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东亚:磨合之路还很长

2015-12-29 记者/刘延棠 屈辰 瞭望

▲ 中韩自贸协定12 月20 日生效。这是12 月19 日,一艘来自韩国的货船抵达威海港


■ 东亚和平稳定大局可期,经济机遇增加

■ 一些偶变因素值得警惕,局部安全环境面临潜在威胁

■ 此为瞭望“2015国际观察报告”之一,整组报道见文末【阅读原文】


  东亚地区局势2015年保持了整体稳定。包容、合作、共赢,成为地区繁荣发展的主流理念,域内各国认识到冲突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相关各方在地缘政治博弈增强的同时,也都加强了分歧管控。展望2016年,东亚和平稳定大局可期,经济机遇增加,但一些偶变因素值得警惕,局部安全环境面临潜在威胁。

  

东亚仍处磨合阶段

  

  “相较于全球其他地区,今年整个东亚的局势相对平稳。”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教授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作为有重大影响力的国家,中国从维护东亚地区和平稳定的大局出发,在一些问题上保持了高度克制。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许利平看来,东亚局势“稳中”还“有变”。“稳”,体现在有关各方虽然存在岛礁争端,对历史问题存在认识差异,但东亚地区和平与稳定大局没变。“变”,体现在经济、安全、军事、社会等层面。

  

  “东亚在向适应时代发展,但目前仍然处于磨合阶段,这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在磨合阶段,竞合仍然是主要的。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政治所副所长陈向阳说。

  

  陈向阳从中国几个主要对外关系进行了分析:


  首先,美国主导亚太的意识强烈,特别是在海洋问题上,同时试图通过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主导未来贸易规则制定。在中美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框架下,中美竞争面和相互协调共存。

  

  第二,中日磨合貌似可控,但双方的PK还在后面。日本大幅提高了军费,加强西南诸岛防御,其军事采购计划的进攻性非常明显,安保法案按步骤正在落实。可以说,日本并非顺势而为,而是逆流而动。

  

  第三,周边一些国家对华关系的两面性同样不可掉以轻心。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的挑衅行为不会消停。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所所长陈须隆研究员则用“加速重构”四个字来描述2015年东亚格局变化的特点。他特别指出,其中有两点特别值得关注,一是美国主导的TPP达成协议,这是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取得重大进展,二是日本朝军事正常化迈出一大步

  

  “总体上,东亚地区局势的两面性同时在增强,即竞争与合作都在继续发展,各方在地缘政治博弈增强的同时,也都加强了分歧管控。”陈须隆说。“传统的军事外交制衡与发展伙伴关系在同时进行。

  

  陈须隆说,对于中美来说,2015年美国在南海问题上已经开始直接冲向第一线,尽管中国不乐见,但南海显然成了大国政治热点,南海问题的国际化和东盟化趋势明显。而对中日关系来说,日本并未改变跟随美国围堵中国的一面,未停止军事走出去步伐。但同时,由于经济上的困难,中国的市场魅力是不可阻挡的,中日间不同层面和领域的交往增多,中日韩领导人举行了会晤,自贸区谈判得以重启。

  

  “受这一地区社会多样性和文化多元影响,东亚的合作模式首先就是要照顾彼此的舒适度。”许利平指出,经过多年的对话与合作,甚至是冲突,东亚各国“都能从中找到不触碰对方底线、照顾彼此利益的临界点和平衡点,在此基础上,对各自决策作出必要调整”。

  

  比如在备受关注的南海问题上,中国曾明确提出处理南海问题的“双轨”思路,即有关具体争议由直接当事国在尊重历史事实和国际法基础上,通过谈判协商和平解决,南海和平稳定由中国和东盟国家共同加以维护。这一思路得到了多数东盟国家的支持。

  

多个偶变因素不应忽视

  

  受访专家认为,尽管东亚局势保持稳定,影响地区安全的不稳定因素,或者说偶变因素值得高度重视。

  

