处于紧缺状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高技能人才缺口达2000万人。到2025年中国制造业10大重点领域人才总量将接近6200万人,人才需求缺口将近3000万人,缺口率高达48%。
2022年10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到“十四五”末,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要达到1/3,东部省份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达到35%。培养造就高技能人才大军,正成为中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发力点。
【高技能人才吃香】
2021年,站在一汽-大众三十而立的新起点上,这家企业筹划出版一本记录工匠群体的书。2022年10月,《至精至善——探寻一汽-大众15位工匠成长密码》在北京首发。
书中记录了一汽-大众15位代表性工匠带头攻关的故事。如汽车智造领域的“后浪”金涛,面对新设备融入旧线体遇到的电气标准差异,开发出国际电气标准的中国版本,开创性地实现新老设备电气标准的可靠兼容,节约成本5000万元,还彻底解决保持激光零间隙焊质量稳定性这一世界性难题,使中国车身激光焊缝质量领先全球;发动机维修领域的“铁人”苏立民,带领团队攻破IVM压装Kassetten夹具自主维修和精调技术,使一汽-大众成都发动机厂成为全球仅有的两个可以自主调整Kassetten夹具的发动机厂家之一,每年节省外请技术支持和夹具返修费用500万元以上;给模具装上大脑的密思斌,带领团队每年攻克模具维修技术难题上千项,还开行业先河,让车身外板模具压料板实现非金属化,可缩短整车开发周期十周以上……“希望通过此举找到支撑企业、行业向数字化转型的强大潜能与力量。”一汽-大众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潘占福说。
不只是一汽-大众,在中国数千万的企业中,高技能人才都是引领企业升级转型的战略资源。从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焊接顾问艾爱国突破国外企业“卡脖子”技术,实现大线能量焊接用钢国产化,到航天科技集团特级技师徐立平填补国内行业技术空白,让包括“神舟”系列在内的20余种发动机实现远距离数控整形,再到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刘丽研发的“螺杆泵井新型封井器装置”填补国际国内技术空白,累计多产油60000多吨……每一个大国工匠身上都有一长串技术革新成果、攻关项目、国家专利等。
在2022年4月召开的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上,来自全国550多位各级工匠研发的各类实物和模型展品近800件、职工创新成果1300多项,最后达成成果转化意向的成果达495项,涉及总金额84.86亿元。
“在高度流程化的场景下,高技能人才的创新成果看起来似乎没有科研人员的彰显度大,但是他们的创新面更广,创新量更大、创新过程更绵密。当成百上千、成千上万的工艺创新发生之后,就会带动相关设备的更新迭代,带动整个产业链升级换代。”南方电网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相关人员接受采访时说。
随着产业升级加速,高技能人才愈发吃香。2022年5月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实施后,各地纷纷出台引进高技能人才的新标准。如哈尔滨市针对不同级别的高技能人才给予每月500元、800元、1000元的生活补贴,连续发放5年。浙江省湖州市南太湖区在2022年10月开始的人才购房补贴调整中,将新增的高级技师、副高级专技人才定档在一次性补贴28万元。
国家大力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培育。从建设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到广泛组织开展技能大赛,从提高高技能人才待遇地位到出台“新八级工”制度拓宽技能人才上升通道,从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高职业教育适应性到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支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制度创新网越织越密,为制造业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数据显示,近10年来,全国已累计建设954个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196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022~2025年,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还要各增加400个以上和500个以上。
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技能精湛、素质优良,基本满足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的技能大军正在形成。
【职教新机遇】
现代职业教育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上大有可为。
从规模看,职业院校有庞大的生源基础,全国11304所职业院校(含技工学校)每年有上千万的招生量和近千万的毕业量
从经验看,职业教育在培养技能人才方面有深厚的历史积累,加之技工教育有70多年发展史,沉淀了丰富的技能人才培养经验,将助力高技能人才培养在高起点上进行。
从人才素质看,经过职业院校系统教育的技能人才,知识结构完备,适应智能化生产线需求。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陈李翔说,今天的生产线已高度智能化,其对动脑的技能需求越来越多,对动手的技能需求越来越精,没有一定的知识结构积累,已无法满足需求。越来越多企业把招工目标投向职业院校毕业生,一些学生还未毕业就被企业一抢而空,从侧面反映了技能人才市场对职业院校的青睐。
2022年11月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启动实施的一个新计划值得关注——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该计划明确,到2025年,累计不少于500所职业院校、1000家企业参加项目实施,累计培养不少于20万名现场工程师
业内对这项计划充满期待。陈李翔介绍,该计划将发挥双重作用:对“下”是引导,让中职、高职看到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可以办成什么模样;对“上”是拓宽职业教育的上升通道,为探索硕士、博士层次的职业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石。
该计划实施,将撬动职业院校摆脱过去的路径依赖和惯性影响,寻找适应新的职业教育发展路径,形成职业教育办类型教育的新思路。
【企业成为办学主体】
校企合作中企业的积极性逐步得到调动。
企业育人的利益点得到突破性挖掘。企业通过产品和服务价值的二次转化,不仅获得用人资源,还获得了商业价值和社会责任。
以北京华晟经世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这是一家从事教育技术服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主要为职业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提供同步产业发展的实践教学解决方案以及教育技术产品和服务。如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制造方向的实验室产品、虚拟仿真在线实训产品等,目前已与国内120多所高校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并与国内780多所高校共建了实践教学基地。
该企业董事长张勇介绍,向学校提供基于产业前沿研发的先进教学设备、教学资源,包括企业工程师驻校服务,将促进毕业生把相关产品的先进性带入所在企业,带动相关企业采购他们的设备。
记者了解到,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设备制造企业嗅到投资职业教育的价值点,开始主动加入职教赛道或加大布局校企合作,校企合作中“校热企冷”的老问题正在改观
国家政策大力推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深入推进。2017年国家产教融合型试点启动后,国家相关政策明确,对纳入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范围的企业兴办职业教育符合条件的投资,可依据有关规定按投资额的30%抵免当年应缴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在这些政策激励下,目前全国培育的产教融合型企业已达4600多家。
这些产教融合型企业一般是行业龙头企业,能够独立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院校,或承担现代学徒制、1+X证书制度试点任务,能够接收学生开展规模化、规范化实习实训。“这股力量,能推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走深走实,大大提升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和产业的匹配度。”陈李翔说。

