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故宫修缮面临四大挑战,及时调整避免“人去艺亡”

2015-12-11 文/单霁翔 瞭望

■ “故宫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面临“人去艺亡”的严峻局面

■ 建立古建筑修缮人才机制,时不我待


作者为故宫博物院院长

  

  故宫现有古建筑9371间,建筑面积约23万平方米,是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结构古建筑群,也是中国古代官式建筑最后阶段的典范。

  

  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一套具有严格形制的宫殿建筑施工技艺,被称为“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其不仅保持着故宫古建筑的原貌,而且直接影响着中国古建筑营造技术的发展。也因之“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于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包括“瓦、木、土、石、搭材、油漆、彩画、裱糊”等八大作,其下还细分了上百项传统工艺。

  • 在封建等级制度之下的古建筑从材料、用色到做法,都要严格遵循营造则例,代表最高等级的紫禁城无疑是这一整套营造技艺的登峰造极之作。

  

  目前故宫古建筑保护与传承方面,既有机遇,也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


  所谓机遇,即从2002年开始并要求在2020年全面竣工的为时18年的故宫整体修缮工程。这是自1911年以来的一百余年间,规模最大、范围最广、时间最长的一次故宫古建筑大修。而2020年恰恰是紫禁城建成600年。我们的目标是“把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

  

  在困难方面,故宫古建筑群经明、清两代多次重修和扩建,仍然保持着原来的布局。其原因是故宫博物院拥有专业的修缮队伍,坚持使用传统材料、传统工艺、传统技术,传承和发展着几百年来的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最大限度地保持古建筑本来面貌和所携带的历史信息。


  故宫古建筑修缮队伍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初陆续进行过600多项古建筑修缮工程,积累了丰富经验和档案资料。但是,2010年由于体制原因,延续60年的故宫古建筑修缮队伍被迫解体,因为古建筑修缮工程在现行的财政管理体系中被视为一般性的土木工程,“一刀切”地采取公开招投标的方式确定施工单位,造成一系列保护和传承方面的问题。如此下去,“故宫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将面临“人去艺亡”的严峻局面。

  

“人去艺亡”之忧

  

  “人去艺亡”的严峻局面,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一是在文物修复专家队伍稳定方面,现有文物修复专家年龄结构老化,并且存在退休以后不能返聘或返聘待遇较低的状况

  例如故宫博物院现有木、瓦、油、画、石等各项作业的专业技师10余名,大都具有30年以上的从业经历,具有丰富的专业技能和实操经验,但是平均年龄在55岁以上,绝大多数已经接近或达到退休年龄,按照现行有关人事制度规定,他们属于工人身份,不能够返聘工作岗位。

  

  二是在传统营造技艺人才培养方面,受户籍制度等政策限制面临人才流失问题。

  过去古建筑修缮技艺用口传心授、真操实干的方式进行传承。近年故宫博物院为了使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得以传承,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了15名年轻人,按照“三年零一节”的学徒方式,制订较为详细的从“应知应会”到实际操作等培养计划,以口传、心授、手教的形式随同师傅到施工现场边干边学,旨在恢复传统的以“师承制”方式培养营造技艺人才,使技艺精湛的工匠们能够将所掌握的绝技传承下去。通过近四年师徒的共同艰苦努力,这批年轻人已经分别掌握了官式古建筑营造中多项操作技艺。但是目前进入事业编制的人员需具有北京市城镇户口,受户籍制度等政策限制,他们难以获得事业单位编制而成为故宫博物院正式员工,因此面临人才流失的状况。

  

  三是在传统修缮技艺保护传承方面现有古建修缮工人专业技术培训不足1/10,技术水平普遍下滑。

  几百年来,紫禁城里集中了全国最好的古建筑营造方面的能工巧匠。目前古建筑修缮被纳入“基本建设”程序,引入市场竞争,往往以综合报价或“谁报价低就用谁”的简单标准,通过招投标确定施工单位。

  古建筑修缮市场化以后,企业为减轻负担,一般只设少数管理人员,一项工程中标以后临时招募工人,而工人的来源主要是“农村包工队”,工作状况不稳定,有古建筑修缮工程则聚,无修缮工程则散,得不到应有的培养。