  其一,美国继续推进重返亚太战略,军事上联合少数盟友,经济上通过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竭力打造以美国为中心的“亚太再平衡”。在南海问题上,作为非利益声索方的美国,从利己战略诉求出发,上下其手,鼓动挑拨,称兵炫武。少数相关国家看美国眼色行事,拒绝中方的双边对话协商的诚意建议。这些不稳定因素,如果不能得到及时遏制,就会酿成危机,恶化形势。

  

  其二,日本政治右倾化加剧。通过安保法修改案,抛弃和平宪法,增加防卫预算,为海外动武松绑。安倍政权继续历史修正主义倾向,不肯正视侵略历史和殖民统治罪行。在此背景下,日本右翼政客继续参拜“靖国神社”,为军国主义招魂。

  

  其三,相关国家在TPP达成协议后,将进入批准程序,随之而来的可能是东亚地区国家的合作出现分化。当然,应该可以乐观预期,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会继续向前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将取得更多务实合作成果。

  

  其四,朝鲜半岛问题上,朝鲜是否还会进行核试验,会对整个东亚局势产生一定影响。

  

  其五是台海问题,台湾将进行地方领导人选举,选举结果可能对台海关系,以及中美关系带来变数。

  

  此外,在国际恐怖主义在全球范围扩散的大背景下,东亚地区特别是东南亚地区的非传统安全威胁有上升苗头。而随着地区一体化增强,区域内的人员流动、跨国流动会比以前增加,可能发生偷渡、人口走私等问题。

  

  “东亚地区变化的复杂程度有所上升,区域各国需要相互适应,妥善管控分歧。”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赵明昊在接受《瞭望》采访时直言。

  

  陈向阳也指出,各方在加强风险管控的同时,要致力于做大共同利益,以缓和磨合阶段的一些矛盾和问题。

  

 在合作中谋互信、求共识

  

  尽管存在少数阴霾,但对东亚新一年的稳定发展,人们有理由充满信心。

  

  赵明昊认为,一方面,东亚地区有着目前世界上最稳定、最有希望的合作空间。在当前世界经济复苏过程艰难曲折且冲突日益增多的情况下,东亚地区相对稳定的局面,给区域各国加强经济务实合作,特别是互联互通提供了可能。

  

  2015年11月,中国和东盟十国签署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的合作协议;12月20日,中韩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并且首次降税;2015年底,东盟将建成以安全、经济和社会文化共同体为支柱的东盟共同体;东盟和中日韩致力于2020年建成东亚经济共同体……这些务实的举措都将为东亚地区的持久稳定与繁荣,奠定坚实基础。

  

  另一方面,东亚地区的合作活力非常突出。赵明昊说,中国和日本是当今世界第二和第三大经济体,即将成立的东盟共同体的实力也不容小觑。如果彼此能增进相互适应的程度,合作前景可期。

  

  以中国和东盟为例,在国际贸易增长低迷的背景下,2015年1至10月双方贸易额达3792亿美元,累计相互投资超过1500亿美元,互派留学生超过18万人次。在包括中国和东盟国家在内的有关各方共同努力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12月25日宣告正式成立,即将投入运营,“一带一路”顺利推进。这些都为中国-东盟关系注入了新活力,打开了新空间。

  

  在赵明昊看来,未来东亚地区要想发展得更好,各国至少应从三方面努力:

  

  • 第一,要有大局观。东亚地区需要树立习近平主席提到的“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真正体现命运荣辱与共;

  • 第二,要有解决矛盾冲突的意愿。东亚地区各国出现分歧并不可怕,但要有解决分歧的意愿,否则会阻碍东亚地区的未来发展;

  • 第三,要有政策的行动力。比如“一带一路”,强调“共商、共建、共享”,要让纸面上的文件内容变为实实在在的合作。在这方面,中国-老挝铁路和中国-印尼雅万铁路的兴建是一个良好开端。

  

  “在合作中谋互信、求共识,最终实现共同发展,这是东亚地区的未来潮流。”许利平总结道。LW


刊于《瞭望》2015年第52期

点击【阅读原文】↓,可得整组报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