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工作人员在首届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操作演示人工智能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2022年8月19日摄) 孙凡越摄 / 本刊

推动高技能人才队伍高质量发展

文 | 职建仁

作者单位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
当前,我国技能人才队伍正处在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关键时期。坚持人才引领驱动,挖掘人力资源效能,必须进一步深化技能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技能人才工作重要指示、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彰显了我国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决心和信心。
深入学习领会、贯彻落实《意见》精神,健全完善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政策制度体系,需要政府部门、职业院校、用人单位、技能人才等多方力量,深刻领悟其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并贯彻落实到技能人才工作全过程全领域全链条。
【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是联接技术创新与生产实践最核心最基础的劳动要素。
《意见》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解决技能人才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发展动力和发展环境问题,回应了各类用人主体、技能劳动者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关切,将有利于营造支持技能人才成长成才的社会环境,激发技能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提升技能人才的社会认可度和职业荣誉感,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夯实人才基础。
——巩固技能人才改革成果,把成熟改革举措上升为国家政策的战略之举。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整体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党中央、国务院通过决策部署,把成熟的改革举措上升为今后一个时期的指导性文件,为技能人才队伍长远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意见》充分融入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技能人才重要指示精神,融合了各级、各地、各方关于技能人才改革发展的政策举措,凝聚着我们党发展壮大技能人才队伍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是实现技能人才队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确保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改革在正确的轨道上行稳致远。
——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凝聚技能人才发展合力的有力保证。技能人才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面临一些亟待研究解决的深层次问题。比如:企业和社会力量投入技工教育、职业培训事业的政策激励不足,技能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和企业生产实际的融合度不高,技能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制度还不健全,重学历、轻技能的传统社会观念尚未根本改变,等等。
《意见》直面技能人才改革发展中的关键问题,从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和保障等环节着手,系统谋划具有新时代特色的思路和举措,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政策支持、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高技能人才工作体系,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实现劳动者个人奋斗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
——适应技能人才工作新形势,保持人力资源禀赋优势的强大支撑。人才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加入世界技能组织,参加并成功申办世界技能大赛,提高了我国人力资源供给水平,增强了人力资源竞争优势。但是,我国技能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优,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依然存在。
《意见》重新审视技能人才在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功能与作用,擘画了“十四五”末乃至2035年的发展愿景,对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路径作出系统安排。这既是新时代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方向,也是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具体行动。
【科学合理、开放包容、灵活高效】
推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科学引领、精准谋划,又需要统筹协调、高效推进。《意见》提出的改革举措涵盖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各个环节,全面强化制度创新、政策供给和资源投入,努力构建科学合理、开放包容、灵活高效的技能人才发展治理体系。这一体系具有三个方面鲜明特征。