  现有古建筑修缮工人中,受过专业技术培训的不足1/10,修缮队伍技术水平普遍下滑,由于修缮队伍缺乏专业知识与基本技能,在施工操作中表现出种种不规范,不但与故宫官式古建筑修缮工程的应有质量相差甚远,而且使传统营造技艺传承难以为继。

  

  四是在传统修复材料供应质量方面,现有采购机制束缚了对精工细作材料的选择。

  明清时代有故宫专属的建筑材料供应基地,例如专为皇家工程烧造砖瓦的窑厂,按皇家标准备办,最终成果都应用在紫禁城古建筑中。而目前故宫古建筑修缮材料采用招投标和政府采购的方式取得。“货比三家”,价格便宜为重要因素,因此精工细作的传统修缮材料逐渐被迫退出竞争

  目前古建筑材料供应市场上已经难以购得符合要求的优质传统材料,更难以保证故宫古建筑修缮所需传统材料的质量。例如在砖瓦材料方面,以往我国古建筑砖瓦产品的生产基本沿用传统的烧结工艺。

  但是,由于市场竞争和经济利益等方面影响,过去严格的砖瓦生产工艺,现在一般都不再采用,造成成品质量与明清时期存在很大差距,体现在砖瓦的规格尺寸不统一,各项力学及物理指标无规范,强度、密实度、吸水率等相差极大且变形严重。这样的砖瓦产品使用于故宫古建筑保护修缮,严重影响工程的质量。

  

需要实现“四个转变”

  

  如今,要做好故宫官式古建筑保护与传承,需要实现“四个转变”,才能保障故宫古建筑修缮质量,完成故宫百年大修的任务。


  其中,建立工种齐全、技术过硬、设备完善、供应保障的古建筑修缮人才机制,时不我待。为此,建议国家重视故宫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

  

  第一,在文物修复专家队伍稳定方面,合理制定文物修复专家的退休返聘制度,按照专业技术岗位人员退休标准,保障他们享有与付出相适应的待遇。

  

  第二,在传统营造技艺人才培养方面,建立特殊人才选聘制度,保证专业工匠队伍的稳定和培养,对于经过系统培养的保护传承人员,经过严格考核后,可以不受户籍制度限制,作为专业亟需人才加以安排使用。

  

  第三,在传统修缮技艺保护传承方面,改变通过招投标程序选择文物修缮企业的机制,制定专业技术队伍相对固定、培训有保证、水平不断提高的制度,这是古建筑保护修缮的最根本保障。

  

  第四,在传统修复材料供应质量方面,改变采取政府采购的方式,解决古建筑修缮传统材料供应问题,扶植传统材料生产企业,同时强化质量管理及监督。

  

  故宫古建筑群是世界上独一无二中国官式古建筑的实例,因此修缮工程不应按照一般土木工程对待,必须作为科研项目安排保护与传承。古建筑修缮过程中还要进行不间断的监测和记录,工程结束后必须公开出版修缮报告,这些都需要专业人士完成。

  

  乾隆花园的倦勤斋为一排九间坐北朝南的琉璃瓦房,从外表看起来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修缮时就遇到几十种特殊的工艺,例如天棚顶上的60多平方米的通景画,背面衬的是乾隆时期用纯桑皮制作的韧性超强的纸,但是这种纸已经几乎无人生产。


  最终在安徽岳西县毛尖山乡板舍村,找到了有五代祖传手工造纸工艺的传承人,经过上百次试验才获得符合质量的传统桑皮纸,重新把通景画裱在上面,虽然这一努力的成果被隐藏在通景画后面,但是如果200年、300年后再修倦勤斋,人们就可以知道当年是用什么材料、什么工艺,这就是“为未来保护今天”的可持续发展观。


  也正是因为倦勤斋修缮工程由美国世界文化遗产基金捐资约1800万元,中美专业人员作为科研项目进行实施,才保证了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

  

  某种意义上来说,“故宫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保护和传承所遇到的问题,不仅仅是工艺与技术的问题,而且是一种认识和态度的问题,那就是以什么样的理念对待中华传统文化和保护文化遗产的问题。


刊于《瞭望》2015年第49期,新媒体稿有编辑,原文请点击【阅读原文】


瞭望 OutlookWeekly1981


转发请注明【来自瞭望微信】

点击【阅读原文】 下载瞭望客户端

更多精彩,请订阅《瞭望》新闻周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