突出系统谋划。《意见》始终坚持系统性思维、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在工作主线上,紧紧围绕打造一支爱党报国、敬业奉献、技艺精湛、素质优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的高技能人才队伍进行谋篇布局。在任务安排上,对指导思想、目标任务、人才培养使用制度、评价激励机制、保障措施等进行细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在实施路径上,多要素、多层次、多角度进行统合,坚持党对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全面领导,建立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组织实施、有关部门各司其职、行业企业和社会各方广泛参与的高技能人才工作机制,通过一系列“组合拳”系统、协同、高效推进改革。
坚持目标导向。《意见》紧扣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来规划设计技能人才培养路径和举措。着力构建以行业企业为主体、职业学校为基础、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并进一步明确各方在培养体系中的职责任务。创新培养模式,在技工院校推行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鼓励通过名师带徒、技能研修、岗位练兵、技能竞赛、技术交流等形式,开放式培训高技能人才。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高技能领军人才培育计划、制造业技能根基工程、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乡村工匠培育计划、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地区职业技能提升工程,加大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强调发挥职业学校作用,稳定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允许开展有偿性社会培训。优化培养资源和服务供给,开展县域职业技能培训共建共享试点,探索“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
促进全面发展。《意见》把促进技能人才全面发展放在重要位置。要求健全岗位使用机制,创造性地提出建立高技能领军人才“揭榜领题”等制度,注重在科研和技术攻关中发挥高技能人才创新能力。完善技能要素参与分配制度,实现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完善技能人才稳才留才引才机制,畅通高技能人才向专业技术岗位或管理岗位流动渠道,将高技能人才纳入城市直接落户范围。拓宽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支持面向技能人才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重视从技能人才中培养选拔党政干部。完善职业技能竞赛体系,落实获奖选手表彰奖励、升学等政策。加大表彰奖励力度,国家级荣誉适当向高技能人才倾斜。加强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做好党委(党组)联系服务高技能人才工作,依法依章程推荐为人大代表候选人、政协委员人选等,选拔推荐到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挂职或兼职。通过上述举措,着力提高技能人才的待遇和社会地位。
【落细落实汇聚强大合力】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抓好《意见》的贯彻落实,需要政府各个部门通力合作,需要中央和地方联动落实,还需要行业、企业等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汇聚成支持技能人才发展的强大合力。当前,特别需要在四个方面下功夫。
——在深刻领会、系统贯彻上下功夫。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将贯彻落实《意见》与学习贯彻新时代人才工作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相结合,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巩固和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立足技能人才实际和人社部门职责,加强顶层设计和长远谋划,采取有力措施把各项要求落地落细。
——在全面融入、前瞻布局上下功夫。主动融入大局,将技能人才工作融入“十四五”时期人才发展等国家重大规划,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人才队伍建设总体部署。进一步形成有利于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制度体系和社会环境,努力打造充满活力、特色鲜明的技能人才工作品牌。细化责任分工,完善配套政策,切实将高技能人才作为国家战略人才,推进实施各项政策制度和重点工作,构建相互衔接、梯度升级的培养培育链条。实施重点行动,加快培养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培育高技能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在改革破题、破立并举上下功夫。针对技工院校办学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有关要求,推动技师学院与高等职业院校政策互通互认,统筹技师学院与高等职业院校招生政策,探索建立学历、技能证书互认制度,促进不同类型教育横向融通。针对技能人才待遇仍然偏低的现状,推动落实《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研究制定健全企业技能人才工资分配制度的意见。针对技能人才发展通道不畅问题,破立并举,打破“天花板”,构建“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岗位)序列,搭建“立交桥”,建立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与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贯通机制,顺应人才融合发展趋势。
——在统筹协调、常态长效上下功夫。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在各级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下,切实履行好组织实施职责,会同有关职能部门,加强对各项政策措施和重点工作的部署推进、监督指导,层层压紧压实主体责任,集中政策、集中资源、集中力量,确保按时有序推进各项工作任务。加强部门沟通协调,促进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工作联动,及时梳理总结《意见》推进实施情况、典型经验做法及存在的问题困难,加强研究分析,提出意见建议。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

加快人才培养自立自强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扈永顺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作为在新中国朝阳中诞生的一所高校,华中科技大学(下称“华科大”)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强化一流本科教育底色,提升一流博士生教育高度,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人才和教育支撑。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学校争取用5到10年时间,建立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华科大风格”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体系,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华科大智慧和经验;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工程师培养体系,为新时代培养卓越工程师;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加强有组织科研,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

尤政



【探路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
▍《瞭望》:你认为应如何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
尤政: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重大的原始创新成果往往萌发于深厚的基础研究,产生于学科交叉领域,大学在这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党中央多次强调,要发挥高校特别是“双一流”大学培养基础研究人才的主力军作用,要有培养出大师的坚定信心,要实现人才培养的自立自强。在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方面,华科大探索出了一些经验。
在顶层设计上,加强制度建设,做好价值引领,深化人才培养改革,发挥科研育人作用,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在华科大,我们调整成立了领导小组、专家组,提出要完善基础学科高水平教师自主培养,出台了具体实施方案,形成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工作合力。
在落实主体责任上,充分发挥教学指导委员会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部门与部门、部门与院系联动机制。将人才培养作为院系的中心工作,体系化设计本研贯通的课程体系、科研训练、学生管理等人才培养重要环节。以院系为责任主体,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对优秀创新人才采取“滴灌”方式定制培养模式,制定本研贯通、学科交叉、科教协同等个性化培养方案。
在完善条件保障上,优化资源配置,整体保证经费、营造良好学习环境及设立完善的奖助体系等。根据学校整体规划以及院系自身的规划,分年度明确学科建设项目任务。将资金安排与建设绩效挂钩,在公平竞争中体现扶优扶强扶特扶新。形成相对稳定的支持,并根据评估评价结果、资金使用管理等,动态调整支持力度。
这三个环节都指向一个关键——改革评价导向。不断完善评价导向,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金标准。
【为新时代培养卓越工程师】
▍《瞭望》:在商业航天、集成电路这些工程领域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需要什么样的工程技术人才?
尤政:很多人都听过摩尔定律,未来超越摩尔定律的一个重要方向是追求研制出面向问题系统解决方案的智能微系统。
近30年来,我一直从事微机电系统(MEMS)的研究。MEMS指的是一个具有相对独立功能的智能系统,是微电子、光电子和微机械按功能要求在芯片上的一种三维集成,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生物技术等领域。
以纳型卫星技术为例,纳型卫星是大规模商业卫星的先驱,为后者积累了技术和原型基础。从事这一领域的研究既要具备传统的半导体加工工艺技术,还要具备使用超精密仪器与精密加工的集成能力,才能使一个毫米或微米级的微系统具备精确而完整的感、存、算、传等系统特性。把这些学科知识全部集成一起做成产品,需要大量的卓越工程师。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培养的工科人才被称为“红色工程师”,主要解决成熟工业产品产能的技术问题。他们政治坚定,服务国家所需,具有很高的工程素养和工程实践经验。随着科技革命、产业革命的深入,工程师不仅要解决保障工业运转与产能的问题,更要具有突出的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以创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为目标
卓越工程师培养需要不同学科交叉融合,组合成新系统并不断迭代,以做出创新产品作为培养模式的评价标准。这是新时代工程师的底色,也是区别于国外工程师、传统工程师的卓越所在。
▍《瞭望》:华中科技大学在培养卓越工程师方面有哪些经验?
尤政:我们提出为新时代培养卓越工程师,既要有扎实理论基础,也要有强大创新能力。2010年,教育部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1.0。学校设立了13个卓越计划实验班,进行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探索与实践。经过10多年发展,形成了一些经验:
第一,坚持立德树人,构建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以新工科建设深化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改革,并将爱党报国的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永葆“红色工程师”底色。
光电子信息产业是应用广泛的战略高技术产业,也是我国有条件率先实现突破的高技术产业。放眼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均在发力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建设,以期在培育未来产业上先行一步。围绕光电子技术、智能制造和高端医工装备等重点领域,华科大先后成立了未来技术学院、集成电路学院和卓越工程师学院。形成了以交叉研究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促进学科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之间有机融合,进而推动高校体制机制创新,落实未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前瞻性和战略性培养。
第二,整合多方力量打造人才成长的创新生态。人才培养体系的变化需要有相应的教材体系、实验培养体系作配套,不仅要增加理论、实训课程,而且要从思维方式上对教学评价进行重塑,涵养优良的学术生态。同时加强不同学科、领域间的互动和交叉,打造大学企业创新双引擎。
华科大开展了交叉与战略前沿学科提升行动。营造鼓励学科交叉创新、协同发展的环境,形成了“医学+”“人工智能+”“大数据+”“新材料+”“新能源+”“生命+”等系列优势特色学科群建设。同时大力推动产教融合,通过与企业协作建立完备的创新链条。目前,学校投资过亿元打造工程实践创新中心,并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创新实践课程体系,解决了产教脱节的问题。
第三,依托工科优势与特色学科,采用本硕博贯通模式,积极探索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体系已从本科教育延伸到博士研究生教育阶段。除了和企业联合外,高校自身承担的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与重大科研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是培养卓越工程师的载体。
学校目前建有脉冲强磁场、精密重力测量两座国家大科学装置,同时还建有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数字建造、智能设计与数控两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也相继落地。这让学生在提出学科交叉问题后,通过现有条件设施就能快速切入研究,充分发挥重大科技平台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提升服务科技自立自强能力】
▍《瞭望》: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应如何加强有组织科研创新体系建设?
尤政:服务科技自立自强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重要使命之一。我们将深入开展有规划、有组织、有质量的科研,提升学校服务国家发展、承担国家使命的战略能力。
第一,在战略方向上,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解决真问题。学校发布了《华中科技大学“十四五”科技创新白皮书》,出台了基础研究、交叉研究、重大科技创新等三大计划。在基础研究上,拓展人类认识自然的边界,争取更多从0到1的原始创新。在交叉研究上,以解决真问题为出发点,探索交叉研究激励机制,创造科研竞争新优势。在攻克“卡脖子”技术上,敢于“揭榜挂帅”。
第二,在战略关键上,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强化平台优势。一是聚力争创国家实验室,推进湖北光谷实验室实体化运行,发挥光电国家研究中心优势,加快争创光电子国家实验室,同时抢抓一批国家实验室武汉基地建设落地。二是稳步抓好国家级重大科研平台建设,扎实推进脉冲强磁场二期优化提升项目建设,保障精密重力测量研究设施的验收,争取早日正常运行。有序推进生物医学成像省部共建重大设施实体化,高水平建设好国家智能设计与数控技术创新中心、国家数字建造技术创新中心等。三是抢抓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战略机遇,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任务,争取医科国家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四是扎实推进国家科研机构实体化,实现学校重大科研平台优势扩容增效。
第三,在战略实施上,汇聚创新合力,打造更高水平的校地校企创新联合体。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既联系着产业需求侧,又连接着科技供给侧。过去几十年间,华科大先后孵化出华工数控、华工科技等掌握自主技术的企业。这些经验让我们认识到,要把企业需求和学校技术在未来产业科技园里真正进行孵化,采取具有市场导向的技术创新和攻关方式。
2022年11月底,华科大牵头的光电与医疗装备未来产业科技园入选国家首批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试点,将聚焦高端医疗装备、光电材料与芯片、智能制造三大重点领域,为科研成果与产业之间搭建一个桥梁,真正把成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渠道打通。增强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以未来科技的持续突破,支撑未来产业的创新发展,为打造更多像华为、联影医疗一样的企业奠定核心技术基础。
第四,在战略保障上,规范管理,构建良好创新生态。以制度建设和规范管理为基础,推动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在制度设计上,结合科研工作新形势,健全科学研究全流程管理机制。在制度执行上,坚持依章依规科学实施、规范管理,破除“最后一公里”障碍。在制度反馈与改进上,根据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进行制度优化,为开展有组织科研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深入开展有组织科研大讨论,总结学校有组织科研的经验,加强战略谋划和前瞻布局,奋力实现学校科研事业新的重大突破。
刊于《瞭望》2023年第2期

延伸阅读

☞ 科技人才评价改革,再迎重磅消息

☞ 瞭望·治国理政纪事丨人才强国再启新航程


长按上图,关注【瞭望微信】
总监制 | 史湘洲
监 制 | 杨 越编 辑 | 唐朵朵

如有收获,请点一下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